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土壤肥料学重点整理.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282286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肥料学重点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土壤肥料学重点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土壤肥料学重点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土壤肥料学重点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土壤肥料学重点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朱大强整理,仅供参考土壤肥料学重点整理绪论1.土壤具备植物着生条件和供应水分、养分的能力2.土壤生态系统的特点:(1)土壤是一个可家剖的样块或实体(2)土壤是一个开放系统(3)土壤是一个能量转换器或者是一个具有机能的自然体第一章1.露出地表的岩石经风华后,变成了在地表广泛堆积的疏松的风化产物,而这些堆积物的表层即是形成土壤的重要物质基础- 成土母质2.元素大部分不都一样话务形式存在与地壳中3.成土的主要矿物类型:长石类铁镁类矿物云母类氧化硅类矿物碳酸盐类矿物硫化物磷灰石铁矿黏土矿物成土岩石类型:1.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指地球内部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面冷凝结晶而形成的岩石,前者称侵入岩,后者称喷

2、出岩。主要有花岗岩、流纹岩、闪长岩、辉长岩、玄武岩橄榄岩,等等。2.沉积岩 :又称次生岩是裸露于地表的各种类型的岩石经风化作用而破坏,经各种地质动力作用搬运后沉积,再经压力胶结作用重新固结成岩,也有由生物遗体、残骸堆积沉积而成。沉积岩分为:机械性沉积岩 指砂粒、粉粒、粘粒等物质机械堆积而成的岩石。化学性沉积岩 指原先为水溶性物质,后因外界条件改变结晶析出而形成的岩石,如石膏岩、部分石灰岩。生物性沉积岩 指水中生物的介壳及微生物遗体堆积成岩,如大部分石灰岩、白云岩、珊瑚岩、硅藻岩等。沉积岩的特征是有层理,常可见化石。3.变质岩 :指各类岩石受高温作用或受岩浆侵入发生接触变质,使原来岩石中的矿物重

3、新排列,重新结晶而成的岩石。特征是构造上具有定向排列,常见的有大理岩、片麻岩、片岩、板岩、石英岩等。1、风化的概念与类型风化作用是指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大气和水的联合作用以及温度变化和生物活动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崩解和分解作用.风化过程是形成土壤母质的先决条件 ,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一)物理风化:指在物理因素作用下,岩石,矿物破碎崩解成大小不同的颗粒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它为进一步风化提供了条件。影响物理风化的因素有如下几种:温度、结冰、风 、流水 (二)化学风化:指在化学因素作用下,岩石、矿物等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分解的过程.化学风化的结果使岩石、矿物的化学成分、性质

4、发生变化,并释放盐基、磷、铁、硫等养分,同时生成新的次生矿物.溶解作用:滴水穿石 ,1 份滑石可溶于 110000 份水中水解作用:由于水是弱电解质,更因为水中总是或多或少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朱大强整理,仅供参考这种由于水的电离作用和溶于水的二氧化碳所产生的碳酸对岩石的分解破坏作用称水解作用。水化作用:矿物与水化合成含水矿物造成体积膨大,硬度降低氧化作用:空气中的氧在湿润的条件下,对矿物的氧化作用促使矿物风化。(三)生物风化:指岩石在生物作用下进行的崩解和分解。包括直接引起的风化如地衣苔藓、植物根对岩石的直接破坏,间接引起的风化如生物放出CO2 光合作用产生 O2 2、母质的形成与类型(

5、一)母质的概念母质是指经各种风化作用形成的疏松、粗细不同的矿物颗粒.它是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形成土壤的基础物质.(二)母质的形成与类型由于母质在形成时所受的地质动力不同,沉积部位不同,因而类型有区别,分为几种类型:1,残积母质 (残积物)指岩石经风化后的碎屑就地堆积而成。2,运积母质 指风化的碎屑经过地质动力作用的搬运,在它处重新沉积而成。崩积和坡积母质洪积母质冲积母质湖积母质,海积母质,风积母质,黄土及黄土性母质,冰碛母质 3.母质形成的阶段性 (1)碎屑阶段-岩石风化的最初阶段,物理风化占优势,化学划分不明显,只有氯,硫发生移动,母质中主要是粗大的碎屑(2)钙积阶段-所有的氯,硫已淋失,钙镁

