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找规律说课稿汇总八篇.docx

上传人:Judejasmine 文档编号:22927586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找规律说课稿汇总八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22找规律说课稿汇总八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22找规律说课稿汇总八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找规律说课稿汇总八篇找规律说课稿汇总八篇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找规律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找规律说课稿 篇1一、教材分析教材编排意图: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找规律”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上的延续学习。一年级下学期以简单的周期排列为主,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则以图形中的循环排列规律为主。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排列规律。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习发现规律和欣赏数

2、学美的意识。3、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培养学习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发现图形循环排列的规律。二、教学策略设计理念:在变化无穷的课堂里,到处充满着课改的气息,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性的灌输,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动手、动脑,使学生主动发展。本节课我就从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出发,变教师角色由单纯的指导者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情感距离,给孩子一个自主发现与创造的空间,使他们体验成功,体验快乐,产生不断学习的内心需要。学情分析:鉴于学生对周期排列规律的了解,我充分为学生提供猜想、活动交流的机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活动过程中

3、充分感受图形循环的规律。教学方法: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要彻底理解图形中的循环规律不是易事。因此我在教学方法的思路体现是:教就是为学服务的,教法应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思维具体形象等特征。我用游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教学效果。说学法: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配合现代教学手段等,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快乐地学习氛围。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各抒几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我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位孩子在我的课堂里找到自信。三、教学程序1、游戏激趣、回顾旧知回顾旧知,感受生活中的规律,便于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延续学习。2、游戏激趣、引入新知注

4、重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维空间。新课开始,我就以学生们喜爱的小动物引入,让学生观察不同的排列顺序,并让学生进行排列表演,使集中精力,自然地进入学习境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利于大面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状态等,使教师的授课能象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的心魄。3、自主探究、发现新知这些图案都是内容色彩丰富,都是同学们平时喜欢的。使学生在“玩中学”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让他们尽快进入课堂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人。出示小东家墙面、地面问题,这一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巩固了新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使学生

5、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发现规律,提示规律。4、自由设计、深化新知我为学生营造了大胆发挥想象,大胆创造设计的氛围。我希望学生在课堂上能设计出不同的循环排列规律。5、反复实践、巩固新知“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和转盘游戏。设计有趣、形式多样的活动,效果绝对是事半功倍的。总之,这节课是根据低年级儿童趋乐性理特点设计的,师生在和谐的教学活动中各有所得。课虽尽,味犹存。找规律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规定了这部分内容。传统

6、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学和图形的排列规律,只是在练习中有少量的习题;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找规律在新教材中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本节课找最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如果这节课没有把到好,那么对学生后面的学习将会造成障碍。本节课是找规律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是介绍一些图形的简单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规律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有关数的排列规律做好准备。2、教材处理: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本组课题研究相结合,对教材进行处理: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相

7、结合,联系生活实际,找身边的规律、画规律、并且创造规律,美化生活,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3、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找出只管事物的变化规律。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通过实践活动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在学前阶段就曾接受过找规律这部分知识的启蒙教育。因此,学生对于学习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

8、容易的。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力容易焕散。因此,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数学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教学中应予以高度重视的学情问题。二、教法学法我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教学效果。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生动活泼的、快乐的学习氛围。(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三)动手实践,巩固发展(四)联系生活,寻找并创造规律在这四个环节中,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涂一涂、摆一摆、做一做、演一演、找一找等活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中,这样学生会看得专心,听得仔细。想得认真,做得投

9、入,说得流畅,合作得愉快,真正地体现以积极的情感投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从而落实三维目标。三、说教学设计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激趣前几天,为了迎接艺术节,学校里进行了布置,老师也特地用一些卡纸剪了一些图形,来美化我们的班级,请小朋友欣赏一下。在请小朋友欣赏的过程中,小朋友要猜一猜接下来的图形会是什么?(学生猜图形)2、质疑为什么有的纸片上的图形,()你们能接着贴,有些却不行呢?(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说理由)3、 导题:像这样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我们就叫它有规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找规律(板书)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1、观察纸片1请你仔细观察这份图片,它到底藏着

