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电脑图文设计实验指导书2目 录实验一 图层的使用练习1实验二 选区的创建和编辑练习8实验三 图像的绘制练习13实验四 图像的编辑练习18实验五 图像色彩的调整练习21实验六 路径的使用练习24实验七 文本的应用综合练习28实验八 图层的高级使用练习32实验九 通道和蒙板的使用练习36实验十 滤镜的使用练习403实验一 图层的使用练习一、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图层的基本使用方法二、实验要求:要求能够按照试验指导书的步骤完成给定的练习三、实验器材:装有 Photoshop的计算机四、实验步骤: 1、收集所需素材图片2、打开 Photoshop 软件并先做好必要的设置3、按照要求完成图片的处理
2、4、在实例操作中更好的去理解图层的概念5、保存好修改后图片,并完成实验报告五、实验内容:1、第一步,选择你的目标图片。图片的颜色最好不要太过繁杂,而且,周围和中心颜色反差较大的图片效果会比较好。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图片,自己的相片也可以拿来使用。2、复制背景层,将背景层 副本重命名为“1”;再次复制,将副本层重命名为 2;照这样,将背景层复制 4 次,四个副本层分别命名为 1、2、3、4。我们在这四个副本层中,4分别制作构成图像的拼板。在这里我们只做了四个图层,大家也可以复制多个图层,依据自己的需要而定。3、我们从位于图层面板的最顶端图层“1” 开始,隐藏除图层 “1”之外的所有层
3、。用矩形选框工具选择一个矩形,这个矩形就是拼板的基础形状。用选择变化选区命令(注意:这里选择变化选区命令,如果直接用 Ctrl+T,变换的则为选区内的图像),将选区扭转、做自由变换,然后反选,删除选区图像,取消选择。 4、按照刚才的方法,依次显示每个图层,用选框工具选择不同大小的矩形选框,自由变换,反选后删除。适当注意选区大小以及变换的位置,尽量在作图的时候考虑到美观的效果。55、下面我们要为拼板添加立体效果。打开背景层,这样你会较容易看清图像的变化。选择图层“1”,双击图层,进入图层样式面板,先选择斜面和浮雕,你可以按照默认样式(大多数时侯,默认样式也能够看得出效果)选择确定,如果对拼板有特
4、殊要求,可以更改数值。当然也可以尝试投影等其他效果。直到调整到自己满意的效果,这里仅使用了浮雕效果的默认值。6、设置好一个图层样式,其他的图层如果需要相同效果,重复设置就较为麻烦,多层应用同一种样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复制图层样式。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图层样式的复制:一种是点击右键,选择复制图层样式菜单,然后在需要的图层中点击右键粘贴即可。另一种是用鼠标点击你希望复制的样式,不要放松鼠标,把它拖动到需要复制的图层中,6放松鼠标,新图层就应用了你所拖动的样式。拖动的过程中,鼠标一直显示为抓手工具的形状。如果你希望只应用某一种图层样式,那么拖动的方法更为快捷,可选择所有的样式(拖动效果的选项),也可选
5、择其中某种效果。依次对其他图层进行设置。 7、最后,根据自己需要可调整图层位置。(图 07) 掌握了这个方法后,可以选择不同的图片制作不同数量拼板图像,不过要注意图层顺序,达到合理的叠放顺序。还可以稍微改变阴影不透明度等细节。六、实验报告:1、结合实例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够更好的理解有关图层的概念。2、较好地完成此试验,可自行完成书上或其他关于图层的简单操作的一些练习和实例。3、教师可依据内容做实例的调整。7实验二 选区的创建和编辑练习一、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选区工具、描边、填充、渐变等工具的使用方法二、实验要求:要求能够按照试验指导书的步骤完成给定的练习三、实验器材:装有 P
6、hotoshop 的计算机四、实验步骤: 1、收集所需素材图片2、打开 Photoshop 软件并先做好必要的设置3、按照要求完成图片的处理4、在实例操作中更好的去熟练工具的使用方法5、保存好修改后图片,并完成实验报告6、参照此试验步骤可完成课后的习题练习以及相关的一些练习五、实验内容:1、新建一个空白文档,具体参数设置可自己定义。2、把前景色设置为 R:113,G:165,B:248,背景色设置为白色。3、选择渐变工具 ,在“渐变编辑器”对话框中进行设置。设置好后,选择线性渐变方式填充背景色。(效果如图)84、选择椭圆选框工具 在渐变的背景上,拖动鼠标绘制一个圆形选区,然后对其进行羽化。5、
7、以背景色(白色)填充选区,创建出雪花的效果,快捷键为 Ctrl+Delect,再多次重复这两步操作(创建选区、羽化及填充白色),以得到多个雪花,注意每次创建的选区的大小和羽化的强度是不同的。得到如图的效果。96、打开配套光盘中“卡通.gif”图片,以此图片的外型作为我们雪人的外型。(为了选取的方便,我们使用魔棒工具 选取空白的区域,然后反选得到我们所需要的选区,这样选择较为方便)。7、将选择好的选区,拖动到我们的窗口中去,并选择“选择/变换选区”命令,把拖进来的选区大小进行调整,并放置到合适的位置。108、同样选择渐变工具,选择较浅的蓝色,为我们刚才调整好的雪人的选区填充渐变效果。并选择“编辑