6、钠钾等大部分保留下来,并且一些钙游离出来,形成碳酸钙,沉积在碎屑孔隙的内母质呈中性或碱性反应,灰钙土,漠钙土,黑钙土,栗钙土 即发育停留在此阶段.(3)酸性铝硅阶段-母质中钙镁,钠钾都受到淋失,同时硅酸盐与铝硅酸盐中的硅酸也部分淋失,母质呈酸性反应,颜色为棕或红棕色为主,黄棕壤及部分棕色成土母质发育至此阶段.(4)铝阶段-盐基及硅酸全被淋失,残留的只是铁和铝的氧化物,形成鲜明的红色,母质呈酸性及至强酸性.我国华南的红壤,砖红壤成土母质发育至此阶段. 成土过程:即土壤形成的过程,是指各种成土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土壤发生发育的过程,是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总和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向下挖掘而裸露出来

7、的垂直切面,它是土壤外界条件影响内部性质变化的外在表现自然土壤剖面:覆盖层、淋溶层(腐殖层灰化层) 、淀积层、母质层、基岩层第二章粒级常用的划分标准:国际制、卡庆斯基制、美国制和中国暂拟分类制1石砾及砂粒 它们是风化碎屑,其所含矿物成分和母岩基本一致,粒径大,抗风化,养分释放慢,比表面积小,无可塑性、黏结性、黏着性和吸附性。无收缩性和膨胀性。氧化硅含量在 80以上,有效养分贫乏。2粉粒 颗粒较小,容易进一步风化,其矿物成分中有原生的也有次生的,有微弱的可塑性、膨胀性和收缩性;湿时有明显的黏结性,干时减弱。粒间孔隙毛管作用强,毛管水上升速度快。氧化硅含量在 60一 80之间,营养元素含量比砂粒丰

8、富。3粘粒 颗粒极细小,比表面积大,粒间孔隙小,吸水易膨胀,使孔隙堵塞,毛管水上升极慢。可塑性、黏着性、黏结性极强,干时收缩坚硬,湿时膨胀,保水保肥性强二氧化硅含量在 40 -60土壤质地-在土壤学上把土壤颗粒的不同粒级所占的重量百分比组合即粒级大小及组成比朱大强整理,仅供参考例称为土壤质地,也简称为颗粒组成。土壤质地分类-根据肥力特征相近与否,把土壤颗粒组成划分成若干组,每组为一个质地类别,这种分类办法就叫土壤质地分类。分类方法有:1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 2.卡庆斯基土壤质地分类 3.我国土壤质地分类 4美国土壤质地分类土壤有机质泛指土壤中以各种形态存在的一切有机物质的总称。土壤有机质在自

9、然土壤中差异很大,高的可超过 20%,称为有机质土壤,低于 20%以下的土壤称为矿质土壤。土壤质地划分为砂土、壤土、黏壤土和黏土特点:(1)砂土及壤土类以黏粒含量在 15以下为其主要标准;黏壤土类以黏粒含量在 15一25为其主要标准;黏土类以含黏粒 25以上为主要标准。(2)当土壤含粉粒达 45以上时,在上述 4 类质地名称前加“粉质”字样。(3)当砂粒含量在 55一 85时,则在各类名称前加“砂质”字样。如砂粒大于 85,则称壤质砂土,其中砂粒达 90以上者称为砂土。土壤质地改良途径:1、客土法 2、放淤改良 3、多施有机肥 4、翻淤压砂,翻砂压淤 5、种绿肥(1)土壤有机质-泛指土壤中以各

10、种形态存在的一切有机物质的总称。(二)土壤有机质的元素组成:含 C、H、O、N、S、P、Ca、Mg、Fe、Si 等,平均含碳为 58%,实验室测有机质中的含碳量,再乘以 100/58=1.724 即土壤有机质总量。土壤中的含氮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相关性,土壤有机质碳氮比平均 12:1,因此,土壤有机质/氮=1.724C/N=1.72412/1=20:1,即土壤中的含氮量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5%。(3)土壤有机质物质组成:1 动物残体 2 微生物体 3 上述两种物质中间分解产物代谢产物4 经过复杂生物化学转化后的的高分子化合物腐殖质(四)土壤有机质的化学组成(成分)1、非腐殖物质(非特异性物质)

