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new.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290518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new.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new.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new.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new.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new.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 培养目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必须切实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1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德优良,具有实事求是、不断求新、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 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组织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3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外文资料,具有撰写学术论文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4 具有健康的体魄。二、 学习年限1 全日制脱产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为三年。2 在职博士生的

2、学习年限为四至六年。3 对于提前达到培养目标、完成学业并做出创造性成果的博士生,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审批后报研究生院批准,允许提前答辩并申请学位(具体事宜详见吉林大学有关研究生提前毕业的规定);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审批,报研究生院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没有提出延长报告或申请延长期满仍未完成博士论文答辩者,均按结业处理。兼任助教或助研的博士生可按在职博士生对待。三、 培养方式1、博士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重点是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学位论文的需要和个人特点选择学习相关的有关课程,在拓宽基础、加深专业、掌握前沿的基础

3、上,学会创造性科学研究的方法和严谨的科学作风。2、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采取以导师为主的集体指导的方式。对每个学生都要成立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博士生指导小组,可根据该博士生的研究方向及课题的内容,由导师提名,报研究生培养处备案。指导小组的成员一般应由至少 2 名(含导师)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学术梯队成员担任,也可聘请跨学科的专家参加。同时注意发挥所在科室、教研室在培养博士生工作中的作用,为博士生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3、导师要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博士生的基础和特长,在博士生入学三个月内由导师与博士生共同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对课程学习、开题报告、学术活动、科学研究、学位

4、论文等具体要求和进度做出详细计划。培养计划应由博士生本人进行网上存档,并将原稿存博士生所在学院备案。博士生课程学习可与论文工作穿插进行,但最迟要在论文定稿前获得全部学分。4、注意安排和帮助博士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参观学习,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开阔学术视野,活跃学术思想。积极举办学术研讨会或学术报告会,为博士生创造学习和交流的机会。5、导师和指导小组要重视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关心研究生的全面成长,严格要求,严谨治学,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献身精神。四、 研究方向本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如下几个方向(附表一):1. 大陆岩石圈结构与演化以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

5、的多学科综合作为研究基本手段。探讨大陆岩石圈三维结构、物质组成与时空演化。研究方向带头人:李廷栋、张兴洲、叶茂2. 造山带和盆地动力学通过区域构造解析、同位素年代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盆地动力学等多学科交叉手段,研究盆地和造山带的形成过程及盆山耦合机制。研究方向带头人:刘志宏、刘永江、周建波3. 构造解析与构造实验以天然变形岩石的构造分析和高温高压实验为基础,研究地壳不同环境中岩石的变形行为、变形机理和构造表现,探讨早期地壳形成和演化。研究方向带头人:刘正宏、徐仲元、马瑞4. 成矿构造以不同尺度地壳构造研究为基础,结合现代成矿理论,探讨内生金属矿床形成的构造环境和就位机制。研究方向带头人:

6、梁一鸿、李德伦五、 课程及要求(附表二)1 学位课(1)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40 学时,2 学分)(2) 第一外国语(100 学时,4 学分)、其中专业外语(20 学时,1 学分)(3) 基础理论课(2 学分)构造物理模拟(40 学时,2 学分)(4) 专业课(4 学分)构造研究专题与文献综述报告;在导师指导下,根据研究方向参考 50 篇以上专业文献(其中外文文献 20以上),写出 2 万字以上的读书报告,并作公开学术报告,要求在第三学年内完成。(90 学时,4 学分)2 选修课(4 学分)第二外国语(一外为非英语者,必须选修英语二外,80 学时,2 学分)岩石地球化学(40 学时,2

7、 学分)现代测试技术(40 学时,2 学分)专题讲座 (40 学时,2 学分)区域成矿学 (40 学时,2 学分)大陆动力学 (40 学时,2 学分)层序地层学 (40 学时,2 学分)博士生的学位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第一外国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均为必修考试课,以百分制评定成绩,具体考核办法详见吉林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学位考试的有关规定(包括专业外语成绩和综合考试)。博士学位课程考试应在提请论文答辩之前全部结束。博士学位课程考试不及格者,不组织补考,实行重修重考制度,凡学位课程考试不及格者,可与下一届博士生重修和重考,但在论文答辩前必须取得所有规定学分,否则不受理答辩。五、开题报告指导教

