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283462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摘要:我国自建立证券市场以来,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一直是众人关心的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会计信息披露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披露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幅度提高。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严重的有法不依、披露不规范的现象,同时自愿信息披露也存在着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制度已经刻不容缓,强制性信息披露可以大大节约成本,是各国目前的普遍做法,但是我国会计信息监管本身还不完善,存在着许多弱点,加强信息披露制度是不容质疑的选择。本文就我国会计信息监管的现状、问题、解决方法等做初步探讨,以期能对我国信息披露制度问题有所帮助。关键词:

2、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目录前 言 .1一、概述 1(一)会计信息 1(二)信息披露制度 1(三)会计信息披露与管制间的关系 2二、我国信息披露制度产生的动因及现状 2(一)我国信息披露制度产生的动因 2(二)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现状 31.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形式 32.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成绩 43.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不足 4三、我国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问题 5(一)信息来源道纷杂 5(二)我国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存在垄断行为 5四 我国信息披露制度问题的原因分析 .5(一)市场经济体系不健全 政府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5(二)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整体质量不高 6(三)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 7五 解决信

3、息披露制度问题的对策 .7(一) 加强政府统筹 .71 .建立合理信息披露管制体系 .72 .合理的评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信用 .73 .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实的惩处力度 .8(二)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数量 81.合理配置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 82.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8(三)治理持续信息披露违规的具体建议 9(四)增强投资者的作用 9(五)根据我国实际和国际接轨 9结 论 .9参考文献 .10前 言信息披露制度就是对私人契约失败的有效回应,政府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实施管制是比较符合客观现实的做法,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披露制度最早盛行于西方,近年来,我国政府也

4、开始了信息披露制度,同时,中国正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环境的剧烈变化使得信息披露制度不断受到严峻挑战,在过去几年里,虚假会计信息披露案件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因此,要对信息披露制度进行研究,信息披露制度有效解决了虚假信息泛滥的情况,使企业更加注重经营的透明性,也将有助于政府对市场进行优化配置。规范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行为,有助于为决策者提供所需要的会计信息,为了对信息披露制度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克服单一形式的强制披露、严格管制寻求办法,本文对信息披露制度进行了研究,将有助于发现我国目前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对于政府正确进行管制也大有裨益。一、概述(一)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

5、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会计信息主要用来处理企业经营过程中价值运动所产生的数据,按照规定的会计制度法规、方法和程序,把他们加工成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它包括反映过去所发生的财务信息,即有关资金的取得,分配与使用的信息,如资产负债表等。管理所需要的定向信息,如各种财务分析报表,对未来具有预测作用的决策信息,年度计划,规划,金额等。会计通过信息的提供与使用来反映过去的经济活动,控制目前的经济活动,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二)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就是用公开的方式,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用一定的格式,将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

6、及其他各种资料公布于众。信息披露制度是指为了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解决公司治理中的信息数量分布不对称。信息本质上是一种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市场的非竞争性,这就决定了信息的生产和供给不会主动满足和适应消费者、投资者的需求,为了满足公众投资者信息方面的需求,这就需要证券监管部门进行管制。1933 年美国成立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作为一个独立的管制机构进行信息披露制度。(三)会计信息披露与管制间的关系会计信息市场上,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证券市场有效运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会计信息是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的基石,是确保建立公平、公正、公开证券市场的根本前提。信息披露制度的

7、诱因是由于会计信息不对称、投资者经验能力不丰富、不均衡,会计程序、方法在公司之间运用上的差异。通常意义上的管制,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则对构成特定社会的个人和构成特定经济的经济主体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和及时的会计信息披露相比,私人信息搜寻显然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从这个意义上讲,对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是必要的,信息披露管制集中体现在对会计报告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供求关系及其内容与表达方式的管制上。二、我国信息披露制度产生的动因及现状目前我国虽然建立了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在过去几年里,虚假会计信息披露案件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现在信息披露制度过于泛滥,证监会制订了很多信息披露性的

