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九周历史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305511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周历史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九周历史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九周历史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九周历史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九周历史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复习教学建议:、 根据大象考王专题安排的内容梳理考点,理解性记忆掌握考点知识。、 完成大象考王的综合练习。、 教师根据学生掌握大象考王的情况适时整理错题,并结合集体备课提供的试题, 拼剪题目强化训练。、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大象考王和考试说明与检测 ,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 识,提高做题技能。、 教师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做题方法:平时做题时最好不要翻书,独立完成试题,题全部做完后认真更正答案并作出总结,明确哪个知识点自己没有记熟,再翻书重点识记。复习课堂结构:第一课时:一、 明确目标,鼓舞士气。用 20-30 分钟时间(根据知识点多少或学情安排时间,教师自行掌握) ,背记大象考王专题的知识点(背记的

2、过程中,若有疑问可以举手找老师帮助或同桌小声商议).二、 做大象考王专题训练(限定时间把题完成) 。 完成后老师可全批改也可以 让学生对改。第二课时:教师先评讲大象考王上的错题,然后背易错题。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充分掌握。之后根据课堂时间挑选集体备课提供的试题。第九周历史教案复习目标1、识记大象考王第二轮专题复习的专题七、八的考点。2、完全掌握大象考王相应专题六、七、八的习题。3、适当挑选补充试题进行巩固。课时安排:专题六第 1 课时,专题七、八各 2 课时,共 5 课时.补充习题:专题六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1. 1789 年发生在法国的革命被认为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其主要原因是法国大革命 C

3、A 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B 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彻底摧毁法国封建制度 D 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2. 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CA 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B 开创了民主政治制度C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 使美国成为世界强国3.1861 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俄国从此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场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解决了 AA 自由劳动力 B 土地所有权 C 政治民主化 D 思想自由化4. 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把追求自由平等作为革命的重要目标,日本明治维新与英法美革命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措施是 BA 废藩置县 B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 实行征兵制 D 实行强制性义务

4、教育5. 小刚正在通过电话参与“开心辞典”活动,王小丫提供的关键词是“农奴制” 、 “1861年” 、 “资产阶级改革” ,问题是“发生在哪个国家”?小刚应该选择的是 B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法国6. “从俄国冰冻的荒原开始,最后经由滑铁卢的惨败,当了 11 年皇帝的他在大西洋的一个小岛上终结了自己短暂的辉煌” 。文中的“他”是指 CA克伦威尔 B罗伯斯庇尔 C拿破仑 D华盛顿7. 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DA赢得了民族独立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打击了封建势力 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8.“就在 1689 年秋

5、天,一群人开始共同统治一个国家它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国家正式结束。 ”这个国家应该是 BA意大利 B英国 C西班牙 D法国9.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大陆军、 独立宣言 、华盛顿”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B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南北战争10.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上述言论出自 B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法典11下列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来克星顿打响了抗英斗争的第一

6、枪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告北美 13 个殖民地独立巴黎和约签署,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AA B C D12据新华社伦敦 5 月 12 日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为首相,并授权他组建新一届政府。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这种政治制度源于 AA 权利法案B 独立宣言C 人权宣言D 人民宪章13 “15 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移向大西洋沿岸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 ”引文中的“新大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BA欧洲的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C启蒙运动猛烈抨击了专制统治

7、D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4在资产阶级革命发展进程中,立法巩固了革命成果。下列有关法律文献与相关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A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 B法国大革命独立宣言 C美国独立战争一人权宣言 D美国内战1787 年宪法15.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对于以上材料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CA该材料摘自权利法案 B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C体现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 学说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6.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

8、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下列文献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C A 独立宣言 B 人权宣言C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D 拿破仑法典17确定英国为君主立宪制政体的法律文件是 A A 权利法案 B英国宪法 C 人权宣言 D 独立宣言18. 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A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B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C专制王权同议会矛盾斗争的结果 D殖民压迫激起人民强烈反抗19. 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道:“14 日,星期二,无事。 ”然而,这一天却改写了法国历史。因为在这天 AA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 B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C法国建立了共和国 D拿破仑颁布了法典20.林

9、肯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总统之一。他在美国历史进程中的主要贡献是 BA领导美国赢得独立 B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C领导美国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D使美国经济复苏21.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旁边有一座宏伟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社会制度的改革者。他是 D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 C尼古拉二世 D. 亚历山大二世22.阅读材科: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伯里克利材料二:2010 年 5 月 12 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为

10、首相,并授权他组建新一届政府。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统而不治的君主。 摘自新华网材料三: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摘自人权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出实行这种“民主政治”的古代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名称。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所反映的是英国什么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是怎样在英国确立起来的? (3)概括材料三所体现的法国资产阶级的理想追求。 人权宣言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民主政治的认识。参考答案:(1)国家:

