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统计指数第一节 统计指数的概念及其应用一、统计指数的概念 统计指数 指某一经济现象在某一时间内的数值和同一现象在另一个作为比较标准的时期内的数值的比数指数表明经济现象的变动的程度。(一)狭义指数- 指数是用以测定总体各变量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二)广义指数- 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称为指数。二、统计指数的分类(一) 个体指数 和 总指数 ,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分 个体指数是反映某一项目或变量变动的相对数 如:说明一种型号手机价格变动的指数是价格个体指数。 总指数是反映多种项目或变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如:说明某个品牌的多种型号手机价格综合变动的动态相对数是价格
2、总指数.综合指数 :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而形成的指数.平均指数 :通过对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核算的指数(二) 数量指标指数 和 质量指标指数 按(其所反应现象特征的不同)分 数量指标指数用于测定数量指标的变动,反映现象总规模或总水平的变动程度。例如:产量指数(和数量有关) 质量指标指数用于测定质量指标的变动,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平均水平或工作质量的变动水平。例如:价格指数(价钱有关)(三) 动态指数 和 静态指数, 按(对比场合不同)分 动态指数(时间性指数)是反映现象数量方面在时间上的变动程度。定基动态指数环比动态指数 静态指数(区域性指数)是反映同类现象的数量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空间的差异程度。三、
3、统计指数的作用 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 分析经济发展变化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研究现象的长期变动趋势 对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第二节 总指数及其编制方法 指数的分子分母包括的范围必须一致 若是数量指标综合指数,一般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 若是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一般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可将不变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一、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一)综合指数的概念-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而形成的指数 在所研究的总量指标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将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指标固定下来,仅考察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动,这样编制出来的总指数叫 综合指数 。(二)综合指数的编
4、制方法 指数化指标 是编制综合指数所要测定的因素 如商品价格综合指数所要测定的因素是价格,这种情况下,价格就是指数化指标。 同度量因素 是指媒介因素(三)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方法1. 编制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例:某商店有三种商品基期 报告期商品名称 计量单位销售量 q0 单价(元)p 0 销售量 q1 单价 p1皮鞋 双 4000 178 3800 200彩电 台 1200 2800 1500 2750西装 件 800 1000 900 1250三种不同的商品如何确定价格水平?解题步骤:例:某企业 2007 年总生产成本比 2006 年上升了 50%,产量增加了 25%,则单
5、位成本提高了:二、平均指数及其编制方法(一)平均指数的概念 平均指数是编制总指数的另一种常用的形式,它是以个体指数为基础,通过对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的总指数。(二)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1. 用综合指数变形权术编制(三)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区别和联系 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同度量问题上,二者思想不同,综合指数:“先综合,后对比” 平均指数:“先对比,后综合” 运用资料的条件不同 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区别第三节 指数体系及其因素分析二、指数因素分析法的步骤 确定分析的对象和影响因素 确定分析对象指标和影响因素指标,并列出其关系式 建立分析指数体系及绝对增减量关系式 分析各因素变动对对象变动的影响三、综合
6、指数体系因素分析例:三种食品的销售量和价格资料如下表,试计算销售额总变动,并对其进行因素分析。基期 报告期商品名称 计量单位销售量 q0 单价(元)p 0 销售量 q1 单价 p1皮鞋 双 4000 178 3800 200彩电 台 1200 2800 1500 2750西装 件 800 1000 900 1250第四节 几种常用的统计指数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二、国房景气指数三、消费者信心指数四、企业家信心指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五、股价指数第七章 抽样调查基础知识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及分类一、抽样调查的概念与特点(一)抽样调查的概念 抽样调查是从研究的总体中
7、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以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抽样调查又称为概率抽样或者随机抽样 随机原则:在抽取调查单位时,完全排除人为的主观因素影响,保证每一个调查单位都有相等的中选可能的原则。就概率意义而言,又称为等可能性原则。(二)抽样调查的特点 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根据样本的资料推断总体的数值 费用低 时效性强 抽样调查有时是唯一的选择例:抽样调查有:1%人口调查二、抽样调查的种类(一)非概率抽样 随意抽样街道拦截访问法是最常见的随意抽样,弊端就是调查员倾向有差别,所遇到的人差别较大 志愿者抽样例如研究非典疫苗,需要人体试验,需
