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长春市汽车电子产业现状一、长春市汽车电子产业基本情况(一)汽车电子企业情况截止到 2005 年底,全市现有汽车电子企业 57 户。重点骨干企业有 15 户,其中合资企业 7 户,主要有:一汽徐港有限公司、一汽富奥- 金狮汽车机电有限公司、长春敬隆电子有限公司、一汽杰克赛尔汽车空调有限公司、一汽海拉车灯有限公司、长春春原汽车线束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线束有限公司等,外商独资企业 2 户,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和盈佳科技( 长春) 有限公司。汽车电子企业从业人员 4100 人,2005 年实现销售收入 30 亿元,利税 1.5 亿元。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 4 家,其中西门子威迪
2、欧销售收入 7.7 亿元,杰克赛尔销售收入 4.15 亿元,一汽启明销售收入 6.5 亿元,富奥-金狮销售收入 1.1 亿元。(二)汽车电子产品情况长春市汽车电子产业共有 60 种汽车电子产品,其中自主研发的汽车电子技术有 40 种。主要集中在车载电子、车身控制技术电子产品和汽车基础电子产品等领域。车载电子产品主要有车载液晶电视、车载 GPS 系统等, 车身控制类产品主要有汽车电子控制单元、高能点火控制器、涡流缓速器电子控2制器、安全气囊、电子仪表、自动空调、中控门锁等,汽车基础电子类产品主要有电动汽油泵等。(三)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1、汽车电子项目建设步伐加快。2003 年以来,全行业
3、共实施了 13 个产业化项目,总投资 6.97 亿元,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 5 项,引进项目 8 项 。其中北方电子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汽车发动机高能点火控制器产业化项目已经实现小批量生产,并为一汽大众、一汽轿车等整车配套。一汽启明公司自主研发的车载导航仪产业化项目已经小批量生产。西门子威迪欧长春有限公司投巨资建立了西门子威迪欧长春试验中心,公司高层人士表示,还会继续加大公司的投资,计划未来五年内使公司的销售收入达到 50 亿元。2、外商投资势头强劲。近年来,依托中国一汽背景和长春发展汽车电子产业的良好基础条件,中外厂商和投资机构纷纷到长春,与一汽集团和汽车零部件企业洽谈和交流。开展了富有
4、成效的投资合作。一汽启明与香港新进科技集团合作开展汽车电子技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生产基地已于 6 月 23日开工奠基,预计 2007 年一季度正式投产。韩国 YHT 公司和泰星公司与一汽动能公司、韩国 MAI 公司与一汽启明公司关于汽车电子的合作达成意向。深圳中兴经多次考察,也有在长春开展汽车电子研发和生产的意向。此外,日本、美国、德国、3台湾的厂商也对在长春发展汽车电子产业充满信心。(四)存在的问题1、汽车电子企业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主要核心技术仍被国外企业控制。2、科研和产业给合不紧,科研成果转化不力。一些企业和科研院所研究开发出的汽车电子产品,大部分还停留在实验阶段
5、和样品阶段,没有形成产业化,有些产品虽然已经实施产业化,但发展的规模还比较小。 二、 “十一五”发展思路及对策措施(一)“十一五 ”发展思路依托良好环境、技术基础、产业基础,充分利用长春作为国家汽车生产基地、汽车零部件生产及出口基地以及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和丰富的人力资源等有利条件,着力做好三个方面的产业推动。推动技术融合。紧贴汽车产业发展需求,融合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电子技术、软件及信息技术,电器技术,以汽车设计、控制、驾驶、信息处理、智能交通、传感等七个领域为方向,掌握关键技术,突破制约技术,带动相关上下游技术的发展,实现汽车电子技术由点到面的整体推进和跨越式发展;扩
6、大国内汽车电子产品在整车中的应用,提高本地化率,增加汽车工业附加值。4推动产品创新。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并举,在汽车控制平台等芯片核心技术和软件核心技术;汽车工业设计平台,汽车设计、制造、实验的 CAD/CAM/CAE 软件平台;车载信息系统,包括车载信息系统、车载网络系统、车载智能多媒体系统;汽车电子基础器件:包括电子控制单元(ECU)、各种传感器、执行器、核心芯片等等主要领域取得创新。推动产业集聚。依托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规划 20 平方公里的汽车电子产业集中发展区,通过政策引导、市场推动,吸引国内外汽车电子领域的企业、技术、资金、人才、信息在基地内集聚,重点支持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具备
7、产业化基础的软硬件产品尽快形成规模生产,加快产业群落的形成。扩大配套区域,培育辐射市场。使长春成为我国汽车电子的重要的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出口基地、研究基地、中试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二)对策措施依托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以建设长春国家汽车电子产业基地为目标,根据汽车产业的发展需求,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大力推进汽车电子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建设。一是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全面负责长春国家汽车电子产业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指导市内汽车电子行5业企业开展合资合作,加强政策指导与协调,向行业内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服务。二是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组织技术及行业专家,根据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国
8、际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以需求为导向,确定发展规划和关键技术及重点产品研发方向。三是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政策扶持体系。用好国家的土地政策,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对重点企业给予必要的支持。落实国家和地方各项鼓励的政策,推进汽车电子企业的技术改造,完善了企业和产品的质量、环保、安全认证体系。四是整合科技资源,实施汽车计算平台、汽车电子产业化专项。充分利用长春市比较丰富的科技资源,以对汽车关键零部件跟踪为主,整合一汽集团技术中心、吉林大学、第九设计院等汽车专业开发研究部门的技术力量,先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红旗 ”轿车系列和 “解放”卡车系列上的关 键零部件进行研发,提高科技含量,然后在合资生产轿车零部件国产化方面融入自有的技术,获得自主或联合开发的知识产权,进而扩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份额,有重点地支持一批汽车计算平台、汽车电子产业化项目。五是加强汽车专业人才和外贸人才培养。按照与国际接轨的要求把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建立起良好的用人机制,尤其是对国外回来的专6家,给予优厚的待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六是加大汽车电子产业的扶持力度,有针对性的引进汽车电子技术及知名企业进入长春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形成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