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迪克戈洪大坝施工导流与填筑分区规划.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300595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迪克戈洪大坝施工导流与填筑分区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迪克戈洪大坝施工导流与填筑分区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迪克戈洪大坝施工导流与填筑分区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迪克戈洪大坝施工导流与填筑分区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迪克戈洪大坝施工导流与填筑分区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迪克戈洪大坝施工导流与填筑分区规划刘沐 张晓廷 陈洪文摘 要 迪克戈洪 (Dikgatlhong)大坝位于南部非洲博茨瓦纳国东北部,是该国北水南调的水源工程和迄今为止最大的水利工程,大 坝坐落在南部非洲最大的国际河流 Shashe 河上,大坝设计为粘土心墙堆石坝,坝高 41m,坝顶长 4.6km,施工期雨季导流按百年一遇3400m3/s 设防。本文就施工 导流与大 坝填筑分区设计进行简要介绍 ,旨在为类似的高洪峰流量季节性河流的施工导流和大坝填筑规划提供参考。关键词 迪克戈洪大坝; 施工导流;填筑分区;规划1 工程概况迪克戈洪大坝位于南部非洲博茨瓦纳国东北部,该国和津巴布韦的界河Ramokgw

2、ebana河与 Shashe河交汇处上游 3公里处的 Shashe河上,距首都哈博罗内450km,距第二大城市弗朗西斯敦 65km。矿业重镇皮奎位于本项目进场道路起点西南约20km。迪克戈洪大坝为粘土心墙堆石坝,设计坝高 41m,坝顶长 4.6km,大坝填筑总量为387万 m3,设计库容 4亿 m3。主溢洪道宽 200m,为开敞式混凝土衬砌溢洪道,非常溢洪道宽 1000m,为非衬砌开敞式结构。大坝泄水管为直径 3m的钢管,出口由蝶阀和锥阀控制。50.95m 高的进水塔为筒形结构,5 个进水口按圆心角 60、高差 5m环形进行排列。进水塔与坝顶道路间的交通被设计为一单跨 55.18m的三角形绗架

3、钢结构桥。作为配套工程的 43km级配碎石公路将大坝与现有公共路网相连。本项目为单价合同,中标额 14.63亿人民币。合同工期为 1428天,工程于 2008年 3月 9日正式开工, 2011 年 10月 1日前蓄水,2012 年 2月 8日完工。图 1 迪克戈洪大坝典型断面图2 工程气象与水文工程所在区为低山丘陵,地势起伏不大。属热带干旱草原气候,大坝控制流域面积 7810km2,海拔高度在 842m1200m 之间,年均降雨量为 460.9mm,年蒸发量2040mm。年平均气温 20,冬季温暖,夏季燥热。一年分旱、雨两季,11 月至次年 4月为雨季,5 月至 10月为旱季。统计年份极端最低

4、气温6.5,极端最高气温40.6。Shashe河多年平均径流量 1.18亿 m3,自 1922年有记录以来,最大洪峰流量为2130m3/s,工程设计标准为万年一遇,对应洪峰流量为 11220m3/s。旱季河道通常处于干涸状态,仅有微小的流量在河床的沙层内流动,其中每年 4月和 10月份降雨的概率为 91%。5 月至 9月大于 1m3/s的流量概率为 1%,流量大于 20m3/s的概率为零。24 小时最大降雨 117mm,48 小时最大降雨 187mm,72 小时最大降雨 194mm。3 施工导流3.1 导流标准根据合同要求,施工期旱季导流按 20m3/s进行设计,雨季导流按 100年一遇340

5、0m3/s标准设防。3.2 导流条件根据工程设计资料,该大坝在施工期导流需综合考虑如下因素:3.2.1 有利因素(1)全年旱、雨季分期比较明显,有利于防汛安排和大坝填筑组织;(2)旱季导流流量小,一般不超过 20m3/s,易于控制;(3)右岸永久构筑物的 3m直径泄水管满足旱季导流需求;(4)Shashe河河床面宽 120m,两岸坝肩坡度较为平缓,有利于提前安排坝体填筑;(5)大坝左岸 CH1+700CH1+900 有一天然垭口,有利于导流明渠布置。3.2.2 不利因素(1)雨季导流流量较大,达到 3400m3/s;(2)由于旱季、雨季的流量相差悬殊,旱季导流存在一定风险,尤其是旱季初期和末期

