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感伤的优美——曹文轩新古典主义风格论.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228262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伤的优美——曹文轩新古典主义风格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感伤的优美——曹文轩新古典主义风格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感伤的优美——曹文轩新古典主义风格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感伤的优美——曹文轩新古典主义风格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感伤的优美——曹文轩新古典主义风格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感伤的优美曹文轩新古典主义风格论2O06 年第 2 期(总第 196 期)娃寸擒怂THEN0RTHERNF0RUMNo.2.2oo6TotalNo.196感伤的优美曹文轩新古典主义风格论冯学民(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摘要曹文轩坚守 “永恒的古典“创作理念,他的悲剧追求有节制的忧郁情调,呈现为独特的感伤的优美.他试图在古典形态的小说中完成对存在的终极追问,从而提升作品形而上品质.他力求以古典的悲悯救赎缺乏情感的现代社会,用温情和关怀化解“孤独隔膜“这些现代人生困境,他张扬人生的尊严人性的高贵,同时也不回避人性中的阴暗委琐,但仍是将其作为前者的陪衬有节制地诉说,并以平和的态度给予

2、坚决的否定,从而以美的理想统摄真的现实,建构出和谐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境界.关键词 古典 ;感伤; 优美;悲悯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03541(2006)02003803OnneoclassicalstyleofCA0WenxuanINGXuemin(CollegeofLiterature,Jilin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o12,China)Abstract:CaoWenxuaninsistsOilthecreationideaoftheeternalclassical;histragedypotrsueslimitedblueto

3、ne.whichshowstheuniqueandsadace.Heattemptstocompletetheultimatequestiontotheexistenceintheclassicalshapenovel80astohaveapromotionformetaphysicalqualityofhisw0rlcs,Henlakefforttoredeemthemodemsocietywiththedeficientemotionbythecla.sicalefandtomeltlondyandthemutuallackofunderstanding 一一一thesemodemlife

4、dilemmaswithfeelingandconcern,Hedoesnotonlymakewidelythelifedityandnoblehumannatureknown,atthesametime,alsodoesnotavoidthegloomyandthepettyinthehumannature.Buthestillputstheformerinthenreprimarypositionthanthelatter-andgivesthelatterafirmdenialbythegendenlBxaner,and80a8tocontroltherealrealitybythebe

5、autyidealandconstructtheharmoniousneoclassicalartcircumstance.Keywords:classical;sad;grace|ef曹文轩是世纪之交魅力独具的作家,当人们或高擎着先锋的旗帜耽于叙述游戏,或和着“主旋律“ 的节拍摹写现实之时,他却标举“永远的古典 “的创作理念,写作着“感动的文章 “,而能感动我们的 “无非也还是那些东西生离死别,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默默温馨和殷殷情爱“.曹文轩擅写悲情故事,写就于 20 世纪 9o 年代,为其赢得声誉的“成长三部曲 “草房子,红瓦 ,根鸟无一不

6、是悲剧文本,这里有自幼丧母的纸月,马水清,突遭灾祸由富裕陷入困顿的杜小康,赵一亮,为疾病困扰的陆鹤,受死神威胁的桑桑,这里几乎所有的爱情都是爱而不得所爱的结局,几乎所有的友人都要最收稿日期2005101538 一终别离.然而残缺的生活给温暖的抚慰提供了前提,不完满的人生给抗争命运坚守尊严创造了可能.这些文本的叙述声音不是悲痛欲绝地宣泄,戏剧冲突也非剑拔弩张似地大开大合,没有干军万马的宏大场面,也无血雨腥风的残忍酷烈.13 常生活的缺憾和怀念构成这些作品忧郁的底色,悲悯的古典温情弥漫其间,有节制的淡淡的感伤情调中凸显的是人性的高尚和可贵.作为古典趣味的作家,他天然地抵触丑和荒诞,而指向传统审美范

