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稿日期: 2003- 04- 16 作者简介: 王世勇( 1966- ) , 男, 河南滑县人,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博士生。史 磊( 1975- ) , 男, 河南原阳人,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助教。文化冲突与中国文化发展问题浅析王世勇, 史 磊中共中央党校, 北京 100091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郑州 450052 摘 要: 外来文化的输入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然而, 不同文明间的冲撞与交融往往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尤其是面对强势文化的挑战, 我们必须以正确的文化心态和我国民族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积极吸纳外来的先进文化, 同时在文化选择模式上, 妥善处
2、理全球化与本土化, 学习与创新的关系, 积极参与各国文化间的交流与竞争, 这样才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关键词: 文化冲突; 外来文化; 强势文化; 全球化与本土化中图分类号: G1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3928( 2003) 05006703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矛盾, 各国文明间的冲突日渐显现。经济上的全球化必然导致不同文化的冲撞与融合。本文试图从文化发展的视角, 透过历史上外来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 就如何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本位文化关系问题作些粗浅的说明与分析。一人类文明的演进与发展过程, 实质上就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
3、的文化相互冲撞与融合的过程。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史, 文化发展的一个重大特点, 就是既保持自己本土的族群特点, 同时又不断地在与外来文化的接触与碰撞中对其加以吸纳。由于外部文化的大量输入, 必然导致各种文化思想的相互冲撞与融合, 从而推动本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无论任何一种民族文化, 如果长期处于封闭状态, 最终都只能导致停滞与落后。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文明演进史上, 中国文化曾在世界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 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并由此逐步养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优越感。然而, 值得注意的是,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也曾经有过两次影响深远的外来文化输入, 即汉唐佛教文化的输入和近代以来西方文
4、化的引入。这两次外来文化输入都曾对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而对外来文化的吸纳则直接导致了中国人文化心态、思维模式的嬗变。尤其是近代西方文化的输入更是直接引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及近代化的启动, 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外在影响不容低估。佛教文化传入中土始于汉代。据史料记载, 东汉初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原, 魏晋以后逐渐兴盛并在隋唐时期达到高峰。中国的汉传佛教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佛教与汉族的儒教文化相互交融, 影响深远, 佛教文化已融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化, 就其本质而言, 乃是一种宗教文化。它之所以能在中国两千年不断发展, 固然是因为其
5、思想和旨趣有与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相契合的一面, 但最重要的是, 中国文化对于外来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同化力。因此, 能够接受佛教文化, 吸收其精华哲理, 并进一步将其转化为中国的区内文化, 与传统的儒、道两家思想互相渗透与融合, 最终实现了佛教的中国化。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 中国已形成了文明程度较高的民族文化及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但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对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它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开宗判教, 通过思考与选择, 以积极的态度了解并消化这种新输入的外部文化。把佛教文化中各种契合中国文化的教义发扬而光大之, 最终形成了哲学色彩浓于宗教的中国佛教。经过佛教中国化的漫长演进, 这一外
6、来文化已经加入中国文化的核! 67 ! 第 16 卷第 5 期2003 年 9 月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Henan Business Colleg e Vol 16 No5 Sep 2003心部分而成为中国的区内文化。第二次影响较大的外来文化输入发生在中国近代。自从1840 年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以后, 西方文化伴随着血与火进入中国。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和前所未有的民族屈辱, 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经历了漫长的理解和接受过程。然而, 与汉唐佛教文化的输入不同, 此时中西文化已有明显的强弱之分。中国面对的是. 数百年未有之变局# 和. 数百年未遇之强敌# 。如何应对西方强
