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班教育活动教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315682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教育活动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班教育活动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班教育活动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班教育活动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班教育活动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班教育活动教案篇一: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空气的秘密中二班一、设计意图:本次教育活动,选取幼儿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空气作为载体,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觉空气的活动,让他们充分感知空气,通过实际感受,体验空气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使幼儿知道空气是所有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以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兴趣。二、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气体。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理,培养幼儿发现事物、探索事物的习惯。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3、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

2、境的意识。三、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难点: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四、活动准备1、气球、白色塑料袋、玻璃杯、纸、一盆水、蜡烛、打火机2、自制多媒体课件五、活动过程(一)导入气球导入教师出示气球,请一位小朋友来把气球吹起来。小朋友们现在看一下气球鼓起来了,那哪位小朋友知道气球里面是什么呀?(空气)下面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看一看空气的秘密。(二)展开1、实验一:杯子里面放进去了一张纸,把杯子放进水里纸却不湿,为什么?老师找一位小朋友再将玻璃杯口倾斜,出现了气泡,为什么?2、实验二教师把蜡烛点燃,然后找一位小朋友用玻璃杯把蜡烛罩上,看蜡烛怎

3、么了?并讨论蜡烛为什么会灭。得出结论:火的燃烧需要空气。3、用各种感官感知空气教师用塑料袋变个魔术,让塑料袋鼓起来,并讨论鼓鼓的塑料袋里有什么? 请幼儿看一看塑料袋里的空气,摸一摸、闻一闻身体周围的空气,让幼儿自主讨论空气是什么样的。小结:空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4、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请幼儿闭紧嘴,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再请幼儿深呼吸,问幼儿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小结:人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人会死的,动物也一样。5、播放课件讨论:刚才我们看到了很多污染的空气的事,这些事对人类有什么危害? 小结:如果我们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就容易得感冒、气管炎、哮喘病,严重

4、的还会导致肺癌,对我们身体危害很大。6、懂得保护我们的空气教师:小朋友们平时的时候要怎么减少空气污染,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呢? 小结:种植花草树木、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不随便乱扔垃圾、让爸爸妈妈少开车、不要骑摩托车等等。7、结束鼓励幼儿争当“ 环保小卫士” ,制止那些污染空气的行为,让空气变得更洁净。(三)活动延伸教师:现在每人拿一个塑料袋,咱们到外面找空气去!让幼儿继续玩塑料袋装空气的游戏,以巩固对空气的认识。2015.3篇二:中班公开语言课教案学好样活动目标:1、通过多媒体课件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学习字词“静悄悄” “横冲直撞” “糟糕” “美妙” 。2、培养幼儿良好的行走

5、、坐姿、唱歌的习惯,萌发幼儿向好样学习。3、学习儿歌,通过学习儿歌萌发幼儿向好样学习。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观看课件理解儿歌内容。今天很多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来听我们上课,还有很多的小动物也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提问:刚才都看到了那些小动物1、那刚才小花猫和小螃蟹是怎么走路的,我们再来仔细看一看。(1 )小花猫是怎么走路的呢?(轻轻的、没有声音)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说“静悄悄”和老师读一遍“静悄悄” ,小花猫走路脚步轻轻静悄悄!你们会静悄悄走路吗?我们来走一走(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2 ) 、那小螃蟹又是怎样走路的呢?(横着走、小花猫挥舞着它的大钳子横着走)我们也

6、也已也用一个词来说“横冲直撞”和老师读一遍“横冲直撞”那小螃蟹横冲直撞走路好不好, (不好)我们也可以用哟个词来表达就是糟糕。 “不要学那小螃蟹横冲直撞真糟糕”2、那小白鹅和大青虾是怎么么坐的呢?我们来看一看吧!(1 ) 、谁来说一说小白鹅是怎么坐的。 (坐的很好、很端正、很直)那老师这样坐对不对呢?(对)老师挺起了胸膛坐的很直,那小朋友一起来学学大白鹅坐,看谁学得好得,挺起了胸膛,精神好的。 (坐着要学小白鹅挺起胸膛精神好)(2 )那小青虾又是怎样坐的(坐的弯弯的,驮着背,弯着腰老师边做动作)我们小朋友如果坐在小椅子上的时候像小螃蟹一样,那长大以后就会变成驼背,那能不能向小螃蟹学习(不能)不

