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环境 2008, 17(3): 909-913 http:/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2007GG10005013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ZRA02063)作者简介:李永富(1985),男,硕士研究生,从事海洋 环境科学研究。 E-mail: lyf_*通讯作者:罗先香,副教授,主要从事海洋生态研究。E-mail: 收稿日期:2007-11-20 海洋沉积物中的镉及不同形态镉的生物有效性李永富,罗先香 *,樊玉清,潘进芬,程凤莲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 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100摘要:镉是一
2、种生物非必需的毒副作用很强的重金属元素。进入海洋环境中的镉,最 终有相当部分进入沉积物中,并对底栖生物造成危害。通过测 定不同镉质量 浓度暴露条件下海水、沉 积物和生物体内的 镉的形态和含量,研究了海洋沉积物中不同形态镉的生物有效性。 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对 Cd 的蓄积随着时间增加,呈现先快速增加的趋势,在 24 h 内其蓄积速率最大,96 h 后生物体内镉的质量分数出现缓慢下降趋势。在蓄 积时间一定的条件下,在任何 Cd 含量沉积物下,菲律宾蛤仔都可以蓄积 Cd,而且随着沉积物中镉质量分数升高,生物体内蓄积的镉的质量分数也呈现上升趋势。活性镉(可交换态)是沉积物中镉存在的主要形式(45.4
3、8%78.96%), 硅酸盐结合态和黄铁矿结合态的金属只占较小的比例,活性镉是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镉生物可利用性的最有效形态。关键词:镉;沉积物;生物有效性;菲律宾蛤仔中图分类号:X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8)03-0909-05重金属是主要的海洋污染物之一,易被生物体吸收富集,转化为毒性更大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再经食物链传递,危害人体健康 1-5。镉是一种生物非必需的毒副作用很强的有毒元素 6, 因其毒性大、应用广泛而成为一种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研究表明,镉在水生生物体内极易进 行富集,并通 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 7。长期以来,人们比较注意溶解在水里的重金属对生
4、物的影响,而忽略沉 积物中重金属对生物所产生的作用。实际 上, 进入海洋环境中的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污染物有相当部分最终进入沉积物中,而且能在沉积 物中长期存在,沉 积物中高含量的重金属可能对底栖生物造成危害,影响底栖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底栖生物群落在食物链能量传递、有机物分解和污染物降解方面的功能。因此,关于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毒性 问题是当前水环境重金属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8。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不仅取决于其总量,更重要的是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天然水体中存在着大量溶解的无机和有机配位体及悬浮的无机矿物和有机颗粒,使天然水体中的重金属以不同的形态存在 9,10。目前沉 积物中重金属化学形 态
5、的提取广泛采用连续提取法,如 Forstner 的七步连续提取法、Tessier 的五步连续提取法 11、欧共体标准物质局(BCR)的三 级四步提取法 12和蒋廷惠等的七步法等,本文采用 Morse(1990)修改的 Lord(1982)的方法,通过连续化学提取方法,得到活性金属部分 (1 molL -1HC1 提取)、与硅酸盐结合的金属部分(10 molL-1HF 酸提取)和与黄铁矿结合的金属部分( 浓硝酸提取)。研究表明,不同形态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差 别很大。许鸥泳等 13在研究水生生物 对沉积物中Cu、Cd 的富集 时发现鲤鱼主要是通过溶解态来富集重金属,各形态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 为:离