7、势文化的挑战? 能否保存延续几千年的民族文化传统? 这些都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列强的侵凌和中西文化的撞击, 先进的中国人包括清朝开明的官吏不能不认真思考如何应付这种新局面。洋务派的兴起, 提出了.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的主张。他们想输入外国的. 利器# 以强兵, 而对整个古老的中国文化采取全盘肯定的态度。当然, 这种做法难以持久, 很快被康有为、梁启超等的改良派思想所代替。在改良派和. 变法维新# 的推动下, 西方文化从政治思想和制度, 到伦理道德的人文主义以及种种文学艺术作品, 都纷纷被译介到中国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学习西方方面迈出了更大的步子。然而, 辛亥革命并未带来资产阶
8、级革命的真正胜利, 封建主义势力及其文化仍然盘根错节, 牢牢支配着中国的广大民众。国家衰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点燃了五四运动民众反抗的火炬, 也激发了广大知识界文化反思的强烈意向。于是, 以. 民主# 和. 科学# 为旗帜, 大量引进和传播西方文化思想的新文化运动骤然兴起。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一文中, 曾把中国人学习西方, 追求近代化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从器物技术上感觉不如西方, 遂有以. 中体西用# 为指导思想的洋务运动; 第二阶段, 从制度上感觉不如西方, 遂有维新变法; 第三阶段, 从文化心理上感觉不足, 遂有新文化运动。这个总结可谓颇有见
9、识。佛教文化与西方文化输入中国后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 中国人对这两种外来文化之所以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 这两次外来文化输入的背景不同。汉唐是中国经济文化的第一个高峰阶段, 经济文化发展的优势及强势文化的地位, 使得中国人能够以正常的心态从容应对外来文化的挑战。因此, 佛教传入中土后, 中国人能够以积极的态度, 博大的胸襟对其加以评判和吸纳, 并最终将其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然而, 到了近代, 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 中国所面临的文化态势已经发生逆转, 西方文化处于无可置疑的强势地位。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正处在上升时期, 经济及科技实力的强盛, 使得西方列强足以傲视全球
10、, 毫无顾忌地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其殖民扩张战略, 并将西方人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而此时的中国, 国力衰微, 经济文化又远远落后于西方。这就注定了中国在中西文化的对垒中必然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而长期以来养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心态, 又使中国人不愿轻易放弃这种文化优越感, 去接受外来的先进文化。这样一来, 就使得近代以来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吸纳过程不能不一波三折。其次, 在两次外来文化输入中, 中国所处的地位不同。就佛教文化而言, 中国基本上可以说是主动吸纳, 而对西方文化则是被动接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西方文化是伴随着侵略者的枪炮, 伴随着血与火, 伴随着空前的民族耻辱进入中国的, 这就
11、不能不使中国人在试图.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的同时, 对这种文明有着本能的抵触情绪, 很难象对待佛教文化那样坦然接受。而且, 西方文化输入涉及范围之广, 又远非佛教文化所能比拟。西方输入中国的不仅仅是西方的基督教文化, 而且还涉及西方的物质文明、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及思想学说等诸多方面, 其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如何在接受西方先进文化成果的同时, 又能保持本民族文化的固有精髓, 对此许多人不能不心存疑虑。再者, 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相契合的部分较多, 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则相对较大。佛教文化之所以能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 最终成为中国的区内文化, 关键在于它与中国本土的儒家、道家
12、学说相契合, 双方有较强的互补性。相比之下, 中西文化的差异较大, 双方在价值判断、思维模式及道德伦理等诸多方面共性较少, 文化冲撞在所难免。中国数千年形成的文化积淀对西方文化有很强的抵抗力, 这自然就增大了西方文化引入的阻力。二文化流动与文化冲撞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互相影响, 互相渗透, 互相借鉴, 互相吸收, 由此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们在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 还应该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化。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两次外来文化输入, 给我们留下了几点重要的启示。首先, 要以正确的文化心态,
13、 从容应付外来文化的挑战。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 长期以来中国始终是一个文化输出国, 自我中心意识很强。这种以中国为中心的文化心态, 养成了一种很明显的文化优越感。所谓. 夷狄之有君, 不如诸夏之亡也#, . 屏诸四夷, 不与同中国# 。直到明末清初, 华夏文化始终以一种强势文化的面目出现, 而文化上的优越感使中国不愿改进和学习。明代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为了取得中国士大夫的认可和欢心, 违心地修改子午线, 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地图的中央, 足以说明中国当时的狂妄心态。利玛窦曾以一个欧洲人特有的视角, 对中国人之中心态作了如下描述: . 因为不知道地球大小而夜郎自大,
14、 所以中国人认为所有各国中只有中国值得称羡。就国家的伟大、政治制度和学术的名气而论, 他们不仅把别的民族都看成野蛮人, 而且看! 68 ! 2003 年第 5 期文化冲突与中国文化发展问题浅析成没有理性的动物# 。& 这种民族自大主义的文化心理, 决定了中国在很长一个时期对西方的学习始终处于一种漫不经心的表层状态。到了近代, 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输入, 许多人又在外来文化面前滋生了民族自卑感, 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了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 而对西方文化则无批判地一律顶礼膜拜。所谓. 全盘西化# 论的提出, 即是这种文化心态的反映。面对外来文化的挑战, 只有以正确的文化心态, 以平等的地位从容应对