7、要学那小螃蟹驼着背儿弯着腰。3、那百灵鸟和小乌鸦是怎么唱歌的,我们一起来听听!(1 ) 、百灵鸟唱歌的声音怎么样?(好听)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说,美妙,和老师读一遍美妙!那我们唱歌的时候要不要学百灵鸟用美妙的声音唱歌呀!(要) 。唱歌要学百灵鸟迎着春风多美妙!(2 ) 、那刚才小乌鸦唱歌的声音怎么样!这种声音好听吗?小乌鸦张开嘴巴哇哇乱叫,声音很难。不要学那小乌鸦张开嘴巴哇哇叫!二、学习儿歌1、老师把刚才那些小动物的事情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儿歌的名字叫学好样你们想不想听!那竖起小耳朵仔细听清楚。(完整的念一遍儿歌)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学好样)完整的把儿歌的名字说一遍。2、你们想学念这首儿歌

8、吗?那小朋友轻轻的跟着老师一起来念儿歌吧!2、让幼儿拍着手一起来念儿歌。3、那现在我们看着课件来再一起来念儿歌吧!三、总结性教育1、我们应该向儿歌里的谁学习呀!(对我们走路要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坐着要学大白鹅,挺起胸膛精神好。唱歌要学百灵鸟、迎着春风多美妙) 。2、我们班也有很多好样我们学习,你们想向我们班上的那个小朋友学习、学习他的什么好样呢?(,对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校的好样!)3、在我们身边好友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样!大家去想一想、看一想,下次再告诉老师。 见面歌(儿歌)设计意图: 见面歌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诗歌内容形象、生动,整首诗歌围绕小动物们见面后的动作、心理、神态等来创编,适

9、合中班年龄特点,因此设计本活动。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看看、讲讲、玩玩中学习整首诗歌。2、学习用 XX 见面 XXX 的句型创编儿歌,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和创造力。3、培养幼儿爱动脑的习惯,体验合作的愉悦。重点:学习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创编儿歌。难点:创编得与众不同。活动准备:1、小兔头饰 2 个,事先排练好情境表演:两小兔从不同方位跳出,碰在一起,手拉手儿跳跳跳,握握手,脸上表情笑嘻嘻的,很高兴。2、小鸟、小象、小鱼、小猴、小朋友互相见面卡各一张。3、双响筒一个。4、每个幼儿一张动物见面小图卡放于椅子下。活动过程:一、情境表演,初步尝试学习 XX 见面 XXX 的句式。1、观看情境表演。师:小

10、朋友看,谁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两只小兔见了面做些什么?2、小兔见面是怎样做的?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说,用三个字说出来。3、小兔见面除了用动作表示,它们心里还觉得怎样?教师用双响筒打节奏,我们把小兔见面也说进去把讲完整就更加好听了。二、让幼儿在说一说、学一学、玩一玩中巩固学习 XX 见面XXX 的句式。1、出示小鸟。师:小鸟见面会怎样呢?2、出示小象、小鱼、小猴见面卡。师:小象、小鱼、小猴见面又会怎么样呢?(幼儿互相讲讲,再个别幼儿讲述,根据幼儿讲述情况,让幼儿学一学小动物的动作或心理等)三、学习儿歌。1、老师示范朗诵儿歌。师:老师把刚才小朋友说的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就叫见面歌 , (出示文

11、字)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听哪些是小朋友自己编到的,哪些没有讲到?2、提问:小朋友听出来没有,刚才老师念的哪些是小朋友已经讲到的,哪些没有讲到?(出示小朋友见面卡,学习最后一句,讲解 HELLO 的意思。 )3、幼儿学习儿歌。第一遍:老师指图,幼儿学习。第二遍:找一个好朋友,一边念一边做动作。四、创编儿歌。1、看图卡编。师:刚才小朋友讲了好多小动物见面会怎么样,我们把它们也编进儿歌里去。(1 )编给旁边的好朋友听。(2 )请 12 位能力强的幼儿完整编。2、人手一张小图卡进行创编。(1 )幼儿互相编编讲讲。师:森林里面来了好多小动物,他们也都想来编儿歌,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它们已经悄悄地来到小朋友