8、要志愿者 判断抽样专家或者熟悉行业的人事,对抽样对象有所了解,采用判断抽样 配额抽样例如按男女比例抽样。(二)概率抽样1、 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 重复抽样是把已经抽出的样本单位再放回到总体中,继续参加下一次抽选,使总体单位数始终是相同的,每个总体单位有多次重复抽中的可能。不重复抽样是把已经抽出来的样本单位不再放回总体,每抽一次,总体会相应减少,每个总体单位只能被抽中一次。2、常用的抽样方式 简单随机抽样一步抽样法,不分组,随机原则进行抽样 系统随机抽样等距抽样,按照一定的距离抽取样本,例如:4000 户居民中抽 40 人,1-100 号中随机抽取 1 个号码 5,则 5、105、205、以+1
9、00为单位抽取 分层抽样先分组,后抽组内,比如每个组抽 5 人 整群抽样先分群,抽群 ,比如:全市居委会为不同群,抽不同的群,整群进行研究 多阶抽样分两个阶段抽,都是随机抽样 与大小成比例的抽样第二节 抽样推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指包括调查对象所有单位的全体,它是由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单位组成的。二、总体指标和样本指标 总体指标是根据总体各单位标志值计算的综合指标。 样本指标是根据样本各单位标志值计算的综合指标。第三节 抽样误差一、抽样误差的概念(一)代表性误差代表性误差:用部分样本推断总体时,由于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的状况而产生的误差。 系统误差:破坏了随机原则而
10、产生的误差,带有主观性的抽样 随机误差:是遵守了随机原则,但可能抽到不同的样本而产生的误差。(二)抽样平均误差 抽样估计中所说的抽样误差一般就是指抽样平均误差,用 表示 抽样平均误差利用数理统计方法是可能计算并控制在所允许的范围之内的(三)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样本单位数目 总体标志变动程度 抽样方法 抽样组织方式二、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一)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二)样本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三)总体方差未知时的解决办法例:某企业生产一批产品共 10000 件,随机抽取 500 件作重量检验。检验结果,平均重量为 1200 克,样本标准差为 80 克,500件中发现 10 件不合格
11、。试求:在重复抽样情况下,该产品重量的抽样平均误差和不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解:由于不掌握总体标准差,需用样本资料代替。三、抽样误差的允许范围(一)抽样极限误差(二)抽样误差范围估计的可靠程度 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这个可靠程度在统计中称为概率,它对应的数值就是概率度 t=t(三)极限误差的计算例如:某企业生产一批产品共 10000 件,随机抽取 500 件作重量检验。检验结果,平均重量为 1200 克,样本标准差为 80 克,500 件中发现 10 件不合格。如果概率度是 t=2解:由于不掌握总体标准差,需用样本资料代替。第四节 参数估计一、点估计 点估计是直接用一
12、个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的推断方法二、区间估计x- X x+p- P p+例如:某企业生产一批产品共 10000 件,随机抽取 500 件作重量检验。检验结果,平均重量为 1200 克,样本标准差为 80 克,500件中发现 10 件不合格。如果我们认为总体均值与样本均值一样的可能程度是 95%,那么我们的误差是多少。P=95% 则 t=1.96x=3.58 我们如果要推断极限误差 =t=t ns=3.58*1.96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公式: x- X x+1192.98 X1207.02第五节 样本单位数的确定(重复抽样的情况,不重复抽样的情况推导一样)样本数多少合适?有一个合理的范围。一、影响
13、样本单位数的几个主要因素 =t=t nn= 2 t 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 t 总体标志的变异程度,即: 2 极限误差的大小 抽样方法与组织方式的不同:重复抽样,不重复抽样 人力、物力、财力的可能条件二、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的计算(一)推断总体平均数时,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的计算n= 2 t(二)推断总体成数时,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的计算例: 某企业生产一批产品共 10000 件,随机抽取 件作重量检验。检验结果,平均重量误差范围不能超过 10 克,样本标准差为 80 克,如果我们认为总体均值与样本均值一样的可能程度是 95%,那么我们的抽取多少产品合适?2=802 t=1.96 =10 克n= 2 t= 2
14、10 896.=245.8=246注意:抽样单位数必须是整数,不能四舍五入,只要除不尽,就进一位。第八章 统计分析基础知识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什么是统计分析一、统计分析的概念 统计分析指从一定的目的出发,根据统计调查、整理所掌握的大量数据及相关资料,运用统计所特有的方法,对客观现象进行分析研究,透过现象的数量表现来揭示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并预测其发展趋势的一种认识活动。 统计分析是整个统计活动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统计活动一个及其重要的阶段,是统计设计、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的延续和深化。 根据统计分析的目的、作用以及所涉及问题的层次和范围不同,统计分析可以表现为微观分析、宏观分析、专题分析、综合分析、检测分析、评价分析和预测分析。二、统计分析的特点 数据性 目的性 时效性三、统计分析的作用 统计分析是企业经营的依据 统计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依据 统计分析是提高统计人员综合水平的途径四、统计分析的程序 确定分析课题 拟定分析提纲 搜集、整理统计资料 编制统计分析表 进行系统分析 撰写统计分析报告第二节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对比分析法二、比例分析法三、速度分析法四、动态分析法五、弹性分析法六、因素分析法七、相关分析法八、模型分析法九、综合评价分析法第三节 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特点与原则一、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特点二、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