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翻译理论常识简介 4 2 我国传统译论要点 1) 严复的“信、达、雅”: 信: “忠实”,即“意义不倍(背)文本”,忠实于原文意义。 达: “流畅”,即不拘泥与原文形式,尽译语之能事以求原意明显,使译文通顺达意。 雅: “古雅”,原本指当时能登大雅之堂的文言文,一种古雅文体,即“用汉以前字法、句法” ( 严复 ) 。从这个意义上说,严复的求“雅”实则是讲究“修辞”,讲究译文表达要有“文采”。 严复的的翻译实践:“与其伤雅,毋宁失真”,重在一个“雅”字,并不十分注重“信”:“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 严复在其天演论 译例言中对 “信、达、雅”解释得
2、非常清楚,就是“修词立诚”(信)、“词达而已”(达)、“言之无文,行之不远”(雅),“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所谓“行远”,就是提倡用“用汉以前字法、句法”这一所谓“桐城派”的古文体译书,已能让当时的文人士大夫普遍接受的效果。这一点, 王佐良 先生曾说的极其透彻: “严复的翻译是有目的的,就是要引起他所认为真正有影响的人,即知识分子的注意他所翻译的书都是形成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思想体系的经典著作。他知道这种思想,对当时沉缅于中古世纪迷梦中的知识分子来说,等于一味苦药。所以,他用知识分子所欣赏的古雅文体给苦药裹上一层糖衣,使它容易下咽。所谓雅也者实际上是严氏的推销术。
3、果然,不出数年,他的译作赢得了广大的读者,他的思想攻势取得了成功”(王佐良:关于文学翻译答客问,翻译通讯 1983/10 )。 他翻译的天演论,其文本实际是一种“信息型”功能的社科哲学读本,严复为了实现他特定的翻译目的,人为地在文本中设置了一些戏剧性场景,以增强吸引力迎合当时士大夫们的口味。例如,他将原文中很平白的一句译为: It may be safely assumed that, two thousand years ago, before Caesar set foot in Southern Britain , the whole country-side visible from
4、the windows of the room in which I write,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几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帝恺彻未到此时,此间有何景物。 一下就把读者引入一戏剧性场景之中,将原文“信息型”功能巧妙转换成一种“呼唤型”功能,极大地唤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动了天演论在中国读者中的广泛流传。 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严复的“ 信、达、雅 ”作出过各种新的解释。林语堂认为,这“三字诀”就是指“对原文负责、对读者负责、对艺术负责”,例如译文译作品,如诗文小说之类,译文求其必信必达之外,“不可不注意于文字之美”的问题。“信达雅三字的含义,尤
5、其是雅字的含义,根据这样解释,已不完全是严复的本义,而取其变义了。事实上,后来一直说信达雅,已很少在拘泥于严复的本义,尤其对雅字,似乎人人能解,但是解各不同,如释为雅训,典雅,文雅,优雅,优美,文采,风格,讲究文笔,注重修辞,强调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罗新璋:我国自成体系得翻译理论,翻译通讯 1983/8 )。还有人认为,严复的“三字诀”换言之就是“内容忠实、语言通顺、风格得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严复的求 “ 雅 ” 实则是讲究 “ 修辞 ” ,讲究译文表达要 有精神和美感 “ 文采 ” ,但现在通常把它阐释为 “ 保存原作的风格 ” 。 2) 鲁迅的译观: 鲁迅共翻译十四个国家一百多位作家的
6、作品,包括俄、日、英、法、德、奥地利、荷兰、西班牙、芬兰、捷克等多个国家不同作家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剧本、童话和文艺理论著作,总字数达三百万以上。 (1) 鲁迅对翻译的 结论性 观点是“凡是翻译,必须 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这是鲁迅的基本思想。 (2) 针对当年那种“牛头不对马嘴”、“削鼻剜眼”的胡译、乱译以及所谓“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的说法(梁实秋),提出了“ 宁信而不顺 ”这一原则,主张直译,以照顾 输入新表现法和保持原作的风貌 。 (3) 他认为,翻译 一要 “移情”、“益志”,译文要有“ 异国情调 ”, 二要“输入新的表现法 ”,以 改进中