12、的小椅子下了,我们帮他们编一编,编好了跟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2 )请个别幼儿拿着小卡片编,老师出示相应的图卡。五、活动延伸。拿着小卡片讲给客人老师听。 见面歌小鸡见面,叽叽叽,叽叽叽;小猫见面,喵喵喵,喵喵喵;小狗见面,汪汪汪,汪汪汪;小朋友见面,你好,你好。拔萝卜一、活动目标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从中班幼儿的已有学习经验与年龄特点出发,本次教学活动目标从认知、技能、情感三方面制定:1、学习歌曲表演 拔萝卜 ,并在乐曲句首重音处开始,合拍地做拔萝卜的动作。2、想象和模仿歌曲中各个角色的行走动作。3、能积极参与歌唱表演活动,体验歌唱表演的快乐。从活动目标出发,

13、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歌曲内容,掌握歌曲中的角色,能进行歌曲表演。活动的难点是:通过想象能模仿歌曲中各个角色的行走动作。二、活动准备1、与拔萝卜 内容相关的课件。课件中鲜艳的颜色、丰富的动画内容吸引幼儿的眼球,能把幼儿的兴趣自主地吸引过来,主动集中注意力。2、歌曲中各角色的头饰及萝卜的头饰。头饰的运用是让幼儿积极参与歌唱表演活动,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表演欲望。三、教学方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活动中除了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我精选了以下几种教学

14、方法:1、视听唱法:引导幼儿在观察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地刺激幼儿的视觉,用语言和音乐熏陶帮助他们轻松地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2、情境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一个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用合适的方式把幼儿完全带入到情境之中,让幼儿在具体情境的连续不断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此外,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我还采用了表演法、游戏教学法等对活动加以整合。让幼儿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会歌表演拔萝卜 ,体验歌表演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教学活动是老师和幼儿共同表演的舞台,而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表演”以及活动中所呈现的一切都必须为孩子自然

15、的学习服务。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注重幼儿自身的学习和体验,采用体验学习法和多种感官参与法,引导幼儿在体验中学习,通过看一看、听一听、唱一唱、做一做、 、演一演等多种感官的活动,学习表演歌曲。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欣赏课件,听故事拔萝卜 。播放课件,结合课件画面讲述故事拔萝卜 。我会将歌词根据节奏说出来编入到故事中。如:拔|萝卜、拔| 萝卜,哎|哟哟,哎| 哟哟,哎| 哟哎|哟,拔不动。欣赏完故事,教师可提问:(1 )萝卜拔出来了吗?(2 )谁来帮忙拔萝卜了?(3 )谁第一个来拔萝卜?他拔不动的时候请谁来帮忙的?(4 )谁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个来拔萝卜?(5 )谁最后一个来帮忙拔萝卜?在

16、这一环节中通过看课件、听故事,幼儿知道了故事情节,对角色的先后出场顺序也有初步的了解。幼儿从一个简短的故事中理解了内容,对歌曲节奏也有初步的认识,为接下去的环节打下了很好的伏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学唱歌曲。1、出示课件中老伯伯在拔萝卜的画面。教师提问:第一个先来拔萝卜的是谁啊?(通过提问再次明确第一个出场的角色。 )2、教师范唱第一段。师:老伯伯可开心啦,他还哼着歌儿呢!教师完整示范,边唱边做拔萝卜的动作。师:老公公是怎么拔萝卜的?让幼儿初步学一学拔萝卜的动作,教师边唱下面的几段歌词边带领幼儿拔萝卜。让幼儿感知在重音处做拔萝卜的动作。3、分角色演唱。将幼儿分成五个组,每组分别扮演一种角色

17、,轮到哪一个角色就请哪一组的小朋友站起来演唱,边唱边做拔萝卜的动作。在这一环节是活动的重点,通过听唱、跟唱、分唱三大方式,幼儿基本会唱本歌曲,并能正确知道角色的出场顺序。幼儿对一种表现方式的兴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们可以尝试让幼儿用不同唱的形式来学唱歌曲。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样变化的方式很受幼儿欢迎。同时,幼儿对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已经有一定的感知,进行分小组进行角色演唱大大提高了幼儿的积极参与的兴趣,更好地巩固歌曲旋律。(三)想象并模仿歌曲中各角色的行走动作1、分段练习表演师:老公是什么样子的?他说话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幼儿自由模仿、学习老公公走路的样子及说话的语调,这时可请个别表演能力强的