11、指土壤中动植物微生物残体和它们不同阶段的分解产物。包括:a、碳水化合物 有单糖、多糖(淀粉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质)等b、含氮化合物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等c 、含磷化合物 植素、核酸、磷脂等d、含硫化合物e、脂溶性物质和木质素2、腐殖质(特异性物质)-是指有机生物残体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和再合成作用重新形成的一类特殊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 70%以上,有资料说每公顷土壤每天可以产生 500 千克的这种物质,它对植物的生长极为重要。矿质化作用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最终分解为简单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矿质养料的过程,称为有机质的矿质化作用。矿化分两个阶段:有机物质在微生物分泌出的体外酶的

12、作用下将较复杂的有机物先分解成构成该物质的基础有机化合物。微生物吸收第一阶段的降解产物,一部分作为建造自身的原料,一部分则被彻底转化为最终分解产物,如 CO2、H2O 并释放出无机盐(如 NH4+、SO42、HPO42等) 。土壤有机质的分解程度常用矿化率来表示:土壤有机质的矿化率土壤每年因矿质化作用所消耗的有机质数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一般农业土壤有机质矿化率在 25%之间,自然土壤1%。可计算土壤有机质的消耗,例:一亩地表土重 150000 公斤,土壤有朱大强整理,仅供参考机质含量为 1%,土壤有机质矿化率为 3%,则矿化量为 1500001%3%45 公斤。 影响土壤有机质矿质化大

13、小的因素:1、有机残体的化学组成 2、有机残体的物理状态及残体的 C/N 比 3、温度 4、水气条件 5、土壤酸碱度 腐殖质化作用-土壤微生物将生物残体矿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合成更为复杂的腐殖质的过程,称为有机质的腐殖化作用。矿质化阶段:第一阶段:产生构成腐殖质主要成分的原始材料,如多元酚、氨基酸、多肽、氧化物醌和糖类物质。第二阶段:是合成阶段,微生物将上述原始材料通过某种化合机制(包括缩合等多种酶促反应和可能的纯化学反应) ,进一步合成为腐殖质的单体分子。腐殖化系数:单位质量的有机物料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下来的量占施入量的百分数。耕地土壤一般为 0.20.4 之间.土壤有机质的矿化率

14、土壤每年因矿质化作用所消耗的有机质数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土壤有机质可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可以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有机质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可调节土壤的化学性质可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土壤有机质有利于加速土壤矿物的风化提高土壤有机质有利于土壤增温土壤有机质有助于消除土壤中的农药残毒和重金属污染。 提高土壤有机质的途径:1、增施有机肥,2、秸杆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简单易行的措施3、粮肥轮作,做到用地养地相结合。土壤水分类型:吸湿水-干燥的土粒靠分子引力从土壤空气中吸持的气态水称为吸湿水。膜状水-土粒靠分子引力吸持的液态水,在土粒吸湿水外围形成薄的水 膜。毛管水-土

15、壤孔隙借弯月面力(即毛管力)而保持的水分,称为毛管水。毛管水实际上包括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水的总和。重力水-土壤中所有毛管孔隙充满水后,再有多余的水分不能被毛管孔隙所保持,而受重力作用沿大孔隙向下移动,这种水分叫重力水地下水-当土壤深处有不透水层时,重力水就会在上面聚积形成地下水,又称支持重力水。吸湿系数-吸湿水的最大含量称为吸湿系数,也称最大吸湿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大道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反映的是土壤保水能力的一个指标渗透过程水分进入土壤过程。渗透过程分为两个紧密相连的阶段:渗吸阶段,渗透过程的起始至水分逐渐饱和,水分进入土壤主要靠基质吸力;渗漏阶段,渗透速率趋于稳定阶段,水分进入土壤

16、靠重力作用向下移动。土壤空气的组成与特点:(1)土壤空气中 O2 的数量较大气为少,CO2 的数量较大气为多(2)土壤空气中水汽含量比大气高;(3)土壤空气中含有少量还原性气体;(4)土壤空气的组成不稳定;(5)土壤空气存在的形态与大气不同 ; 土壤空气存在形态按其物理性质分为:1、自由态气体;2、吸附态气体;3、溶解态气体。土壤通气性机制:一是气体对流,二是气体扩散 气体对流是指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的整体交换。其驱动力是总气压梯度,对流迅速,朱大强整理,仅供参考但只占土壤空气与大气交换的 10%。 气体扩散指土壤空气各组分的分子由分压大处向分压小处的运动。是土壤空气与大气更新的主要形式,在土壤