7、文的文法 ,在当时主要表现为改进白话文。必须强调的是,鲁迅其实是主张翻译既要通顺,又要忠实的。只是在二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宁信而不顺”。理由是:“译得信而不顺的至多不过看不懂,想一想也须能懂,译得顺而不信的却令人迷雾,怎么想也不会懂,如果好像已经懂得,那么你正是入了迷途了(鲁迅 几条“顺”的翻译)。”(佘协斌:略论鲁迅的翻译理论和实践, 1983/4 )。所以,鲁迅所讲的“宁信”,是强调要忠实于原文,“这所谓不顺,绝不是说跪下要译作跪在膝盖上。天河要译作牛奶路的意思”(鲁迅,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二是指要从外国语言的词汇和语法中吸取对我们有用的成分(徐新民,鲁迅与科普翻译,翻译通讯 198
8、3/9 )。“不必否认,这些充满洋气的外来语,中国读者起初看起来确有些不顺眼,念起来不顺口,但见得多用得多了,其中的一部分,将从不顺而成为顺,有一部分,则因为到底不顺而被淘汰,被踢开(鲁迅:翻译的通信)。诸如我想今晚去拜访您,要是您不觉得有什么不便的话这类外来句法,今天不是已经说得顺、听得懂,而且完全融入到汉语中去了吗?”(佘协斌, 1983/4 )。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满,对西方文化的肯定和信仰使他始终坚守着直译方式,坚持直译甚至硬译来打破传统的封建文化,输入异样的句法来创建新文化。通过翻译,他把中国传统文化所缺少的先进文化因素输入进来,借助它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痼疾进行批判和改造,用文艺
9、来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唤醒麻木的国民性,引起疗救的注意,这也正是他当年弃“医”从“文”的初衷和动机。3) 傅雷的“神似”说 (Spirit Alikeness) : 傅雷 对翻译有 两个比喻 ,一是“以效果而言,翻译应当 象临画一样 ,所求的 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二是就手法而言,“以甲国文字传达乙国文字所包含的那些特点,必须 像伯乐相马 ,要 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 但是,“我们在翻译的时候,通常是胆子太小,迁就原文字面、原文句法的时候太多。要避免这些,第一要精读熟读原文,把原文的意义、神韵全都抓握住了,才能放大胆子。” 因此,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他根据自己深厚的中外文化修养
10、,多次指出中西思维方式、美学情趣方面的异同,强调翻译决不可按字面硬搬,提出了中西语言上的 10 大不同点 : “两国 文字词类 的不同, 句法构造 的不同, 文法与习惯 的不同, 修辞格律 的不同, 俗语 的不同,即反映 民族思维方式 的不同, 感觉深浅 的不同,观点角度 的不同, 社会背景 的不同, 表现方法 的不同”等。 因而,“ 即使是最优秀的译文,其韵味较之原文仍不免过或不及。翻译时只能尽量缩短这个距离,过则求其勿太过,不及则求其勿过于不及。 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 。那么原文的意义与精神,译文的流畅与完整,都可以兼筹并顾,不至于再有以辞害意,或以意害辞的弊病了”,主张翻译必
11、须保存原作的精神和美感特征,做到“ 神形兼备” 、 传神达意。 4) 钱钟书的“化境”说 : 所谓“化境” (Sublimation) ,是指原作在译文中就象“ 投胎转世 ”,躯体换了一个,但 精魄依然故我 。换句话说, 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读起来不像译本 ,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象翻译出的东西的:“ 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换成另一国文字, 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因此,他赞同西方所谓“翻译者即反叛者”(“ Trandutttore traditore ”“ Translator, trator
12、 ”)的说法,认为 好的译文应该在艺术上胜过原文 :“译者运用归宿语言 超过作者 运用出发语言的本领,或 译本在文笔上优于原作 ,都有可能性”。 需要强调的是,傅雷与钱钟书都是从美学 (aethetics) 角度提出的翻译原则。而当代 许渊冲 先生也从这一角度提出了翻译中国诗词要传达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主张 (1979) ,并且指出这三美标准并非同等重要:“在三美之中,意美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音美是次要的,是第二位的;形美是更次要的,是第三位的。我们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三美齐备。如果三者不可得兼,那么,首先可以不要求形似,也可以不要求音似;但是无论如何,都要尽可能传