7、畴,然而,曹文轩式的悲剧又绝不是标准的悲怆的崇高,而呈现为一种独特的感伤的优美,这是他个人的悲剧观决定的.曹文轩曾经这样阐释自己的悲剧观:“ 我反对廉价的愉悦,而且还主张文学要有一种忧郁的情调“l2l“;“但我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忧郁不是无节制的悲苦,更不是绝望的哀号,这是一份很有分寸的情感.“_2j(“艺术是一种节制.我喜欢在温暖的忧伤中荡漾,决不到悲痛欲绝的境地里去把玩,我甚至想把苦难和痛苦看成是美丽的东西.正是他们的存在,才锻炼和强化了人的生命.正是它们的存在,才使人领略了生活的情趣和一种彻头彻尾的幸福感.“l2l(p11 他曾经不无欣赏地总结过汪曾祺的写作特点:“怒不写到怒不可遏,乐

8、不写到乐不可支,悲不写到悲不欲生.“l(p 圳的确,曹文轩的作品中弥漫着一种“温暖的忧伤“,“ 忧郁的甜美“,体现出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古典格调.草房子中自幼丧母的私生子纸月与外婆相依为命可谓苦命,但作家并不极力渲染细致描画这种苦痛,这种身世只是作家预设的一个忧伤的基调,作为其人生舞台的一个背景,构建人物关系的一个前提,作家更多的是展示纸月自身性格的坚韧,聪慧,善良和敏感,以及人们尤其是桑桑一家对其的关爱.纸月不是靠 IliON 赚取人们廉价的怜悯,而是以品行赢得了读者的怜爱和钦佩.作家的笔触张弛有度,也控制着读者情感的节奏.终于有着“ 一对乌黑乌黑的眼睛“ 的纸月小辫上扎起了白布条,成为孤儿

9、,她留给读者最后的形象是“两眼汪满了泪水“ 暗自和桑桑告别,然后就和慧思和尚 (这时我们才断定是她的生父)一起失踪了.当读者对她命运的担忧和哀伤达到顶点时,作家宕开一笔,在下一节看似随意地交代了她的结局:“有人在江南的一座美丽小城“看到了纸月和已还俗的慧思.“江南“ 让人联想到富庶,“美丽 “意味着祥和 .作家真挚的祝福跃然纸上 ,读者极端的审美情感也被调适为“温暖的忧伤“. 死亡应是人生电最恐怖和最悲痛的事情,秦大奶奶的死传达出的却是生命的庄严和神圣,秦大奶奶时过境迁的地权观,使得她与油麻地人尤其是小学师生成为势不两立的双方,她的固执让人感到古怪和可恶,然而这位根性善良的老人,以两次用生命为

10、代价的“落水 “赢得了人们的理解和尊重,第一次是为了救一个女孩子,孩子们“排山倒海“般的呼唤“奶奶 “,将她从昏迷中唤醒 ,也冲决了双方心灵隔膜的堤坝,从此,她成了孩子们大家的“奶奶“, 成了油麻地小学的一员.而第二次落水仅仅是为了小学的一只南瓜,却再也没有活过来.“给秦大奶奶送葬的队伍之壮观,是油麻地有史以来没有的,大概也是油麻地以后的历史里不可能有的.油麻地小学的老师和孩子们,一个挨一个地排着,长长的队伍在田野上逶迤了一里多地.“ 作家以油麻地空前绝后的隆重葬礼来褒奖这位可敬的孤寡老人,因为对她的尊敬即是对生命的尊敬,对高贵人性的尊敬.她的死引发的是对生命的敬重,是一种肃穆庄严的情感.作家

11、用祝福调适哀伤,用庄严节制悲痛,在创作中践行着自己的主张:“哭泣决非艺术.极度的悲哀写进文学时,应进行一次降格的处理.因为,不顾形象的哭泣只会损坏艺术.“文学没有理由夸张痛苦 ,因为展示不幸,恰恰是为了“人类的崇高 ,伟大,坚韧与顽强“p .曹文轩在研究新时期文学的悲剧意识时,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悲剧观念,他将悲剧所产生的原因梯次排列:个人和团体社会民族文化人(人类自身) 超自然.并进一步阐释说:“文学的悲剧不应是对现实悲剧的模仿.悲剧是悲剧的悲剧,而不足现实的悲剧.悲剧的痛苦,当然主要应当关注与关怀人的精神痛苦.文学对物质的极度关注与关怀,丝毫也不利于文学获取应有的深度.文学要表现的痛苦,不在