6、。3.2.3 兼顾因素(1)坝顶长度虽达到 4600m,但主要填筑工程量仍集中于河床段,导流明渠宽度设计需兼顾大坝填筑强度;(2)大坝填筑分区搭接边坡不得陡于 1:4,坝体导流明渠边坡设计时需统筹考虑;(3)右岸进水塔交通桥桥台 CH2+860所在的坝段必须于 2010年 7月底填筑至坝顶高程,为进水塔交通桥大坝一侧的桥台混凝土及交通桥安装施工提供条件;这就要求河床导流明渠位置及宽度设计需兼顾坝顶交通桥桥台所在位置;(4)由于当地条件和进场准备工作量大,主体工程在开工前半年通常无法全面展开。3.3 导流方案根据现场实地踏勘,左岸天然垭口在坝轴线处地表高程为 EL860,垭口坝后地形为自然冲沟,

7、纵坡为 1.2%,并在坝后 800m处重新汇入 Shashe河,该处适宜布置二期导流明渠。综合上述条件,确定分期导流方案如下:3.3.1 旱季导流维持咨询工程师原设计方案不变,利用右岸 3m直径泄水管导流,泄水管进口底部高程为 EL842.6,对应上下游围堰顶部高程分别为 EL846和 EL84。3.3.2 雨季导流采用导流明渠方案,一期在河床坝段左侧预留 120m宽缺口导流;二期利用左岸CH1+740CH1+860 垭口坝段导流;期间右岸导流泄水管也保持开敞状态,用于小流量导流和放空库区滞留洪水。3.4 导流时段旱季导流:5 月 1日至 10月 31日雨季导流:11 月 1日至次年 4月 3

8、0日表 1 迪克戈洪大坝导流分期与时段计划表序号 导流季节 导流时段 导流通道 备注1 第一旱季 2008.5.12008.10.312 第一雨季 2008.11.12009.4.30Shashe河工程实施第一年,期间进行工程临建、坝基开挖、基础处理及右岸导流构筑物施工。期末导流构筑物施工结束,具备旱季导流条件3 第二旱季 2009.5.12009.10.31 右岸泄水管期间进行基坑开挖、基础处理施工,并将基坑导流坝段填筑至原河床 EL842高程,河床两侧非导流坝段上升至 EL851度汛高程4 第二雨季 2009.11.12010.4.30 河床坝段导 流明渠期间填筑河床右岸坝段,期末右岸进水

9、塔交通桥桥台所在 D区达到桥台基础EL876.1高程5 第三旱季 2010.5.12010.10.31 右岸泄水管 期间恢复河床坝段填筑,并在期末达到度汛高程 EL869,右岸达到坝顶高程序号 导流季节 导流时段 导流通道 备注6 第三雨季 2010.11.12011.4.30左岸二期导流明渠和右岸泄水管期间二期导流明渠右侧和溢洪道左侧坝段继续填筑,期末均达到坝顶 EL883高程7 第四旱季 2011.5.12011.9.30 右岸泄水管期间进行二期导流明渠坝段及溢洪道右侧用作交通道路的 B区的剩余坝体填筑,期末均达到坝顶高程,大坝填筑结束,下闸蓄水3.5 导流明渠设计根据现场实地踏勘,并参照

10、 Shashe河水文资料,Shashe 河坝址附近河段平均纵坡为 1.5,过流断面平均底宽 120m,河底和两岸冲刷轻微,河道边坡糙率统计数值为0.033。为减少雨季泄洪对河床导流坝段及两侧边坡的冲刷,导流明渠设计时参考上述统计资料所得的数值,导流明渠断面设计为梯形,选定渠底纵坡为 1.5,两侧边坡坡比按规范要求的大坝填筑搭接最大允许坡比 1:4选定,渠底宽等同于 Shashe河原河道有效过流宽度 120m,边坡糙率按砌石护坡考虑,取 0.035。坝址区上下游 1.2km内河道较为平顺,根据明渠均匀流公式 Q=AC(Ri)0.5迭代计算导流所需最大水深h=6.66m,综合考虑波浪爬高及安全超高

