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综合科《文化生活》一、二单元测试题.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299318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科《文化生活》一、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综合科《文化生活》一、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综合科《文化生活》一、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综合科《文化生活》一、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综合科《文化生活》一、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高二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题(综合科)一、选择题(502 分)1、在校内外,我们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在城镇乡村遍布服务队。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文化生活。这说明( )A、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B、文化生活丰富多彩C、文化环境各不相同 D、文化活动需人人参与2、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环境以及不同的人,其文化特色是( )A、相同的确 B、存在差距的C、无处不在的 D、无时不有的3、下列关于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3)文化不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4)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A、(1)(2)(3) B、(1)

2、(2)(4)C、(2)(3)(4) D、(1)(3)(4)4、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培养出来的。这体现了文化的基本功能( )A、社会实践与文化教育 B、社会实践和文化创造C、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承 D、文化的差异性5、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A、潜移默化 B、深远持久C、积极向上 D、文明健康6、“乡音难改”表明文化习俗对人影响是( )A、积极向上的 B、难以抹去的C、深入人心的 D、难能可贵的7、( )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A、理想、信念、价值 B、道德、文化、法律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科学观、社会观、道德观

3、8、孟子小时家住在墓地旁,因而与同伴经常学祭祀,孟母于是把家搬到街市隹,于是孟子又学商人做起买卖来。后来孟母又搬到学堂边,于是孟子又学起了读书人的样子。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持久深远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向上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阶段性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9、有一首歌名字叫“中国志气”,歌里唱到:娘教我要对得起先人,我自个教我站着做人,鲤鱼那个跳龙门,跳过去就是那龙的传人,中华好儿孙落地就生根,脚踏三山和五岳,手托日月和星辰,来带一腔血,去带清白身,活着为祖先争气,死不留悔恨,有啥也别有病,没啥也没有精神。人有精神老变少,地有精神土生金,宁肯咱少长肉

4、,瘦也要先长筋精神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至关重要,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主流的是( )(1)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意识 (2)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3)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 (4)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2A、(1)(2)(3) B、(2)(3)(4)C、(1)(3)(4) D、(1)(2)(3)(4)10、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重要标志的是( )A、文化的力量 B、政治的力量 C、经济的力量 D、军事的力量1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1)思想 (2)信念 (3)道

5、德 (4)沙漠 (5)海洋A、(1)(2)(3) B、(2)(3)(4)C、 (3)(4)(5) D 、(1)(2)(5)12、掀开历史的画卷,文化有古今和地域之分,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别。不同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这段话体现了(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C、文化属于物质范畴 D、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13、文化影人们的( )和交往方式。A、思维方式 B、交往习惯 C、交往行为 D、活动技能14、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 )A、唯一道路 B、根本途径 C、唯一手段 D、重要途径1

6、5、看到各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品尝不同文化生活的韵味,我们更想探究文化的意义,更关注文化的内涵。下列说法中哪些内容揭示了文化的内涵( )(1)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产品 (2)文化就是吃饭、穿衣(3)文化节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文化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A、(1)(2)(3) B、(2)(3)(4)C、(1)(3)(4) D、(1)(2)(4)16、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国革命的焕然一新。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仍在黑暗中徘徊。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先进文化,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B、马克思主义

7、是一种理论C、马克思主义本身决定了中国革命的胜利D、马克思主义是万能的,能够促进一切事物的发展17、我们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可见诸( )等各方面。(1)语言文字 (2)自然风光 (3)宗教信仰 (4)思想理论(5)文学艺术 (6)民居建筑 (7)风俗习惯A、(1)(2)(3)(4)(5)(6) B、(2)(3)(4)(5)(6)(7)C、(1)(3)(4)(5)(6)(7) D、(1)(2)(4)(5)(6)(7)318、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 )A、认同本民族的文化,排斥外来文化B、否认本民族

8、的文化,推崇外来文化C、既要否定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否定外来文化D、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文化19、传媒大体经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传媒真正开始传递信息的标志是( )A、文字的发明 B、印刷媒体的推广 C、广播的出现 D、电子网络的推广20、现在文化传播的手段是( )A、人际传播 B、商业贸易传播 C、人口迁徙 D、大众传媒21、下列属于文化传播途径和方式的有( )(1)商贸活动 (2)学术交流 (3)人口迁徙 (4)教育A、(1) B(1)(2)C、(1)(2)(3) D、(1)(2)(3)(4)22、安徽金寨县的山区小学迎来 5 名来自英国的英语教师,十乡

9、百里村民蜂拥而来,把学校围得水泄不通。这是因为,过去城里才有的外教,今天第一次来到了山村。材料中的文化交流是通过( )形式实现的。A、商业活动 B、人口迁徙 C、网络 D、教育23、客家先民在历次的大迁徙中,将中原文化融入岭南土著民族之中,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这说明( )(1)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中发(2)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3)中原文化是先进文化,岭南文化是落后文化(4)客家文化的独特性表明与其它文化没有共同之处A、(1)(2)(3)(4) B、(2)(3) C、(1)(2) D、(1)24、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而西方人的圣诞节少不了唱圣诞歌,送圣诞老人。对此理解正确的

