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盟:! 学术论坛中美饮食文化差异赵敬(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 )摘要:饮食文化现已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客,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个部分。本文主要托中美饮食的历史文化和便食惯方面论述了两国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及两国饮食文化差异所帝来的文化误区。关键词:中国 美国 饮食文化 差异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一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人类文明始于饮食。饮食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发展。饮食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饮食文化具有厂强烈的地域性。中美文化之间
2、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历史习俗等各方面。历史文化差异中国是个素来重视饮食的国度,在几千年的文明演进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烹饪艺术相比,中国烹饪无论是在食料选取、烹饪技法发出声音,相互之间干杯也只是意思一下,没有碰杯的习惯。餐具使用的不同中国人用筷子夹食物,美国人用刀叉切割食物。不同的食用方式显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在不同文化引导下形成的。中国人自古以来大部分以农耕为主所谓 “面朝黄土背朝天 ”,而西方很多国家其祖先为狩猎民族,饮食以肉类为主。这两种近乎相反的文化倾向反映到饮食中就很自然地体现在餐具的选择以及食用方式上。中国人使用筷子时温文尔雅,很少出现戳,扎等不雅动作,在餐桌
3、上对待食物的态度是亲和的、温柔的。相反,西方人使用刀叉时又切又白面粉制作的面点。中国人爱吃熟菜,美国人爱吃生菜。餐后习惯不同美国人餐后习惯加一份甜食,而中国人餐后习惯吃水果。水果当然比甜食有益,但现在中国人又往往餐后水果再加甜食,尤其是宴席上。而且,中国人往往餐后饮一杯热茶,而美国人餐后却爱饮咖啡。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带来的文化误区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文化误区。比如,在很多中国人眼中,汉堡包、肯肯德基、麦当劳就是典型的美国食品。而事实并非如此。美国的食物很杂。上,还是在菜肴设计,调味的处理上,以及 割,让人感到一种残酷和暴虐,是毫不掩饰 美国人一般而言都比较吃,菜点的酿名上,都有
4、自己的特色。 地蹂躏食物。 , 其而对美国而言,多元性的人为因素比乡 肉食的饮食方式不同 次是 ,等等。而就在土性的地缘因素更具有关键性的影响。美国是个移民之地,所以美国人吃的食物来自许多不同的国家,当人们移居美国,他们也将自己的烹调带了进来。那也就是为什么在美国你几乎可以看到所有不同民族的食物。因此,典型的美国食物除了感恩节火鸡以外,少之又少。美国人所日常食用的大多是对外来食物进行简单加工后的食品。比如我们都熟知的汉堡包(),原是德国汉堡的一种油炸牛肉饼,世纪末由德国传人美国,年有人将这种油炸牛肉饼夹入表面撒有芝麻的小圆面包中作为主食或点心食用。饮食习惯差异饮食观念的不同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
5、同,美国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美国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而中国则更加关注菜肴的色,香、味。中国五味调和的烹调术旨在追求美味,其加工过程中的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攻,都会使菜肴的营养成分被破坏。进餐气氛的不同中餐进餐喜欢热闹,席间相互敬酒敬菜,劝酒劝饭、碰杯夹菜是中餐一大特色,与之恰恰相反的在美国进餐则比较讲究安静,席问宾客很少大声喧哗,很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甚至喝汤或咀嚼食物时都不能美国人所用肉类在烹饪和食用前,都先剔除骨头,鱼去头
6、尾和骨刺,虾蟹去壳,而中国人习惯带骨头烹饪食用。比如在中国饭馆,如果你点鸡肉,得到的往往是一只带着头和脚以及骨头的整鸡。而美国的厨师在烹饪时,都会剔除骨头,并选取最恰当或者最好吃的部分入菜。随后,再用各色调味品、香料和蔬菜进行装饰,使菜品以艺术品的面貌出现。所以,对中国人来说,在餐桌上用手掰掉虾壳或边吃肉边吐出骨头是很常见的,而对美国人来讲,这不仅是困难的,而且在餐桌上用手碰触食品也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辨别肉质新鲜的习惯不同在中国,在饭店门口或一进饭店,就会看到陈列的用于烹饪的各种动物,以此向客人展示食物的新鲜。但是在西方国家,客人只有品尝了菜肴之后才会知道这道菜新鲜与否。烹饪习惯不同中国人烹调
7、时爱放味精,而且会放得较多,美国人通常是不放味精的。味精含钠,过量摄入有损健康,特别是对幼儿的发育生长影响甚大。中国人炒菜时多用大火。因而油烟多,并且不大注意厨房的通风换气。而美国人不爱用大火炝锅,且对厨房的通风条件相当注意。饮食喜好不同中国人比美国人更喜欢进食新鲜蔬菜瓜果。而美国人较中国人每日摄入的蛋白质亦多得多。中国人爱食猪肝、肠、肺等动物的内脏,美国人则无此爱好。另外,中国人爱食糙米和普通面粉,美国人则偏爱精不久前,我的一位美国朋友告诉我,在不少美国人的眼中中国人的日常饮食就是酱油和米团。因此,对于中美饮食文化差异的研究有利于加强中美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更能够消除两国人民交流中的障碍和误解
