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概论(才智).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291011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概论(才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概论(才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概论渭源县蒲川学区(郭彦航)摘要 本文论述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研究对象与范畴,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指导思想与措施,信息时代的新型教育观念等。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新型教育观念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概述 现代教育技术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与教过程和学与教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也就是说,现代教育技术有两个基础:第一是理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第二是技术基础,现代教育技术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习,因为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现代

2、教育技术有两个研究对象:现代教育技术或教育技术学,不是研究教育的方方面面,研究教育一般规律的是教育学一级学科,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是研究优化学与教的过程和资源。现代教育技术有五个具体研究内容或研究范畴: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与教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其中,最重要是教学设计方面,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和框架,就是教学设计。例如,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多媒体教学软件(不管是单机版还是网络版)如果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进行设计,在学与教的过程中,将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除了人灌外,还要加机灌、网灌,肯定将学生“灌死” ,学生没有主动参

3、与的余地,更谈不上创新与实践。由此可见,应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不等于应用了先进的教学思想、理论。现代教育技术有一个相互促进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或教育技术学,本身是一门学科,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指导教改试验实践,同时教改试验实践也促进了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二者起相互促进作用。例如“八五”期间,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的研究课题:“应用电化教育,优化教学过程” ,重点研究优化教授过程。 “九五”期间,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课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重点研究优化学习过程。 “十五”期间,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课题:“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 ,重点研究信息技术

4、与课程整合。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大落脚点:是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 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的指导思想:从教育发展的角度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跃式发展;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在信息时代,教育、教学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培养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教育信息化的六大任务:信息化网络建设(基础) ,信息化资源建设(核心) ,信息化人才培养(关键) ,信息技术应用(主阵地) ,信息化产业建设(实效) ,信息化政策制定(保障) 。其中,教育资源开发:媒体素

5、材库和网络课程(重点开发) ,题库(智能组卷、自动评卷等) ,网络课件(重点开发智能型的课件,如:数据输入型课件。设置某个参数,产生特定的图形或波形;开发虚拟仿真实验型课件,如:实验装置,实验操作,数据采集实验结果等) ,网络课程,案例(教学案例、学习案例) ,教师资料库,工具软件库等;学生多媒体作品:电脑绘画,电脑动画,学生个人主页,学生游戏,学生多媒体作品,班刊、校刊、团刊等;网站与资源库的开发:专题学习网站,如:语文课的鲁迅网站等,专业学习资源库,如:生物学的岭南佳果等。 加速教育信息化的措施: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抓好英语教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网络通:与天网、地网通,资源通

6、,平台通) ;开发网络资源;实施远程教育,构建终身学习体系;重点抓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使全体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开展教育信息化的教改实验:基于网上资源的协同学习教改实验,基于网上资源的个别化自主学习教改实验,基于网上资源的探究学习教改实验,基于网上资源的综合学习教改实验;基于教室网中同学之间的协同探究学习教改实验,基于校园网中班级之间的协同探究学习教改实验,基于互联网中学校之间、城市之间、国家之间的协同探究学习教改实验。 三、信息时代的新型教育观念 信息时代的教育观:信息时代是知识爆炸时代,每个人除了在受教育年龄时,接受学校的学历教育外;在工作年龄时,为了更新知

7、识,迎接新的工作挑战,还要接受继续教育、终生教育,做到老,学到老。信息时代的学校观:除了学校教育,即传统学校的教室是教育的主要场所外,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网络教育将成为教育的重要场所;也许学校应该成为终生学习的社区资源中心,也许还会变成家长教育中心和健康教育中心;也许学校不再像学校,将整个社区作为学习环境。信息时代的教师观:教师角色应该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信息时代的学生观:学生地位应该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学生应该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意义建构的主体;学生应该是知识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信息时代的媒体观:教学媒体

8、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帮助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即作为感知的对象,又作为认知的手段。信息时代的教材观:除了文字教材外,还有电子教材(如录音带、录像带、光盘)与网上教材,教材作为教师传授知识的内容转变为意义建构的对象。信息时代的教学观:教学应该由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主体性、个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信息时代的教学方法观:教学方法应该由原来单纯的基于归纳或演绎的讲解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 、 “主动探究” 、 “协作学习” 、 “会话商讨”和“意义建构”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总之,走“科教兴国” 、 “科研兴教”之路,实施面向 21 世纪学校教改计划。开展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跃式发展,落实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 陈至立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2南国农 信息技术与创新人才培养 电化教育研究 2000、8-9 3李克东 教育技术发展与电化教育新任务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现代化 汕头大学出版社 19973 4徐福荫 校园网的设计与应用 中国电化教育 2000、4 5吴中江 VBI 数据广播技术的教育应用 电化教育研究 200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