11、雅典 (2)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确立: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1688 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1689 年英国国会通过权利法案 。 (3)理想追求: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意义:体现了要求摧毁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进步思想;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或奠定了西方社会法律的基本准则等(4)认识: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英法的民主政治对后世影响深远;西方的民主政治是国家稳定发展的保证;民主政治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保证社会的公平等。2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l861 年,沙皇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在保护贵族、

12、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岳麓版世界历史 材料二:l863 年 1 月 1 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沙皇是谁?签署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美国总统是谁? (2)据两则材料判断,哪个国家的奴隶在获得人身自由后生存依然艰难?试引用材料说明。(3)俄国是通过改革的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而美国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是通过两次战争。有人说,改革比战争好;有人说,战争比改革好;还有人说,要具

13、体问题具体分析,改革、战争并无好坏之分。你同意哪种观点?试结合相关史实简述理由。参考答案: (1)亚历山大二世。林肯。 (2)俄国。农民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3)评分说明:仅同意其中一个观点,但没回答理由,不给分; 同意其中任一观点,只要回答的理由充分或较充分,给 12 分; 回答的理由要结合俄、美相关史实。24.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美、俄、日各国在不同时期都面临着重大的社会问题,通过改革(或变法) ,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得到解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克里米亚的灾难,农奴的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较有

14、远见的贵族都赞同把农奴从以往一向将他们束缚在小块土地上的契约中解放出来。这样,贵族打算将小块土地上联成一片,采用有效、大规模的农业技术,并仅仅雇佣他们所需要的从前的农奴做散工,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亚历山大二世能在 1861 年 3 月 1 日颁布废除的法令。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因此,当日本在 19 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

15、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19201921 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 年 2 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雏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出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 材料四 在 1932 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地、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材料三、四均选

16、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19 世纪 60 年代,俄国和日本为摆脱困境各进行了什么改革?其影响有何共同点? (2)材料三、四中,苏俄和美国为摆脱困境各进行什么措施?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3)从上述材料中,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哪些启示?参考答案:(1)改革:俄 1861 年改革(俄废除农奴制) ,日本明治维新 共同点: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2)措施: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尝试用市场手段发展生产力(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新政是加强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干预、宏观管理(意思相近即可) (

17、3)面对困境,应适时作出调整 社会主义既有市场也有计划,凡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都是社会主义的。专题七 三次科技革命和中国科技的发展1、1851 年英国举办首届世博会的前提条件是 A 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欧洲头号强国 有 1.7 万人参展,有大约 100 万件展品,是人类历史从来没有过的盛大体验 共产党宣言发表,起到较大的指导作用 “日不落帝国”的巨大号召力 A. B. C. D.2、假如策划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以下展品中应该入选的是 B 蒸汽机 发电机 耐用电灯泡 内燃机 火车 轮船 汽车 飞机A. B. C. D.3、下列发明,其最初目

18、的是为了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是 C A珍妮机 B改良蒸汽机 C耐用电灯泡 D坦克无线电报 4、近代以来,科技发展使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出现的情景不符合当时社会生活的是(B)A1831 年达尔文乘“贝格尔”号考察船作环绕世界的考察B19 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消息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C 1943 年蒋介石乘飞机去埃及参加开罗会议D2010 年全市中考阅卷将全部采用网上阅卷5、武广高铁的开通使武汉进入高铁时代,给武汉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高铁乘客可以网上聊天、网上交易。人们感慨,网络生活真是无处不在!这表明我们正处在 C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6、徐州市 2010 年中考

19、将实行网上阅卷。这一阅卷方式得益于 C A.电力的发明和应用 B.电讯技术的兴起C.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D.航天技术的发展7、二战后,世界人民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借助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力量重建家园。1958年,在恢复生产、复苏经济的基础上,战后第一个世博会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举行。据此判断这届世博会的主题应是 C A哥伦布船舶与海洋 B美洲大陆的文化交流 C科学、文明和人性 D人与自然迈向 21 世纪8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B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9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B A、张仲景 B、华佗

20、C、孙思邈 D、李时珍 10某校初一(1)班计划举办“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展”,小明同学的任务是介绍蔡伦的成就。在他的介绍中,蔡伦对人类社会最突出的贡献是改进了 D A、火药 B、指南针 C、活字印刷术 D、造纸术 11据说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纪念一位在战国时期楚国生活的伟大诗人有关,你知道他是谁吗? C A、孟子 B、庄子 C、屈原 D、 曹操 12在河南南阳有一位历史名人的墓,墓主人发明的右图仪器,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那么墓主人是 A A、张衡 B、张仲景 C、诸葛亮 D、宋应星 13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

