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TD-SCDMA系统基本参数:TD-SCDMA系统的基本参数如表1-1中所列41表1-1 TD-SCDMA系统基本参数参数说明码片速率1.28Mcps多址方式FDMA+TDMA+CDMA双工方式TDD数据调制QPSK/8PSK信道间隔1.6MHz信道编码卷积编码十Tu由。码基站发射功率最大43dBm移动台发射功率最大33dBm小区搜盖半径0.1.12km切换方式硬切换漱切换2接力切换上行同步1/8chip功率控制开环加闭环多速率方案多时隙、可变扩频因子基站间定时同步3. TD-SCDMA系统关键技术:TD-SCDMA系统采用了很多关键技术。例如:智能天线、多用户联合检测接力切换、上行同步
2、和功率控制等,下面简要介绍其中一些技术。. 智能天线技术4第一章绪论智能天线技术的核心是自适应天线波束赋形技术。TD-SCDMA系统的智能天线由8个天线单元的同心圆阵列组成,直径为25cm。其原理是使一组天线和对应的收发信机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和激励,利用波的干涉原理产生强方向性的辐射方向图,使用DSP方法使主瓣自适应地指向移动台方向,可达到提高信号的载干比,降低发射功率等目的。智能天线的上述性能允许更为密集的频率复用,使频谱效率得以显著提高。智能天线在TD-SCDMA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上行信号检测中,结合多用户联合检测技术,实现空间和时间的分集接收,提高上行检测解调的性能OO TD
3、D制式下,上下行信道具有对称性。基站依据上行信号对空间参数进行估值,根据这些估计值对下行信号进行波束赋形。由于每个用户在小区内的位置不同。这一方面要求天线具有多向性,另一方面则要求在每一个独立方向上,系统都可以跟踪个别用户。通过DSP对用户的来波方向进行测量可以满足上述要求。TD-SCDMA系统的无线子帧设计为5ms,这是下行对上行最大的反应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终端移动的距离和信道特性的变化很小,所以可以根据上行获得的空间特性信息来对下行进行波束赋形。智能天线的优点很多,主要包括:天线波束赋形的结果等效于增大了天线增益,减小信号发射功率。降低了多用户干扰问题,同时减少了小区间干扰。智能天线
4、获取的DOA(波达方向估计)提供了用户终端的方位信息,可以用来实现用户定位。智能天线采用多只小功率放大器代替大功率放大器,降低了基站成本。为实现接力切换提供基础,提高系统容量和效率。. 多用户联合检测技术影响CDMA系统容量的主要因素是多址干扰(MAI) o MAI指的是同小区内部其它用户信号造成的干扰。在现有CDMA系统中,所采用的抗干扰技术主要有:Rake接收、话音激活、不连续发射以及分集接收等。这些技术均是针对某一用户进行信号检测,将MAI看作热噪声进行去除,而不对MAI中包含的一些先验信息例如用户的扩频序列,用户的信道估计进行利用,从而导致用户信号信干比的恶化。而多用户联合检测技术充分
5、利用MAI中的先验信息,把所有用户信号的检测看作一个统一的过程。根据对MAI处理方法的不同,多用户检测技术可以分为干扰抵消(InterferenceCancellation)和联合检测(Joint Detection)两种。在基站中多采用联合检测的方法,而在手机中多采用干扰抵消。联合检测的基本思想是充分利用MAI中的先验信息,一步将所有用户的信号都分离出来。从理论上说,联合检测可以消除MAI的影响。但在实际系统中,由于信道估计的不准确,以及基于算法的复杂度和实时性考虑,TQ-SCDMA中所采用的是次优联合检测算法,并不能完全消除MAI的影响,因此需要与功率控制进行配合使5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
6、文用。. 接力切换技术在TD-SCDMA系统中,采用了一种新的越区切换方法,即“接力切换”。接力切换不丢失信息、不中断通信,节约了信道资源。正是由于TD-SCDMA系统采用了智能天线和上行同步技术,具有对终端精确定位的功能,所以能够实现接力切换。在接力切换过程中,两个小区的基站将接收来自同一个手机的信号,两个小区都将对此手机进行定位,并在该手机可能切换时,将此定位结果向基站控制器报告,基站控制器根据用户的方位和距离信息,判断该手机是否进入切换区,并告知手机其周围同频基站信息。如果进入切换区,便由基站控制器通知相应基站做好切换准备,通过一个信令交换过程,手机就由一个小区切换到另一个小区。接力切换不仅克服了软切换浪费信道资源的缺点。而且可以使用在不同载波频率的TD-SCDMA基站之间,甚至能够使用在TD-SCDMA系统与其它移动通信系统(如GSM. CDMAIS-95等)的基站之间。一般情况下,接力切换与软切换相比,能够使系统容量增加一倍以上。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