6、子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氧化铁锰结合态,有机物和硫化物结合态。总的来说 ,水体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由大到小依次为:水可溶态重金属,阳离子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残渣态 14。许多研究表明沉积物的毒性效应受到沉积环境,特别是沉积物理化学性质 的影响,因此 仅仅依靠化学分析结果作为沉积物质量评价的标准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生物毒性实验则 可以比较直接地说明污染物和生物效应之间的关系, 对于更客观地进行沉积物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和进行重金属危害的风险评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采集与处理表层沉积物采自青岛沙子口海域潮间带地区。经粒径分析,该沉积物属粉质
7、中亚粘土, 细粒占较大比重(相对体积质量 63.2%)。样品采集后迅速装入聚乙烯袋中带回实验室,自然晾干,研磨过 160目筛备用。经测定,沉积物中镉背景值为(0.360.04)mgkg-1。实验海水取自青岛沙子口水域,采集后迅速 带910 生态环境 第 17 卷第 3 期(2008 年 5 月)回实验室,抽滤过 0.22 m 醋酸纤维滤膜,冷 冻保存,备用。经测定,海水中镉背景值为 0.16 gL-1。实验生物菲律宾蛤仔购买自青岛北龙口市场,取大小均匀个体,实验室驯化三 d 后使用。 驯化过程中,不投饵料,持续充氧。1.2 研究方法1.2.1 菲律宾 蛤仔在不同镉含量海水及其沉积物中暴露实验将
8、 处 理 后 的 海 水 中 加 入 一 定 量 的CdCl22.5H2O,配 制 成 5 个 不 同 质 量 浓 度 组 ,5 个 质量 浓 度 组 的 实 际 加 入 量 分 别 是 0.0 mgL-1、2.0 mgL-1、4.0 mgL-1、6.0 mgL-1、8.0 mgL-1 系 列 质量 浓 度 的 加 镉 海 水 溶 液 各 300 mL,分 别 用 于 浸 泡 处理 沉 积 物 300 g,充 分 搅 拌 均 匀 。静 置 十 d,使 沉 积物 与 海 水 中 镉 作 充 分 的 吸 附 解 吸 。沉 积 物 在 通 风 处自 然 风 干 、压 散 、过 筛 混 匀 待 用 。
9、沉 积 物 中 Cd2+的设 计 质 量 分 数 分 别 为 :0.0 mgkg-1、2.0 mgkg-1、4 .0 mgkg-1、6.0 mgkg-1、8.0 mgkg-1。将 得 到 的 不 同 镉含 量 沉 积 物 平 均 分 为 5 组 置 于 烧 杯 中 ,每 组 加 入 纯净 海 水 150 mL 及 生 长 良 好 、大 小 均 匀 、生 命 力 旺 盛的 蛤 仔 3 只 ,持 续 充 氧 ,设 计 正 交 实 验 ,分 别 测 定 不同 时 间 (0 h、24 h、48 h、96 h、144 h)后 经 处 理 的 受 试生 物 、海 水 、沉 积 物 中 的 镉 含 量 。(
10、表 1)。1.2.2 沉积物中不同 Cd 形态测 定实验测定 C.2、C.4 组 在 0 h、24 h、48 h、96 h、144 h后沉积物不同形态镉质量浓度。准确称取上述 实验过程中经干燥处理后沉积物样品 2.5 g,加入 20 mL的 1 mgL-1HCl,室温下振荡 16 h,离心提取得到活性重金属的溶液;残留物中加入 30 mL 的 10 mgL-1 HF 酸,室温下振 荡 16 h,再加入 5 g 硼酸,室温下振荡 8 h,离心提取得到与硅酸盐相结合的重金属溶液;残留物中继续加入 10 mL 浓硝酸,室温下振荡 2 h,离心提取得到与黄铁矿相结合的重金属溶液。分别用无火焰原子吸收分
11、光光度法 测定镉含量。1.2.3 样品处理与测定实验中生物样品取出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解剖取出全部组织,用吸水纸 吸干表面水分,分 别置于 50 mL 烧 杯中,称取湿 质量。蛤仔干 质量和湿质量之比为一个近似常数,在生物体 Cd2+质量分数的结果表达中使用了 clam 干湿比的换算。 样品按海洋监测规范(GB/T17378.6-1998)经湿法消解后待测。沉积物按照海洋监测规范( GB/T17378.5-1998)消解、萃取后待测。Cd 含量采用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在 实 验 过 程 中 ,C.2、C.3、C.4 组 分 别 在 24 h、48 h 设 两 组 平 行 实 验 ,
12、每 组 平 行 实 验 测 定 海 水 样 品 、沉积 物 、生 物 样 品 各 三 个 ,海 水 和 沉 积 物 样 品 测 定 相 对标 准 偏 差 在 0.16%0.37%和 0.35%2.76%之 间 ,这说 明 本 方 法 具 有 较 好 的 精 密 度 。生 物 样 品 在 实 验 过程 中 随 着 暴 露 时 间 及 其 海 水 中 镉 含 量 的 增 加 ,可 以观 察 到 生 物 生 命 活 动 受 到 明 显 影 响 ,具 有 较 大 的 个体 差 异 ,因 此 处 理 测 定 后 的 样 品 镉 含 量 也 具 有 较 大差 异 ,相 对 标 准 偏 差 在 4.95%1
13、3.85%之 间 。2 结果与讨论2.1 不同暴露时间对沉积物重金属镉的生物可利用性影响在 144 h 的 暴 露 时 间 中 ,沉 积 物 中 的 镉 逐 渐 解表 1 正交实验Table 1 Orthogonal test实验组暴露时间/hC.1 C.2 C.3 C.4 C.50 h B1A-WB1A-SB1A-BB2A-W B2A-SB2A-BB3A-WB3A-S B3A-BB4A-W B4A-S B4A-BB5A-W B5A-S B5A-B24 h (C.2、C.3、C.4 组分别设两组平行实验) B1B-WB1B-SB1B-BB2B-W B2B-S B2B-B B3B-WB3 B-S