8、/描边”命令为我们的选区进行描边,得到我们的小雪人大体形态。(如图所示)9、选择工具箱中的椭圆选框工具 ,配合我们键盘的 Shift 键,绘制一个正圆的选区,用黑色填充选区,得到雪人的黑眼睛的效果。10、用同样的办法创建比刚才较小些的正圆选区,用白色为其填充,得到眼睛的白色部分。(注意:如果在创建之后,需要对眼睛进行调整的话,就在不同的图层上创建,调整好之后,若是觉得图层过多,可再进行合并)11、运用类似的方法,创建三角形选区(可使用多边形套索工具得到三角形的选区)或是圆形选区,填充不同的色彩,并进行描边,得到鼻子和钮扣等形态。效果如图所示12、下面我们为小雪人做个小帽子,我们选择配套光盘中的
9、树叶的文件,使用树叶的外型作为帽子的选区,方法和我们获得雪人的方法相同,这里不再重复。同样为选区填充11渐变效果。完成我们小雪人的绘制。13、我们也可以为图像再增加些装饰,同学们在制作的时候,颜色的选取可以有所改变,但是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整体的协调性。六、实验报告:1、结合实例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够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2、较好地完成此试验,可自行完成书上或其他有关的一些练习和实例。3、教师可依据内容做实例的调整。可依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和课时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同类型的试验。12实验三 图像的绘制练习一、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图像绘制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综合应用的能力二、实验要求:
10、要求能够按照试验指导书的步骤完成给定的练习三、实验器材:装有 Photoshop的计算机四、实验步骤: 1、打开 Photoshop 软件并先做好必要的设置2、按照要求完成图形的绘制3、在实例操作中更好的去熟练工具的使用方法4、保存图片,并完成实验报告5、颜色的选择、文件大小等可依据自己的需要、喜好进行修改6、可尝试不同的方法创建,如月亮的创建方法,把所学知识综合运用7、参照此试验步骤可完成课后的习题练习以及相关的一些练习五、实验内容:1、新建一个空白文档,具体参数设置可自己定义。2、为背景填充颜色。133、新建图层,选择椭圆工具,注意创建方式的选择,将前景色设置为白色,在图像窗口的左下方按住
11、 Shift 键绘制白色圆形。4、分别将前景色设置为玫红色、浅玫红色、粉红色和浅粉色,再绘制 4 个圆形,如下排列。(提示:若对于圆形的位置需要调整,可把圆形分别建在不同的图层中,方便进行调整)5、新建图层,将前景色分别设置为浅黄色和白色,在图像窗口右下方绘制两个圆形。6、选择工具箱中的魔棒工具,选取白色圆形,按 Delete 键将其删除,然后选取图像窗口中的黄色图形,将选区变换并填充为黄色与浅黄色。7、自由变换,逆时针旋转,完成变换并取消选区,得到月亮的形态。(提示:也可用其他方法完成月亮的绘制,如选区的使用,用选区的加减来完成,也是可以的,而且能够拓展思维并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 )8
12、、新建图层,是用工具箱中的多边形工具,将工具属性栏设置为如图所示,将前景14色设置为白色,在图像窗口中下方创建五角星形。9、选择工具箱中的线条工具绘制白色线条。10、选择雪花图形,绘制雪花的形态。11、使用画笔工具写出文字,完成最后效果。(注意:图层的使用,需要修改的,就放在不同的图层中,方便修改)1513、我们也可以为图像再增加些装饰,同学们在制作的时候,颜色的选取可以有所改变,但是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整体的协调性。六、实验报告:1、结合实例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够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2、较好地完成此试验,可自行完成书上或其他有关的一些练习和实例。3、教师可依据内容做实例的调整
13、。可依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更换其他实例,实例可以不同,能够达到相同的实验目的就可以了。 16实验四 图像的编辑练习一、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图像编辑工具的使用方法二、实验要求:要求能够按照试验指导书的步骤完成给定的练习三、实验器材:装有 Photoshop的计算机四、实验步骤: 1、打开 Photoshop 软件并先做好必要的设置2、按照要求完成图形的绘制3、在实例操作中更好的去熟练工具的使用方法4、保存图片,并完成实验报告5、颜色的选择、文件大小等可依据自己的需要、喜好进行修改6、参照此试验步骤可完成课后的习题练习以及相关的一些练习五、实验内容:1、打开配套光盘的实例素材名为果树的图片,使用