8、师应近早确定博士研究生的选题范围,指导博士生通过阅读文献、学术调研,提出论文选题范围,举行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要由论文开题报告评议小组做出评议,评议合格者,确定论文题目、制定论文工作计划,正式进入论文工作阶段。博士生的论文开题报告及制定论文工作计划最迟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由专业统一组织公开进行。博士生在开题报告前,需完成一定量的专业文献阅读,文献阅读量的具体要求及专业文献中外文文献所占具体比例,根据研究方向由院学位分委员会确定。六、学术活动(阶段性成果报告)研究生必须在学期间参加 5 个内容以上公开的本学科或相关学科举行的学术报告或学术讲座(不包括开题报告)

9、。研究生完成开题报告后,在论文工作期间结合论文工作至少公开举行 1 次论文阶段成果报告或者参加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公开作学术报告。七、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博士生必须参加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在博士生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应是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达到国内或国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水平,或被使用部门采用,有较好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在博士生学习和研究期间,至少以第一作者在 SCI 检索刊物上发表 1 篇或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两篇以上(含两篇)学术论文。完成博士学位论文以后,需经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推荐答辩,方可按中华人

10、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审核工作。博士学位论文的审核和答辩工作严格按规定进行,确保论文答辩质量。附表一构造地质学专业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介绍一级学科名称 地质学 代 码 0709二级学科名称 构造地质学 代 码 070904序号 研 究 方 向 主 要 内 容 简 介 带 头 人01 大陆岩石圈结构与演化 以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多学科综合作为研究基本手段。探讨大陆岩石圈三维结构、物质组成与时空演化。李廷栋张兴洲叶茂02 造山带与盆地构造 通过区域构造解析、同位素年代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盆地动力学等多学科交叉手段,研究盆地和造山带的形成

11、过程及盆山耦合机制。刘志宏刘永江周建波03 构造解析与构造模拟 以天然变形岩石的构造分析和高温高压实验为基础,研究地壳不同环境中岩石的变形行为、变形机理和构造表现,探讨早期地壳形成和演化。刘正宏徐仲元马瑞04 成矿构造 以不同尺度地壳构造研究为基础,结合现代成矿理论,探讨内生金属矿床形成的构造环境和就位机制。梁一鸿李德伦附表二 构造地质学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开课学期类 别 课 程编 号 课 程 名 称 任课教师 教师代码 学时 学分 1 2 3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公共课00010011000100210001003100010041学位外语(英语)学位外语(日语)学位外语(俄语)现代科技与马克思

12、主义404442自学自学自学讲授考试考试考试考试专业基础课61010073 构造物理模拟 马瑞张宝福40117840112040 2 讲授 考试必修课专业课61010193 构造研究专题与文献综述报告90 4 读书报告考查61010062 岩石地球化学 葛文春 401195 40 2 610204846102053400020071现代测试技术专题讲座英语二外宋秀环 401985 3040801.522讲授 考查61010052 区域成矿学 孙丰月 401155 36 2 选修课6101011461010102大陆动力学层序地层学许文良刘招君40154140118836402261020082 固体力学与岩石力学梁一鸿 401124 60 3 补修课610202336102024361020253地质构造解析原理构造地质学专论大地构造学专论刘正宏刘志宏张兴洲401125401176402117404040222讲授 考试注:1. 博士研究生至少应取得 16 学分,其中学位课不低于 12 学分。2. 研究方向专题与文献综述报告,要求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根据研究方向参考 50篇以上专业文献(其中外文文献 20以上),写出 2 万字以上的读书报告,并作公开学术报告,在第二学年内完成。3. 第一外语不是英语者,必须选修英语二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