14、B3 B-BB4B-WB4 B-SB4B-BB5B-W B5B-SB5B-B48 h(C.2、C.3、C.4 组分别设两组平行实验) B1C-WB1C-SB1C-BB2C-WB2C-SB2C-BB3C-WB3C-SB3C-BB4C-WB4C-SB4C-BB5C-WB5C-SB5C-B96 h B1D-WB1D-SB1D-BB2D-W B2D-SB2D-BB3D-W B3D-S B3D-BB4D-WB4D-SB4D-BB5D-W B5D-S B5D-B144 h B1E-W B1E-S B1E-BB2E-W B2E-S B2E-BB3E-WB3E-SB3E-BB4E-WB4E-S B4E-BB5
15、E-WB5E-SB5E-B注:表中 B1B5 分别表示沉积物镉设计质量分数为 0.0、2.0、4.0、6.0、8.0 mgkg-1,AE 表示暴露时间为 0、24、48、96、144 h, W 表示海水样品,S 表示沉积 物样品,B 表示生物样品李永富等:海洋沉积物中的镉及不同形态镉的生物有效性 911析 到 海 水 中 ,海 水 镉 的 质 量 浓 度 在 实 验 进 行 到 24 h 时 达 到 最 高 值 ,其 后 无 明 显 变 化 (图 1)。沉 积 物中 镉 质 量 分 数 的 变 化 趋 势 与 海 水 中 镉 质 量 浓 度 变化 趋 势 恰 好 相 反 ,在 24 h 时 达
16、 到 最 低 值 ,其 后 无明 显 变 化 (图 2)。其 原 因 可 能 是 沉 积 物 蓄 积 高 含 量的 Cd 是 一 个 缓 慢 过 程 ,由 于 沉 积 物 中 重 金 属 污 染物 受 挥 发 性 酸 性 硫 化 物 、沉 积 物 有 机 碳 和 粒 度 控制 ,预 想 设 计 的 不 同 镉 质 量 分 数 的 沉 积 物 中 的 镉有 相 当 部 分 是 以 不 稳 定 的 可 交 换 态 存 在 于 沉 积 物中 和 沉 积 物 的 间 隙 水 当 中 ,沉 积 物 中 的 这 部 分 镉在 海 水 的 浸 泡 下 在 短 时 间 内 很 容 易 重 新 进 入 水 相
17、,使 水 相 (海 水 )中 金 属 镉 的 质 量 浓 度 在 24 h 内 达 到最 高 值 ,而 沉 积 物 中 金 属 镉 的 质 量 分 数 在 24 h 内达 到 最 低 值 。通过生物体内镉含量的变化可以看出(图 3),蛤仔对 Cd 的蓄积随着时间增加,先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在 24 h 内其蓄积速率最大,表现了生物体对 Cd 吸收累积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受到生物摄食活动的影响,生物体中 Cd 的积累与沉积物中 Cd的含量、积累的速度关系密切。96 h 后生物体内镉质量分数出现缓慢下降趋势,随着 实验的进行, 96 h 后可以明显看出海水逐渐变混浊,蛤仔生命力衰弱甚至死亡。生物体
18、蓄积的重金属 镉的能力下降。这也可以从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富集的两种方式得到解释。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富集可以分为体表吸附和透过体表吸收或两者兼而有之。重金属被体表吸附一般指金属被体表黏液,肠胃黏液或呼吸时被鳃所滞留,以这种方式吸附的重金属在生物生命活动减弱甚至死亡时可以重新释放出来,因此 96 h 后生物体内镉含量出现缓慢下降趋势。2.2 不同质量分数对沉积物重金属镉的生物可利用性影响图 4 是不同金属质量分数对生物体内镉质量分数的影响实验数据结果图,横坐 标表示沉积物中镉质量分数,纵坐标表示菲律 宾蛤仔体内金属镉的质量分数。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任何 Cd 含量下,蛤仔都可以蓄积 Cd,而且
19、随着沉积物中镉质量分数升高,生物体内蓄积的镉质量分数 也呈现上升趋势。沉积物中镉含量越高,生物通 过摄食作用进入体内的镉越多。在低含量的重金属 Cd 侵入生物机体时,一般都是首先与金属硫蛋白相结合。当与金属硫蛋白的结合达到饱和之后,还会与一些高分子 组分的蛋白质结合,如果这种结合能力很 强,重金属 Cd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0 24 48 72 96 120 144t/h(海水镉)/(gL-1)C.1组C.2组C.3组C.4组C.5组图 1 海水中镉质量浓度随暴露时间变化Fig. 1 The concentration trend of cadmium in sea
20、water with exposure time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0 24 48 72 96 120 144t/hw(生物体镉)/(mgkg-1) C.1组C.2组C.3组C.4组C.5组图 3 生物体内 镉质量分数随暴露时间变化Fig. 3 The concentration trend of cadmiumin organism with exposure time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0 24 48 72 96 120 144t/hw(沉积物镉)/(mgkg-1) C.1组C.