10、是(1)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文化有深远持久的影响(3)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4)各民族文化根本不相容 A、(1)(2)(3) B、(2)(3)(4)C、(1)(2)(4) D、(1)(3)(4)25、传统习俗是指( )A、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B、在一定社会群体中法律规定的风尚、礼节和习惯C、在各个国家共同形成的风尚、礼节和习惯D、在各民族中人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制度和法律26、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 )A、生活习惯,道德风尚 B、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C、民族情感,价值观念 、民族心理、传统礼节和行为准则27、下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中

11、正确的是( )A、传统文化是财富,对传统文化要全部继承B、传统文化是包袱,对传统文化要全部抛弃4C、传统文化有精华,有糟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D、传统文化束缚我们的思想,因此我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28、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 )A、继承中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B、文化的发展就是要有所创新,有所改造C、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D、要继承就不应的发展,要发展就不能有继承29、“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积累。”这句话主要强调了文化的( )A、积累性 B、继承性 C、民族性 D、稳定性30、下列是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1)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吸

12、收 (2)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就会阻碍社会进步(3)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4)对传统文化必须“移风易俗”自觉改造或剔除A、(1)(2) B(2)(3) C、(3)(4) D、(1)(4)31、孔子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漫长封建统治的主导思想,在今天仍有广泛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有关,这是因为( )(1)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 (2)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的特定功能 (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4)儒家思想本身就是教育思想A、(1)(2) B、(3)(4) C、(2)(3) D、(1)(4)32 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孔子

13、的儒家思想(1) 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有深刻的影响(2) 其消极作用已随时代的发展而消失(3) 已经不适应今天时代的发展要求(4) 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的继承A、(1)(2) B、(3)(4) C、(2)(3) D、(1)(4)33、( )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A、社会实践 B、理论应用 C、理论发现 D、人的智慧34、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B、实现文化繁荣,提高人的素质C、促进社会的变革 D、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5、奥运会起源于希腊,因举办在奥林匹克的地点而名,最初是为了消除城邦间的战争而举办的。后来由希腊走向世界,成为现在

14、奥运会。从文化的眼光看,奥林匹克运动由希腊走向世界的原因是( )A、奥运会推动了和平 B、奥运会没有国界C、奥运会规模最大 D、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的,而且属于整个世界的536、传统文化具有的特征是(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2)传统文化具有可变性(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4)传统文化具有世界性A、(1)(2) B、(2)(3) C、(1)(4) D、(1)(3)37、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 )(1)社会制度的更替 (2)经济发展水平(3)科学技术水的进步 (4)思想运动A、(1)(2)(3) B、(2)(3)(4)C、(1)(3)(4) D、(1)(

15、2)(4)38、宋朝理学家朱熹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说明的道理是( )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经 D、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39、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是( )A、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B、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标C、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目标D、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集中表现40、下列有关中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2)中华文化有其特有的包容性(3)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4)是中华民族延续的重要标识A、(1)(2)(3) B、(2)

16、(3)(4)C、(1)(2)(4) D、(1)(3)(4)41、下列说法能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A、文化具有继承性 B、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多C、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被本土化D、汉代时的史记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42、关于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1)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3)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4)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A、(1)(2)(3) B、(2)(3)(4)C、(1)(2)(4) D、(1)(3)(4)43、以下属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有( )(1)母亲节 ()春节 ()万圣节 ()端午节 ()冬至()七夕节

17、(7)清明 (8)重阳 (9)复活节 (10)元宵节A、(1)(2)(3)(6)(7)(8)(9)(10)B、(2)(4)(5)(6)(7)(8)(10)C、(1)(5)(6)(7)(8)(10)D、(2)(3)(4)(5)(6)(7)44、下列文化传播方式中对文化交流起直接作用的是( )A、商业活动 B、汉代“丝绸之路”C、人口迁徙 D、教育,特别是国际间互派留学生645、地域文化具有封闭特征,但是随着人口的流动,它又具有向外的传播性,客家文化就具有这方面的代表性。除了客家文化外,我们还可以将文化分为齐鲁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闽台文化等,这种分法的标准是( )A、民族 B、时代 C、国家

18、 D、地域46、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被称为( )A、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 B、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C、革命英雄主义 D、排外主义和极端主义47、在学习和借鉴其它民族优秀文化时,要( )A、全部吸收,共同发展 B、兼收并蓄,古为今用C、全盘否定,拒绝危害 D、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8、中华文化与世界其它国家或民族文化是相通的,这是因为( )A、文化节具有多样性 B、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C、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 D、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49、2005 年 10 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 71 周年纪纪念,红军在长征中孕育了“一不怕苦,二不怕

19、死”的精神,至今仍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向上。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B、优秀的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D、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有积极作用50、下列对文化传承的说法正确的是( )(1)文化继承就是原封不动地继承传统(2)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题,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3)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4)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的继承A、(1)(2)(3)(4) B、(1)(2)(3)C、(2)(3)(4) D、(1)(2)(4)答题卡 班别: 姓名: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0、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46 47 48 49 50 7高二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题(综合科)答题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A B B A A B C D D A A B C D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A C D B D D D C A A B C C B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C D A D D D C A A C D A B D D 46 47 48 49 50 B D D 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