14、图案生成器命令,打开图案生成器对话框。2、使用举行工具在图像中绘制一格区域作为样本,并在位移下拉列表中选择垂直选项。3、单击生成按钮产生图案,如不满意可单击再次生成。4、单击好,应用生成的图案,然后选择图像菜单的图像大小命令打开对话框,取消其中的约束比例复选框,在宽度文本框中输入文件大小。(可依据自己的喜好,更换作为背景的图片,但是要注意整体色彩的协调性)175、打开“香蕉”文件使用抽出工具抽出图像。(注意抽出时边缘的处理要仔细)6、按照此方法,依次完成其他水果图片的抽出工作,一定要注意抽出边缘的细节部分,注重细节的处理,在后面对图片合成时才会有好的效果,希望同学们无论处理什么样的图片都要注意
15、细节处理,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7、使用移动工具把需要合成的各水果图片移到图片中去。8、依据图片大小进行调整,使用变换工具进行大小的调整。(注意等比例的放缩)9、注意图层顺序的调整。1810、载入文字选区,进行描边,也可自己进行文字输入。11、进行适当调整,完成最后效果。六、实验报告:1、结合实例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够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2、较好地完成此试验,可自行完成书上或其他有关的一些练习和实例。3、教师可依据内容做实例的调整。可依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更换其他实例,实例可以不同,能够达到相同的实验目的就可以了。 19实验五 图像色彩调整练习一、实验目的:让同学们了解并掌握色彩
16、调整工具的使用及综合应用,熟悉各个色彩命令的相互配合二、实验要求:要求能够按照试验指导书的步骤完成给定的练习三、实验器材:装有 Photoshop的计算机四、实验步骤: 四、实验步骤: 1、打开 Photoshop 软件并先做好必要的设置2、按照要求完成图形的绘制3、在实例操作中更好的去熟练工具的使用方法4、保存图片,并完成实验报告5、颜色的选择、文件大小等可依据自己的需要、喜好进行修改6、参照此试验步骤可完成课后的习题练习以及相关的一些练习五、实验内容:1、打开文件,文件整体较暗,可以先调整其亮度。2、使用亮度/对比度的命令对整个画面进行调整。3、使用磁性套索工具选取人物图像。20(提示:为
17、了选取的比较细致,我们常会把画面放大,放大后观察较仔细,但不能显示全部,在使用磁性套索工具的同时,如果需要使用抓手工具观察其他地方,就按住空格键,就会出现小手的图标,可以移动观察地方,在使用套索工具时不能在工具栏中切换到抓手工具,否则没选完的选区就会应用。 )4、反选人物外的景物图像,悬着色相/饱和度的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中“着色”复选框,并进行设置。(提示:色彩可按书上进行设置,也可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色彩进行更该,选区若是有些细节部分需要修改,可使用增减选区的方法进行细节上的修改,不需要全部重新选择,浪费时间。5、再次反选,使用选区减的方式把人物的上半部分选区减去,剩下的就是裙子的部分。(
18、提示:需要的选区可使用存储的方式存储起来,需要的时候可直接载入,另要善用载入选区,参考我们前面课堂上讲解选取玫瑰花的花和叶子部分的方式。先把整个人物的选区存储下,然后把裙子的选区也存储下,留在后面备用。 )6、用同样的方法把裸露的右脚部分去除。7、使用色彩平衡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中中间调单选按钮,并进行设置,为裙子上色,色彩可自定。8、选择上半身的选区。(提示:在上面我们已经存储了两个选区,现在我们可以更为方便的选区上半身的选区,首先载入整个人物的选区,然后再载入裙子的选区,选择从选区中减去,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方便的选择上半身的选区了。)9、用同样的方法选取不同的部分,进行上色,注意选区要选
19、取的较仔细,进行细节上的调整,完成实验。10、可使用同样的方法完成课后的练习或是相同的效果,也可为自己的照片做上色的处理。最后完成效果图21六、实验报告:1、结合实例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够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2、较好地完成此试验,可自行完成书上或其他有关的一些练习和实例。3、教师可依据内容做实例的调整。可依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更换其他实例,实例可以不同,能够达到相同的实验目的就可以了。 22实验六 路径的使用练习一、实验目的:让同学们了解并掌握路径的使用方法二、实验要求:要求能够按照试验指导书的步骤完成给定的练习三、实验器材:装有 Photoshop的计算机四、实验步骤: 1、打