8、。息之,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两国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彼此饮食文化的差异,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也可以增强我们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宽容和接受。参考文献【 】 罗艳丽从饮食文化差异透视中美核心价值观 【 】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 刘承华文化与人格 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 【 】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 : ,【 】 傅强,王辉浅谈在年奥运会市场中的中西方饮食文化 【 】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 安静解读美国 【 】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科技创新导报 万方
9、数据中美饮食文化差异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赵敬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11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010,“(13)0次参考文献(6条)1.罗艳丽 从饮食文化差异透视中美核心价值观 2007(2)2.刘承华 文化与人格-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 20023.Edward T Hall The Silent Language 19904.傅强.王辉 浅谈在2008年奥运会市场中的中西方饮食文化 2008(3)5.安静 解读美国 20076.林语堂 生活的艺术 1998相似文献
10、(10条)1.期刊论文 史如松.SHI Rusong 抗战期间美国医学界对中国的关注以美国医学会杂志为例 -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27(3)以美国医学会杂志为主要资料,观察抗战期间美国主流医学界视野中的中国.抗战期间,美国医学界对华关注增加,他们主要关注的问题包括:日本侵华行为、美国对华的医药帮助、中国的医学和医疗情况以及中国的疾病问题.其中,在美国参加“二战“后,美国医药助华活动的影响持续增长,促进了中美医学交流,加速了某些先进科技传播到中国的进程.2.期刊论文 朱明权.潘亚玲.Zhu Mingquan.Pan Yaling 美国如何看待中国? 对美国陆战学院2005-2007年关于中国问
11、题研究的分析 -国际观察2008,“(6)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美国对中国的关注日益上升.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陆战学院战略研究所近三年来关于中国问题的出版物的系统研究,尽量客观、准确地揭示出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我们的反思.3.期刊论文 李仕燕.Li Shiyan 美国“亚 太遏制“ 战略与中国“和谐世界“ 外交的博弈 评2008年美国中国军力报告 -东南亚研究2008,“(4)2008年3月,美国国防部最新出台的所谓是小布什政府任内最后一份相关文件.回顾过去8年,小布什政府任内的8份相关文件,明显地透露出美国强化在亚太地区“遏制中国“, 以保持其在这一
12、地区的传统优势的战略意图 .基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稳定的周边环境的事实,中国提出“ 和谐外交“与“和谐世界“ 的外交战略 .面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 “遏制“战略,中国的“ 和谐“战略是否可以成功应对?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4.学位论文 王茂丽 美国发展生物柴油对中国大豆市场的影响基于博弈论的方案分析 2009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能源在全球的发展使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面临新的情况。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发展生物燃料促进粮食的消费;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促进粮食的生产,并且通过进口来解决本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大豆市场面临着相似的情况。虽然从2002年开始,中国政府开始对大豆生产实施补贴政策,但是国内消费量的5
13、0以上倚靠进口,在2003年,大豆进口占了总消费的60以上。其中,美国是中国最重要的大豆进口来源地,2005年前,从美国进口的大豆量占了中国大豆进口份额的50以上,2005年后从美国进口大豆也占到总进口的1/3以上。同时,中国是美国大豆最大的进口国。中国从美国进口大量的大豆,一方面是中国国内生产不能满足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美国大豆补贴政策使美国大豆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美国以大豆为原料发展生物柴油使得中国的大豆市场面临新的情况。美国发展生物柴油的影响将会通过中美大豆贸易传导到中国的大豆市场,因而,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美国发展生物柴油对中国大豆市场的影响。 博弈的双方在制定政策进行决
14、策时,行动往往会相互影响,理性的经济体会选择最优的政策来最大化自己的收益。在这个假定下,对于美国的政策及美国发展生物柴油的情况,中国政府会做出积极的反应。因而一个博弈模型将被用来模拟这个互动过程产生的结果。本文将计量模型和国家偏好函数模型通过差分博弈模型整合到一起,通过模拟方案分析得到实证的定量结果。 中美两国大豆的供给模型、需求模型和中美两国大豆贸易模型中的参数在SAS软件中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 ols)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估计,参数的估计值基本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各个模型不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问题,且模型总体具有较好的模拟和预测功能。 国家偏好函数被用来作为收益函数,国家偏好函数是包