21、2组C.3组C.4组C.5组图 2 沉 积物中镉质量分数随暴露时间变化Fig. 2 The concentration trend of cadmiumin sediment with exposure time1.502.002.503.003.504.004.505.00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w(沉 积 物 镉 )/(mgkg-1)w(生物体镉)/(mgkg-1) 24h48h96h图 4 不同暴露 时间 生物体镉质量分数随沉积物镉质量分数变化Fig. 4 The trend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ad
22、mium in organism exposure time with the sediment concentrations of cadmium912 生态环境 第 17 卷第 3 期(2008 年 5 月)被积累的程度会很高。因此,蛤仔在任何沉积物 Cd质量分数下都可以蓄积 Cd。2.3 沉积物中不同形态 Cd 的生物有效性分析以 C.4 组为例,测定了 0 h、24 h、48 h、96 h、144 h 后不同形 态镉含量( 图 5)。对不同形态重金属相对含量进行比较发现,不同 时间内, HCl 提取相中镉的含量均高于硝酸提取相与 HF 提取相中的含量。这表明,活性镉(可交换态)是沉积物
23、中镉存在的主要形式(0.660.94 gg-1),硅酸盐结合的金属部分(HF 酸提取)和与黄铁矿结合的金属部分(浓硝酸提取) 与活性部分的重金属相比只占较小的比例(1.685%32.84%),可以认为,沉积物中的活性镉对于生物富集起到关键作用。024 h 沉积物中活性镉(可交换态)的质量分数迅速降低,这也与总镉含量的 变化是吻合的,在这段时间内生物体内镉的蓄积速率是最快的,活性镉(可交换态)是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镉生物可利用的最有效形态,对镉的生物有效性有着 较大的影响,而硅酸盐结合态和黄铁矿结 合态的重金属不是生物利用的主要形态。这与文献 报道的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 15,16。对比图 3 和图
24、 5 可以发现,24 h 以后生物体内镉的蓄积速率明显减弱,但 总蓄积量呈现增加趋势,沉积物中活性镉 的质量分数变化趋势呈现先降低后缓慢升高的趋势, 这主要受到水相和沉积相之间吸附解吸平衡的影响,而生物体对沉积物中 Cd 的总蓄积量相对沉积 相和水相当中 Cd 的含量是很微量的,生物体蓄积 作用对沉积相中活性Cd 含量的影响是很小的。3 结论沉积物初始的设计质量分数分别为 2.0 mgkg-1、4.0 mgkg-1、6.0 mgkg-1、8.0 mgkg-1时, 实验进行到 24 h 时海水镉质量浓度达到最高 值,沉 积物中镉含量降至最低值,说明沉积 物中的镉有相当部分是以不稳定的可交换态存在
25、于沉积物中和沉积物的间隙水当中,在短时间内很容易重新 进入水相,使水相(海水)中金属镉的质量浓度在 24 h 内达到最高值,而沉积物中金属镉的 质量分数在 24 h 内达到最低值。菲律宾蛤仔对 Cd 的蓄积随着时间增加,先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在 24 h 内其蓄积速率最大,96 h 后生物体内镉质量分数出 现缓慢下降趋势。 这主要受到生物摄食活动及生命活动的影响,生物体中 Cd 的积累与沉积物中 Cd 的质量分数、积累的速度关系密切。在蓄积时间一定的条件下,在任何沉积物 Cd 含量下,蛤仔都可以蓄积 Cd,而且随着沉积物中镉质量分数升高,生物体内蓄 积的镉质量分数也呈现上升趋势。活性镉 (可交
26、换态)是沉积物中镉存在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影响沉 积物中重金属镉生物可利用性的最有效形态。参考文献:1 许秀琴, 朱勇, 杨挺, 等. 水体重金属的 污染危害及其修复技术J.污染防治技术, 2007, 20(4): 67-68.Xu Xiuqin,Zhu Yong, Yang Ting, et al. Harm and Remediation of Water Pollution of Heavy MetalsJ.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2007, 20(4):67-68.2 葛俊森, 梁渠. 水中重金属危害现状及处理方法J. 广州化工, 2007, 35
27、(5): 69-70.Ge Junsen, Liang Qu. The Status and Treatment of Water Heavy Metal PollutionJ. Guangzhou Chemistry, 2007, 35(5):69-70.3 曾江萍, 汪模辉. 含镉废水处理现状及研究进展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7, 11: 5.Zeng Jiangping, Wang Muhui. 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Treatment Technology on Wastewater Containing CadmiumJ. Inner Mo
