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沙市第一中学 2010 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题时量:90 分钟 总分:100 命题: 审题: 一、选择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总分 60 分。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代码涂在答题卡上。 )读中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土地、人口及耕地对比图,完成 14 题。1 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都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C区域的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D区域之间没有相互联系2 有关我国南方和北方地理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方无干旱地区,北方无湿润地区 B南方的生长期长于北方C南方冬季多雨,北方夏季多雨 D南方以粮食作物为主,北方以经济作
2、物为主3关于我国南、北方地区主要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水热及其组合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B南方地区热量、水分条件优于北方地区,故耕地面积多于北方C南方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大于北方地区D北方地区人口较南方地区少,故人均水资源多于南方4下列环境问题多发生在北方地区的是A沙尘暴 B泥石流 C酸雨 D风暴潮右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情况。读图回答 56 题。5 图示工业化程度最低的阶段是A B C D6 图示四个阶段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A B C D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完成 710 题。7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接近煤炭产地 铁矿石丰富 水陆交通
3、便利 市场广阔A B C D8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相比,在资源方面处于劣势的是A铁矿石 B土地资源 C水资源 D劳动力9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鲁尔区一度衰落,其内部原因是A生产结构单一 B煤炭能源地位下降C世界性钢铁过剩 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10关于该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是第一次技术革命中出现的工业区 B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其发展的基础C属于分散型工业化的地区 D新建或迁入的企业,以资金雄厚、技术精良的大中型企业为主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完成 1112 题。11下
4、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纳木错 滩涂 黄河 渤海 水稻田A B C D12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 D大片湿地改建为鱼塘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 1314 题。年份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平方千米)年降水量( 毫米)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粮食平均亩产( 千克)1985 年 19 333 520 38 10 2051995 年 10 478 450 42 35 13513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 “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C气候发生
5、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14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A风沙危害严重 B大陆性气候减弱C水土流失加剧 D光照条件变差改革开放 30 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20 世纪 80 年代,珠江三角洲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为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 世纪 90 年代,珠江三角洲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据此回答 1519。15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A环境污染严重 B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C城市化速度低于
6、全国平均水平 D城市建设相对落后16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A城市与乡村界限模糊不清的城乡一体化 B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C大城市连为一体的超级城市体系 D农业产业消失的城市一体化地域17.下列不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有利优势是A.国际经济环境 B.对外开放政策 C.侨乡 D.重化工业基地18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 20 世纪 6090 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A服装制造业 B钢铁工业 C生物制药工业 D化学工业19该种产业部门的迁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A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B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C有利于
7、发挥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的优势 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读“我国东北地区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回答 20-21 题。20.在世界其他地区,生产木糖醇的原料主要是林木,在我国则主要使用玉米芯。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我国用玉米芯作原料抽取木糖醇的主要好处是A.保护森林资源 B.减轻酸雨危害C.推动工业化的进程 D.推动城市化进程21.有关该地发展玉米芯综合产业链,对当地社会、经济、环境产生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B.减轻空气污染和水污染C.挤占本应种植粮食作物的大量土地 D.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2下列关于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可全
