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执信中学 2013 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生物本试卷共 6 页,满分为 100 分。考试总用时 6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 2B 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
2、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大多数情况下,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于AATP 的水解 B葡萄糖的分解 C淀粉的水解 D脂肪的水解2我国大多数人以大米为主食。大米中最主要的贮能物质是A核酸 B淀粉 C蛋白质 D脂肪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有无A细胞膜 B核糖体 C核膜 D细胞质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是5建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A施莱登和施旺 B沃森和克里克 C达尔文 D孟德尔6小丽没有吃早餐,第四节课时因饥饿而晕倒,此时最好
3、给她喝A纯净水 B矿泉水 C葡萄糖水 D生理盐水7要洗去衣服上的猪油油渍,应选用A蛋白酶 B脂肪酶 C核酸酶 D淀粉酶8在血红蛋白的结构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A磷酸键 B二酯键 C肽键 D离子键9组成 DNA 分子的基本单位是A脱氧核苷酸 B.核糖核苷酸 C氨基酸 D核糖10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核 D. 细胞器11右图为某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由图 可知,该分子的转运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被动运输12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为了检测人体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可选用的试剂是A斐林试剂 B苏丹 III 染液 C龙
4、胆紫溶液 D碘液13细胞中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细胞器 A.核糖体 B. 中心体 C. 高尔基体 D. 线粒体 14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15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 DNA、单链 DNA、双链 RNA、单链 RNA 四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那一种类型,下列做法最合理的是 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率 B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C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 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16一个由 N15 标记的 DNA 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 4 次后标记的 DNA分子占 DNA 分子总数的比例
5、是A1/4 B1/8 C1/16 D1/2417在下列生殖细胞中,哪两种生殖细胞结合会产生先天智力障碍的男性患儿(A 表示常染色体)? 23A+X 22A+X 21A+Y 22A+YA和 B和 C和 D和18运用不同生物学原理,可培育出各种符合人类需要的生物新品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 B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C培育八倍体小黑麦利用的是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D培育抗虫棉是基因拼接或 DNA 分子重组原理19.某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以“研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最好选择调查何种遗传病以及采用的方法是A.白化病;在周围熟悉的 4 10 个
6、家系调查 B. 苯丙酮尿症;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红绿色盲;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D. 原发性高血压;在患者家系中调查20. 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A1 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 B4 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C2 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 D2 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1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D. 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具有很
7、强的抗药性22某同学制作的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中,在一条链中所用碱基模块 AC T G 为1234,则该双螺旋模型中上述碱基模块的比应为 A1234 B3412 C1111 D2323 23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 200 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 15 人,患者为 5 人;男性患者为 11 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多少? A12% B 9% C6% D4.5%24.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A.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B. DNA 是遗传物质C.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蛋白质和 DNA 是遗传物质25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
8、物质主要是 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 2 噬菌体的遗 传物质含有 硫元素 DHIV 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 4 种脱氧核苷酸26. 以含 (NH 4) 235SO4、KH 2PO4 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向大肠杆菌培养液中接种以32P 标记的 T2 噬菌体(S 元素为 32S) ,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噬菌体中的 S、P 元素,下表中对结果的预测,可能发生的是选项 S 元素 P 元素A 全部 32S 全部 31PB 全部 35S 多数 32P,少数 31PC 全部 32S 少数 32P,多数 31PD 全部 35S 少数 32P,多数 31P27. 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 细胞
9、有丝分裂后期 四分体时期 减数第一次 分裂后期 细胞分裂间期A. B. C. D. 28在下列细胞中,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于 A.精原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精细胞29图为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表明生物体内少量的 mRNA 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B、该过程的模板是 mRNA,原料是 20 种游离的氨基酸C、最终合成的肽链 在结构上各不相同D、和碱基互补配对的现象出现在核糖体中30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二倍体水稻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B. 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C. 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
10、得到三倍体水稻,含三个染色体组D. 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二、单项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31.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是 A单细胞生物,生活在陆地 B多细胞生物,生活在海洋C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海洋 D多细胞生物,生活在陆地32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以及其他生物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C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一块棉田中的全部蚜虫33.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某昆虫的体色黑色(B)对灰色(b) 为显性。生活在某一个区域内
11、的该昆虫种群,原来 B 与 b 的基因频率各为 50,后来该区域煤烟污染严重,若干年后发现 B 的基因频率为 90,b 的基因频率为 10。由此可推断出A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B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C该种群产生了新物种 D该种群产生了生殖隔离34基因工程能够定向改变生物的某些性状,目前已应用于医药卫生、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下列选项中,属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实例是A无子西瓜 B四倍体葡萄 C试管婴儿 D转基因抗虫棉35基因工程中的基因“剪刀”是ADNA 聚合酶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C. DNA 连接酶 D质粒36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自然选择37生物进
12、化的实质的是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自然选择的作用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38马和驴杂交能产生的后代叫骡子,能正常发育,但不能生育。这种情况说明马和驴之间存在着:A共同进化 B. 种内关系 C. 地理隔离 D. 生殖隔离39生物进化的内因是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和变异 D适者生存40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A基因、染色体、细胞 B细胞、物种、生物圈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D物种、种群、生态系统41下列各项中能被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 B.牛奶喝入胃中C.注射胰岛素 D.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42下列各组物
13、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 O2、CO 2、血红蛋白、H + B. 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 2OC. 血浆蛋白、Ca +、载体 D. Na+、HPO 42-、葡萄糖、尿素43人剧烈运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 pH 会A大于 7.45 B远小于 7.35 C. 维持在 7.357.45 D. 稳定在 3444下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45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是: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使体液的 pH 保持相对稳定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6. 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指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体液 D组织液47酷暑季节,
14、室外作业的工人应多喝 A 淡盐水 B 核酸型饮料 C 蛋白质型饮料 D. 纯净水生活 48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A. 组织液 B. 淋巴 C. 组织液和淋巴 D. 血浆和组织液49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被破坏后,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B.儿童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肌无力病50. 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体液调节 B神经调节 C免疫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 2 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 3 分,少选且正确得 1 分,未选、错选得 0
15、 分。51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态系统 B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52人体的内环境是一个液体环境,不包括下列哪种液体A细胞液 B血浆 C组织液 D唾液5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进化只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B发生变异的个体总是能适应环境的 C生物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相互影响 D共同进化总是通过物种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54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 地理隔离是新物种的必然经历D不同的物种
16、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55人体关于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A内分泌系统 B神经系统 C循环系统 D. 免疫系统56右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物质交换 示意图,abcd 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体的内环境主要由 bcd 组成的B. bd 之间物质可以相互交换C. b 是组织液D. ab 之间物质可以相互交换5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方向性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种群中生物个体的变异是定向的 B. 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定向的C.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D. 生物进化是定向的58右图是某一伴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根据此图可推出A该病是隐性遗传病B该病是显性遗传病C-2
17、 携带致病基因D-3 是杂合体59人体中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 B、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 C、血糖含量过高 D、淋巴循环受阻60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B. 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C. 内环境的稳态能使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理化性质处于一种不变状态D. 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试卷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2 3 4 5 6 7 8 9 10A B C D A C B C A
18、 C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A D D A B C B B C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B D C B B D C A C D二、单项选择题:本试卷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C D A D B D C D C C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C D C C D B A D C D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 2 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 3 分,少选且正确得 1 分,未选、错选得 0 分。51 52 53 54 55BCD AD ABD AD ABD56 57 58 59 60ACD BCD BD AD 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