1、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南国春早。一月的鹏城,花木葱茏,春意荡漾。跨进新年,深圳正以勃勃英姿,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就在这个时候,我国改革开放的 总设计师、各族人民敬 爱的 邓小平同志到深圳来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小平同志的到来,是对深圳特区最大的关怀和支持,是对深圳人民最大的鼓舞和鞭策。一1992 年 1 月 19 日上午 8 时许,在深圳火 车站月台上,几位省、市负责人和其他迎候的人,在来回踱步,互相交谈,他们正以兴奋而激动的心情等待着来了!远处传来马达的轰鸣声。接着,一列长长的火车徐徐进站。时钟正指 9 时整,列车停在月台旁边。一节车厢门打开,
2、车站服务人 员敏捷地把一块铺着红色地毯的 长条木板放在车厢门口。不一会儿,邓小平同志出现了!人 们的目光和闪光灯束都一 齐投向这位领一代风骚的伟人身上。他,身体十分健康,炯炯的眼神,慈祥的笑脸,身着深灰色的夹克、黑色西 裤,神采奕奕地步出车门。他的足迹,在时 隔 8 年之后,又一次踏在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这块热土上。众所周知,邓小平同志是创办经济 特区的主要决策者。早在 1979 年 4 月,他在听取当时中共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的汇报后说,可以划出一 块地方叫做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 。次年 8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并颁布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中
3、国 经济特区就这样诞生了。深圳特区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开辟的最早的改革开放的试验地之一。它的 发展情况,小平同志当然十分关注。 1984 年 1 月,小平同志曾到深圳视察过。一晃 8 年 过去了。深圳的面貌又 发生了什么 样的变化?老人家急不可待要目睹一番。1984 年,特区建设遇到不少困 难和阻力,有些人 对办特区持 怀疑观望态度。是年 1 月 24日,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顾委主任的邓小平同志,同王震、杨尚昆同志,在中 顾委委员刘田夫和广东省省长梁灵光的陪同下,到深圳 视察。 邓 小平同志给深圳特区题了词,肯定了深圳特区的建设成就,肯定了 办特区的方针是正确的,给了特区建设以决定性的支持
4、,坚定了人们办特区的决心和信心,将特区的建设事业继续 推向前进。散步后,小平同志在省、市负责人陪同下,乘车观看深圳市容。车子缓缓地在市区穿行。这里,8 年前有些地方还是水田、鱼塘、羊肠小路、低矮房舍,现在,宽阔的马路纵横交错,成片的高楼耸入云端,到处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小平同志看到这繁荣兴旺、生机勃勃的景象,十分高兴。正如他后来说的:“8 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 ”小平同志一边观光,一边同省、市负责人亲切交谈。当谈到办经济特区的问题时,小平同志 说, 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 成
5、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 这样 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 。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外商投资只占四分之一,就是外资部分,我 们还可以从税收、劳务等方面得到益 处嘛!多搞点“三资”企 业,不要怕。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怕。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 “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 识都没有。当谈到经济发展问题时,小平同志 说, 亚洲“四小龙”发展很快,你们发展也很快。广东要力争用 20 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 。停了一会,他补充说,不仅经济要上去,社
6、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 们应该借鉴他们 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1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答:_答案:这一段文情并茂的开头很有特色:交代了自然时令也交代了政治形势,点出了小平同志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视察深圳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全文奠定了春意盎然的基调,暗示中国就处在改革开放的春天。2文中的肖像描写,突出了邓小平怎样的形象?答:_答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精神矍铄的形象。3选文中有两处背景介绍,各是什么?其记叙形式是什么?答:_答案:一是创办特区;二是第一次南方视察。补充说