10、什么规律呢?(生观察,并说出规律如:1红1黄或1黄一红)随着生的回答,马上用彩色粉笔画出虚线,让生明白规律是两个一体的2、观察纸片2现在你能独立的观察这幅图片吗?请把自己观察到的规律说给你的同桌听(同桌互动)请一对同桌把你们的结果汇报给大家三、 发挥智力,应用规律小朋友都能自己找到藏在图形中的规律,所以图形们就更想和小朋友们玩玩捉迷藏游戏了,小朋友你愿意去找找吗?1、 请找出下一个会是谁?2、 星星后面躲着谁呢?3、 下一个会是谁?图形们觉得小朋友们非常棒,他们玩不过小朋友们,就请他们的朋友来帮忙,你猜,会是谁?4、小朋友真厉害,老师来给小朋友鼓鼓掌(* * * *)为你鼓励。你听出来了吗?你

11、能接着有规律地拍吗?5、你瞧,图形有规律,小动物,植物有规律,连掌声也有规律,看来,规律就在小朋友的身边,你能找找吗?6、 欣赏规律之美。是啊,规律无处不在,大千世界中到处运用着规律,请你欣赏。7、创造规律欣赏完规律,你能和小组内的小朋友一起创造出规律吗?1、 声音2、图形3、动手画4、动作5、这几种之外展示规律四、总结: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通过学校环境布置的情境,引入了旗子,让学生通过猜旗子颜色的变化,来引入本课。通过猜一猜,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很大的被调动起来了,整体的气氛就非常融洽。2、引导探索,认识规律。这是本节课的新授部分,因此我在这一环节中,我还注意教给

12、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孩子们发现每一组图形的变化规律后,我及时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给图形分分组,使图形规律逐次闪动,为课堂教学注入生动的活力,从而使学生理解规律就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学会找规律方法,从而落实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整个新授环节中遵循了学生认知由易到难的过程,先由教师扶着学,再到教师放开让学生自己学。3、发挥智力,应用规律。在这一环节中,设计了7种不同的练习。作为教师不能就知识教知识,因此,在这一层次的练习设计中,除了常见的图形图片之外,加入看常见的动物、树木、水果等生活中的事物,将数学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动感、乐感、合作意识融为一体,从而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的综合素

13、质得到提高,达到知识的整合。最后,让学生欣赏规律的美,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数学的情感。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我能够让学生在现实的、有趣的情境中探索数学问题,同时又充分利用电脑这一有利资源,让学生认识规律、创造规律,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尝试的机会、猜想的机会、成功的机会,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应用数学的乐趣。第三层次:运用规律.通过摆一摆,进一步加强对规律的认识,让学生从学具中拿出图形学具,按规律摆一摆。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充分体现新标准玩中学,做中学新理念。找规律说课稿 篇3今天我教学的内容是找规律第1课时,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

14、五单元的内容。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在四年级两册教材中分别学习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规律,以及对几种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本课研究的是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并要求学生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周期现象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结构。周期现象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通过眼前预料以后,通过有限想象无限。学生首先要通过观察发现现象中的规律,初步认识周期现象,然后对现象的后续发展作出判断。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过有余数的除法,并且已经初步接触根据余数判断的知识。教材安排了2个例题,分2课时进行教学,我教学的第1课

15、时的内容是:第59页的例1和相应的练习。对于本课的教学,教材采用了两个一组的周期作为例题呈现。对于这一规律,要预测其后续发展,学生可能会有三种方法:列举法、观察奇偶法和除法计算的方法。但这三种方法在这一例题中无法择优,并且其中观察奇偶的方法并不通用。所以我在课前设计上直接采用了三个一组的周期现象,并且屏弃了一些外在的因素,直接用图形来表示,把本课的研究直指除法计算。在用除法计算来判断的时候,用问题“第几组中的第几个”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把判断“第几组”和“第几个”的方法提炼出来,使学生能根据余数作出正确的判断。综观全课,我给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按照“创设情境,感知规律自主探索,交流策略初步

16、运用,优化策略提高练习,加深理解生活问题,扩展延伸”这5个环节进行设计的。这样的设计不仅把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课堂生活紧密相联,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丰富了学生的教学体验,加深了学生的思考,突破了学生思维和经验的障碍,而且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交流的能力,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找规律说课稿 篇4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主要内容“在实验中寻找规律”是华师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上)第十五章“频率与机会”第一节内容。本节教材安排了抛掷一枚硬币,抛掷两枚硬币以及转盘这三个实验,希望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观察数据,发现不确定事件的发生并非完全没有规律可循,体会随着重复实验次