11、后,选取明渠安全深度为 9m,即雨季导流时,导流明渠两侧坝段填筑高程高于导流明渠渠底至少 9m。导流坝段的防护,用于一期导流的河床坝段在旱季填筑至 EL841.5m时对坝体内的反滤料区域使用土工布覆盖,而后再填筑 0.5m厚坝壳料压实后与 Shashe河原河床面平齐,明渠两侧已填筑坝段边坡使用干砌石防护,防护高度 8m。二期导流明渠运行前,该坝段仅心墙齿槽区进行了回填,填筑顶面高程控制在EL860,防护方法同河床一期导流坝段。导流明渠平面布置图参见图 2。图 2 迪克戈洪大坝导流明渠平面布置图3.6 施工围堰设计根据合同图纸,泄水管作为旱季施工导流,泄水管直径 3m,其进口底部高程为EL842

12、.6,基坑上游围堰顶部高程设计为 EL846,下游围堰设计为 EL844。考虑到河床上下游围堰兼作施工道路,设计顶宽为 12m,上下游坡比为 1:2。根据勘测资料,Shashe河床覆盖层厚度介于 2.1m4.3m,覆盖层河砂细度模数自上而下递增,并间有淤泥沉积。覆盖层下部强风化花岗岩层厚度 1.24m 不等。施工时使用砾石材料 2次换填,逐级替换掉透水性大、自然稳定坡度小的河砂覆盖层,最后在换填后的围堰中部开槽填筑 1.52m 宽的粘土心墙截渗,详见图 3。图 3 施工围堰典型断面图4 坝体填筑规划根据大坝填筑总量和有效填筑工期,按均衡施工原则,综合考虑雨季影响系数,确定合适的高峰和最低月填筑

13、强度。根据坝体结构特点和导流构筑物位置,将大坝划分合适的区段,填筑除沿坝轴线方向分段外,还需根据度汛节点目标对同一坝段按高程进行分区。分区高程的选取,以满足最低度汛高程为原则,统筹兼顾均衡施工要求。在综合考虑总进度计划节点和施工导流各要素条件下,对大坝的各填筑区设计填筑顺序。最后编制分区填筑流程图和绘制填筑强度曲线,详见图 4。4.1 坝体填筑分区迪克戈洪大坝设计坝顶长 4600m,根据坝体结构特点和分期导流方案,坝体沿坝轴线方向被划分为 6个坝段。其中河床坝段,根据分期导流需要,在高程方向再被划分为 3个区,通过两个旱季和一个雨季完成填筑,这样坝体填筑共划分为 8个区,并按施工顺序被编号为

14、A至 H区。各区施工参数见表 2。表 2 迪克戈洪大坝坝体填筑分区及施工进度计划表分区编号填筑工程量(万 m3)工期(月) 施工时间 备注A 62 10 2008-10-012009-07-31 河床左岸坝段B 26 6 2009-05-012009-10-31 二期导流明渠左侧坝段C 30 3 2009-08-012009-10-31 河床基坑填筑区D 75 9 2009-11-012010-07-31 河床右侧坝段E 91 6 2010-05-012010-10-31 河床一期导流坝段F 51 6 2010-11-012011-04-30 两期导流明渠中间坝段G 4 4 2011-01-0

15、12011-04-30 溢洪道左侧坝段H 48 5 2011-05-012011-09-30 左岸垭口二期导流坝段图 4 迪克戈洪大坝施工导流与填筑分区布置图大坝分区时,区间搭接边坡不陡于 1:4,除 C/D区为满足进水塔交通桥桥台(桩号CH2+860)施工需要,而严格按 1:4控制分区边坡外,其它各区边坡在施工时可适当放缓,或在坝肩区填筑时预留区间交通道路。作为先行施工的 A、B 区顶部高程满足EL869二期导流需要即可,施工过程中如进度超前,也不宜继续升高,以控制其与相邻填筑区之间的高差,便于施工道路布置。参见图 4。4.2 高峰期施工强度迪克戈洪大坝总填筑量为 387万 m3,工程开工日