7、明邓小平与特区的密切关系。记叙形式为插叙。4选文中邓小平着重谈了哪些问题?答:_答案:信心更强;特区姓“社”不姓“资” ;两个文明都要搞好。二、语言运用5下面各项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总有一些不善言辞或不爱侃侃而谈,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老实人在年终总结进行评选先进时无缘入选先进行列,而个别会耍花样、爱做表面功夫的人却有幸当选。B那里常年积雪,雪峰鳞次栉比,恰似一条游行天际的玉龙。C一贯自信的人,往往就会走向自负的极端,凡事自以为是,不尊重他人,甚至强人所难。D资金实力是不可复制的,整合主体的规模扩张必然需要源远流长的资金支持。解析:选 C。A 项,侃侃而谈: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8、,应为“夸夸其谈” ;B 项,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换成绵延起伏;D 项,源远 流长:指源头很远,水流很 长 ,比喻历史悠久,换成源源不断。6我国已经普遍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 ,政府新闻发言人应该始终站在国家的立场,维护政府的形象,语言表达要有国家气度,不卑不亢,有礼有节,自然得体。以下是一个外国记者的提问,请你以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身份作出回应,要求有理有据。一荷兰记者问:中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一些国 际人士批评中国把人均排放量作为挡箭牌,你对 此有何评论?答:_解析:从维护国家利益和新闻发言的特点回答即可,需
9、注意语言的得体,需有理有据。答案:(示例) 衡量各国的排放标准,光看总量不够科学、合理。拿荷兰来讲,它的人口才 1600 万,中国的人口是 13 亿。如果比较总量的话,那么中国人口是世界第一,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它的排放量肯定是要比像荷兰这样的国家要高,所以不能光看排放总量这样一个指标。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风骚(so) 血路(xi)神采奕奕(y) 目光炯炯(jin)B俯瞰(kn) 远眺(tio)耸入云端(sn) 鳞次栉比(zh)C牌坊(fn) 荟萃(cu)侃侃而谈(kn) 喇嘛寺(l)D亲昵(n) 削弱(xio)纵横交错(hn) 春意荡漾(yn)解析:选 B。
10、A 项, “血”应读 xu;C 项, “侃”应读 kn;D 项, “削”应读 x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葱笼 神采弈弈 英姿 生机勃勃B题词 急不可待 莞尔 鼓乐暄天C俯瞰 金榜提名 视查 谈笑风声D荟萃 千里迢迢 祥和 欣欣向荣解析:选 D。A 项, “葱笼”应为“葱茏” ,“神采弈弈”应为 “神采奕奕” ;B 项, “鼓乐暄天”应为“鼓乐喧天” ;C 项, “金榜提名”应为“金榜题名 ”,“视查”应为“视察” ,“谈笑风声”应为“谈笑风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环境优雅的会客室,装点时尚大胆,设计奇特而又催人奋进的文化墙上,各种简明扼要的美
11、文,让人陶醉。B12 月 18 日,中俄合作项目部举办了别开生面的 “模拟国际天然气大会” 。C如今的 80 后,正值年富力强,除了享受自己幸福的生活以外,也正是回报社会、孝敬父母、忘我工作的大好时机。D2010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 1.5 万余人,让众多“考碗族”耿耿于怀了几天的职位表终于在昨天出炉。解析:选 B。A 项, “简明扼要”应为“短小精悍” ,“简明扼要”侧重于抓住了要点,与语境不符。C 项 ,“年富力强” 应改为“年轻力壮” 。年富力强多指中年人,偏重于精力旺盛。年轻力壮,偏重于体力强壮。D 项, “耿耿于怀”应改为“ 牵肠挂肚” ,感情色彩不当。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
12、明确的一句是( )A廉价住房制度建设是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B非洲多国通信技术军事演习日前在加蓬落下帷幕,其主要目的是以提高非洲国家维和以及反恐的指挥和协调能力为目的。C象征全运会创立 50 年的 50 个和平鸽造型从空中闪亮飞来,纷繁的“星河”中缓缓展开一个碗状巨大的投影幕,投影幕上呈现出历届全运会会徽图案慢慢显现出来。D诺委会不是第一次制造是非,但这一次把和平奖授给在中国服刑的刘晓波,他们扮演了一个自己根本驾驭不了的角色。解析:选 D。A 项,成分残缺, “解决”后缺宾语“问题” ;B 项,重复, “主要目的”与“为目的”重,删去其一
13、;C 项, 语序不当,应把“巨大的”调至“碗状”后面。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是冬季里少有的一个月夜。 _,给原本应该美好的月夜平添了几分恐怖的气息。树木投射着昏暗的影子静静地伫立在山岭上四周如积雪一般一片明晃晃的白叫声久久地回荡在空旷的山野里夜莺藏在林子深处一会儿便发出一声悠长的啼叫银色的月光倾泻在丛林和乱石间A BC D解析:选 B。注意观察点的空间顺序。二、阅读鉴赏(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 69 题。1 月 20 日上午 9 时 35 分,小平同志侃侃而谈。他还谈到中国要保持 稳定;干部和党员 要把廉政建设作为大事来抓;要注意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等重大问题
14、。在谈话中,小平同志强调要多干 实事,少 说空话。他说,会太多,文章太长,不行。 谈到这里,老人家指着窗外的一片高楼大厦说,深圳 发展这么快,是靠实干干出来的,不是靠讲话讲出来的,也不是靠写文章写出来的。小平同志精神健旺,谈兴甚浓 。在国 贸大厦旋转餐厅,老人家大约谈了三十多分钟,使在场的人深受教育和鼓舞。1 月 22 日下午 3 时 10 分,小平同志同省、市负责人作了重要的谈话。小平同志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