17、中经常进行。进行缓慢但经常进行。其驱动力是某一组分的分压梯度。土壤通气性的调节:(一)改良土壤质地和结构 (二)耕作管理 (三)排水和灌溉4、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吸力的大小与土壤含水量有一定的关系,即土壤含水量越少土壤水吸力愈大,土壤含水量愈高土壤水吸力愈小。将土壤水的能量指标与数量指标作成关系曲线,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利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可以说明土壤水不同含量时的能态及对植物的有效性,土壤水吸力不同,黏土最高,其次是壤土,砂土最低,重量含水量 指土壤水的重量占干土重量的百分率。容积含水量 指土壤中水的容积占自然状态下土壤容积的百分数。水+气=总孔隙容积 土壤空气容积百分数=孔隙度水容(%)

18、土壤固相物质所占的容积百分数=1 一孔隙度可求出土壤固液气三相物质容积比液态水运动分两种情况:一是土壤水的饱和流动(连续整体的运动) ,土壤孔隙全部充满水时土壤水的运动。二是土壤水的不饱和流动,只有部分孔隙有水土壤水的运动。水汽运动的方式(形式) (1)水汽凝结(2)土面蒸发 第三章表面能-土壤能吸附各种离子态和分子态物质的原因是土壤中存在胶体,由于表面的存在而产生的能量,叫做表面能。物质的比面积越大,吸附能力也越强土壤胶体一般带负电,能吸附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于胶体的周围,叫做离子吸附;这些被吸附的阳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互相交换,从胶体表面进入溶液,叫做解吸,这种通过吸附和

19、解吸,引起离子位置相互交换的作用叫阳离子交换作用常见的阳离子引起胶体凝聚作用大小的顺序为: Fe3+Al3+H+Ca2+Mg2+NH4+K+Na+ 致酸离子 H+ 、Al3+ 盐基离子 Ca2+ 、Mg2+、K+、NH4+、 Na+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基本特征 1、可逆反应 2、等价交换 3、受质量作用定律的支配1.阳离子交换能力 受以下因素影响:(1)离子价:高价离子交换能力低价离子 (2)离子半径和离子水化半径:同价离子,离子半径大的、水化半径小的交换能力大,(3)离子的运动速度:H+水化很弱只与 1 个水分子结合,H3O+半径很小,运动速度快,因此交换能力大于二价离子。(4)离子浓度:交换能

20、力弱的离子在浓度足够大的情况下,可以交换吸附浓度低高价离子。水容量:吸力变化时土壤可吸入或释放的水量即水分特征曲线的斜率土 壤 水 重 ( g) 湿 土 重 烘 干 土 重 水重 ( %) = 烘 干 土 重 (g) 100%= 烘 干 土 重 ( g) 100% 水 分 体 积 土 壤 含 水 量 ( 水容 %) = 土 壤 体 积 100%= 水 重 (%)土 壤 容 重 朱大强整理,仅供参考综上所述,阳离子交换能力顺序为:Fe3+ 、Al3+ H+Ca2+Mg2+NH4+K+Na+盐基饱和度:指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K+、Na+、NH4+、Ca2+ 、Mg2+等)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

21、数 。阳离子交换量(CEC)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是指在一定 PH 时每 1000g 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土壤 CEC 大小受这些因素影响:1、胶体含量 质地粘重 CEC 大。2、胶体类型 有机胶体 CEC 远比矿质胶体大,施有机肥可大幅度提高土壤保肥能力。3、土壤 PH 值 影响可变电荷的多少,一般 PH 值升高,H+解离,可变负电荷逐渐增多,CEC也随之增加。(一)土壤 pH 和酸碱性分级:pH 4.5 5.5 6.5 7.5 8.5 9.5级别 强酸性 酸性 弱酸性 中性 弱碱性 碱性 强碱性1、活性酸度-指与土壤固相处于平衡状态的土壤

22、溶液中游离的 H浓度所直接显示的酸度。它是土壤酸度的活度指标,通常用 pH 值表示。一般用水浸出液加指示剂来测定。2、潜性酸度-指土壤胶体上吸附着的 H和 Al3所引起的酸度。它是土壤酸度的容量指标。一般情况下它不显示出来,只有当被吸附的 H和 Al3被交换到溶液中后才显示,所以称为潜性酸度,通常用 1000g 烘干土中 H的厘摩尔数来表示。土壤氧化还原体系-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构成了氧化还原体系。二,土壤孔性指土壤孔隙的状况好坏由两方面衡量:孔隙的量,以孔隙度表示孔隙的质,即大小孔隙分配,上下土层分布。一是要求土壤中孔隙的容积要较多,二是要求大小孔隙的搭配和分布较为恰当。土壤孔性的数