15、, 才能取彼之长, 补己之短, 使其为我所用。其次, 对待外来文化, 要正确处理学习与创新的关系。文化创新事关文化发展的全局, 对待任何外来文化, 我们都不能生吞活剥地采取照抄照搬的态度, 而应该在吸收其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本民族文化的特点加以发展和创造。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 . 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 . 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 , . 文学艺术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地硬搬和模仿, 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明确指出: . 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16、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 . 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 结合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 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因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再者, 学习外来文化, 应该正确处理好文化发展的本土化与多元化的关系。任何一种外来文化要想在中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就必须实现本土化。汉代以后由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 由于致力于中国本土化的实践, 所以能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并最终形成中国佛教文化传统, 与中国本土的儒、道文化相鼎立。然而, 由于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对于外来文化的吸纳不可能遵循同一模式。尤其是
17、面对强势文化的挑战, 在文化选择模式上, 应该突出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特点, 显示中国本位文化的包容性, 而不必过分执着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硬性结合。尤其是在经济上的全球化和政治上的多极化日益发展的今天,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如何在维护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 体现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 使各民族文化保持多元共生局面, 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急待解决的问题。综上所述, 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与吸纳, 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撞与融合是推动各国文化发展的外在动因。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 我们只有以良好的文化心态, 以我国民族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积极参与各国文化
18、间的交流与竞争, 才能从容应对外部文化尤其是强势文化的挑战, 发展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注 释: & 利玛窦 中国札记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13 .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 第三卷) C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860 ( 江泽民 论三个代表 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46 ( 上接 22 页) 另外, 农村公共物品、公共资金的使用透明度较低, 农民无法对这些资源和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许多乡、镇、村干部, 利用掌握公共资金的便利, 大吃大喝, 公款旅游, 甚至参与黄赌毒, 大肆挥霍。而农村账目不清、记账混乱, 甚至造假
19、账的现象极为普遍, 农民对乡村干部的监督有心无力。这已经成为农民利益的重大威胁之一。因此, 认真对待并迅速改变农村基层政权的产生和监督机制, 还农民真正的监督权利, 是解决农村公共资源和公共物品挪用、浪费现象的根本措施。首先, 在村一级, 必须不折不扣地实施村民委员会制度, 确认村民的自治权利, 彻底实行村级财务、政务公开制度, 村干部应定期向本村农民就村财务问题做出说明, 村重大问题必须经村民大会讨论, 经合法投票或其他方式才能确定。其次, 乡镇领导及其他干部的政绩考核, 应广泛征求所在乡镇村民和居民的意见, 并把百姓的褒贬作为该官员升迁的重要参考依据, 促使政府官员形成亲民爱民的形象和作风
20、。再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农民反映的乡镇村干部经济和作风问题, 必须及时进行调查了解, 无论结果如何, 都必须及时向农民做出交待, 对确有问题的, 应当尽快做出处理决定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该村全体农民。当政府在农民心中树起负责、高效、亲民的形象时, 政府与农民的距离也就拉近了, 农民问题的根本解决也就要面临突破了。注 释: & 美 诺思.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M . 上海: 三联书店, 1994. 143. . 马晓河. 让农民享受到最基本的国民待遇 N . 中国经济时报, 2002- 11- 07. ( 毛寿龙. 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 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1. ! 69 ! 第 16 卷第 5 期2003 年 9 月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Henan Business Colleg e Vol 16 No5 Sep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