13、达原文的意美和音美。”“三美”原则强调了文学、尤其是诗歌翻译中的重点。 如杜甫登高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不可译,因为“落木萧萧”三个草头,“长江滚滚”三个三点水,“萧萧”、“滚滚”又是叠字,这种形美和音美如何能转达呢?其实,创译法就可以化不可能为可能,如下面的译文: The boundless forest sh eds its leaves sh ower by sh ower ; The endless r iver r olls its waves h our after h our . 原诗的“无边”和“不尽”对仗工整,译文 boundless
14、和 endless 也是遥遥相对;原诗“萧萧”是叠字,译文也重复了 shower ,并且和“萧”音似;原诗三个草头,译文也是三个“ sh ”的头韵,原诗有三个三点水,译文也有两个词是“ r ”的头韵。但是原诗“滚滚”这对叠字只译了意,而没有传达原文的音美和行美,这是有所失,但加上了“ hour after hour ”(时时刻刻)这个叠字片语,就可算是三美齐全了,因为原诗“不尽”可以包括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含义,在空间方面是无穷无尽,在时间方面就是时时刻刻,所以加上这个片语,就是以创补失,创造一个叠字片语来弥补形美方面的损失。(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 2006 : 14 ,五洲传播出版社 ) 4
15、3 几家西方译论常识 (计划学时 6 学时) 本节重点:常识性概念: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纽马克文本分类说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法, 赖斯的文本分类说,费米尔的目的论,诺德的纪实翻译法和工具翻译法,奈达的功能对等 4 3 1 西方古典、近代译观摘要: 从 公元前一世纪 前后的 罗马帝国到十八世纪末 。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翻译家们直接根据自己的实践对翻译作了初步的分析与论述,其代表人物有古罗马政治家和演说家 西塞罗 (前 106-43 )、古罗马诗人与文艺批评家 贺拉斯 、古罗马神学家 奥古斯丁 (前 65-8 )、古罗马宗教作家、通俗拉丁文本圣经的主要译者 哲罗姆(或杰洛姆) 和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
16、起者 路德 ( 1483 1546 )等。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翻译希腊文学典籍以及基督教圣经,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语文学的,主要注重原文的文学特征,热衷于讨论 译者是该让读者向原文靠拢(直译)还是让原文向读者靠拢(意译)的问题。标志着这个时期结束的是近代英国历史学家与翻译理论家 泰特勒 ( 1747-1814 )于其中提出著名的翻译三原则的著作论翻译的原则( 1791 )。 1) 西塞罗 (Marcus T. Cicero ,前 106-43): 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雄辩家。他对翻译的看法是:“ (In translation), I did not think it necessar
17、y to translate word for word , I preserved the general style and force of the language . For I did not believe it was my duty to count out words to the reader like coins , but rather to pay them out by weight as it were ” ( 翻译不必逐字直译 ,应 保持原作总体的风格和语势 。译者的职责不是像数硬币那样一个词一个词地给读者译出,而是按原数量以斤两支付给他们 ) ,这段话后来成