16、期为 2008年 3月 9日,临建工程需要 6个月,坝基和心墙齿槽开挖在开工后 3个月可以全面展开,A 区心墙齿槽盖重混凝土和灌浆施工在 2008年 9月结束,因此大坝正式填筑被安排在 2008年 10月初,至2011年 10月 1日下闸蓄水,大坝填筑历时 36个月。大坝理论月平均填筑强度为q=Q/t=387万 m336个月=10.75 万 m3/月。考虑到大坝填筑开始阶段处于雨季,后期收尾阶段施工强度不高,给予第 1雨季和第 4旱季填筑月平均强度修正系数 0.5,修正后正常年度月平均填筑强度为q1=Q/t1=387万 m3120.5+(36-12)1=12.9万 m3/月。旱季高峰期和雨季低

17、谷期月填筑强度比值(即填筑不均衡系数)的确定:本项目影响大坝填筑不均衡的因素主要是雨季降雨和大坝结构断面,其中大坝结构断面特点决定在填筑初期(心墙齿槽区断面窄长)和末期(坝顶区断面窄长)受工作面窄长和交通限制,无法组织大规模的施工,填筑强度会受到影响。但这些因素可通过不同填筑高程的分区施工顺序调整进行修正。因此,对于本项目施工不均衡系数的决定因素仍为雨季的降雨。根据水文气象资料,迪克戈洪大坝所在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460.9mm,且多集中在每年的 11月份至次年的 4月份。其中降雨最集中的 1和 2月份,日降雨量超过 10mm的天数约为 8天,剔除降雨及其后土壤含水率过大需要的晾晒天数,雨季平

18、均月施工有效天数约为 10天,即:雨季月施工效率系数 =10 天26 天=0.385根据上述参数,计算月填筑强度不均衡系数 =1:0.385=2.6,高峰期月施工强度q2=2q11/(1+)=212.91(1+0.385)=18.6 万 m3。根据二期导流需要,河床坝段 E区的 91万 m3,必须在 6个月内完成,月平均施工强度为 91万 m36个月15.2 万 m3。综上,高峰期月填筑强度按 18万 m3考虑较为合理,对应低谷月填筑强度为 7万m3。4.3 填筑顺序综合考虑大坝各区填筑的约束条件,河床左岸坝段 A最先具备条件,兼顾均衡施工原则,在第 2旱季开始填筑河床基坑 C区前,二期导流明

19、渠左侧 B区也可以填筑。第 2旱季结束后,对河床右岸 D区进行填筑,在 2010年 7月末完成填筑,为进水塔交通桥桥台和交通桥金结安装提供条件;2010 年旱季,施工重点为河床段 E区,在旱季末达到 EL869度汛高程;在进入 2010年雨季后,继续河床坝段剩余工程(F 区)和溢洪道左侧 G区施工,在该雨季末期 F/G区均达到坝顶 EL883高程;2011 旱季完成大坝剩余的 H区填筑,至期末大坝全部填筑施工完成,2011 年 10月 1日按合同要求正式下闸蓄水。大坝填筑施工顺序从 A至 H区,详见图 4。4.4 施工流水根据大坝结构设计,同一填筑区内,其工作面均具备流水作业施工条件,按先砂后土法填筑心墙区,坝壳填筑区紧随心墙区展开。坝体每上升 4m高,开始边坡修整,并填筑上下游抛石护坡。同一料区的施工流水,根据工序数量将该区域按长度划分不同的工序作业区,进行流水作业。5 结束语迪克戈洪大坝开工以来,施工组织科学,防汛措施合理,现场管理高效,施工进度满足和合同要求。截至 2011年 7月,除二期导流明渠段 H区为 EL878高程外,其它坝段均已达到坝顶 EL883高程,预计提前 2个月达到竣工移交条件,这在博茨瓦纳大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史上尚属首次,为中国水电建设承包商站稳南部非洲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