23、量指标:1、土壤孔隙度即总孔度 土壤孔隙的容积占整个土壤容积的百分数。50%最好2、孔隙比 指土壤中孔隙容积与土粒容积的比值。1 最好土壤中的土粒相互黏结团聚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聚合体称之为土壤结构体。分类有:1、片状结构体 2、柱状、棱柱状结构体 3、块状结构体、核状结构体 4、团粒结构(有机质丰富)耕性指标:耕作的难易;耕作质量的好坏;适耕期长短(越长越好与水有关) ;影响土壤耕性的因素:(1)土壤粘结性 土粒间由于分子引力而相互粘结在一起的性质,它使土壤具有抵抗破碎和分散的能力。粘结性的强弱用粘结力表示,单位 kg/cm2 ,不同土壤粘结力的大小不同,同一土壤粘结力也会变化,影响因素有

24、:土壤质地;土壤含水量;交换性阳离子种类;有机质含量。 (二)土壤粘着性 指土壤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粘附外物的性能。用粘着力表示。影响因素为:土壤质地;含水量;有机质含量;代换性离子种类。(三)土壤可塑性 指土壤在一定含水范围内受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形,当外力消失后土壤继续保持变形的性状。土壤含水量 塑性值(塑性指数)=上塑限下塑限;质地 砂土无塑性;粘土矿物种类,蒙脱土高岭石;有机质。(四)土壤松紧性 (五)土壤结持性 三,热量来源,有来自太阳和其他星球的辐射热,有来自地壳深部的地热 ,有土壤中物理,化学反应产生的热 ,另外,还有土壤中生物生命活动产生的热能。土壤接受热量后,土温升降的速率及变化幅

25、度主要决定于土壤的热性质,土壤的热性质主要包括热容量、导热性与导温性。 交 换 性 盐 基 离 子 总 量 ( cmol/kg) 盐 基 饱 和 度 ( %) = 阳 离 子 交 换 量 ( cl/) 10% 朱大强整理,仅供参考1.土壤热容量: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土壤,温度每升高或降低 1K 时所吸收或放出热量的焦耳数叫做土壤热容量 。因素:水矿物土粒有机质空气2.土壤导热性:土壤热量由热量高处向热量低处传导。土壤传导热量的性能即土壤导热性。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土壤松紧度3.土壤导温性(土壤热扩散率):指土壤传递热量后其温度升高难易的性能,是热容量和导热性的综合表现。因素:水 干土易升温,湿土

26、不易升温(一)土壤供肥性能的表现1.作物的长相 作物整个生长期生长好产量高,说明土壤供肥作用好2.土壤形态 耕作层深厚、土色深暗、砂粘适中,土壤结构良好松紧适度的土壤供肥性能好。3.施肥效应不同的土壤类型具有不同的保肥供肥特性,对肥料养分的要求和反应不同,因此施肥的数量、时间、方法、品种应不同。4.土壤样品室内化验的结果 应测土施肥、配方施肥。第六章判断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1,完成植物整个生长周期不可缺少的,2,在植物体内的功能不能被其他元素代替,植物缺少该元素会表现特定症状(缺素症) ,只有补充该元素才能恢复正常 3, 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表现出直接的效果,而不是改善了植物生长的环

27、境条件而产生的间接效果。C 、H 、O: 过去认为大气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N 、P、 K: 土壤中含量少(相对) ,作物需要多,需施肥补充 , 称肥料三要素。S 、Ca、 Mg: 北方土壤一般够用,施磷肥时有所补充Fe 、Mo、 Cu、 Zn、 B、 Mn 、Cl:一般土壤够用,但随产量提高需补充 Zn B Fe 等灰分元素:将作物干物质进行煅烧后,C 、H 、O、 N 以气体形态挥发(气态元素)残留下的不挥发的物质称灰分。灰分中的元素称灰分元素。有益元素:有些化学元素不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但对植物的生长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或促进作用,称之为有益元素。:盐生植物喜 Na 禾本科植物喜 Si

