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体格发育评价和生长监测,1熟悉儿童体格发育常用的评价指标以及儿童体格发育的规律; 2掌握儿童体格发育的评价方法及常见的体格发育偏离的评价; 3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常用的指标及监测图评价儿童生长发育。,儿童生长发育,儿童生长发育包括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两个方面. 广义的身体发育包括形态、生理和运动能力等多个方面。 体格发育(physical growth)是指外部形态发育,可用人体测量指标来反映。,体格发育测量指标,纵向测量指标 横向测量指标 重量测量指标。,体格发育测量指标,纵向测量指标:身高(3岁以后)、身长(3岁以前)、坐高(3岁以后)、顶臀长(3岁以前)、上肢长、下肢长、手长、足长等。
2、 横向测量指标:包括围度测量指标和径长测量指标。常用的围度测量指标有:头围、胸围、腹围、上臂围、大腿围和小腿围等。常用的径长测量指标:肩围、骨盆围、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头前后径和左右径等。,体格发育测量指标,重量测量指标:目前在儿童保健工作中可应用的重量测量指标为体重。,测量方法,1.身长 3岁以内的婴幼儿,由于不能站立或站立时不能保持足跟、骶骨和胸椎与身高计保持接触(以使婴幼儿维持身体直立位),需卧位测量头顶点至足底距离,称之为身长。 儿童取立位姿势,两眼平视,胸廓稍挺起,腹部微收,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足跟靠拢,足尖分开约60度。足跟、臀部和两肩胛间三个部位同时靠身高坐高计立柱。移动滑测
3、板,使之轻抵颅顶点,测量者平视,记录身高,以cm为单位,测量方法,坐高指儿童处于坐位时的头顶点至坐骨结节的高度。3岁以下儿童测量头顶点至臀部高度,称之为顶臀长。身长或身高减去顶臀长或坐高即为下肢长度。 顶臀长用量床测量,需有1人协助,协助者固定儿童头部于正中位,测量者左手提儿童下肢,膝关节屈曲,大腿垂直。测量者右手将底板紧贴儿童骶骨,读取读数,用cm位单位记录,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测量方法,新生儿测量体重需要运用婴儿磅秤或特制地杠杆称,最大载重量10kg;适用于1个月7岁儿童磅秤最大载重50kg,误差不超过50g;适用于7岁以上儿童用磅秤,最大载重100kg,误差不过100g。误差测量可用标
4、准大砝码。结果记录用kg位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测量方法,头围表示头颅的围长,间接反映颅内容量的大小。测量者用软尺从头部右侧眉弓上缘经枕骨粗隆、左侧眉弓上缘回到起点。结果用cm表示,记录到小数点后1位。测量时,软尺紧贴头皮,左右对称。 胸围测量时,3岁以下婴幼儿取仰卧位。3岁以上取立位,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需要两人进行,测量者立于儿童的前方或后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在儿童胸前左乳头下缘,右手将软尺从右侧绕过胸后壁,经左侧回到零点。协助者双手将软尺固定在两肩胛下角下缘,可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记录儿童平静呼吸时中间读数,用cm为单位,记录到小数点后1位。,测量方法,上臂围测量用软尺,被测
5、量者双手臂自然平放或下垂,取左臂肩峰点至尺骨鹰嘴连线的中点绕上臂一周,以cm为单位,记录到小数点后1位。 皮下脂肪常用的测量部位有(1)腹壁皮脂厚度:取锁骨中线与脐平线交界点,测量者用左手拇指与示指与测量点左右分开3cm,沿躯干长轴平行方向捏起皮下脂肪,右手拿皮脂卡钳,张开钳口,在距手捏点下1cm处夹住皮下脂肪,读取刻度盘指针所指读数。单位用mm,记录到小数点后1位;(2)背部皮下脂肪:取左侧肩胛下角下稍偏外侧处皮下脂肪,左手拇指与示指捏起时与脊柱呈45度。(3)上臂皮脂厚度:在左侧上臂肩峰点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测量皮脂厚度,皮的方向与上臂长轴平行。,体格发育规律,出生后第一年达25cm(女
