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3G技术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58024new.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299776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G技术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58024new.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3G技术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58024new.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3G技术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58024new.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3G技术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58024new.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3G技术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58024new.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G 技术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3G 时代是技术日新月异、竞争风起云涌的信息化时代。及时、准确把握时代脉络和技术发展方向,在适当的时候引入适当的技术并制定相应的策略,是保证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我国 3G 发牌已过去一年,正处于从试商用进入大规模商用的关键时期。未来将向何处发展,我们又将如何应对,这是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纵观全球电信业发展状况,3G 呈现如下几大走势,即:“移动+宽带”化、传输 IP 化、接入多样化、应用个性化和三网融合一体化。“移动+宽带”化“移动+宽带”化在 3G 大规模商用的今天已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高度重视。宽带化体现为对无线传输能力的要求,3G 系统要求能够支持高达 2Mbit

2、/s 的传输速率。随着新型多媒体业务的发展、话务量的提升等,对 3G 系统及下一代无线网络的无线传输速率要求会越来越高。宽带化成为 3G 乃至 4G 通信技术发展最重要的特征。移动终端具有随身性和个性化特点,移动网络具有鉴权和计费方面的优势,移动运营商拥有对网络有效控制的长项,使得困扰固定互联网业务发展的两大问题免费使用习惯导致盈利模式缺乏、网络的可管理性较差,都更加容易得到解决。移动网的独特优势让宽带如虎添翼,为 3G 更快更好发展提供了保证。技术的出新和商用加速了移动与宽带的融合,例如高速数据分组接入(HSPA)、EV-DO、WiMAX、 E3G 和B3G 等技术商用和标准化进程的推进,同

3、时无线通信领域的技术发展速度加快,竞争加剧,使无线通信呈现多种接入技术综合应用、新业务不断推出的良好态势,移动宽带化和宽带移动化趋势更加明显。由此可见, “移动+宽带”化大势无可逆转,未来 3G 通信网将是高速、宽带、可支持多媒体业务,适用于所有移动运行环境的移动无线因特网。移动网与宽带网在各自领域具有不同技术和应用特点,它们的融合,不仅实现了优势互补,而且还为 3G 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它使得移动电话能在因特网上得到延伸,手机不仅有通信功能,还将有作为网络终端,从因特网获取信息的功能。此外,它们的融合也使固定互联网具备了移动性和泛在性,人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方便快速

4、地接入互联网。移动宽带化是当今世界电信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移动宽带化,是关系我国信息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我们建议:1) 要制定国家移动宽带发展战略,从战略高度重视移动宽带化的发展;2) 移动宽带化建设项目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各级政府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自身的移动宽带化建设;3) 各级移动宽带化基本建设、技术改造、重大项目安排计划都应给移动宽带化建设项目一定的倾斜,对电信运营商采购的用于农村移动宽带网建设的国内电信设备,以及目前地方政府正在实施的“村村通宽带”工程给予“家电下乡”同样的优惠政策。传输 IP 化遵循互联网“传输控制协议”和“因特网协议”(TCP/

5、IP)实施的传输,称之为 IP 传输。方向标Guidance陈流汀 重庆邮电大学校长Guidance 信息通信技术 63G 进入大规模商用,将会带来海量的数据,对未来传输网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具有足够的传输带宽;二是要求传输网具有强大的多业务处理能力;三是要求网络具有可靠的自愈能力和良好的扩展性。IP 以其简单高效的特点,能很好地满足未来通信发展需求。被认为是下一代网络核心技术的 IP 多媒体系统(IMS),在软交换控制与承载分离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实现了呼叫控制层和业务控制层的分离。IP 技术与承载媒体无关的特性使得它可以支持各类接入方式,从而使得 IMS 的应用范围从最初的移动网逐步扩大

6、到固定领域,为未来的多媒体应用提供了一个通用的业务平台。统一通信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也是 IP 化很好的例证。统一通信(Unified Communications,UC)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打破当前通信手段(如电子邮件、实时短信、电话和多媒体会议) 中以设备和网络为中心的限制,使人们只要通过最常使用的通信工具和应用,就可以便捷高效地相互联系沟通,真正实现了不受位置、时间或设备的影响,使各类通信得到统一和简化。制定 3G 标准的 3GPP 组织早在 2000 年就已经决定:以 IPv6 为基础构筑下一代移动网,使IPv6 成为 3G 必须遵循的标准;包括 4G 在内的后 3G 系统将定位于