18、了西方翻译界的传世名言。很显然, 西塞罗 主张活译,反对直译 ,其翻译理论要点大致如下: (一)译者在翻译中应象演说家那样,使用符合古罗马语言习惯的语言来表达外来作品的内容,以吸引和打动读者、听众的感情。 (二)直译是缺乏技巧的表现。应当避免逐字死译,翻译应保留的是词语最内层的东西( genus omne vimque ),即意思。译者的责任是给读者“称”出原词的“重量”而不是“算出”原词的数量。 (三)翻译也是文学创作,任何翻译狄摩西尼(古希腊演说家)的人都必须自己也是狄摩西尼式的人物。 (四)声音与意思自然相连,或者说词与词义在功能上不可分割,这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而由于修辞手段以这种词语词
19、义的自然联系为基础,因此各种语言的修辞手段彼此有相通之处。这就说明,翻译可以做到风格对等。 (详见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 2004 : 19 , 20 ) 2) 哲罗姆 (Sanit Jerome:347-420): 古罗马宗教作家、通俗拉丁文本圣经的主要译者。他在总结古罗马戏剧翻译大师们的译法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But do they stick at the literal words? Dont they rather try to preserve the beauty and style of their originals ? What men like you call a
20、ccuracy in translation, learnd men call pedantry.I have always aimed at translating sense, not words . ” ( 他们是否死扣原文字面 ? 不是更致力于保存原作的美感和风格吗 ? 你们所谓的翻译之精确 , 哲人们则谓之为迂腐。(因此),我一直着眼于这样的观点: 翻译应译意,而不是孤立的词 。 ) 哲罗姆陈述的翻译原则和方法摘要如下: (一)翻译不可能始终字当句对,而必须采取灵活的原则,由于各种语言在用词风格、表达习惯、句法以及语义、内容等方面都互为区别,因此不能采用逐词翻译的方法。 (二)应区别
21、对待“文学翻译”与“宗教翻译”。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可以而且应当采用易于理解的风格传达原作的意思,但在圣经翻译中,则不能一概采用意译,而主要应当采用直译。并指出,在这种“直译”中,对圣经原文的句法结构不得有半点改动,否则就会损害圣经的“深刻含义”,降低译文质量。 (三)正确的翻译必须依靠正确的理解。“句子要靠译者的博识与精通语言才能理解、翻译”,而不是靠所谓“上帝的感召”。 (详见谭载喜: 26-27 ) 3) 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 (Friedrich Schleiermacher,1768-1834) 德国基督教新教哲学家、神学家和古典语言学家,其论文论翻译的方法从理论上阐述了翻译的原则和方
22、法问题,要点如下: (一)翻译分笔译和口译。他是西方第一个把笔译和口译明确区分并加以阐述的人。口译者主要从事商业翻译,笔译者则主要从事科学艺术翻译。 (二)翻译分真正的翻译和机械的翻译,前者指文学作品和自然科学作品翻译,后者指实用性翻译。笔头翻译属真正翻译的范畴,口头翻译属机械翻译的范畴。(三)翻译必须正确理解语言思维的辩证关系(略) (四)翻译可有两种不同途径,一是尽可能地不打扰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一是尽可能地不打扰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这实际上就是现在我们谈论的直译与意译之分。施莱尔马赫没有正面提到直译与意译的问题,但可以得出这样的理解:坚持译作顺从原作,采用的方法就是
23、直译,坚持原作顺从译作,采用的方法就是意译 。 施莱尔马赫的上述理论在 19 世纪曾产生过很大影响,至今仍有其重要意义,尽管他对口译的观点是错误的,口译不仅是一门机械的活动,同样是一门技艺,特别想即席传译甚至同声传译,其难度较之笔译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详见谭载喜: 106-108 ) 4) 泰特勒 ( 1749-1814 ) 翻译三原则 ( Tytlers 3 principles ) : 在其论翻译的原则一书中,泰特勒首先给所谓“优秀的翻译”下了一个定义:原作的优点完全移植于译作语言之中,使译语使用者像原语使用者一样对这种优点能清楚地领悟,并有着同样强烈的感受。据此,他提出了翻译必须遵循的
24、三大原则: A.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 译文应该是原著思想内容的完整再现 / 复制 ) ; B.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 译文的风格和手法应该和原著属于同一种性质 ) ; C.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