15、含了生产者福利、消费者福利和政府福利在内的有权重的可加函数。政治权重通过显示性偏好的方法求出。在中国大豆市场上,中国政府的政策是偏向于生产者的,近10年来的政治权重的平均值被用来进行模拟分析,其中生产者的政治权重为1.11,消费者的政治权重为0.89。美国对大豆生产者的偏好权重为1.34。 参数估计的结果和政治权重被用于差分博弈模型中进行模拟方案分析。基期为2005年,是美国开始迅速发展生物柴油和2005能源政策法颁布的时间,基准方案设为中美两国没有任何积极的行动,即不采取任何补贴政策,美国不发展生物柴油,通过GAMS软件得到基准方案下的结果。情景分析主要是美国不发展生物柴油和发展生物柴油两种
16、情况,美国发展生物柴油的假设为美国大豆产量的10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在两种情景下,美国的策略方案为营销贷款项目、直接补贴项目、营销贷款项目和直接补贴项目组合策略、营销贷款项目与直接补贴项目与反周期补贴项目的组合策略;中国的策略方案为对大豆面积的1/3、2/3以及全部面积进行良种补贴。均衡结果通过重复剔除劣势策略得到。 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美国的每个行动方案下,比较两种情景下的均衡结果发现美国发展生物柴油,都将使得中国大豆的生产增加,总消费都将减少。中国大豆市场上的总福利都将上升,其中生产者的福利都会增加,消费者的福利都将减少,政府福利除在美国直接补贴行动下的均衡结果将增加外,在美国其他行动下的都将
17、减少。 在美国不发展生物柴油的假设下,纳什均衡策略组合为:美国的最优策略为营销贷款项目和直接补贴项目组合策略,中国政府的最优反应为对大豆全部面积进行补贴。美国以大豆产量10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情景下,纳什均衡策略组合为:美国为营销贷款项目和直接补贴项目组合策略,中国政府的最优反应为对大豆全部面积进行补贴。 相对于基准方案,美国不发展生物柴油情景的纳什均衡下,中国的大豆产量减少6.12,总消费量增长8.88;美国发展生物柴油情景的纳什均衡下,中国大豆产量减少5.50,总消费量高8.40,比美国不发展生物柴油情景下产量增加0.66,消费量减少0.44。从美国进口大豆的数量两种情景下的均衡量分别比基
18、准方案高42.79和28.29,美国发展生物柴油情景下的进口量比不发展情景下减少10.15。相对于基准方案,在两种情景下,中国大豆市场上的总福利都会降低,在美国不发展生物柴油的情景下,中国总福利下降27.24,其中大豆生产者福利将减少37.54,消费者福利会增加14.47,政府福利减少96.35:在美国发展生物柴油的情景下,相对于基准方案下的结果,中国总福利下降26.81,其中大豆生产者福利将减少21.81,消费者福利会增加4.83,政府福利减少97.40,相对于美国不发展生物柴油,中国总福利增长0.59,大豆生产者福利将增长25.19,消费者福利减少8.42,政府福利减少28.72。 通过分
19、析中美两国大豆政策互动过程中的纳什均衡,并将纳什均衡结果与基准方案下的结果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表明无论在美国不发展生物柴油还是发展生物柴油的情景下,美国大豆的补贴政策都给中国大豆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抑制了中国大豆产量的增加,使得中国的总福利和生产者福利都受到损害。与美国不发展生物柴油情景下的均衡结果相比,美国发展生物柴油会使得中国大豆市场上的总福利提高,主要是由于中国大豆生产者剩余提高,中国大豆的生产会增加,但是消费量会减少。 研究结果表明,在美国发展生物柴油和不发展生物柴油的情况下,中国的最优策略都是对全部大豆面积进行补贴。所以,为应对美国大豆政策及美国发展生物柴油的情况,中国应继续扩大大豆
20、补贴面积,增加补贴方式,促进大豆的生产。同时,我国有必要积极利用WTO相关规则,对美国大豆补贴进行诉讼,以维护国内大豆生产者的基本利益。5.期刊论文 石平萍.SHI Ping-ping 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在中国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2(3)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致力于研究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与物质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在评述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在中国的现状之后,指出中国生态批评界存在忽视美国少数族裔文学及其生态思想的缺憾,并对照美国国内少数族裔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及中国的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现状,深入分析造成这一缺憾的根源,强调推进国内外的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对于发展中国、美国乃至世界
21、范围内的生态批评都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6.期刊论文 黄博明 中国对美国商品出口与美国通货膨胀关系研究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1)近几年来,西方世界一直有股“中国威胁论“ 的论调,表现在经济上就是认为 “中国因素“是世界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之一 .通过分析美国近几年的通货膨胀率、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额占美国进口额的比例等因素,得出了中美经济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但是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对美国的通货膨胀的影响微乎其微的结论.7.会议论文 张水鹤 参 观 美国涂料展 促进国际合作 中国染协有机颜料专委会和上海涂染 协会 组团访美寻商机 2008应美国涂料展主办单位和美国商业展
22、览公司,美国永光公司等单位的邀请,根据协会2008年工作计划,由上海涂料染料行业协会和中国染料工业协会有机颜料专业委员共同组团赴美访问团从2008年6月1日到6月14日已完成多项参观、交流、洽谈业务活动并顺利返沪。访问团有来自于涂料、有机颜料、染料和中间体、涂料助剂共12家相关会员单位的14位成员。访问团团长由上海涂染协会会长单位上海涂料有限公司吴惊雷副总经理担任,上海涂染协会秘书长,有机颜料专委会主任张水鹤参加组团和出访。本文依据中国染协田利明秘书长提供的数字分析中国有机颜进出口美国市场的情况。8.学位论文 刘玉 美国在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研究 2007美国是中国重要的贸