8、规则,这对一个新兴的市场来说是必要的,但是这些规则出台以后究竟效果如何是值得考虑的。(一)我国信息披露制度产生的动因对于会计信息管制,西方理论界有两种观点会计信息管制论和会计信息非管制论。会计信息非管制论认为,企业有动力向股东和资本市场提供信息。持该观点的学者用代理人理论、竞争性资金市场、竞争性经理人市场进行解释。代理人理论认为,监督代理契约的执行情况需要花费成本,这些成本会降低管理人员的薪金、分红和其他报酬,管理人员必然具有向投资者提供可靠会计信息财务报告的动力,以避免与投资者发生利益冲突而降低这种成本。在竞争性的资本市场中,公司要赢得稀缺资本,有必要自愿披露信息。在竞争性的经理市场上,由于

9、管理人才的竞争,所有者可能撤换管理人员,这种市场压力使经营管理人员必须关心所有者的利益,并且提供反映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的会计报告。正因为如此,企业有动力披露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管制论则认为,会计信息需要进行管制,原因在于:1.信息不对称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各方掌握的信息存在差别。管理者凭借自己对公司的管理权威及信息垄断地位和偏好粉饰会计报告,如果管理者具有借助于会计实现自己机会主义的动机和欲望,会计舞弊就会发生。而投资者又无法详细观察和监管经营管理层的信息披露行为,只能通过管理当局提供的信息间接地评价公司的市场地位和投资价值,因此他们在与管理层的博弈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对会计信息进行管制是必

10、要的。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缺乏提供的动力,一般由政府提供。作为公共物品的会计信息,如果没有政府的强制规定,很少有企业愿意主动提供。 。因此,在缺乏信息管制的情况下,企业提供的信息更“供给不足” ,这就必然要求强化对企业信息的管制。3.市场失灵在自由市场中、如果一种产品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就会存在生产过剩反之就会存在生产不足。市场失灵表明,政府管制使私人产出接近社会最佳量,从而可以改善社会福利。而会计报告在无管制状况下的信息产出则并非帕累托最优,即市场失灵。因此,应对财务信息进行管制。4.证券市场的不完全市场竞争只有投资者都有相同的机会获得同样信息时,证券市场才是

11、公平、有效的, 这种状态就达到信息对称。如果证券市场的信息是畅通的,谁也不能操纵证券价格。但是,现实的证券市场并非纯粹的有效市场,往往存在着诸多信息不对称情况, 内幕交易的存在限制了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因此,有必要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管制。尽管公司有自愿披露会计信息的动力,而且现实中也存在非管制的会计信息。然而经济学的大量研究表明,市场经济需要适度的管制,因为“看不见的手”总有失灵的时候。要使所有的相关信息为公众所获得,必须通过会计管制措施来促进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转。(二)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现状1.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形式中国证监会自成立以来,十分重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工作,中国证券市场建

12、立的信息披露制度采用的是强制披露形式。和西方不同,我国的信息披露制度大部分是由政府主管部门尤其是证监会来主导,自由披露比较少。从形式上,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形式比较单一,上市企业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报表等形式进行披露,同时证监会通过报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观察,披露的内容也由证监会统一规定,这种办法虽然解决了许多问题,但是会造成上市企业的会计披露程式化,长久来看,不利于上市企业的发展。2.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成绩我国信息披露制度制度自建立以来对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通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已经将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提高了 30%以上,我国已经初步解决了证券市场存在的问

13、题关键。我国信息披露制度也将我国的投资者带入一个新的阶段。自从进行信息披露制度以来,我国投资者对证券公司的信心已经上升了一个较大的幅度,因为可以通过报表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现在我国的投资者的投资不再盲目,已经可以掌握企业的动态,有利于市场的规范。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体系已经日渐完善,可以用下图表示13.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不足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第一,上市公司对披露渠道的愿意度较低,没有形成一个长效的机制。第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滞后、虚假和遗漏司空见惯,信息公开性并未完全得以实现。原因是我国的信息披露渠道单一,上市公司没有选择余地而且也不便利;由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使得

14、我国会计信息披露没有充分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披露的信息不完全,甚至存在着虚假的信息,给投资者带来了消极影响,不利于上市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第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能完全和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步。证券市场的不对称成为了强制信息披露存在的理由,进行信息披露制度对于保障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 綦好东 李杰 ,会计管制与公司治理协同改进的机制研究经济管理 2008 年 02 期 三、我国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问题中国正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我国公司会计准则不严密,证券监管力度不严,监管力度不足, 。(一)信息来源道纷杂目前来讲,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的问题比较严重,另外,会计信息披露存

