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加坡电子政务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出自: 电子政务 2007 年 11 期 作者:王元放摘要:在电子政务建设领域,新加坡成为全球领先者。新加坡政府高层对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高度重视并强力推行,清晰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和滚动式推进的实施计划,集中式指导与分权式执行的推进机制,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的全面贯彻和实施等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推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子政务 新加坡 成功经验 一、前言 新加坡是一个面积为 682.7 平方公里(新加坡年鉴 2002)的岛国1,其人口有 448 万人,其中公民及永久居民为 361 万人;其地域狭小、自然资源较为匮乏2。为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2、,新加坡特别重视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早推行“政府信息化”并取得显著效果的国家之一。目前,新加坡政府提供 1600 余项电子政务服务事项,97以上的可执行服务在网上办理,88与政府办理过事项的人至少有一次采用电子方式完成,满意度高达 81。新加坡的政府信息化在全球经济论坛2004-2005 全球信息技术报告中排名世界第一;其电子政府连续五年在埃森哲的全球 IT 报告中被评为全球三大最佳电子政府(美国、新加坡、加拿大)之一3。 为学习、借鉴新加坡在电子政务规划、项目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2007 年 6 月 2日,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组织召开了“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研讨会” 。来自
3、上海市各区县信息委主任、部分委办局电子政务责任处室负责同志,以及有关电子政务专家等约 60 余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该研讨会邀请了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王运开司长以及前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官员、电子政务专家邝玉华女士;他们在会上介绍了新加坡信息通信战略与推进方式、电子政务实施经验,并就有关电子政务推进机制同中方与会者进行了交流研讨。 二、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成功经验 从 1980 起,新加坡政府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六个重要的国家信息通信发展策略计划和四个电子政务计划。新加坡政府把信息通信策略作为国家发展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电子政务计划也自然地成为国家信息通信策略的一部分,有力地推动了新加坡
4、信息通信和电子政府建设的快速发展。 新加坡电子政务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如图 1、表 1 所示)4。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1992-1999) ,以“IT2000 计划“为标志,明确提出将新加坡建设成为 “智慧岛”的目标,并建设了新加坡的首个宽带网络,政府部门开始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服务。第二阶段是融合阶段(2000-2006),通过实施 ”信息通信 21 世纪蓝图“(2000-2003 )和”联系新加坡“(2004-2006)等计划,全面开放了通信市场,把信息通信的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国民素质的主要动力,政府所有部门全部完成业务系统的建设。第三阶段是定制阶段,目前正在实施”智慧国 2015 蓝
5、图“(2007-2015 ),提出“3I 策略” (创新、整合与国际化) ,推出“多个部门、一个政府”口号,努力提高政府办事事项的信息化服务水平。 滚动式推进的电子政务发展计划 从 1980 起,新加坡政府先后制定并实施了 4 个电子政务计划,这些计划明确了每一发展阶段的定位和内容(参见表 1) 。其中, ”行政事务电脑化计划“(1980-1999)实现了政府各部门内部人事、财务和相关业务的电脑化,建设了三大数据中心(人口、土地、组织机构) 。 ”电子政务行动计划 “(2000-2003)完成了电子公民门户、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政府电子采购系统等项目建设。 ”电子政务行动计划“(2003-200
6、6)按照“快乐的客户”策略,实现了 15 项整合的跨部门电子政务服务项目,并制定了“网络化政府”建设相关技术架构、标准等。目前正在实施的“整合政府 2010 计划(2007-2010) ”,将进一步扩大电子政务服务范围,提高公民的电子政务参与意识,将电子政务上升到战略高度,并以此为抓手不断提高国家竞争力2。 完善的电子政务治理体系 目前,新加坡已形成一套包括管治理念、组织体制、决策机制和运作体系在内的、适合国情且比较成熟的电子政务治理体系,概括起来是“一部、一局、四委员会” ,即财政部(MOF ) ,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nfocomm Development Authority,IDA
7、) ,公共服务 21 系统委员会,ICT(资讯通信系统)委员会,公共领域 ICT 指导委员会,公共领域 ICT审查委员会(如图 2 所示) 。 财政部 财政部作为电子政务的资产拥有者,为电子政务计划和项目提供资金,推行“统一的政府”IT 举措,负责解决机构之间妨碍服务和程序整合的跨界问题。 IDA IDA 是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的核心,它隶属于新闻通讯及艺术部,是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具体实施部门,现有工作人员约 1200 人,其中 50%的员工派驻在政府各部门。IDA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国家资讯通信整体规划和政策;向财政部提供技术意见及建议;定义信息通信政策、标准及程序;就整个服务范围内的信息通信
8、基础设施提供建议与管理;就整个服务范围内的信息通信举措提供项目管理。IDA 组成结构如图 3 所示5。 四个委员会 新加坡政府设立的四个委员会保障了电子政务推进工作按照分层管理、分类处理、分权执行的模式进行2。其中,公共服务 21 系统委员会负责制定电子政务总体规划, ICT 委员会根据总体规划形成行动计划,公共领域 ICT 指导委员会提出具体的优先发展项目建议,而公共领域 ICT 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并核批优先发展项目建议。 提升电子政务服务水平的典型应用 政府到市民(G2C) 从 2003 年 3 月起,新加坡政府开始为全国民众办理网上身份证(Singpass) 。身份证上具有单一识别 ID
