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对教学医院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的探索.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290828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对教学医院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的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对教学医院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的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对教学医院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的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对教学医院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的探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对教学医院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的探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对教学医院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的探索罗花南 1 查丁胜 2 刘嘉丽 3* (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耳鼻喉科 广州 510515;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病科 广州 510515;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教务处 广州 510515)摘要 分析教学医院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通过加强研究生自我管理、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创新党团活动载体等措施,不断完善教育改革新形式下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体制。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创新;综合素质目前,中国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重任。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持续增长和医学院校培养类型的进一步特色化,研究生管理由学校一

2、级管理模式过渡到各培养单位二级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的改变将更加有利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工作、提高培养质量,但是由于在过渡过程中诸多管理环节尚未完全磨合、衔接顺畅,仍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1.当前医学研究生的现状1.1 创新意识薄弱: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结果深刻影响着研究生教育。学生们已经习惯于接受、理解、掌握现有的知识和在固定的框架中思考问题,相对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具体表现在校园里普遍缺乏浓厚的、开放的学术氛围 1。创新意识薄弱的另一原因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些研究生缺乏紧迫感,心态浮躁,为了容易毕业仅从事低层次的重复性科研活动。这些是造成医学研究生创新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1.2 研究

3、生培养和管理亟需改革:高校由于受到旧的管理体制的影响,管理的重心和重点仍然集中在本科教学和本科管理上,而对研究生的教学和管理却放在次要的位置 2。在当今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现实情况下,由各种事务缠身的研究生辅导员管理人数众多的研究生,使得管理者分身乏术,心有余而力不足,疲于应付常规性的行政工作 3,没有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生业余文化活动,使得教学医院研究生的生活局限在实验室、寝室和科室的三点一线,导致医学研究生出现“文化休克”的状态 4-5,严重制约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2.关于教学医院研究生管理和培养的探索* 通讯作者(nfyy_)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新世纪的高等医学教育其教学方式及

4、方法也将更具时代特征,需要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更加有利于医学研究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6。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重创新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使医学研究生的医、教、研能力不断提高。针对目前医学研究生的现状,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切实的措施:2.1 鼓励研究生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生自我管理能力,既可促进研究生自身素质的“升华”,也是对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减压”,可出现“皆大欢喜”的局面,值得提倡。(1)探索研究生自我管理的新举措:将研究生纳入医院管理的整体规划,避免研究生被“边缘化”。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各项学术和文体活

5、动,支持成立研究生会协助研究生专职辅导员开展活动以丰富研究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成立研究生代表大会,集中反应研究生学习(临床实践)、科研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维护全院研究生的正当权益,监督研究生会的工作,选举并产生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鼓励研究生个人及其团队自由竞争,积极参与、筹备、组织学术文艺活动,培养研究生的社会交往和团结协作能力。鼓励支持研究生团体成立体育协会、舞蹈协会、摄影爱好者协会等各类社团组织,医院为社团组织定期开展活动提供便利及经费保障,在年终总结时以评选优秀社团组织为导向,激发其组织活动的热情。(2)重视提高研究生骨干的业务能力:通过定期举办研究生骨干训练营等集训活动强化研究生骨干的综

6、合素质;探索建立优秀研究生骨干或优秀研究生担任本科生兼职辅导员的制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通过组织评选“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社团工作者”等活动,不断引导研究生骨干提高业务能力。(3)深入挖掘高年级研究生的“帮”、“传”、“带”的作用:为使得新来院的研究生尽快熟悉医院环境,适应研究生的新生活,避免少走弯路,应深入挖掘高年级研究生的“帮扶带教”作用。在研究生下科前组织高年级优秀研究生代表为新生做“研究生三年期间究竟应如何度过”的专题讲座;探索建立并完善研究生对口帮扶体系,争取为每位科研基础较差的硕士生、博士生联系一位优秀的博士生对其进行对口帮扶,形成“一对一”、“一对多”的辅助体系,从而大大