28、豆科植物喜 Co(生物固氮)茶树喜 Al有害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或毒害的元素。 (有益元素或重金属元素超过一定的浓度对植物有害)土壤养分向根表的迁移:1、截获:植物根系与土壤中各养分直接接触时获取养分的方式。影响因素:根系体积、养分浓度2、扩散:土壤中的养分离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运动叫扩散。影响因素:浓度差、土壤湿度、扩散系数3、质流:土壤中养分离子随水流动到达根表的过程叫质流。影响因素: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与离子浓度有关,但不成正比。根系吸收有机养分的特点:脂溶性越强,越容易吸收(脂质假说)小分子有机物易透过膜,大分子有机物难透过膜(分子筛假说)有被动吸收,也有主动吸收现象胞饮作用

29、根外营养特点:1、提高肥料利用率(无土壤中的固定作用) ;2、用量少:NPK1%3,是土壤施用的1/51/10;3、有利于作物后期和密植作物的追肥;4、转化快:32P 肥示踪表明 5 分钟后各器官有 PO43-;5、是施肥的辅助性方法,需和主要措施配合。朱大强整理,仅供参考因素 1、养分种类:2、溶液的 pH 值 3、溶液与叶面接触时间 4、叶片部位 5、作物种类影响作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1,光照和温度影响:(养分吸收能力和有效性)ATP 生成量;养分移动速度;根系酶活性。2,通气:根系的有氧呼吸;土壤的 Eh;养分的形态及转化;二氧化碳含量 3,水分:加速肥料的溶解和有机物的矿化,导致养分

30、的流失(养分溶解;养分扩散;土壤通气) , 4,土壤反应:ph 低抑制蛋白质中羧基的解离促进氨基的解离,蛋白质带正电易吸阴离子 5 养分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增加养分吸收增加,过多烧伤根系(生理干旱) 。6,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1)对抗(拮抗)作用:一种离子的存在能降低另一种离子的吸收。A、载体:离子竞争载体同一位置 B、离子性质:电性平衡 C、Ca 使膜孔性变小,限制 Mg、促进 K 的吸收。(2) 协助作用:一种离子的存在能增加另一种离子的吸收。阴离子促进阳离子吸收, N P K 之间相互促进。 (一)、不同作物的营养特点1、数量:作物需 16 种必需元素是通性;但作物不同所要求的

31、数量不同:块根、块茎类作物如:马铃薯、甘蔗需钾多;以收获叶子为主的蔬菜、茶、桑需氮多;豆类作物能固氮,需氮少,需磷、钾多;油菜、甜菜需硼多;大豆、马铃薯需钙多;水稻需硅多。2、比例:各种作物对不同营养的要求有一定适宜比值,如:Ca/B : 甜菜 100 大豆 500 烟草 1200Fe/Mn : 大豆 1.53.5 小麦 2.5K/Mg 8 烟草缺镁症P/Zn 400 马铃薯缺锌作物每生产 100 斤籽粒需 N:P2O5:K2O 约为 3:1:3 斤。3、形态:作物营养特性不同,对营养元素的形态有特殊要求马铃薯:以 NH4+_N 为好,马铃薯喜 S,施氮肥应优选 (NH4)2SO4,不宜用 N

32、H4Cl。忌 Cl 作物:茶、烟草、柑桔、甜菜、甘薯、甘 蔗、葡萄等。甜菜:以 NO3-_N 为好,因喜 Na,施用氮肥优选硝酸钠。烟草:硝酸根有利燃烧,NH4+促进芳香族挥发油形成 (香味) ,优选 NH4NO3。水稻:优选 NH4Cl,因 S 形成 H2S 毒害根系,Cl抑制亚硝化细菌的活性。合理施肥的原则:植物营养特性与施肥土壤条件与施肥平衡施肥与满足最小养分的原则化肥与有机肥相配合的原则最小养分律: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高低受最小的养分所限制,当一种必需的养分缺乏或不足,其它养分含量虽多,作物也不能正常生长。氮肥的种类:铵态氮肥:液氨(NH3)、氯化铵、硫酸铵、碳酸氢铵、液氨硝态氮肥 :硝