18、幼儿演示一下。最后带领幼儿总结:老公公要弯着腰,手背到后面,说话的语速慢,语调低。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老公公去拔萝卜。带领幼儿扮演老公公进行表演歌曲。让幼儿初步体验歌表演的乐趣,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按着角色的顺序,带领幼儿学演每个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1 )学演老婆婆的动作、语言、表情。(走路的动作、语速慢、语调低)(2 )学演小弟弟的动作、语言、表情。(蹦蹦跳跳走路,语调高)(3 )学演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的动作、语言、表情。(动作、叫声)2、整体表演,巩固各角色的动作。在分析每一个角色的形象特征之后,带领幼儿完整的表演一遍,加深对角色形象的巩固。本环节是活动的难点,在此我并没有直接将

19、角色特征灌输给幼儿,而是让他们自由模仿,唤起他们的生活经验,因为这些形象都是幼儿熟悉的,易于模仿的。先按出场顺序带领幼儿做一做、学一学每一个角色,除了再次让他们巩固角色先后的顺序,更是帮助幼儿准确的掌握每个角色的特征,再进行完整表演是对角色特征更好地把握,能把每一个角色通过动作更形象地表现出来。(四)分角色表演1、集体中分角色表演教师为表演者分配角色,戴上头饰。并提出表演要求:(1 )各角色要大声应答“哎,来啦! ”并在应答中,模仿该角色的走路动作,站在前一角色的后面。(2 )努力做到从第一个强拍开始做拔萝卜动作。2、自由结对分角色表演请幼儿自由组合,5 人一组,互相商量分配角色,进行表演,表

20、演要求同上。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幼儿的自我表现力和自主性。先进行集体中分角色表演,让幼儿明确表演要求,再进行自由结对表演,照顾到了每一位幼儿,让他们都能参与到歌表演的活动中,解决了只有个别幼儿参与表演的状况。两种不同的表演类型,大大提高幼儿的兴趣,充分激发了每一位幼儿的表演欲望,为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尊重了每一位幼儿的选择。(五)结束师:老公公、老婆婆、小弟弟、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他们一起用力把大萝卜拔出来了。看!集体的力量多伟大。那他们会用大萝卜去干什么呢?师:如果你有这么大一个萝卜你会用它干什么呢?通过简单的提问,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说一说萝卜的用处。(六)活动延伸1、将头饰

21、投放到表演区,供幼儿区域活动时进行表演。2、开展区域活动 “萝卜变变变” ,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把大萝卜变成自己想变的东西。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伞儿撑起来活动目标1尝试将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迁移到游戏活动中。2能根据物体的特征,按游戏要求进行分类、概括,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背景草地、伞、辣椒、柠糠、糖果、瓜子图各一。活动过程1引出话题草地上特别热闹都有些谁呢?(糖果宝宝、柠檬宝宝、瓜子宝宝、辣椒宝宝)(反思:以拟人化的形象出现,孩子们容易接受,能将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图片上。)2用短句分类概括这些宝宝都是什么味道的?糖果宝宝的味道是甜甜的我们叫他甜甜的朋友。刚

22、才有甜甜的朋友、酸酸的朋友,还有什么朋友呢?( 香香的朋友、辣辣的朋友)(反思:这一环节让孩子结合生活经验说说相应的味道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模仿短句,语言朗朗上口。)3帮助“朋友们 ”想办法篇三:中班第五周教案童话:青蛙学唱歌中班语言活动活动目标:1 、欣赏并理解故事,能把握故事中的基本情节、人物性格特征,懂得不怕困难才能学到真正本领的道理。2、学习新词:耐心、辛苦、简单、溜。3、初步培养幼儿的评价性倾听能力,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故事中的语言连贯完整地回答相关问题。活动准备:1、青蛙、百灵鸟、知了、公鸡、大鸭子的图片。2、青蛙手指木偶。活动过程:1、出示木偶青蛙,引出故事名称。2、欣

23、赏和理解故事。(1 )完整欣赏老师的表演,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感受人物性格,并回答提问:青蛙学唱歌拜了哪些老师?一共有几个?你喜欢故事中的这只青蛙吗?为什么?(2 )分两段欣赏老师表演(或者播放课件) ,引导幼儿进行评价性倾听,进一步了解青蛙的性格特征。第一层:“他扑通一声跳到河里。 ”提问:a 青蛙学唱歌之前是怎样想的?他喜欢学唱歌吗?b 青蛙为什么不跟百灵鸟学唱歌了呢?c 青蛙为什么不跟知了学唱歌了呢?d 青蛙为什么不跟公鸡学唱歌了呢?提醒幼儿用故事中的语言完整地回答,理解耐心、辛苦的词意。 e 仔细想想,用一句话说说:青蛙不跟老师学唱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第二层:“这时候,鸭妈妈 翻来覆去