7、宽带多媒体业务,使用更高的频带,使传输容量再上一个台阶;在不同网络间可无缝提供服务,网络可以自行组织,终端可以重新配置和随身携带,是一个包括卫星通信在内的端到端 IP 系统,与其他技术共享一个 IP 核心网,它们都是支持 NGN 的基础设施。因此,实现传输的 IP 化,发展多媒体 IP 业务将成为 3G 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NGN、3G、lMS 等网络新兴技术的出现,促使电信网 lP 化步伐加快。为适应这个步伐,可考虑如下四方面工作:1) 要对电信网络架构进行整体规划,加强对网络技术、软件、产品和方法的研究,建立和完善支撑体系,以充分利用 lP 组网带来的便利性。2) IP 技术自身也带有局限

8、性(如 QoS、安全性等问题) ,要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和创新,使之适应电信网络全面IP 化承载的发展需求。3) 在建设中要平衡原有网络的挖潜和新建下一代网络两者的关系。在有良好网络资源的地方,应尽量利用已有的网络;在需新建网络系统的地方,其建设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充分考虑未来发展。4) 在对电信网络进行全面 IP 化改造基础上,加大 NGI(下一代互联网) 特别是 IPv6 的研究与应用力度,利用 IPv6在地址空间、QoS 和安全等性能上的优势进一步提升 IP 的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能力,并支撑和促进物联网技术的全面发展。接入多样化现在通信网络发展和建设的瓶颈主要在于接入层,通信运营企业投资和

9、建设的焦点聚集在接入网的发展和建设上。过去,人们上互联网,是用计算机通过有线方式接入,现在,人们可以用 2G、3G 及 WiFi等方式无线接入互联网;过去上网终端只是计算机,现在发展到上网本、手机、上网卡以及一切内置 WiFi 等无线通信装置的终端设备,包括未来所谓物联网的各种传感器装置或设备。接入技术和接入终端的多样化给人们的通信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崭新的体验。目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主要有:铜线(普通电话线) 接入、光纤接入、光纤同轴电缆 (有线电视电缆)混合接入、无线接入和以太网接入等几种方式。随着产业的发展,可以肯定,未来的接入方式和接入终端的种类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对应的应用服务模式

10、也将不断翻新。采用多种无线接入技术,例如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广域网)、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城域网)和各种短距离无线技术方向标 2010 01 7Guidance(RFID、UWB 和蓝牙等),与各种固定宽带接入技术共同接入基于 IP 的同一个核心网络平台,通过网络的无缝切换,将实现无处不在的最佳服务。 我国电信网正处于向宽带化演进的重要时期,各大电信运营商也正在不遗余力地发展宽带接入业务,取得了成绩。但是,一些用户驻地网运营商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采用低成本的技术和设备建设网络,网络的服务质量存在许多问题,实际接入带宽与市场宣传严重不符, “宽带不宽”的现象比较普遍,另外,网络安全也存在重大隐患。政府

11、应加强监管,可考虑从如下四方面入手:1) 可在各种电信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将宽带网络的服务质量监督作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列入其中;2) 加紧制定各种宽带接入业务的服务质量技术标准和测试方法,为政府监管提供技术依据;3) 建立第三方测试机制,采取抽查或检查的办法,对宽带接入网运营商的网络进行测试,以保证网络的性能和质量;4) 加紧制定各地的驻地网宽带建设标准,并大力推进宽带接入网建设的共建共享,提高接入网的集约化程度,以避免重复建设和国有资产的浪费。 应用个性化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经历了基本通话需求、扩展通信需求、增值通信需求的过程,由于个体尊严需求所衍生的个性化趋于普遍,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注重个性

12、的表达,个性化的需求明显增强。在互联网时代, “长尾理论”向“28 法则”发出了挑战,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热卖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3G 时代也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在传输和应用网络系统建构完成后,只需对软件进行稍许更改,便可以以几乎零成本的代价提供大量的个性化服务,为此,整个电信业务体系将出现深刻的变化,出现从少量的大业务向大量的小业务体系转变。对运营商而言,能否推动大量的个性应用业务发展,能否以开放合作的心态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参与到新业务中来,是运营商能否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苹果公司在手机上的成功,其 iP

13、hone 的火爆仅仅只是表象,基于 AppStore(应用商店)的数据业务价值链的形成才是关键所在,因为用户所需要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具有高端配置的手机,而是手机所能带来的符合个性化要求的诸多应用。Web2.0 网站的兴起表明,信息服务的价值重点正在发生迁移,仅有海量的数据和强大的搜索功能是不够的,信息组织方式必须更个性化、更人性化、更易被人识别。正因为个性化和去中心化特征,代表 Web2.0 服务的博客、播客、维基、P2P 下载、社区等服务网站,不仅打破了门户网站的信息垄断,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在未来里,它们的地位将更为重要。个性化趋势是当今电信业发展的重要特征,适应这个发展趋势,关键是要