15、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 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李灏说,深圳特区是在您的倡 导、关心、支持下才能够建设和发展起来的。我们是按您的指示去闯、去探索的。小平同志说,工作主要是你们 做的。我是帮助你 们、支持你们的,我在确定方向上出了一点力。小平同志还指出,社会主义的本 质,是解放生 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证券、股市, 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 许看,但要 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再放开;错了,
16、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只要 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 错误。在谈话中,小平同志还谈到了: 现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 ,经验一天比一天丰富;在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中,不搞争论,大胆地 试,大胆地闯;我们的政策就是允许看。允许看,比强制好得多。6对选文中“深圳发展这么快” “不是靠讲话讲出来的,也不是靠写文章写出来的”的意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深圳的发展与讲话和写文章无关。B深圳的快速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不是主观臆造。C深圳的快速发展,是深圳人勤于实践的结果。讲空话,喊口号,花大气力闭门造车写文章是不会有今天的成果的。D深圳不是讲出来的
17、,也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解析:选 C。A 项,曲解原意;B 项,回答笼统没有抓住讲话的重点;D 项,太笼统,基本上没有解释。7谈到改革开放,邓小平说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与这个生动的比喻说法不符合的两项是( )A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点,敢于试验。B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C现在是改革开放的时期,不能再有封建的思想。D不能太胆小怕事而不敢迈开前进的步子。E要敢于放开手脚,敢于犯错误,敢于改正错误。解析:选 CE。A、B、D 三项都是说改革的胆子要大一些,步子要快一些,符合文意。C项,理解偏颇。E 项, “敢于犯 错误”说法不正确。8邓小平说“在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中,不搞争论”
18、,你有怎样的看法?答:_答案:邓小平同志在这里是想向改革大潮中的人表达这样一个倾向:现今的改革形势是需要大家打破观念,积极投入到实践中去, “大胆地闯” ,不搞那些纸上谈兵而又耗费时日却与事业无补的“姓资” “姓社”诸如此类困扰了我们多年的争论,在实践中考验我们迈向真理的方向。这里的“不搞争论”绝不是学术上的不允许搞争鸣。9选文中的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有何作用?答:_答案:邓小平同志的讲话给改革者指引了方向:既要脚踏实地,干实事,也要有冒险精神,坚持在闯中获得经验。(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中国依然是启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国际经济风云变幻,全球金融危机蔓延。谁也没想到,肩负“农村改
19、革再出发”使命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在这场 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风 口浪尖中召开,而在开幕前夜,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息,与全球央行同步“拯救”经济。这种前所未有的冷峻局势,正如中国 总理温家宝早在年初所料 “今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但这位“中国经济总 管”的神色和语调却总是那么 坚毅坚定:“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充满信心。 ”听似决心式表态,但在全球经济大衰退的前提下,则具有格外的震撼力。一般分析,日趋全球化的中国 经济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金融危机波及和拖累,出现通货膨胀有所加剧、经济增长放缓、大批中小企业倒闭等困难,所谓“内忧外患” “内外夹攻” 。冷静应对经济困局,在某种程度上,
20、也是胡温执政六年来的一次“大考” 。人们注意到,自称“苦难总理 ”的温家宝在世界危机面前,毫不慌乱,充 满镇定,他甚至在访美时还忠告美国金融家“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而他在天津达沃斯经济论坛上面对全球经济学家、企业家反复表示 “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则 被认为是当今经济强国首脑们“谁也不敢说的话” 。应该说,温家宝的信心来源于中国 经济长期稳定的两位数高速增 长,即使放 缓步伐,降低二三个百分点,增速仍属“ 世界第一集团” 。中国的外 汇储备 也是世界第一,抗压能力很强。官方新华社日前指出“中国资金供给充裕, 经济增长潜力巨大 ”。这就是中国的底气,是经济低迷的西方列强远不可比拟的。温家宝的