8、面度量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B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C在工业化阶段,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均衡增长态势D在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读下图: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回答 23-26 题23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A发电 B防洪 C梯级开发 D 养殖24.田纳西河流域实施梯级开发的有利影响是有利于整个流域进行有效的防洪调度 提高了流域内的通航能力 为区域开发提供了充足的电旅游防洪灌溉第三产业农业现代化航运养殖梯级开发 水电冶金工业电力产业力供应 可根本上防治流域内的环境污染A. B. C. D.25.TVA(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在流
9、域开发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措施是大力发展占地面积大,高耗能高污染工业 调整农、林、牧业结构 矿区土地的复垦 建立公园、野生动物的管理区、风景区A. B. C. D.26.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水质的是A.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B.防治水污染C.保护水源涵养林 D.改善库区生态环境27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发行债券,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投资 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 A B C D在 2009 年的最后一段时间里,我国北方普降大雪,许多地方的降雪量是最近几十年以来的最多。大雪给北方许多居民的生产生
10、活带来了不便,各地有关部门积极组织群众进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据此回答 28-29 题。28为了及时获得这次暴雪影响地区的范围资料,主要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 B数字地球 C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技术29为了及时解救在这次暴雪中因房屋倒塌而被掩埋的车辆、行人,指挥中心在调度救援人员时,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与方法有准确报告伤员的位置 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遥感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A B C D不同地物反射电磁波存在差异,读针叶林与阔叶林的电磁波反射能量差异图,完成 3031 题。30针叶林与阔叶林对电磁波的能量反射率都相对较高的是A蓝光波段 B绿光波段 C红光波段 D近红外波段31据
11、图分析,林业部门常选用哪种遥感影像来区分针叶林和阔叶林A蓝光波段的遥感影像 B绿光波段的遥感影像C红光波段的遥感影像 D近红外波段的遥感影像32 “战斧”式巡航导弹是美军装备的一种超精确、多用途、全天候的巡航导弹,专门用于攻击陆地和海上重要目标,海湾战争一役大出风头。其主要得益于AIT 技术 BRS 技术 CGIS 技术 DGPS 技术33有关数字地球的应用,正确的是A可以控制犯罪的发生 B可为国家大型工程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C可以控制降水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D可以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34右图中甲、乙、丙自然带依次是A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B草原带、荒漠带、森林带C森林带、荒漠带、草原带 D荒
12、漠带、草原带、森林带35引起这种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从东向西降水减少 B从东向西降水增多C从东向西气温升高 D从东向西海拔增加据报道,天津市政府决定将原有的1万亩水稻田改种玉米和小麦。据此回答36-37题。36天津市政府作出农业调整决策的原因是A.华北地区居民习惯吃面食,大米销售有困难 B.水稻产量低于小麦、玉米,经济效益差C.华北地区缺水日益严重,而种水稻需水量过多 D.种植水稻需喷洒农药,会给环境造成污染37这项农业调整决策A.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 B.充分考虑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特点C.说明市场的需求量对农业生产的种类和产量影响最大D.说明对食物的偏好是影响农作物品
13、种选择的最关键性因素2008 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结束以后,许多的旅游公司积极组织游客到奥运会场馆参观。据此回答 3840 题。38这里的游客是旅游活动中的A旅游业的中介体 B客体 C主体 D旅游资源39象“鸟巢”、 “水立方”这样的奥运会场馆以及“国家大剧院”成为旅游的新景点,说明A旅游资源都是有具体的物质形式的B旅游资源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 C旅游资源都是不可消耗的D旅游资源是可以创新的40下列行为中,符合现代旅游要求的是A将自己喜欢的石块取下带回甲 乙 丙 B攀爬险峰以显示自己的勇敢C将废弃的食品袋藏在岩缝里D遵守秩序、有序游览二、综合题(共 20 空,每空 2 分,共 40 分)41下图是我
14、国能源区域分布和能源调运路线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共 16 分)(l) 图中 A 、 B (Bl 、 B2 、 B3 )代表我国正在建设的两大能源工程,它们分别是_工程和_工程。期中 A 工程主线西起 东至 (2)图中 B2 调运的能源是主要是来自_,该能源在这一区域十分丰富的原因是:_ 。(3) 我国政府实施 A、B ( Bl、B 2、B3 )两大能源工程对东部地区有何重大意义?(4 分)42图甲是美国山河及城市分布图,图乙是美国矿产资源及农业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 分)甲 乙(1)图甲中山脉是 ,河流是 , 海湾是 。(2)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是建立在丰富的 和 (矿产)资
15、源基础上。(3)图乙中农业带 A 是 带,农业带 C 是 带,分析说明 A 农业带形成的原因。(4 分)4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共 6 分)材料一 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在中国加入 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山东半岛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梯度错位”空间,发展国际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材料二 山东半岛、日本、韩国位置图(1)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是什么?东 韩 国北京日本山半岛(2)山东半岛成为日韩产业转移承接
16、地的优势有哪些? (3)从工业地域分布来看,日韩产业向山东半岛转移的工业类型可能有哪些?1-10BBAAC AACAB11-20DBBCCBDADA21-30CBCABABDDD31-40DDBAACACDD41(1)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轮南油气田 上海 (2)三峡水电站 落差大,水量丰富 (3)改变东部能源短缺的现状,促进经济发展; 改善能源结构 有效治理大气环境;减轻运煤造成的交通压力。42(1)阿巴拉契亚山脉 密西西比河 墨西哥湾(2)铁矿 煤矿 (3)玉米 小麦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处温带,春夏气温较高/气候温和,适合玉米生长。43(1)两国人多地少,土地价格高;劳动力成本高;资源、能源相对短缺;国内市场狭小(至少答出两点,共 4 分)(2)山东半岛与日韩距离近;经济在全国相对比较发达;市场广阔;交通运输发达;廉价劳动力丰富;土地廉价;煤铁石油资源丰富。(3)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高能耗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