14、作好个性化和差异化服务。1) 建设综合分析平台,提供个性化服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数据聚合是前提,需要建设综合分析类平台,分析用户行为并提取用户业务能力特征,细分客户群,将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如博客、论坛、影视、音乐、供求信息等)进行内容挑选、分析、归类,最后为用户提供优秀有用的更具针对性的信息。2) 提升服务品质,推出差异化服务。正常的竞争应该是由同质竞争走向异质竞争,包括提供业务的差异化、使用技术的差异化和开展服务的差异化。在使传统的应用服务有更好品质的同时,针对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推出针对性的差异化服务才是明智的行为。3) 搭建面向第三方的开放业务平台,提高业务平台的开放性。个性化业务的提

15、供,业务平台是关键,需要建设各种面向第三方的开放业务平台(如 Parlay/OSA、OMA OSE,VHE 等),形成多样化的 3G 业务提供方式,以便将更信息通信技术 8多的 SP、CP 引入到电信运营商的业务价值链中来。三网融合一体化三网融合,是指归属工信部的电信网、互联网和隶属广电总局的广播电视网间的互联互通,业务运用上互相渗透和交叉。目前家庭与外界联系有三条线,一条是隶属广电总局的电视专线,另两条是归属工信部的电话线和网线。这三条线中任何一条现在都具备了同时提供电视、电信以及互联网接入三种服务能力,这三条线合一了,就可以简单地说三网融合了。三网融合,国家是倡导者。1998 年,三网融合

16、的概念首次在国内被提出,之后连续被列入国家“九五” 、“十五” 、 “十一五”计划。在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更是在惜字如金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要支持和推进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百姓是受益者。手机可看电视,电视机可以上网,摇控板可打电话,家电可用手机远程控制。人们的信息化程度更高,生活质量更好。三网融合,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单就家庭“三线合一”这一项,将节约三分之二的通信线路的生产和铺设,按全球统计,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它的节约意味着其生产所消耗的能源减少,排放的碳得到有效控制,人类所居住的地球也更清洁、更环保。三网融合,电信运营商是拥护者。融合将给运营商带来经营范围扩大、业

17、务增加、收入增长等利益。如果问电信运营商们有什么最大心愿,其中之一是拿到自己的 IPTV 牌照。目前 IPTV 和手机电视发展不畅,效果不好,质量不高,叫好不叫座,与 3G 处于初期建设中,网络还不成熟有关,然而更主要的原因是电视网与电信网未融合,电信部门没有 IPTV 牌照,只能通过与具有 IPTV 牌照的上海文广、央视合作,这种合作受制因素较多,运营心态和信心与有牌照时大不一样。三网融合已成为我国 3G 格局向纵深发展需要越过的一道“坎” 。尽管三网融合已提了多年,但进展不大,3G 还在这道“坎”前徘徊。究其原因,首先与融合各方的体制、经营模式不相同有关;其次与各方利益和未来竞争格局变化相

18、连;最后也涉及到过去的政策条例的制约。2009 年 5 月25 日,国家发改委在关于 2009 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要落实国家相关规定,推动 “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并第一次提出要“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 。紧接着国务院成立了以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为首的推进小组,直接指导推进“三网融合”事宜,表明中央推动三网融合的决心已经十分明确。三网融合是网络发展的必需,也是政府的既定政策。解决三网融合问题:首先,要打破政策壁垒,进一步推进电信和广电部门的融合和相互渗透,开放视频节目播放权,推动 IPTV 业务的普及。其次,应该解决监管问题,按照传统的监管规定,一些业务要由

19、电信与广电分别监管,而两个部门为了自己的利益,在监管中难免扯皮甚至互设障碍;根据三网融合的趋势以及业务形态,应该统一网络监管机构,同时另设内容监管机构,对内容的合法性进行把控。最后,对“电信网” 、 “互联网” 、 “广播电视网”等网络基础设施要加快建设、不断完善,推进有线数字电视的步伐,扩大网络覆盖面,从多层面推动网络融合。2009 年 10 月 1 日,随着 3G 商用的全面展开,整个产业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转折点,隐藏在这个战略转折点背后的是巨大的机遇,要抓住这个机遇,把握产业发展主旋律是前提,制定正确的策略路线是关键,采用创新手段是基础。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大力加强创新工程研究,深入了解信息通信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加速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 3G 网络系统,才能迎来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大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信息 > 3G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