17、数的增大,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将呈现逐渐稳定的趋势,可以由此来预测机会大小,了解用稳定后的频率值估计事件发生的机会的合理性。(二)知识与技能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确定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具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基本能力,并且会画统计图。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进一步体会随机事件在每次实验中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进而体会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大,随机事件中所隐含的确定性内涵。(三)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华东师大版”教材对概率内容的处理,是采取先概率的频率定义再概率的公式定义的安排方式,这和整个数学体系中概率部分的安排是一致的。本章内容是围绕频率定义展开的。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

18、习了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实验寻找出的规律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因此本节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充分体现知识螺旋上升的特点。(四)教学理念本节内容充分体现了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处处都离不开数学,进一步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新课标精神。学生学到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二、目标分析(一)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结合新课标“统计与概率”的目标要求

19、,依据教学大纲,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借助实验,进一步体会随机事件在每次实验中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2、获得“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大,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逐渐趋于稳定”的.认识。3、体会随机事件中所隐含的确定性内涵。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动手实验和课堂交流,进一步提高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技能。2、经历对不确定事件的确定性内涵的认识过程,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习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3、通过观察频率折线统计图探索规律,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情感与态度目标1、经历动手实验和课堂交流的过程,提高数学交流

20、的水平,发展合作探索精神。2、经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并在解决过程中体会成功的乐趣。3、学生真实记录实验数据,养成崇尚科学的良好品质。(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本节通过实验寻找出的规律是下一节“用频率估计机会的大小”的依据,因此将重点定为:通过大量实验,体会随着重复实验次数的增大,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将呈现逐渐稳定的趋势,可以由此来预测机会的大小。教学难点:本节内容要求学生从不确定事件中寻找确定性内涵,产生认知冲突,因此将难点定为:认识实验结果的随机性和规律性。三、教学方法(一)教法分析本节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实验寻找出规律,所以选择“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以活动为核心

21、,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与自主探索为主,在参与活动中学习知识。因为本课利用电子表格统计数据,所以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二)学法分析因为本节内容需要做大量重复的实验以探索频率的变化规律,因此学生应进行自主探索,特别是合作探索,充分利用集体学习的优势,一方面比较不同小组实验结果的异同,另一方面汇总各自的实验数据,观察大数次实验结果的趋势,以加深对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和规律性的认识。四、教学程序(一)总体框架I、创设问题情境 (3分钟左右)动手实验、收集数据(15分钟左右)II、学习新课分析数据、探索规律(10分钟左右)III、能力迁移(6分钟左右)IV、小结与作业(3分钟左右)(二)教学过程I、

22、创设问题情境1、前面已经做过抛掷一枚硬币的实验,老师手里有一枚硬币,抛掷它,你能预测出将出现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吗?学生活动: 有的会猜测出现正面,有的会猜测出现反面,也有的学生会认为不能确定。2、追问:为什么不能确定?学生活动:因为出现正面或出现反面是随机事件,在实验前无法预知结果。3、问:有没有规律可循呢?下面我们就通过两个实验来寻找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在实验中寻找规律”。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出现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II、学习新课1、实验内容及规则一是抛掷一枚硬币的实验,二是摸球实验。假设全班有60名学生, 两人一组,分成两部分,

23、前10组完成实验一,后20组完成实验二。设计意图:抛掷硬币实验学生熟悉、操作方便,速度比摸球实验快,为了统一进度,所以实验人数减少一半。实验一“抛掷一枚硬币”规则:(1)抛掷一枚硬币,分别统计出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频数。(2)两人合作,进行两组实验,每组40次,共80次实验,记录每一次实验结果。设计意图:每小组两人合作进行两组实验,目的是为了体现出小数次实验频率的特点,同时也和实验二统一次数。实验二“摸球”规则:(1)从装有8个红球,2个白球的盒子中,摸出一球,分别统计出摸出红球和白球的频数。(2)每次摸出一球后,放回盒中,再进行下一次实验。(3)两人一组,进行40次实验,记录每一次实验结果。