6、)26cm(男),前半年每月增长约2.5cm,后半年每月增长1.2cm。第二年增长10cm。2岁后,直至青春发育期(女童约在910岁,男童约在1112岁),平均每年增长69cm以上。这样210岁儿童身高可按公式 210岁身长/身高cm=85+(年龄2)*7,体格发育规律,出生后头3个月每月增加约7001000g,36月每月平均增加约600800g。由此我们推导出以下公式: 出生后16个月的体重(Kg)=出生时体重月龄0.8 712个月每月平均体重增加约350g,即712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60.8(月龄6)0.35 满1岁至10岁,每年体重增加约2Kg。即110岁体重(Kg)8年龄2,体
7、格发育规律,出生时头围约34cm,前半年增长约9cm,后半年增长约3cm,第二年增长2cm,达48cm,第三年增长12cm,5岁时约50cm,10岁时为52cm,1516岁达5458cm。 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一般在1岁后胸围赶上头围,其后胸围较大。在1岁至青春期前(约10岁左右),胸围超过头围的厘米数年龄(周龄)1。,儿童体格发育评价,一、评价的指标 1身高主要反映身体骨骼的发育情况。(身长) 纵向体格发育指标(坐高、顶臀长、上肢长)主要反映体格发育的远期影响。(遗传因素、长期营养状况) 2体重主要反映身体各种体成分(肌肉、骨骼、脂肪、水分等)的变化情况主要反映体格远期和近期的影响。
8、对于小年龄段的孩子,由于受远期影响的可能性较小,所以主要反映近期的影响。(对于小年龄段的儿童,身长的测量误差要大于小体重的测量误差,故常用体重作为小年龄段儿童的评价指标) 3皮下脂肪皮下脂肪主要是来反映身体脂肪组织的厚度。(不同部位的皮下脂肪是不同的,如何选择恰当的部位作为测量部位),儿童体格发育评价,二、体格发育的参考标准 1参考标准在评价中的重要性。 2体格评价参考标准的制定。 (1)参照人群的选择条件(ABCDEFG) (2)国际用生长参考值(WHO标准) (3)我国的儿童生长参考标准的思考(应该如何制定适合我国随时代变化的标准),儿童体格发育评价,三、评价方法的选择 1百分位数法 代表
9、个体在总体为100分布序列中的某一位置。百分位中有一特殊的位置P50,即代表一个样本的中间位置,称之为中位数(M)。一般而言,我们利用百分位数评价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时:将P3以下评定为下等,P3 P20、评价为中下等,P20、 P80为中等,P80 P97评价为中上等,P97以上评价为上等。,儿童体格发育评价,三、评价方法的选择 2离差法和标准差分法 表1几种发育评价方法的等级评价 发育等级离差法Z分法百分位数法上等x +2s2P97.7 P97中上等X+s x+2s12P68.3P99.7P80 P97中等xs-11P11.9P68.3P20、 P80中下等x-2s x-1s-2-1P2.3
10、P11.9P3 P20下等 x-2s-2P2.3 P3,儿童体格发育评价,3中位数百分比法,几种发育偏离的评价,一般采用M -2s作为中重发育迟缓、消瘦、低体重和慢性严重营养不良的划界值。 3种生长发育偏离的判断 按年龄别体重 M-2 S低体重按年龄别身高 M-2 S生长迟缓按身高别体重 M-2 S 消瘦按年龄别身高、按身高别体重 M-2 S 慢性严重营养不良,婴幼儿神经心理行为发育,出生28天,动作发育:俯卧头可稍微抬起1-2秒。手呈握拳状,不能准确控制双手。 感知觉发育:听觉听力已发育成熟,喜欢听母亲的声音,听到悦耳声音可停止啼哭。味觉知道酸、甜、苦、咸等味道。视觉能看清20cm左右的物品