33、酸铵、硝酸钠酰胺态氮肥 :尿素 CO(NH2)2铵态氮肥:氯化铵、硫酸铵、碳酸氢铵、液氨1、NH4+可被胶体吸附,可作基肥;2、易溶速效,可作追肥;3、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朱大强整理,仅供参考4、水田施到还原层;5、氨浓度高时,易损害作物、种子 ,一次用量不能太大(一)液氨(NH3):合成氨直接加压而成1、性质:含氮 82、密度 0.617、沸点33C、有大的挥发性、腐蚀性。2、在土壤中转化很快转成 NH4OH,和土壤反应,局部氨浓度升高、pH 升高。3、施用:能耐 20 个大气压的容器和机械,施入 15CM 以下土层中,秋施基肥为好。(二)碳酸氢铵(NH4HCO3 ):1、性质:含氮 1

34、7;白色粉末;化学碱性: pH 8.28.4;含水量 56.5,易结块;易自行分解、挥发,称为“ 气肥” 。2、在土壤中转化 NH4HCO3 NH4+被土壤作物吸收, HCO3-转化成 CO2 和 H2O,无副成分残留。短期内可使 pH 值上升,随后逐渐恢复3、施用:(1)深施覆土;(2)作基肥、追肥,不作种肥;(3)不能与碱性物质混施;(4)水田深施;(5)砂性土上少量多次施用。(三)硫酸铵(NH4)2SO4 合成氨用硫酸吸收制成(肥田粉)1、性质:含氮 20 21 ,称标准氮肥 无色结晶, 易溶、速效,生理酸性物理性状好,不吸湿,不结块2、在土壤中转化: 中性、石灰土: NH4SCa +(

35、NH4)2SO4 NH4S + CaSO4 酸性土 : NH4S H +(NH4)2SO4 NH4S + H2SO43、施用:(1)可作基肥、追肥、种肥;(2)水田最好不用: SO42- H H2S(3)石灰性土壤深施;(4)喜硫作物优选 ; 如:马铃薯、十字花科植物。(四)氯化铵(NH4Cl ): 制造碳酸氢钠的副产品 1、性质:含氮 2425、白色结晶,易溶、速效、吸湿性稍大,生理酸性肥2、施用:可作基肥、追肥;水田施用优于硫酸铵;忌氯作物尽量不施;对土壤的酸化能力强于硫铵,注意配施石灰;盐碱地上一般不用。复合肥料的概念-凡是含有氮、磷、钾等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成分的叫复合肥。含两种

36、主要成分的称二元复合肥;含三种的称三元复合肥;含三种以上的称多元复合肥。二、含量表示方法N P2O5 K2O 10105N:P2O5:K2O 1:1:0.5总含量 40 高浓度复合肥总含量 3040 中浓度复合肥朱大强整理,仅供参考总含量30 低浓度复合肥一、混合原则:1、混合后不会产生不良的物理性状;2、混合后有利于提高肥效和工效;3、混合后养分不受损失。计算方法:欲配制 10105 混合肥 1 吨,需用尿素(含氮 46) ,过磷酸钙(含五氧化二磷 15)和硫酸钾(含氧化钾 50)各多少 kg? X= AB/CA、欲配制肥料的 Kg 数B、混合肥中有效养分的含量C、各单元肥料中有效养分的含量

37、X、所需某种单元肥料的 Kg 数 需尿素:X100010/46 217.4Kg 需过磷酸钙:X100010/15 666.7 Kg 需硫酸钾:X=10005/50 100 Kg三种肥料之和:217.4666.7100984.1相差 Kg 数可加微肥或填料 (泥炭、有机肥等)第九章1.有机肥料是泛指能用作肥料的各种有机物,或以有机物为主要成分的肥料。2.有机肥料种类:粪尿肥、堆沤肥、绿肥、杂肥、饼肥等。3.有机肥料主要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废弃物,包括种植业中的植物残体、养殖业中的畜禽粪尿以及人粪尿和生活垃圾等。4.人粪尿的合理施用:适用植物:各种粮食作物。忌氯作物少用、纤维类作物首选;适用各种土壤,无灌溉条件下盐碱地区少用;可作基肥、追肥和种肥施用。5.厩肥的施用:适宜于各类土壤与作物 ,腐熟的厩肥施于粘重土壤。半腐熟厩肥施于轻质土壤。一般用作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6.高温堆肥:通气好,腐解快:除病菌 7.高温堆肥方法:地面式-秸秆:马粪:人尿粪 4: 2:1,层层堆铺,加水,最后封顶;半坑式:坑深 1 米,挖有通气沟,再堆高出地面 1 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