21、信心也来源于今年以来中国政府未雨绸缪,积极 应对国际国内诸多不利因素,战胜罕见的雪冻、地震灾害,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用温家宝的话说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正朝着宏 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对宏观经济调 控的预见性、 针对性和灵活性比以往有了 较大提高。三中全会前夕,温家宝考察广西时非常自信而又意味深长 地表示:“中国将会采取灵活审慎的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 快发展。 ”这句话的潜台词很明确,告诉世界中国应对危机的措施和方案“已经准备好了” 。中国 “应考”的“功课”做得足 够, “该出手时就得出手” 。这样的讯息也可以从温家宝近期的言行和他的“经济内阁
22、”最新动作中找到足够的依据,比如,美国国会通过救市法案后,中国央行率先发表谈话“中方愿与美方加强协调与配合,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 定” 。如此迅速出面表 态,显然是中国政府胸有成竹的心态表露。而温家宝对话美国经济金融界时说得更透彻:中国经济面临着外国订单减少的不利影响,中国可以在国内层面上解决这个问题。话中有话,暗示中国将可能出台或批准实施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较具刺激性的财政政策。专家分析说,中国拥有巨大的内需潜力,只要扩展国内需求,经济可望持续高速,而且对全球经济“过冬”也不无小补。或 许较大规模的刺激内需 预案列入温家宝总理的“应考”内容了,或将在三中全会上讨论 通过。 难怪法新社感叹“
23、中国在金融 风暴中表现出帝国般的镇定” 。当今经济“环球同此凉热” 。温家宝的自信告 诉世界,中国不再是封闭的经济体,握有“出牌”的主动权。种种迹象表明,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也将为世界经济把脉,作出中国下一步改革与经济政策的“两个定调” ,树立人们对中国经济长远发 展的信心。 这场经济“大考”成绩值得期待,中国依然是启 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摘自日本新华侨报2008 年 10 月 13 日中国新闻网,有改动)10本文的新闻背景是什么?阐述了怎样的基本观点?答:_解析:从新闻的标题和新闻的第一段可以发现。答案:新闻背景: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在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风口浪尖中召开,而在开幕前夜,中
24、国人民银行宣布降息,与全球央行同步“拯救”经济。基本观点是:当今经济“环球同此凉热” ;温家宝的自信告诉世界,中国不再是封闭的经济体,握有“出牌”的主动权,中国依然是启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11文章援引法新社的感叹:“中国在金融风暴中表现出帝国般的镇定” 。请问,中国为何能表现出“帝国般的镇定”?答:_解析:此题考查对新闻要点的概括,文章第 5、6、7 三个自然段第一句话可以作为回答这个问题的依据。答案: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的两位数高速增长,即使放缓步伐,降低二三个百分点,增速仍属“世界第一集团” ,且中国的外汇储备也是世界第一,抗压能力很强;中国政府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国际国内诸多不利因素,先后战
25、胜罕见的雪冻、地震灾害,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中国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比以往有了较大提高;中国拥有巨大的内需潜力,只要扩展国内需求,经济可望持续高速增长。12温家宝为何自称“苦难总理”?你是如何认识这位“苦难总理”的?答:_解析:结合温总理就职以后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回答第一问,第二问在文章的第四自然段。答案:温家宝担任总理以来,我们国家灾难频繁,洪灾、旱灾、矿难,尤其是 2008 年年初南方雪灾、512 汶川大地震,我们民族经历了太多的不幸和苦难。而作为共和国总理,每次灾难发生,他总会亲临现场指挥救灾抢险,那一句句感人至深的话语,那一个个催人泪下的场面,让我们倍
26、感亲切温暖。他的“多难兴邦”的寄语,更激励着国人团结不屈、坚韧顽强地迎战苦难。而此次在百年一遇的世界经济危机面前,温家宝临危不乱,镇定自若,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战胜危机的坚定信念。三、语言表达13阅读下面的一则新闻,为其拟一个标题。中新网 1 月 8 日电 据中央电视 台报道,教育部已于近期确定了高考改革方案,部分科目将实行一年多考,减轻学生高考 压力。据报道,此次高考改革路线图 的内容包括:一、 实施把普通本科和高等 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的人才选拔方式;二、完善高中学 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 价,引 导学生学好各门课程,克服文理偏科现象;三、部分科目 实行一年多考,减 轻学生高考 压力;四、完善高考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清理规范升学加分政策,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五、 加快建立多渠道升学和学习立交桥,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次 选拔机会。答:_解析:概括出此新闻的大意,抓住关 键句,第一段的关 键句是第二句和第三句,下面的内容都是依此而说。答案:教育部确定高考改革方案 部分科目实行一年多考14请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换成恰当的传统礼貌用语。回到老家,请务必代我向你的母亲_表示问候。请不必送了_,咱们就此告别吧。老先生身体很硬朗嘛!请问您多大年纪_?啊,稀客!难得您来我家_,请坐请坐!答案:令堂 留步 贵庚(或高寿) 光临寒舍高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