24、设计意图:抛掷硬币和转盘的实验学生非常熟悉,所以又安排了摸球实验,这也是对教材资源的合理开发,有利于提高实验积极性。同时进行不同的实验,寻找“频率趋于稳定”的相同规律,体会随机事件所隐含的确定性内涵更有说服力。通过集体合作,将课堂上只能独立完成的少数次实验,合成较大数次实验,有效利用时间。2、实验准备问题1:如何保证实验公平?学生活动:提出第一个实验要把硬币抛起来,让它旋转;第二个实验要在每一次实验前摇匀、不能看。设计意图:强调“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这一重要条件。问题2:你能预测本组实验中出现正面或者摸出红球的具体次数吗?学生活动:有的学生胡乱猜测,有的学生认为无法猜测。设计意图:强调“出现正面

25、”“摸出红球”是随机事件。问题3:如何迅速记录实验结果?学生活动:提出各种办法,回忆出数据收集时所学的用“正”字记录的简便方法。设计意图:使用简便记录方法,提高实验速度,节约时间找规律说课稿 篇5一、教材分析我所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中的第八单元给图形找规律。这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二、指导思想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只有构建具有创新学习要求的课堂教学策略 ,规范数学教学过程,才能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落到实处。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特尔指出: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解释和分析,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称之为再创造的方

26、法。在这里充分强调了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是由学生把要学习的数学知识通过自主活动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设计组织好学生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而不是把现成的东西灌给学生。 因此我在设计这堂课时,采用了我们学校提出的自主参与式创新性学习教学模式。三、教学模式(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诱发学习欲望。情境教学以形为手段,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以培养兴趣为前提,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做到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伴相随,有机结合,体现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诱发主动性,促进儿童发展。这就是我在上课一开始设计了有关春天主体画

27、面的初衷。以动入境。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事物的规律。(二)自主活动、探究问题学习数学知识。本环节是一堂课中的主要部分,学生的主要活动是:根据上一环节中提出的问题,有目的的进行小组讨论、操作实验、合作探究,放手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从而达到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在这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帮助者、点拨者、激励者。就此我设计了从生活中发现规律和随数字娃娃走入智慧宝塔两个活动,并努力的从这两个活动中体现以上的理念。(三)交流质疑、达成共识理清知识脉络。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把小组内探究到的结论在班内交流,小组间达成共

28、识。在这个环节中鼓励每一位学生认真倾听,及时记录和自己小组的不同意见,及时发表不同见解,可以互相质疑,互相补充,使学生想问、敢问和善问。而且我自己也倾听学生发言,及时引导和鼓励。(四)拓展应用、深化理解构建认知结构。学生在探究交流,发现规律,学会数学知识后,再应用自己的发现解决问题。为此我设计了一些具有层次性、生活性、游戏性、趣味性、开放型、挑战性的习题,最大限度的使所学知识在练习中拓展深化,在应用中升华,构建起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以下的教学策略:(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倘若不属于学生,课堂与老师则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为此在

29、课堂上,我努力的做到不是学生配合老师的教,而是老师服务于学生的学,让老师的行为取决于学生学习的需要。(二)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小学生在他们身体迅速成长的时候,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学习本领的。爱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应该说,没有孩子们的活动,就不可能迈出创新的第一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的调动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探究新知识的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中学会创新。比如,我在执教的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有规律的涂色,让学生观察周围,小组讨论,努力的体现以上的教学策略。(三)和谐、民主、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师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交往、关系和谐;营造出师生

30、互动、生生互动、生境互动的教学情境;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安全感与自由度,错了允许重答,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想好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学生思维被激活,情感被撩起来,灵气得以释放。(四)、营造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学习局面。十个指头不一样齐,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特点、情意因素千差万别,教师无法完全把握每个学生瞬息变幻的外在、内在的状态。为此我不单纯从表现效果出发来设计教学,而是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要求来设计教学,引导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要求结合起来,实现师生心往一处想,学生各自劲往需要处使,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自己的智慧,体验成功的快乐。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努力做