7、提高研究生的整体科研水平;深入开展优秀研究生毕业生交流会活动和“我的就业感言”征文活动,邀请毕业研究生“现身说法”,充分利用毕业的季节、经验的舞台将高年级研究生的作用发挥到“极致”。2.2 重视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教学医院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事关教学医院的声誉,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而研究生能力的培养包括医疗、教学和科研三个方面,无一可以偏废。然而,当今研究生的培养类型分为科学学位型和临床专业型,为研究生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人为地设置了障碍,因此应全面实施“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计划”,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重视对医学研究生的通识教育:通过定期举办“科学与人文”系列讲座和“研究生原创文艺作品

8、大赛”等活动,强化研究生的人文科学素养,避免出现“博士不博”的尴尬局面。 (2)重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并资助研究生开展原创性研究,可成立研究生自主创新基金专项资助项目和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由专项资助基金对选题新颖,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进行资助,鼓励开展深度研究。构建研究生参加高质量学术活动的常态化平台,借助专项资助基金资助优秀研究生参加短期海外研修访学、夏令营项目等高品质的学术活动,从而扩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锻炼研究生的表达能力。通过举办研究生学术讲座、“博士生学术论坛”、青年论坛、学术之星评选活动等系列学术活动,全面强化研究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并支持

9、研究生在就读期间进行自主创业,提升研究生创业能力;鼓励支持研究生自主申报专利,探索研究生专利申报替代论文发表的新办法,完善研究生申报专利成果的奖励机制。 (3)注重研究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合理安排研究生的时间分配,鼓励支持研究生参与课程教学、实验带教、实习带教等活动,甚至可通过开展“研究生教学能力大赛”等类似活动来构建培养研究生教学能力的良好平台。2.3 积极创新研究生党团活动载体尝试开展党团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创新研究生党团活动形式;依托医学专业特色背景,不断创新活动内容。通过召开党团会议、举办讲座、开展辩论赛、观看记录片等灵活方式,对研究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纪律教育。以“党建带团

10、建,团建促党建”为指导方针,组织发动各年级的研究生党团支部,根据对口帮扶的农村或社区党支部的实际需求,结合专业特点,集中开展科技支持、文化普及、卫生服务、知识宣讲、文艺演出等支援活动,促进研究生了解社会实际情况,增长才干。通过“五四”青年节开展“学理论知党情”的研究生党团知识竞赛活动、“清明节”组织党团员参加“清明祭英烈”活动、迎“七一”时开展研究生党员标准大讨论活动、举办研究生感恩作品集等感恩教师系列活动来庆祝教师节,培养和增强青年党团员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感恩情怀,达到进一步增强党团员意识、健全组织的目的。推进新时期、新阶段教学医院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改革应以培养研

11、究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不断创新各种学术文体活动的形式和载体,促进研究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来丰富并完善教学医院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各项措施。参 考 文 献1邓砚,王云,肖强,等.从创新科研项目的启动过程看研究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S2):14-15.2刘春桃.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视角下院级管理人员的作用、问题及对策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9(9):312-314.3郭静虹.研究生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管理对策.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1):120-122.4徐隽.文化休克: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2、,2008(1):53-56. 5苏萍.浅析临床医学研究生“文化休克”的原因及管理对策.实用医学杂志,2009(18):3171-3172.6赵炳辉,罗速.浅析21世纪的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1):7The exploration about reformation in training and administration of postgraduates in teaching hospital Luo Hua-nan1 Zha Ding-sheng2 Liu Jia-li3*(1.ENT department of Nanfang Hospital,Southe

13、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515;2.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and Spine center,Nanfang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China;3. Deans Office of Nanfang Hospital,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515Corresponding author:Liu Jia-li*(nfyy_)第一作者简介:罗花南,男,1982年3月出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博士研究生在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研究生兼职辅导员,主要从事头颈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