28、ngo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2007, 11:5.4 魏筱红, 魏泽义. 镉的毒性及其危害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7, 18(4): 44-46.Wei Youhong, Wei Zeyi. Toxicity and Harm of CadmiumJ.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2007, 18(4):44-46.5 崔玉静, 黄益宗, 朱永官. 镉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J. 卫生研究, 2006, 35(5): 656-658.Cui Yujing, Huan
29、g Yizong, Zhu Yongguan. Adverse Health Effects of Cadmium and Related FactorsJ. Journal of Hygiene Research, 2006, 35(5):656-658.6 王夔. 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M. 北京: 中国计量科学出版社, 1996: 850-885.Wang Kui. Trace Elements in Life ScienceM. Beijing: China Metrology Publishing House, 1996: 850-885.7 李玉环, 林洪. 镉对海湾扇贝的急性毒性研
30、究J. 海洋水产研究, 2006, 27(6): 80-83.Li Yuhuan, Lin Hong. Acute Toxicity of Cadmium to Argopecten IrradiamsJ.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2006, 27(6):80-83.8 冯素萍, 鞠莉. 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化学分析计量, 2006, 15(4): 72-74.Feng Suping, Ju Li. Study on Speciation Analysis Method of Heavy metal in SedimentsJ. Chemica
31、l Analysis and Meterage, 2006, 15(4):72-74.0%10%20%30%40%50%60%70%80%90%100%0 24 48 96 144t/hw(不同形态镉) 黄 铁 矿 结 合 态硅 酸 盐 结 合 态活 性 金 属 成 分图 5 镉不同化学形态的质量分数Fig. 5 Percent ratio of different chemical fractions of cadmiumw(不同形态镉)/%李永富等:海洋沉积物中的镉及不同形态镉的生物有效性 9139 杨红飞, 严密, 王友保, 等. 安徽主要水稻土中重金属形态分布与土壤酶活性研究J. 土壤
32、, 2007, 39 (5): 753-759.Yang Hongfei, Yan Mi, Wang Youbao, et al. Activities of Soil Enzymes Related to Forms and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 in Paddy Soil in Anhui ProvinceJ. Soil, 2007, 39(5): 753-759.10 黄先飞, 秦樊鑫, 胡继伟. 重金属污染与化学形态研究进展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8, 1: 22-24.Huang Xianfei, Qin Fanxin, Hu Jiwei
33、. Review on Studies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and Chemical SpeciationJ. Studies of Trace Elements and Health, 2008, 1: 22-24.11 TESSER A.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 for the Speciality of Particulate TraceJ. Analytica Chemica Acta, 1979, 51(7): 844-851.12 DAVIDSON C M, THOMAS R P. Evaluation of a
34、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 for the Speci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sJ. Analytica Chimica Acta, 1994, 291: 277-286.13 曲格平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M. 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221-225, 226-230.Qu Geping. Studies on China Environment ScienceM. Shanghai:Scientific sediment; bioavailability; Ruditapes philippina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