31、到不是单为教而教,而是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但现在想来,在执教的过程中仍然出现了许多缺憾和不足。、 在有规律涂色展示时,我应该让学生到投影前面去指着图片说。、 在最后的有规律串气球的活动中,我应该把要求更进一步强调,这样就不会出现学生注重了操作活动而把气球串成了一堆的情况。、 智慧宝塔的第四层我设计的是一道发散性的题目:个红珠子,个绿珠子,个红珠子,个绿珠子。1个红珠子,个绿珠子,让学生想接下去应该怎么串。因为时间关系,没来得及出示就进行了下一步。如果我把它当作一个思考题出示,可能会更好。找规律说课稿 篇6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32、,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找规律第一课时。2.教材简析:“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它蕴含了深刻的数学思想,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规定了这部分内容。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而本课时是本单元的起始课,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所以我在本节课教学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信息技术等多种工具的强有力支持下,给学生提供多种素材,以实践活动为主线贯穿全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探索出事物的变化规律,并学会交流自己的想法

33、。二、说学情分析1、一年级的学生直观感知、形象思维仍占优势,他们认识事物的特征也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直观形象性。2、本年龄段学生的有意注意保持的时间不长,因此,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新颖、生动、富有情趣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规范学生已有的凌乱的知识,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3、现实生活中有规律排列的事物很多,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感性基础,并能体验到一种美的享受,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发现事物的规律,进而按自己的审美观点创造规律,体现教学的开放性。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通过观察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观事物的简单排列规律,会

34、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通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等生动活泼的情境,培养学生概括、推理和创新的能力,主动探究的意识。(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和信息技术手段的帮助下,使学生初步学会发现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并学会创造规律,能够对思考过程进行简单的描述;运用规律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与态度方面: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规律,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自由发挥想像力创造许多美丽而有规律的图案,培养学生发现、欣赏、创造数学美的意识,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体会数学的价值。其中,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能够找出所列举事物的规律,体会数

35、学的思维方法。四、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和思路:1、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能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与日常生活经验联系紧密的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日常生活中事物排列规律的普遍性,找出直观事物的简单变化规律。2、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事物规律的发现、欣赏、创造过程中去,并能将创作作品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展示,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五、教学过程(一)欣赏感知1、欣赏图片: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些美丽的照片,一起来看看吧!(请学生边听音乐边欣赏一些有规律的照片和图片)屏幕依次显示:日出日落、春夏秋冬、新年街上

36、悬挂的灯笼、斑马线等。2.感知规律这些图片美吗?这么美的照片中有些什么呀,我们一起来叫叫它们的名字吧!”学生依次读出。3、明确目标:教师引出课题这些照片中的事物是有一定的顺序的,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使用意图: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可以感知到我们身边有些事物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事物是很美的,自然产生认识规律、探究规律的欲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二)探究中发现、活动中创造第一次探究:1、创设情景六一节快到了,同学们打算庆祝一下,开个联欢会。瞧,他们正在布置会场呢!课件出示课本上的主题图未布置完的会场看了这

37、个会场,你想说些什么?2、自主探索规律:学生发言:根据自己的观察来说说这个会场是用什么来布置的;或发现这个会场还没布置完;或发现彩灯、彩旗和彩花挂的时候是有规律的(如果学生没有发现,我会提示他们)小组讨论:这些事物有什么规律?让学生在组内互相说一说。自由汇报,初步认识规律。引导学生汇报:彩旗是按一面红色、一面黄色交替出现的;灯笼是按紫、金黄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彩花是按红、绿、黄这样的规律来布置的3、根据认识的规律布置会场。教师提出问题:现在我们已经发现了彩旗、灯笼、彩花布置的规律,这个会场还没布置完,如果继续布置的话,该怎样布置呢?下面我们就亲自动手帮他们把会场布置完。根据刚才初步感知的规

38、律,请学生选择下一朵花、下一个灯笼、下一面彩旗的颜色,继续布置会场。计算机适时给予评判和鼓励使用意图:通过多媒体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给学生提供研究的素材,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有趣的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也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展有效地探究,促使人人都有发现,人人的发现都有价值。第二次探究:经过大家的努力,看看我们共同布置的会场漂亮吗?(展示布置完的会场。)会场布置好了,小朋友们在会场中跳起舞来。(课件演示小朋友们手拉手跳舞,并伴随着有规律的音乐。)仔细观察,跳舞的同学又是按怎样的规律站的?(音乐停,小朋友静止。)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跳舞的同学是按