23、易伙伴和外资来源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美国在华直接投资和中美贸易均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2005年美国在华实际投资30.61亿美元,是1980年的155倍;同期,中美双边贸易额达到2116.26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近213倍。同时,从更能反映贸易质量的商品结构看,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结构也显示出不断的优化升级,一方面,2005年中国对美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与初级产品出口额之比为973,另一方面,从2003年开始中国对美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超过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已有的研究都侧重分析美国在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总量的影响,本文试图探讨美国在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结构之间的关系。文章首
24、先阐述了美国在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结构关系的理论基础。在分别回顾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发展状况与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的结构特征后,结合两者的发展轨迹,文章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相关性。接着,文章对美国在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协整检验以考察两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相应的短期偏离机制。文章先将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结构作为一个整体与美国在华直接投资联系起来,直接得出美国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结构的影响。然后,通过分别考察美国在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美国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技术密集型
25、产品出口以及低、中、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总量关系来具体分析美国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结构起到了正向的优化作用。之后,文章考察了美国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向美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路径。发现美国在华投资企业通过资本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对美国的出口,提升了美国在华投资企业自身对美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对改善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结构产生了直接促进作用。其次,美国在华直接投资通过技术溢出对中国向美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起到了间接的推动作用,这个作用的弹性系数约为0.41。最后,文章分析了美国在华直接投资在改善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6、,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9.期刊论文 丛慧.Cong Hui 美国反恐战略及其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5)“911“事件改变了美国对安全环境和现实威胁的判断,扩大了新保守主义对美国政策的影响.随着反恐战争的深入,美国政府逐步形成了颇具激进性的反恐战略.在实施该战略的过程中,美国确立了以反恐划线的外交准则,扩大了反恐的打击范围,促成了反恐与其他战略目标的结合,美国“借反恐之名,图谋霸之实“的图谋日益凸现.伊拉克战争后的困境迫使美国对其反恐战略进行了微调,从一味的“ 单边主义“ 转为适当寻求美国主导下的多边合作.美国反恐战略的推进给中国的地缘安全、能源安全和经济安
27、全都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10.期刊论文 沈国兵.Shen Guobing 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宏观决定因素及其影响效应 -世界经济2007,30(11)本文运用负二项计数模型,探究了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宏观决定因素及其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反倾销的宏观决定因素有美国工业生产增长率、失业率、从中国进口渗透率、美元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率、美国对中国出口比重和中国对美出口比重以及美国反倾销法变化;(2)美国工业生产增长率下降、失业率增加、从中国进口渗透率提高和美元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率上升,会增加美国对中国反倾销调查及最终措施数量;而美国对中国出口比重增加,会降低对中国反倾销调查及最终措施数量.相比来看,美国从中国进口渗透增加是对中国反倾销的最主要决定因素;美国反倾销法的变化增加了对中国反倾销数量,而中国对美出口比重减小会对美反倾销行动产生抑制效应.本文链接:http:/ PDF to Word。试用版仅能转换5页文档。要转换全部文档,免费获取注册码请访问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