12、物质痛苦的层次上 o-E33(这是与他走向形而卜的创作追求相一致的,他认为“文学走向形而上已成趋势“,“ 占典形态的文学,也具有形而上的特性,但这种形而上只足限于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的范畴的形而上,而现代形态的文学,是哲学范畴的形而上,后者当然比前者更形而上.“_()“中国文学走向形而上,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决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文化限制下,中国文学更适合做的事情,可能是在古典形态范畴中提高作品形而上的程度.“【 p_柳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同样不乏现代派们的终极思索,命运的“偶然“ 同样作弄他笔下的人们 ,在草房子,红瓦中他两次设计仅仅由于传信人的疏忽引起男女的情爱之路急转直下的悲剧.“孤独“,“

13、 隔膜“这些现代的人类困境不仅为加缪们关注,同样也是曹文轩思索的内容,他试图在古典形态的作品中完成对存在的终极追问,以占典的悲悯救赎缺乏情感的现代社会.他设问:“ 托尔斯泰 ,雨果,契诃夫,鲁迅以及沈从文等小说家所创造的古典形态下的小说所具有的悲悯精神,在这个恰恰缺乏情感的现代社会,难道还不是一个显赫的问题?当今小说难道没有重新找回这一精神的必要吗?E)曹文轩笔下的主人公多处于孤独漂泊的不定状态,每部长篇小说的结局都是主人公充满不定的新的漂泊的开始.草房子中的桑桑“又要随着父亲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他用 IliON 和油麻地,草房子告别,“ 桑桑望着一幢一幢草房子,泪眼朦胧之中,它们连成了一大

14、片金色.“ 山羊不吃天堂草的明子在困惑中前行 ,“往哪儿走? 明子突然感到一阵困惑,停住了脚步.他茫然四顾,心一阵慌张.但他很快镇定下来,对鸭子说:你只管跟着我.他坚定的朝前走去,但不太清楚自己究竟要走向何方.那时天空的太阳,已是初夏的太阳.“红瓦中的林冰对未来则感到空虚,他告别了马水清,“望轮船驶向苍茫深处.我忽然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虚黄昏时,我已背起铺盖卷,走上了寂静的白杨夹道.在我的身后,是红瓦房和黑瓦房,是永远的红瓦房和永远的黑瓦房.“草房子 的桑桑 ,山羊不吃天堂草的明子,红瓦中的林冰,根鸟中的根鸟在作品中的结局构成了“离去 “的叙事模式 ,而且随着主人公年龄的增加,人格趋向成熟,离去的

15、情感呈现出怅惘迷茫空虚:焦虑感渐次增强的趋势.这种永远在路上的不定感,折射出精神永久孤独的人类存在困境.隔膜是造成人精神孤独的重要因素,而且他实实在在的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曹文轩笔下的人们 l_一 J 样生活在多种多样的隔膜之中,有的缘于社会价值观的代沟,如秦大奶奶和油麻地人;有的缘于血缘的亲疏,如细马一39与邱二妈;有的缘于出身背景,如杜小康与桑桑;有的缘于某种残疾,如陆鹤与同学们隔膜可以表现为激烈的冲突,也可以表现为冷漠的疏远,有时冷眼相对,有时暗藏心间隔膜给人们带来误解和伤害,有的甚至无法弥补,如马水清和爷爷之间,阴阳两界使未及化解的隔膜成为永远的遗憾.然而,曹文轩试图以古典的悲悯救赎

16、缺乏情感的现代社会.于是他把理解和帮助给予坚守尊严的孤独者,用温情与关怀去沟通人们的隔膜.情感的力量打破孤独和隔膜,从中我们体会到作家对人类的美好祝福.离别值得眷恋的过去,新漂泊也是寻求新梦的开始,作家用真诚和温暖抚慰漂泊者,不让孤独走向极端的焦虑和绝望,他给明子加上“坚定 “的脚步,面对“初夏的太阳“大步前行 .让蕴涵着青春友谊爱情业已成为情感符号的“红瓦房和黑瓦房“, 给空虚的林冰以永远的精神支撑.他笔下的隔膜可以成为无奈的遗憾,伤感的记忆,但绝无刻骨铭心式的仇恨,不可化解的诅咒,他将理解和亲情带入隔膜世界,无论秦大奶奶与学校师生之问,还是杜小康与桑桑之间,细马与邱二妈之间他们的隔膜都是在