20、开 Photoshop 软件并先做好必要的设置2、按照要求完成图形的绘制3、在实例操作中更好的去熟练工具的使用方法4、保存图片,并完成实验报告5、颜色的选择、文件大小等可依据自己的需要、喜好进行修改6、参照此试验步骤可完成课后的习题练习以及相关的一些练习五、实验内容:1、首先新建文档,大小自定。2、输入文字,选择文字图层,然后选择菜单栏中图层选项中文字/创建工作路径选项。3、转换到钢笔工具,把锚点进行调整,如图。23(提示:可删除多余的节点,把两个字的路径组合在一起)4、用同样的方法可编辑其他字的路径。5、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字体路径进行修改,可更换不同的文字,如自己的名等,注意路径修改后曲线的平
21、滑,学会控制锚点,创建出自己想要的路径。246、路径创建好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为文字填色、描边等处理,可随意更改背景颜色,注意图层的选择,在使用描边、填充颜色命令时注意图层的选择。(最好是先新建图层,再填充或是描边,这样背景可随时方便更换修改)7、根据自己需要对路径进行填色等处理。(注意选好图层)8、可使用图层属性等再做些效果,也可自由变换,复制图层,进行透明度的调整等,各人可依据自己进行调整。(如图)25六、实验报告:1、结合实例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够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2、较好地完成此试验,可自行完成书上或其他有关的一些练习和实例。3、实例中的具体的文件大小、具体文字
22、、修改方式、色彩方面不做具体规定,可自行进行调整。4、教师可依据内容做实例的调整。可依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更换其他实例,实例可以不同,能够达到相同的实验目的就可以了。 26实验七 文本应用综合练习一、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文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一些参数的设置并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应用。二、实验要求:要求能够按照试验指导书的步骤完成给定的练习三、实验器材:装有 Photoshop的计算机四、实验步骤: (一)、首先我们制作扇子的骨架部分:1、在 Photoshop 中新建一个 700700 像素,背景色为白色的文件,将其命名为“扇子”。2、新建图层 1,在图层 1 上拖拽一个长条选区。按 G
23、键选择工具箱中的油漆桶,并在选择栏中点选图案,用木质图案填充。(注意一定要新建图层)3、扇子骨架除了有木质表面外,还应是略有厚度的的薄片,因此,我们要为其制作立体的感觉。保持选区,单击图层面板下的添加图层样式的按钮,对选区进行浮雕和倒角27设计,并调整各项参数,同时因为制作完扇子后还要对其投影效果做整体设置,所以此处先暂时不设投影效果。4、一个扇子有十多个扇片,一一制作会很麻烦,而且还要进行围绕中心的排列,那将十分烦琐。这里我们使用快捷键来完成重复变换的操作:首先,我们取消选区,调整扇片尺寸至适中,复制刚才制作好的一个扇片的图层,在新的复制图层上使用快捷键 Ctrl+T对图像进行变换操作。(注
24、意:这步的操作直接影响到我们后面的再次变换的操作,所以要细心调整好位置,我们下步的操作将会以此次的变换的位置、角度,进行多次变换)。5、多次配合 Ctrl+Shift+Alt+T 键可快捷的完成扇子骨架的多个扇片。完成之后会出现多个图层,若较为满意,可以把多个图层合并成一个图层,完成扇子骨架的制作。(二)、扇面的制作(扇面的制作可参造书上制作扇面的方法进行制作,把文字和图片结合起来)1、利用椭圆和套素工具建立扇面选区,新建图层,用白色填充选区,并将透明度设置为 85%。这样我们在新图层上操作时能方便的利用下面的扇骨做参考。(注意:这里同28学们可以把建立的扇面选区进行存储选区的操作,以方便我们
25、之后对扇面添加图片时图片的裁剪)2、面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而是有诸多的逻辑折痕的,也就是说,它要有立体感觉。Photoshop 制作立体图形往往借助于图层样式、光照效果和颜色渐变。此处我们用渐变工具来刻画扇子的折痕。用多边形套索框选出一个长条选区,点选黑白渐变,渐变模式为线性渐变,填充选区。依次作好整个扇面。3、仅有黑白色两种颜色的扇子太单调了,下面将它美化一下。找一张自己喜欢的山水花鸟画(或者别的,只要你看好就行)。载入当前文件,裁切至适当大小。(在裁剪时就可以载入我们前面存储的选区了,这样就不要再重新选择选区了)。将该图层置于骨架之上,模式设置为正片叠底,透明度为 85%。然后添加一个淡淡的投影。(可以再进行些修饰),完成。29六、实验报告:1、结合实例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够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2、较好地完成此试验,可自行完成书上或其他有关的一些练习和实例。3、实例中的具体的文件大小、具体文字、修改方式、色彩方面不做具体规定,可自行进行调整。4、教师可依据内容做实例的调整。可依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更换其他实例,实例可以不同,能够达到相同的实验目的就可以了。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