9、 账号和密码,按照规定年满 15 岁的所有新加坡居民、就业准证持有者及其家属都可以通过 24 小时运行的电子公民网站上网申请 ID,一个网站就能通达政府全部的电子服务事项。 政府到企业(G2B) 综合服务网上申请处理系统 OASIS 项目荣获了“联合国 2005 年公共服务奖” ,该系统自 2004 年 1 月开通,实现了营业执照一站式电子申请。目前,80的新兴企业通过一份综合申请在网上向 19 家机构申请 71 种执照,平均办理时间从 21 天降至 8 天,同时大幅度降低了执照的申请费用。 政府到雇员(G2G) 建设了面向政府雇员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PM2S) ,该系统涵盖了所有公共服务部门
10、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包含 29 家政府机构,存储着约 6.2 万名政府雇员的人事信息,可供政府机构重复使用,成为新加坡政府机构的标准人事管理系统。 二、新加坡电子政务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成功经验的交流研讨,得到以下 4 方面的体会和启发: 政府高层强力支持与清晰的发展目标是电子政务成功的前提 新加坡实行“精英治国”政策,全国有 200 多名精英统领着政府各部门,且实行定期轮岗制度。握有重权的精英对跨部门协同有很高的认识和操作能力。该管理体制的优势在于,有利于确保战略发展方向,自上而下地贯彻规划和计划,促进跨部门业务协同。同时,新加坡政府根据电子政务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了相应
11、的发展计划,明确阶段性目标和定位。新加坡电子政务总体上呈现出“决策慢、行动快”的稳健发展格局,因此新加坡尚未有信息化项目失败的案例。集中建设的三大数据中心是电子政务深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新加坡政府用了十多年的时间,于 2000 年建成了全国统一的人口、土地和组织机构三大数据中心,并根据规定在政府机构间进行信息共享。 人口数据中心由内政部(类似我国的公安部)牵头建设。该中心存储新加坡公民、新加坡出生证持有人及永久居民的个人资料,包含 20 个数据项(UIN、姓名、性别、种族、生日等) ,这些数据在多达 40 家公共机构共享,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使用权限。20 个数据项均有责任主体实时维护,通过直接更新
12、中心数据库、 然后通播各相关部门进行同步更新。比如公民需修改通讯地址,可在警岗完成一站式更新。 土地数据中心由内政部土地局(类似我国的国土资源部)牵头建设。该中心存储有新加坡国土资源数据资料,包含 30 多个信息层(如地籍号码、路名、建筑、公共设施、地形图等) ,从超过 15 家土地数据供应机构收集数据,与 50 多家土地数据订用机构分享数据。 组织机构数据中心由会计与企业管制局(类似我国的工商局)牵头建设。该中心集中存储企业提交的数据,除提供给政府机构间共享外,也可向企业提供定制的信息服务3。 “集中式指导与分权式执行”相结合是电子政务成功的保障 集中式指导是指:通过 IDA 和财政部之间责
13、权明确的业务关系,依托四个 ICT 委员会的治理程序形成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和优先支持的电子政务项目计划,IDA 向财政部提供这些电子政务项目的技术意见和建议,财政部根据 IDA 的技术意见和建议完成电子政务项目的资金管理和工作评估,由此树立了 IDA 集中式指导权威。 分权式执行则是指:通过 IDA 向政府各部门派驻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和业务人员并收取适当的服务费用,IDA 每月举行一次派驻的 CIO 参加的工作会议,辅之以多种形式的培训和交流活动。目前,新加坡各级政府部门及法定机构都设置了 CIO,除国家发展局之外,大部分机构的 CIO
14、直接由 IDA 派驻官员担任。派驻的 CIO在业务上直接向派驻部门领导负责,同时作为 IDA 的工作人员,技术上向 IDA 报告。因各部门的信息化项目和资金都要经 IDA 审批,这种机制较好地解决了标准的统一以及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等问题,也使统一的电子政务计划有了基本保障2。 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理念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核心 电子政务建设应“以客户为中心” ,而不是“以政府为中心” 。新加坡政府提出“多个部门,一个政府”口号,从客户(公民、企业)的需求出发,根据客户需要调整、整合、再造政府的业务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一站式体验” 。在人口领域,通过 Singpass 等项目,将政府机构所有能
15、以电子方式进行的服务整合在一起,公民无需知道有关事务具体在哪个部门管辖,就可以轻松获取商务、税务、法律法规、交通、家庭、医疗保健、住房、就业及社会保障等“从出生到死亡全生命周期”需要的所有政府信息和服务3。为方便民众使用电子政务的服务,新加坡在学校开设大量课程让学生掌握必备的 IT 技能,设立了80 多处电子公民好帮手网点,对使用电子政务有困难的公民,提供使用指导和帮助。在企业领域,通过实施电子采购、网上业务许可证、贸易通关系统等项目,大幅度提高了企业登记注册、提交商业计划、营业执照申请、贸易通关等事项办理的效率。例如,在新加坡注册新公司从以前需 5 天时间、花费 1200-35000 新元,
16、降为只需 15 分钟、花费仅 300 新元。 致谢: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王运开司长和前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官员、电子政务专家邝玉华女士在 2007 年 6 月 2 日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组织的“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研讨会”上的演讲稿,特此感谢! 参考文献: 1新华网新加坡概况EB/OL(2002-04-15) 2007-08-12http:/ 2王运开IDA 与各部门 CIO 的关系C. 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研讨会(上海)会刊, 2007 3邝玉华新加坡电子政务的经验介绍C 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研讨会(上海)会刊,2007 4Ke W L,Wei K KSuccessful e-government in Singapore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4,47(6) :95-99 5蒋力群新加坡政府信息化成功的四大核心因素J电子政务,2006(8):57-60 作者简介: 王元放,男,汉族,1972 年生,吉林人,副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博士生,现供职于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优化与控制、电子政务等。 (本文责编:宋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