17、彼此的关怀和帮助中开始沟通,最终情感的热流融化掉隔膜的坚冰.曹文轩张扬人性中的高贵成分,同时也不回避人性中阴暗委琐的一面,但他很不赞赏现代派小说冷漠态度下对丑陋的直陈.他以从先贤承继下来的悲悯精神,看待人性的弱点,进而更全面地表现出作为智者的高屋建瓴的洞察和宽容,作为仁者的设身处地善解人意的理解和同情.他相信人向善的根性,因而他把少年心灵上的瑕疵看作是他们成长经历中自然的代价,在他们完善人格的过程中加以化解.杜小康在摒弃虚荣的同时理解了真正的自尊,明子在险些丢掉诚信的边缘认识到诚信的可贵.对于杜长明与汤文甫,王儒安与汪奇涵,白麻子与苏鹏这些成年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倾轧报复,作家以让这些成年人最终都

18、没有胜利者的方式对他们进行了小小的惩罚,以平和而非疾言厉色的态度对他们身上人性的弱点加以否定.作者笔下还没有出现一个不可救药的坏人,即便对于卑怯下作的杨文富,庸俗卑劣的甄秀庭,也只是将他们作为刚烈纯洁的夏莲香和艾雯的映衬,来做美丑对比,表现一种含有怜悯的鄙夷,而不是一无是处的全盘否定.曹文轩不回避丑恶,但也只作弘扬美好人性的陪衬有节制地诉说;他坚定地否定丑恶,但采取在悲悯情怀下的平和态度.曹文轩自称:“我在理性上是个现代主义者,而在情感和美学趣味上却是个古典主义者.“l4l(作为现代智者,他对人性的丑陋,人生的荒诞,人类的孤独与隔膜,都有理性的深刻洞察.但作为追求古典美感的作家,他(作者系吉林

19、大学博士研究生)-40-并非传统现实主义的激烈控诉和暴露,也不像现代派的冷酷和尖刻,他以美的理想统摄真的现实,建构和谐的艺术境界,让人们在古典的温馨与温暖中得到慰藉和纯净;在宁静的透着淡淡忧伤的优美情调中,张扬高贵人性,描画美好人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人们梳理出一条“现代抒情小说“(或称“诗化小说“)的线索,关于这-+说类型的概念,有的侧重内容概括为“以童年回忆为视角,着意挖掘乡土平民生活中的人性美,却又将 国民性批判和 重铸民族品德一类大题目蕴藏在民风民俗的艺术表现之中,借民生百态的精细刻画寄托深沉的人生况味.“1(p-有的侧重形式定义 ,称“ 语言的诗化与结构的散文化,小说艺术思维的意念

20、化与抽象化,以及意象性抒情,象征性意境营造等诸种形式特征.“6 其代表作品有鲁迅的在酒楼上,废名的桥,沈从文的边城,师陀的果园城记,萧红的呼兰河传,骆宾基的幼年等.这一线索在历史上几经曲折,在左倾猖獗年代几乎销声匿迹,文革之后汪曾祺受戒,异秉的发表,使之得以传承.然而世纪之交,随着社会环境和文学潮流的变迁,这条线索又趋于式微,曹文轩对此深感遗憾“我们已不可能再经常性地见到契诃夫的草原,蒲宁的那些散文化了的短文,沈从文的萧萧,以及废名先生的那些含了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只花之意境的作品.我们已无机会再像金圣叹那样发出一声绝妙好词的惊叹,或拍案叫一声真是漂亮!我们已不可能在一片

21、美感中心荡神摇,醉眼朦胧.“_41(他身体力行,以厚重的创作实绩和扎实的理论研究,将富于古典美学精神的现代抒情小说发扬光大,也凸显出其小说在当代文坛的独特价直,“ 给世纪末中国文学走向与世界接轨的艺术道路上,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插上了第三块路标,或者说提供了一种选择的可能性“.参考文献1曹文轩.追随永恒 (草房子代跋) 草房子M.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2曹文轩.曹文轩儿童文学论集C.北京:21 世纪出版社 ,1998,3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4曹文轩.永远的古典 (红瓦代后记) 红瓦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5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6吴晓东.现代 “诗化小说“探索J.文学评论,1997,(1).7朱向前.1998: 批量长篇力作浮出水面 N.中华读书报,l999_一 326.责任贬辑王秀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