39、一男一女这样的规律站的;他们是按一个女同学一个男同学这样的规律站的;如果跳舞的小朋友其中两人放开手,男同学带头就是按一男一女这样的规律站的,女同学带头就是按一女一男这样的规律站的大家看:课件演示小朋友其中两人放开手排成一排的两种情况。第三次探究:出示入场券(教学例题3)1、教师提出活动要求:显示联欢会入场券或用练习卡出示入场券要求学生用涂色工具或彩色笔按规律涂一涂,画一画,涂对了,画对了就能参加联欢会。2、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3、当验票员,校对结果。谁来当验票员?(请几名学生上台验一验其他学生的“入场券”)。设计意图:通过“填联欢会入场券”的活动更能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为他们创新思维的

40、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4.参加联欢会(1)第一个节目是“请你跟我这样做”;跟着老师做我做一串有规律的动作,当我停下来的时候,大家就跟着往下做。每组设计一串动作,展示并带着大家一起做。(2)第二个节目是“请你跟我摆一摆”(88页例题2)跟着老师摆我在上面摆图形,当我停下来的时候,大家就把我接下去要摆的那个图形举得高高的,好吗?自己摆一条规律我摆的规律都被大家找到了,你们想自己来摆规律吗?(小组合作,用各种图形创造一条规律。)小组汇报。(三)总结中提高、生活中运用1、联欢会结束了,通过今天的联欢会,大家有什么收获吗?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规律?2、布置实践性作业。出示“美丽的校园”图,旁边设置许多

41、可移动“小树”、“小花”和“小草”这是我们美丽的校园。春天来了,请小设计师们运用我们课上找到的规律,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我们温馨的家吧!使用意图: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用多媒体设计我们的校园,使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美术课程相互融合。学生兴趣盎然中,将学到的知识再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新理念。六、板书设计找规律猜颜色 画一画摆图形 做一做找规律说课稿 篇7一、 说教材1.教材分析找规律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及2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找规律的问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尝试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

42、感知找规律的方法。同时,教材内容是学生经常看到的一些现象,有利于吸引学生参与探索活动,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识,增强对数学的认识,提高学数学的乐趣。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发现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其中有颜色、形状、大小的变化规律,图形的排列规律。2、说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发现给定事物中的简单排列规律,并运用自己的发现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交流的活动中,经历发现生活中有规律排列现象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身边事物,发现和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美。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能够找出所列举事物的规律。教学难点:发现事物中的排列规律,体会数学的

43、思维方法。二、 说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一年级的小孩子很活泼,思维很灵活,这就需要串联一个情景,引起他们的兴趣。找规律这个知识点相对来说很简单,关键就看老师怎么规范学生已有的凌乱的知识。另外,一年级的小孩子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很短,这就对我提出了挑战。我怎样设计情景才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我怎样抓住学生集中精力的这段时间把我要突出的重点讲出。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按照从易到难的层次逐步提高。从简单的颜色规律到形状规律,之后,联系生活、发现规律,最后能够摆出规律、运用规律。由易到难,

44、一步一个脚印,层层递进。三、 说教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我采用了情景导学法,并构建了这样的教学模式:1. 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2. 引导探索,进一步认识规律3. 联系生活,发现规律4. 动手动脑,找出规律,巩固发展5. 教学总结。四、 说教学过程1. 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利用游戏引出规律

45、(板书:找规律)2. 引导探索,进一步认识规律在这一部分,继续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规律。老师在这一部分重点指出:有一种规律是事物重复出现,重复的是哪一部分,学生起来回答,老师用圆圈重重地划出。之后,过渡到形状规律。之后,我领着学生进行拍手游戏,拍手也是有规律的。我一句话也不说,只管着拍手,当学生听出我拍手的规律时,不自觉地跟着我拍起来。那种全班同学都动手的感觉,真好!有人说,老师就是一个表演者,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很希望能够拥有表演的艺术,能够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3. 联系生活,发现规律既然在贴图和拍手中都存在规律,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也有规律。引导学生找找身边的规律,生活中的规律。有的同学说:“晴天雨天”,这个时候,老师要指出并分析这不是规律。有的同学说得很好:“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早晨、中午、晚上”红绿灯等等。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