21、。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人输送汩汩清流”。余秋雨笔下的“它”指的是 A A、都江堰 B、灵渠 C、长江 D、白渠 14央视百家讲坛播放过北师大教授于丹主讲的论语心得。论语这部书 D A、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所著 B、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著 C、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法治国家 D、是孔子弟子整理的孔子生前言论集 15月球上有座环形山是以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祖冲之能获此殊荣的原因是 D A、写成了九章算术 B、较为准确地计算出了一年的时间 C、写成了缀术 D、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

22、后七位数16、【科技改变生活】材料-:1851 年,首届世博会在英国举办,展品有蒸汽机、火车模型、纺纱机等。材料二:1893 年芝加哥世博会上,“电灯”成为此届世博会中最耀眼的“明星”。材料三:1962 年西雅图世博会的主题是“太空时代的人类”。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展品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电灯的发明者是谁?在电灯发明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些方法照明? (3)在西雅图世博会上,出现的科技展品有哪些?这些展品展示的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4)比较上述科技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参考答案(1)工业革命 (2)爱迪生。电灯发明之前,人们多使用煤油灯、煤气灯、蜡

23、烛、火把等照明。 (3)卫星模型;火箭模型;宇航服;计算机;原子弹模型;在太空培育的种子;在太空研制的药品等。第三次科技革命。 (4)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科学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等。17、2010 年的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是一次科技与文化交融的盛会。历史上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沿着科技文化的发展轨迹,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务。任务一:梳理知识(1)列举古代中外人类文化成果各一例。(2)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源于哪国?它的主要标志是什么?(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

24、源有哪些?举出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一个示例。(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什么?说出这次工业革命不同于前两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任务二:解决问题(5)用史实阐明下列观点(只选一个观点说明即可)。观点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观点二:文化交流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任务三:思考感悟(6)人类在充分享受科技文化成果的同时,还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下来。参考答案(1)示例:中国:司母戊鼎等。世界:巴黎圣母院等。(说明:所列文化成就,领域不限。只列出中国的或世界的,只得一半的分)(2)英国 蒸汽机的广泛运用。(3)电力、石油。电和石油用于驱动汽车;电灯、电话等。(说明

25、:能源只答出一个不得分。示例答出任何一点符合题意的都可得分)(4)标志: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空间技术)、生物工程。特点: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科学技术各领域间相互渗透,密切联系(科技发明由一国出现,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国);科技在经济生活中所占比重在上升。(说明:标志全部答出才可得分。)(5)观点一: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为机器提供了蒸汽动力,推动了机器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成为机器的主要动力,并广泛用于生活领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突破,极大改变了

26、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化社会。总之,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进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说明:按三次科技革命的顺序进行阐述,缺一点扣 1 分;答出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或表现等,都可得分。结论得 1 分)观点二:七世纪初起,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大力倡导中国先进的制度和文化,进行改革。大化改新后日本迈入封建社会。十九世纪中期,日晒积极向西方学习,引进科学技术,提倡“文明开化”。明治维新使日本跻身于资本主义国家行列。中国改革开放后,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加强与各国的文化交流,如举办世博会等。中国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总之,文化交流是促进国家发展

27、的重要途径。(说明:分别举一个事例说明得 3 分,其它符合题意要求的事例也可得分。是结论得 1 分)(6)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国家要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鼓励科技发明;个人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精神,勇于创新。对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自然生态、社会环境等问题决不能忽视,实行可持续发展。文化交流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家要重视文化交流,要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专题八 大国兴衰 1有人认为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的是 DA总统制 B民主共和制 C君主专制 D君主立宪制2 “就在 1689

28、 年秋天,一群人开始共同统治一个国家它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国家正式结束。 ”这个国家应该是 BA意大利 B英国 C西班牙 D法国37 月 4 日被定为美国的“独立日” ,这是为了纪念 BA来克星顿枪声打响 B 独立宣言发表C萨拉托加战役胜利 D1787 年宪法通过4这是一份激荡人心的政治檄文,它宣称北美 13 个殖民地“已经解除对英王的一切效忠,成为自由而独立的国家” 。它是 B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法典5列宁说:“现代文明的美国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 CA 独立宣言的发表 B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C萨

29、拉托加战役 D1787 年宪法的颁布6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对各行业机器大生产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的创造发明是 DA火车机车 B内燃机 C珍妮机 D蒸汽机61851 年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以下工业成果中最有可能在本次博览会上出现的是 AA蒸汽机 火车机车 B蒸汽机 汽车 C内燃机 汽车 D电动机 飞机7举世瞩目的第 41 届世界博览会已于 2010 年 5 月 1 日在上海开幕,它充分展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851 年 5 月英国在伦敦举办了首届世界博览会,它充分展示了英国 AA工业革命的成果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D资产阶级革

