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朱生豪生平、简介、翻译理论.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001295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生豪生平、简介、翻译理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朱生豪生平、简介、翻译理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朱生豪生平、简介、翻译理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简介:朱生豪(1912 年 2 月 2 日1944 年 12 月 26 日) ,著名翻译家。原名朱文森,又名文生,学名森豪,笔名朱朱、朱生等,浙江嘉兴人。曾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和英语系。1936 年春着手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 。为便于中国读者阅读,打破了英国牛津版按写作年代编排的次序,而分为喜剧、悲剧、史剧、杂剧 4 类编排,自成体系。1937 年日军进攻上海,辗转流徙,贫病交加,仍坚持翻译,先后译有莎剧 31 种,后因劳累过度患肺病早逝。外界评价:朱生豪译本以“求于最大可能 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为宗旨,译笔流畅,文词华瞻。朱生豪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译文质量和

2、风格卓具特色,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生平:1、1912 年 2 月 2 日生于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2、1929 年秀州中学毕业,并被秀中校长推荐保送杭州之江大学深造并享受奖学金待遇。大学二年级时参加“之江诗社” ,他的才华深得教师及同学的称赞。“之江诗社”的社长夏承焘老师评价他说“阅朱生豪唐诗人短论七则,多前人未发之论,爽利无比。聪明才力,在余师友间,不当以学生视之。其人今年才二十岁,渊默若处子,轻易不发一言。闻英文甚深,之江办学数十年,恐无此不易之才也。 ”3、1935 年春,开始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准备工作。4、1936 年 8 月 8 日译成莎剧暴风雨第一稿。此后陆续译出仲夏夜之梦

3、、威尼斯商人 、 第十二夜等 9 部喜剧。5、1937 年 8 月 13 日日军进攻上海,朱生豪逃出寓所,随身只带有牛津版莎氏全集和部分译稿。6、1942 年 5 月 1 日,与宋清如在上海结婚,至年底补译出暴风雨等 9 部喜剧,把译稿丢失的莎氏喜剧全部补译完毕。7、1943 年 1 月,携夫人回嘉兴定居,朱生豪宁愿贫穷至死,不愿为敌伪效劳,仅靠微薄稿费维持极困难的生活。他闭门不出,把全部精力扑在译写工作上。工具书仅有两本字典,译出了莎士比亚的几部重要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李尔王 哈姆莱特等。同年秋,健康日衰,但仍握笔不辍。又次第译出莎氏全部悲剧、杂剧,以及英国史剧 4 部,连同喜剧在内,共 3

4、1 部。8、1944 年初带病译出约翰王 理查二世 理查四世等 4 部莎士比亚历史剧,4 月写完译者自序 ,编莎翁年谱 。其时他一直忍受着长期的病痛,体力日衰,在勉强支撑着译出亨利五世第一,二幕后,延至六月,确诊为肺结核,卧床不起。不得不放下已经开始译写的亨利五世译稿。他悲痛地说,早知一病不起,就是拼命也要把它译完。到 12 月病情日益严重,终在1944 年 12 月 26 日抛下年轻的妻子和刚满周岁的儿子,含恨离开人间,年仅 32岁。作品:译著:。莎士比亚戏剧集 (112 卷) 奥瑟罗 威尼斯商人 哈姆雷特 雅典的泰门 莎士比亚全集 亨利四世温沙的风流娘儿们 李尔王 罗马史剧(恺撒遇弑记 ,

5、 女王殉爱记 )著作:古诗与古赋 、 雨丝 、 英雄与美人 、 莎士比亚全集 (译作) 朱生豪小言集 、 朱生豪情书 、 秋风和萧萧叶的歌 (朱生豪宋清如诗词集)莎氏乐府本事 、 仲夏夜之梦 、 威尼斯商人 、 第十二夜 、 古梦集(旧体诗词、译诗)、 小溪集 、 丁香集(新诗)朱生豪小言集 ,该书收集了朱生豪于 1939 年到 1941 年间在上海“孤岛”中美日报时所写宣传抗日的时政随笔 370 篇。秋风和萧萧叶的歌 ,朱生豪和宋清如的诗词作品选,朱生豪情书 ,朱生豪于 1933 年到 1937 年期间写给宋清如的书信集。 七律:朱窗夜闻唤红箫,醉里听歌梦亦娇,碧瓦有声珠露滴,蓝桥无路翠云销

6、。凌波忍看神姝步,蹈雾难寻佚女腰,今夜月明风有恨,蝶魂如泪拂花苗。蝶恋花:不道飘零成久别 卿似秋风,侬似萧萧叶。 叶落寒阶生暗泣,秋风一去无消息。倘有悲秋寒蝶蝶,飞到天涯,为向那人说。别泪倘随归思绝,他乡梦好休相忆。朱生豪翻译思想:“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必不得已而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则未敢赞同。翻译策略神韵说,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把握原作神韵和神采,凡遇原文与中国语法不合之处,往往再三咀嚼,不惜全部更易原文之结构,务使作者之命意豁然呈露,不为晦涩之字句所掩蔽。 ”归化和异化同处,高贵与俚语兼有,具有很强的演唱性和舞台表演性。翻译风格:充分利用了汉语表达的优势,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细节,将原文的词序、句子结构、句型等加以熔化、分解、重新组合,再创造,产生出自然、通畅的译文。其译笔浑厚畅达、气势磅礴,如“行云流水” , “晦涩处也无滞重之笔” ,他在“用散文体再现莎氏无韵诗的过程中,特别注意汉语言文字的音乐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