11、,喜欢看人脸。,出生28天,语言与交往发育:会用哭声表示需求,发出细小喉音。 新生儿特有的先天反射:吸吮反射、觅食反射、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牵拉反射、颈肢反射、踏步反射、巴宾斯基反射等。这些反射大多在2-6月期间消失。先天反射不出现或到该消失的月龄不消失均提示脑发育可能有问题。,出生28天,新生儿出现下述情况应及时转诊:不会吸吮或哺喂困难;手臂或腿很少动,显得僵硬;身体过度松软;下颌频繁振颤,不会哭。,2-6个月,2个月: 俯卧抬头45度。手不再紧握拳。 眼睛能追随移动的物体达90-180度。 会发aoe等单个元音;偶尔笑出声。会有反应性微笑。 3个月: 俯卧抬头90度。腿能支持一点儿身体重量
12、。 逗时会用咿咿呀呀的声音回答。能笑出声。 视线跟随180度。,2-6个月,4个月: 竖抱头稳左右转头。会翻身。腿能支持一点重量。 两手能握到一起。看到玩具时挥动双臂。 轻易地用眼睛追踪运动的物体。 能“一问一答”的发出声音。 6个月: 开始学坐、向左右两侧翻身。 设法拿够不到的玩具。能注意小丸。玩具失落会找。会躲猫猫。 叫名字有反应。会无意识的说DaDaMaMa。,2-6个月,出现下列情况应及时转诊:3-4个月,逗不会笑,不会发音,俯卧抬头不到90度,竖抱头竖不稳,持续手握拳;2-6个月直立时,下肢呈剪刀样;5-6个月不会伸手抓物,不会翻身;身体柔软像洋娃娃。,7-9个月,大运动:会坐得很稳
13、、会爬、能拉物站起、扶东西能站。 精细动作、适应性及语言:会用拇他指或拇食指抓握、会欢迎、再见等姿势、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词或短语。,7-9个月,出现下述情况应及时转诊:俯卧到仰卧或仰卧到俯卧翻身不好;不会独坐;俯卧时不能撑起上身;竖抱时下肢不能承受一部分身体重量;对玩具不感兴趣;抓不住附近物品;不会咿呀作语。,10-12个月,大运动:爬得好,会拉物站起;会从站位到坐位、拉着双手能走;扶栏杆能走;扶一只手能走;能独站;独走。 精细动作:开始不再把玩具放入口中。会有意识的把玩具放入盒、杯等容器中再取出;会打开及合上书。 语言发育:能理解常听到的词的意思;会理解“不行”;会指常见物品及图片;会用手势表
14、达需要;会有意识的叫“爸爸妈妈”;会说几个字词。,10-12个月,出现下述情况应及时转诊:不会爬;爬时身体一侧拖着走;10个月在不扶的情况下无法坐起;12个月不会独站、扶走;不会找藏起的物体; 10个月不会拇食指捏物;叫名字没反应;不会用身体语言如摇头、挥手等;不会指物体或图片;不会发“爸爸妈妈”的音。,13-24个月,15个月: 大运动:能独走自如;不扶东西可以蹲下再站起;会独站抛球。 精细动作:会搭积木2-3块;会打开及盖上盒盖;能翻书。 语言:会说叠音词;至少指出一个身体部位;会指图片;会表示不要。,13-24个月,18个月: 大运动:会倒着走;能跑几步但不稳;扶栏杆上楼 精细动作:会搭
15、4块积木;会全掌握笔乱画;能看图指物;会盖好瓶盖。 语言:会将2-3个字组合起来;说出自己的小名;会用语言表达需求;喜欢看电视或听广播。,13-24个月,24个月: 大运动:跑得好;会双脚跳;会踢球;会独自上下楼梯。 精细动作和认知:会自己吃饭;能模仿画垂直线和圆;用手指拿笔;喜欢听故事和儿歌;认识简单形状 语言:会说不完整的儿歌;会说父母的名字;会说自己几岁;会用“我”、“你”;会说出物品的名称。,13-24个月,2岁时出现下述情况要及时转诊:独走不稳;不会跑;不能说出几个熟悉的物体和人;不会指认周围常见物体或图片;不会用语言表达需求;不会将不同的字组合起来。,3岁儿童发展里程碑,不扶栏杆上下楼梯、登上3层攀登架、骑儿童三轮车、举手过肩扔球、接住1-2米抛来的球。 能搭10块积木,会穿珠孔,会用剪刀剪一下。 词汇量迅速增加,能提问题及回答简单问题,愿意与人交谈,掌握了基本的语言。 有了初步的空间及时间知觉,能辨别大小远近上下方位;开始懂得白天、黑天、昨天、明天。 会自己洗手、洗脸、扣纽扣、脱裤子、穿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