30、命的政治成果8在人类工业化进程中,机器大量使用,碳排放迅速增加,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开始于 BA电灯的使用 B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C内燃机的使用 D计算机的使用9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CA 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B开创了民主政治制度C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使美国成为世界强国10在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美国中的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他们分别领导美国参加的战争是 AA独立战争 南北战争 B独立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C南北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D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11 “我不希望联邦解散

31、,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这是他当选为总统之后发表的一次讲话。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AA打败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的统一 B废除农奴制,加快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推翻殖民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D实行改革,使国家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12成为美国第一任黑人总统的奥巴马曾公开表示他特别感激美国一位历史人物,你认为这个人是 CA华盛顿 B杰斐逊 C林肯 D尼克松13小强探究某国历史时,在学习卡片上写下“学习西方、摆脱西方大国欺凌、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等关键语。据此判断,小强探究的主题是 BA中国的戊戌变法 B日本的明治维新 C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14 “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

32、文明开化的声音响起来” 。这首打油诗与日本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DA大化改新 B推翻幕府统治 C日本侵略朝鲜 D明治维新15明治维新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的措施是 CA废藩置县 B发展工业 C实行义务教育 D实施征兵制16利用关键词联想记忆有助于提高复习的效率。比如看到“废藩置县” 、 “文明开化” 、“转折点” ,我们能联想到 BA俄国 1861 年改革 B美国内战 C日本明治维新 D法国大革命17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中,最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眼光的举措是 DA废藩置县 B发展近代工业 C允许土地买卖 D实行义务教育1819 世纪中叶以来,蒸汽机的滚滚浓烟飘洋过海逐渐改变着世界

33、。这一过程中发生了美国南北战争与俄国农奴制改革。其相同影响是 DA对农民进行的一场掠夺 B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C完成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19读图并回答问题。18 世纪 60 年代的发明之一 英国割占香港岛示意图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图一 图二 图三请回答:(1)图一是谁的什么发明?它在英国引发的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被称为什么?这种革命性变化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图二反映的是哪次战争签订的哪一条约的内容?此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3)图三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在哪一年?此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有何重要意义?(3 分)(4)根据以上三幅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香港岛被英国割

34、占和香港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2 分)参考答案:(1)哈格里夫斯,珍妮机;英国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2)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1997 年;香港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 。 (4)提示: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割占了中国香港岛;改革开放,使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邓小平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实

35、施,使香港回归祖国。 (此问答案如言之有理,符合史实,即可得分)20(8 分)世界博览会是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也是举办国充分展示综合实力的盛会。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维多利亚女王发出外交邀请信函,有 10 个国家接受了邀请。伦敦博览会(又名水晶宫博览会)被确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博会。水晶宫博览会成为二十世纪科学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它的成功举办,使它成为全球规模的盛会。引自中广网回顾 1851 年英国伦敦首届世博会请回答:(1)英国能够成功举办首届世博会的有利经济条件是什么?(2)在首届世博会上,英国最有可能展示哪些发明?(3)在当时,要

36、把世博会展品运往展览地可使用哪些最为先进的交通工具?(4)在首届世博会举办的 1851 年,英国的政治体制是怎样的?该体制最早在英国确立的标志是什么?(5)第 41 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行。上海能够走上迅速发展的快车道,成为繁荣的国际大都市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哪项英明决策?参考答案:(1)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2)蒸汽机、火车(蒸汽机车)、飞梭、珍妮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等。(只要举例正确,写出其中任意 2 点即可)(3)汽船(轮船)、火车(蒸汽机车)。 (4)君主立宪制。 权利法案的颁布。 (5)改革开放。21阅读下列材料:材

37、料一 7 世纪中期,日本国内的改革派发动了宫廷政变,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开始了一场以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促进了日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材料二 大约 l 50 年前,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以武力推翻了幕府统治。不久,天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最终使日冬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但后来日本却走上了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邪路。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这次改革历史上称为 ,这次改革是日本从 社会向 社会过渡的标志。我国隋唐时期选拔人才的制度是 ,该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沿续了一千三

38、百多年。(2)材料二中天皇实行的这次改革历史上称为 ,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列举近现代历史上日本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名称。(3)你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参考答案:(1)大化改新 奴隶 封建 科举制度(2)明治维新 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 ,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只要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分)。 (3)要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要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地进行改革,正确面对中日关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等。(只要言之有理,观点正确即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