15、在的问题还表现为,虚假信息较多,从对中国上市公司信息违规处罚公告分析,说明上市公司利用推迟公布或不公布信息抵减“坏消息”的影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经营管理人员出于某些原因,可能会粉饰会计信息,甚至以虚假会计信息欺骗信息使用者。在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三个维度上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都比较差。(二)我国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存在垄断行为在管制的市场中,由于公共产品的消费是无成本的,通常消费者会高估其需求或偏好,因而,公共产品往往也会呈现出生产过剩的趋势。会计信息监管当局对信息进行垄断性控制形成会计信息不对称,根据信息不对称,市场中交易各方掌握的信息存在差别,信息披露的垄断性在非管制的会计信息市场中

16、是会计信息的垄断供给者,它不仅限制会计信息的产出而且以垄断价格出售会计信息。四 我国信息披露制度问题的原因分析我国的信息披露制度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下面进行具体论述。(一)市场经济体系不够健全 政府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我国的披露管制不仅没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还带有计划经济的残余。我国的证监会等上市公司管制机构还是停留在政府干预的基础上,没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政府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监管显然比较弱,监管成本比较高,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来看,监管成本主要由政府承担,这给政府财政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同时,由于会计披露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够高,使得我

17、国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难以做全面的把握,更难以配合政府的政策,使得政府的监管出现了盲点,作用难以充分的发挥,更谈不上监管的效率。再者,以往的监管都是由政府控制的,企业一直处于被动,这给监管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二)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整体质量不高在我国,拥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员并不多,使得披露时的信息不够完全,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往往是站在企业的角度上披露,而没有站在公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我国没有建立一整套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没有做到全面监管。通过造假给管理层和所有者带来收益的增加则是造假的边际收益,随着企业造假量的增加,边际收益增加的幅度逐步变小。如图表示:22 陈海红 财会通讯(学术

18、版)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财务造假分析 2008 年第 10 期(三) 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我国并没有建立统一的会计披露管制体系,监督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着监管效率不高的情况。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产生问题还是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问题,管制也会形同虚设,而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显然不能满足披露的需压迫,信息披露的数量也不能有效的配置,监督体系的不完善使得我国证券主管部门难以对上市公司的披露进行严格的核查,从而影响了披露水平。五 解决信息披露制度问题的对策信息披露制度就是对私人契约失败的有效回应,政府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实施管制是比较符合客观现实的做法,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有助于政府对

19、市场进行优化配置。(1)加强政府统筹信息披露制度的核心在企业,主导在政府。 。政府要改革信息披露制度的办法,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披露管制进行完善,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上市公司披露的自愿性的问题。1 .建立合理信息披露管制体系在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中,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非法会计信息披露失真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据国内某大城市对 22 家市管企业及 202 家子公司的审计,查出 114 家企业虚增利润 22.69 亿元,65 家企业虚减利润 4.93 亿元。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主要是加强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还有依靠市场各方面共同努力、多管齐下,才能早日达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20、国际化、规范化的目标。2 .合理的评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信用会计管制不仅应表现为对会计信息的生成与披露行为进行有效的“过程控制” ,而且应进行有效的“结果监管” ,合理的评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信用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至关重要。通过信用评估机构对上市公司诚信情况进行评价,将连续 3 年诚信经营,无违规现象的上市公司纳入“诚信板块” 。如图所示:3 .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实的惩处力度加强对虚假陈述或严重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披露不及时等三大类违规行为的监管与处罚,提高监管效率,提高处罚的公开性,如增加公开谴责的处罚,可以直接地在资本市场上降低上市公司的收益率,处罚与违法、违规行为的

21、获利不能“对价” ,使得违法违规一方永远会感觉收益大于风险,处罚也就不具有威慑力。严格执法,通过增加违规成本,提高惩戒手段的权威性和威慑力,确立监管重点与监管的适度性,加强对虚假陈述或严重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建立违约惩罚制度,强化委托人信息监督机制,提高投资人的信息披露的干预能力是强化反信息欺诈机制的常规性动力。(二)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数量1.合理配置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直接关系着会计信息披露的水平,政府要对信息披露的数量进行监管,改进监管办法,要完善相关准则和规范,对披露会计信息的内容、数量、方式和质量进行详细的、可操作性的规定,重点应保证上市公司尽可能解释自身经营中