25、position ( 译文应该有原作一样通顺流畅的文笔 ) 。 值得指出的是,泰特勒的原则没有考虑到“可译度”的问题,实际上,译文在意义和风格笔调方面的损失常常是难以避免的,“完全”复写出原文的思想,即便在理论上可能做到(比如不加限制地附加译注),在实际翻译中也是难以实现的。 泰特勒的翻译理论比较全面、系统,它不仅是英国翻译理论史,而且也是整个西方翻译理论史上一座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详见谭载喜: 129-132 ) 4 3 2 几家现、当代西方译论要点: 本小节将简要提取少数几家西方现、当代译论的要点,并着重简述一下西方的功能翻译理论的几点要旨。 1) 沃尔特本雅明( Walter Benj
26、amin ) 德国 20 世纪上半叶在翻译研究上最有建树、影响最大的散文作家、文学批评家和语言哲学家。他的翻译研究观点新颖,自成一家,在西方翻译史上稳占一席,主要观点如下: (一)原文的可译与不可译,取决于原文本身有无翻译的价值。 (二)翻译不是译意思,而是译形式。翻译不应以原文意思为根据,而应当详细地再现原作意思的表现形式。译者只需跟原作者打交道,丝毫也不必考虑读者的要求。 (三)最理想的翻译法,是逐行对照式翻译即逐词对译。要再现原作形式,就只有死抠原文字眼。凡伟大的作品,例如圣经,其字里行间实际就包含着翻译,如用另一种语言逐词把原文写在每一行的下面,伟大的作品就能完美地再现于译文语言中,原
27、文的效果也就会在译文语言中引起反响。 (详见谭载喜: 177 ) 2) 波斯盖特( J. P. Postgate,1853-1926 ) 既是英国文学家、翻译家,又是文学评论家和翻译理论家,提出了著名的 “ 后瞻式 ” (retrospective) 和 “ 前瞻式 ” (prospective translation) 翻译法: “ 后瞻式 ” 翻译:翻译过程中译者始终 着眼于原作者 ,所谓 “ 向后看 ” ,而不是考虑目的语读者 “ 向前看 ” ,因而方法上处于 被动 , 拘泥于原文 ,译文效果如何、能不能被读者接受则不考虑,全是读者自己的事。译者采取的步骤是先理解,后表达。 “ 前瞻式
28、翻译 ” :简言之,指译者着眼于 的语读者 ,用自由的方法和常见的表达方式处理译文,以保证 的语读者 原有的思想认知不受冲击和预测不受干扰,翻译 着重于译文 而不是原文。因而理解是先决条件,译者的全部力量都集中在表达上。 特别是翻译古籍和文学名著,一般采用后瞻式翻译,以便把重心转向原作。因此,对后瞻式翻译者,水平要求更高。而在前瞻式翻译中,为了不使读者感到生疏,译者倾向于采用熟词熟语,对原文意思不会抠得很紧,但在后瞻式翻译中,却要求译者( 1 )理解原文的每一个词;( 2 )选用最切近原文的译语对等词;( 3 )巧妙安排这些对等词,使译文在整体上是原文的准确的对等形式。 当然,他还提出了诸如“
29、译文效果要有学者判断”而不是一般读者判断、“忠实是衡量翻译成败的最高标准”、“译作的生命在于更新”等观点。 ( 详见谭载喜 :181) 3) 西沃多萨瓦里( Theodore Horace Savory,1896-? ) 英国重要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其翻译思想主要表现在翻译艺术( The Art of Translation , 1957 年出版, 1968 年增订再版)一书中,他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进而把文学翻译比作绘画、把科技翻译比作摄影,把翻译分为四类,即完美翻译( perfect translation )、充分翻译( adquate translation )、综合翻译( com
30、posite translation )和科技翻译( translation of learned,scientific,technical and practical matter )。此书论述了翻译原则和方法,涉及古典作品、诗歌、圣经、教育与科技作品的翻译,被人誉为“英语中论述翻译的最佳之作”。 完美翻译:指广告、布告等纯粹传递信息的翻译,由于几种不同文字写成的布告,内容一模一样,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只向旅客传递信息,所以译成译文语言时可达完美程度。 充分翻译:指不拘形式、只管内容的翻译。换句话说,只要译文在内容上与原文保持一致,文字上有出入无关紧要。这类翻译的服务对象是一般读者。由于读者感兴趣的不是原作风格,也不是原作语言,而只是故事情节,所以对译文往往可以放手增补删节甚至更改。因为在“充分翻译”中,“内容比形式更重要。” 综合翻译:指从散文体到散文体,从诗体到诗体的文学翻译,主要包括古典作品的高质量翻译。这类翻译难度最大,形式和内容一样重要,甚至比内容更为重要,因此往往采取逐词对译。从诗此类翻译的多为饱学之士,服务对象也不是一般读者,而是严肃读者。 科技翻译:特点与“充分翻译”有相似之处,内容的重要性远远超过语言表达形式的重要性。( 详见谭载喜 :205-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