24、总是这支歌。 ”f 提问:最后,青蛙跟谁学唱歌?他为什么愿意跟鸭妈妈学唱歌呢?g 小动物们喜欢听青蛙唱的歌吗?为什么?理解“简单、溜 ”的词意。3、引导幼儿欣赏作品,进一步完整地把握作品,理解主题,加深对故事的理解。(1 )播放课件,老师带着幼儿叙述故事内容,鼓励幼儿边看边说出声音来。(2 )师幼讨论:通过学习这个故事后,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4、老师边叙述故事内容,边带着幼儿分组表演故事。活动结束:师幼做着小青蛙的动作跳出活动室。活动延伸:幼儿利用休息时间和同伴们分角色表演故事,鼓励、引导、启发幼儿创编其它动物的故事。(主备人:向秀萍)讲述:五星红旗我爱你 中班语言活动又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

25、一年一度的中秋、国庆佳节的来临使得国人各个喜气洋洋也使我们的孩子沉浸在无比欢乐的氛围中。每当这个时候到处都张灯结彩洋溢着一片愉悦的氛围电视、报纸、广播等各种媒体会有很多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报道、介绍给我们的爱国教育的实施带来很多的便利条件因此这是一个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的良好契机。通过主题知识的积累孩子们都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是十月一日国庆节。孩子们对这个节日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渴望了解更多有关国庆的、祖国的知识这些可从孩子的日常交谈中发现。如很多孩子会问为什么会有国庆节国旗上为什么会有五颗星 五颗星星代表什么意思 于是在这个节日来临之即我们建议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关于国庆节

26、的书籍、 图片多带幼儿外出游玩。借助家长的资源我认为幼儿在七天长假后肯定能经历很多积累很多有关的知识、经验。这样就能通过幼儿间的生生互动来让他们一起分享、一起整理、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情感进一步增强幼儿情感的体验使幼儿更加了解我们的国庆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活动目标:1、知道国旗、国微、国歌等代表着我们的国家,是国家的标志。2、为对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感到高兴,萌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1、2、3、 国微、国旗、长城的图片,国歌音乐。 活动前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向成人了解为国争光的先进人物和事先录制好运动员比赛的精彩片断与领奖的情景,收集有关图事例。片。4、(一) 蘑菇钉穿插玩具。 开始部分

27、: 活动过程师:“中学里每天做操前都要升旗,升旗时奏的歌叫国歌,升的旗是国旗。 ”(二) 基本部分:国旗的颜色、特征来说。( 国旗是红颜色的 )(国旗有五颗星星,一颗大的,四颗小的。 )2、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 (放国歌音乐)“这首歌和我们平时听的歌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 “除了我们升旗时奏国歌,还有什么时候奏国歌?”3、 我们来看一看他们在干吗?(播放运动员比赛领奖的录像) 提问:(1)这是哪个国家的运动员?你怎么知道的 ?(2)领奖的时候,是哪个国家的运动员得到了冠军 ?你怎么知道的?你听见什么?看到什么?4、知道国旗、国徽是祖国的标志。提问:(1) 为什么我国运动员在得了冠军之

28、后,要奏中国国歌,升五星红旗呢? 国旗、国歌代表什么呢?(2)除了在运动员领奖时升国旗、奏国歌,你还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国旗,听到国歌?5、拓展经验,感知多种代表国家的标志。提问:还有那些东西也可以代表祖国?你什么时候见过,在哪儿见过?(龙,长城,国徽,天安门中国结,中国画)6、激发幼儿做中国娃的自豪感,有为国争光的愿望。 1、 谁来说一说国旗是什么样的?(老师出示国旗图片) 引导幼儿从提问:当我们看到我们国家的运动员获得冠军,站在领奖台上升国旗,奏国歌时,心里感到怎样?7、谈话:我们小朋友现在要好好学习,多学知识、本领,长大了为国家争光!(三)结束部分:引导幼儿用蘑菇钉穿插玩具拼国旗,进一步加深对国旗特征的影响。(主备人:向秀萍)猜你感兴趣:中班营养教育活动教案(2017-04-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