22、存在的风险因素和不确定因素。2.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公开披露会计信息的公共物品特性使得信息生产的外部收益很难内部化,因而只能借助外部的强制力来实现会计信息质量上的均衡,会计信息披露更注重披露的质量和价值。在会计信息披露中,重大性的标准直接决定信息披露的范围与程度;对重大性的判断应同时结合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来进行;对重大性的违反往往表现为信息遗漏和不实陈述,应以反映市场对会计信息要求而制定会计准则。其目标应以达到会计信息披露对广大投资者的有用性及有效性,而不是主要满足国家宏观管理及税务上的要求。(三)治理持续信息披露违规的具体建议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不是单方面的努力或改进

23、就可以完成。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及基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自律规则,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可以加强法制建设,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注会行业的管制,订立完整的会计准则,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从而降低信息披露成本,建立合理信息披露管制体系。(四)增强投资者的作用投资者是上市公司灵魂,因此,要加强投资者的监督作用。由于报表可以充分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因此,投资者应该适时观测企业的财务状况,一经发现问题应该及时向董事会反映,以配合企业改进生产经营。投资者还应该恰当的选择企业进行投资,假设所有投资者的选择都是完全理性,那么,市场便出现了完全竞争,投资者如果加强自

24、己的理性选择,市场资源便会配置得更加充分。对于投资者来讲,自己是上市公司的股东,应该发挥本身的作用。(五)根据我国实际和国际接轨欧美证券市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比较完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度,这些制度大部分是根据商品市场发展实际而制定的。我国的信息披露制度毕竟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这和资本主义的会计信息管制有很大的不同,我国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创立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披露制度制度。我国可以加强自愿性披露的试点,弱化政府的强制作用,加强企业的自主性,并对上市企业要求更加严格,这样才能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良好健康有序发展。结 论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应我国市

25、场经济发展的律性规范,但是我国信息披露制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信息披露不充分,虚假信息存在的情况,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同时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政府还应该充分调动上市企业的积极性,变强制披露为自愿披露,变政府事无巨细为宏观规划,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只有加大对上市公司不法行为的监管力度,多管齐下,才能促进我国上市会计披露制度的有序发展。参考文献1 贾纬璇. 关于我国会计管制制度变迁的思考J. 财会研究 , 2009, (10) 25-26 页 .2 徐玲.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3 吕富强. 信息披露的法

26、律透视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年版,第 8 页.4 周传胜. 我国会计管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企业导报 , 2010, (05) .5 彭云.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 原因及改进. 集团经济研究. 20075 月中旬刊(总第 230 期)6 陈秧秧.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会计管制与市场经验述评J. 证券市场导报, 2009, (06) .7 邱文辉、赵漫.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研究的文献综述. 东方企业文化实务商学院. 2010 年 1 月8 陈艳 、孙晓梅. 透视会计管制及其经济后果J. 审计研究 , 2004, (06) .9 张洁.浅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

27、存在的问题和管制措施 山东冶金2002 年第 5 期 10 苏文军.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管制的博弈分析及优化策略 D大庆石油学院, 2009 .11 宋黎.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监管有效性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 2010 .12 周兵. 政府会计管制有效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09 .13 刘峰.1996.会计准则研究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 57 页 14 刘明辉等.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制度及其改进,会计研究 . 2002.第 10 期15 吴联生、李辰. 人类有限性与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 ,.会计研究.,2004 年第 2 期.16 马连福赵颖.国外非财务信息披露研究评

28、述 当代财经 ,2007.NO.7,123-127 17 耿黎 、戴蓬军. 非财务信息的概念和内容概要. 财会月刊(综合) ,2007.8,71-73 18 项卫星、傅立文.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国际金融研究. 2005 年第 4 期. 19 威廉.比弗财务呈报一会计革命.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8 月出版. 20 田昆儒.天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1 徐玲.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12 页22 刘文梅.规范信息披露重建市场作用M.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7.23 Robin S. Poston, Severin V. Grabsk,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Volume 1, Issue 1, March 2000, Pages 9-53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