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州木本食用油料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资源开发与市场 ResourceDevekaxnt?资源开发?贵州木本食用油料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龙秀琴(贵州省林科院资源所,贵州贵阳 55o011)摘要:对贵州野生特有和稀有的大宗木本食用油料的种类 ,分布,现状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大宗食用木本油料经营水平,选择利用野生木本油料植物资源,加强特有和稀有资源的保护,驯化和繁殖等开发利用建议.关键词:木本食用油料;开发利用;贵州中圈分类号:s565.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141(20o3)04 024302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oftheWoodyEdibleOi
2、lRminGniThouUIGxiuqin(SesxnesIrfimte,Gl;zIAcademy0fForestry,Guiyang55oo11)Abst 髓ct:Theauthoranalthespecies,dbufion,statLls0fthethexxlyedibleoilmdudmglargespeci 鹤,wildspecies,endrficandrarespecies.AttheSrletime,theauthorputforward 跚簿Onraisil1glaspeciesyedibleoiln 啪 n 吼 tlevd,selectionandutilizationwi
3、ldspecieswtxxtyedibleoilplantrem 潞,protection;dnesticafionandbreedingofendnicandrarerem 潞.Keyw 疆 Ib:thexxlyedibleoill“eSOtgO;exploitationandI.Iti1ization;(l;zhI1 前言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我国目前食用油缺口很大,国家每年须用大量的外汇进口食用油.并利用大面积耕地种植草本油料作物,国民所食食油 90%以上都是来源于草本油料作物.自上世纪下半叶以来,开发木本 I 用油已成为各国解决食用油的主要渠道和趋势,目前西欧部分国家基本实现了食用油
4、木本化.因此,无论是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食油需要还是从发展农业生产战略上看,实现草本和木本并举.积极开发利用木本食用油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贵州是一个不沿边,不沿海,没有平原支撑的农业省份,喀斯特面积占全省面积的 61.9%.全省面积耕地以“坡,薄,瘦“ 为特点 .中低产田土面积约占到耕地总面积的 78.8%,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很难再靠扩大良田耕地面积来解决食油短缺的问题,而利用非耕地发展木本油料植物是一个有效途径.木本油料植物种子含油率高,营养丰富,是集油,果,药,材,绿化,观赏,防护,水保为一体的多功能树种,贵州木本食用油料资源丰富,作者根据木本食用油料
5、市场,国内开发利用现状,资源的分布,容量,利用价值,提出了贵州开发利用木本食用油料的建议.2 木油料的市场需求分析和国内外发展趋势在食用油消费中,食用植物油的比例在逐渐增加.收稿日期:20o3-0512;修改日期:20o3-07 一 l5作者筒介:龙秀琴(1968 一),女,IlJsl 乐至人,助理研究员 ,学士,主要从事森林资源培育及推广工作,已发表论文 lO 余篇.尤其是精炼食用油和色拉油的消费比例增长最多.据权威机构预测,油料食油消费将进一步增加,榨油用油料要靠进口弥补生产的不足.近几年食油消费仍将保持年平均增长 50 万 t 左右的速度.1996 年原林业部根据人口预测的木本油料总消费
6、量以及国内主要大宗油料油茶,核桃的消费情况见表 1.裹 1 目内木本油料需求预舅.九五末.九五末 20lO 年人 20lO 年国产品名称人均消国内消费均消费内消费费量(kg)量(万 t)量(kg)量(万 t)木本油料 4.0517.65.5791.2油茶 O.75761.0145核桃 O.2532.40.4564.7从表 1 可以看出,木本油料在未来 10 年内国内的消费量将增加 273.6 万 t,油茶和核桃的需求量也将分别增加 69 万 t 和 32.3 万 t.从我国国情看,木本食用油料林的市场需求量比任何其它经济林产品都旺盛,其营养价值远高于草本食用油.到 2010 年在我国人口达 1
7、4 亿时,若人均食用植物油达 1516kg,其中 1/3 为木本油料,则木本食用油的市场需求量应在 70 亿kg 以上;若在 2030 年人口达 16 亿时,食油消费量接近目前的世界平均水平,则木本食用油的市场需求量3OO 亿 kg,缺口为 230 亿 kg;若有 1/2 来源于木本食用油,市场需求量则将超过 150 亿 kg.3 种类和分布3.1 大宗的木本油料林类型我国大宗的木本油料林类型为油茶,核桃,油棕,油橄榄,文冠果等,其中油茶为我国最大的木本油料?243?瓷源 9q=发? 瓷源开发与市场 Res0urceD 如 omentMd【et200319(4林.根据贵州的木本油料资源分布,产
8、量及经营状况,最适宜贵州大规模发展的大宗木本油料林类型为油茶林,核桃林,油橄榄等,可根据市场和具体情况选择开发利用.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i.): 贵州是全国油茶主要产区之一,油茶分布遍及各地州县,垂直分布一般多在 1000m 左右地区,以铜仁,黔东南分布面积最大 .贵州油茶品种资源丰富,品种类型多达 20 余种,其中小果油茶,寒露红桃,红皮桔型,望谟油茶是适宜贵州发展的优良品种.油茶全身是宝.主产品是一种理想的高级保健食用油.茶油作为一种绿色健康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副产品茶饼,茶枯,茶壳是多种工业,医药原料和有机肥料.油茶树体根深叶茂,四季常绿,是水土保持,生
9、物防火林带和绿化的理想树种.核 O,(JuglansregiaL.):除少数海拔较低的干热河谷地带外,贵州各个地区均有核桃分布,其中以毕节地区核桃的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是省内最着名的产区,其次是黔西南和六盘水市.核桃不仅种子和木材有广泛用途,而且皮,叶,根,壳也有多种用途.核桃油中含各种脂肪酸和亚油酸,味道香浓易吸收,为优质食用油,是我国的大宗出口商品.核桃木材性优良,核,果,皮,树皮和树叶富含单宁,可作鞣料,壳可制活性碳;核桃树干粗大,枝叶茂盛,根系发达,具有强大的固沙固土作用.油橄榄(europao2L.):贵州许多县市引种过油橄榄,但它仅在贵阳,紫云等少数地区长势良好.油橄榄是世界闻
10、名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世界上唯一以天然状态被食用的植物油.橄榄油具有增强消化功能,减少心血管疾病,防止大脑衰老,促进骨骼和神经系统发育等作用,用于医药,美容,食品,日用化工等行业,国际价格一直是大豆油,花生油的 4-6 倍.3.2 野生木本油料野生木本油料中已发现单株产量达 304okg 的树种,增产潜力巨大.贵州有大量的野生木本油料资源有待发掘和开发,几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野生木本油料的分布及产地,利用价值等见表 2.表 2 贵州几种野生木本油料概况3.3 特有及稀有木本油料特有及稀有木本油料是濒危稀有植物,主要为山茶科植物,大多为园林,油料植物,少数可兼作用材林植物,具有潜在的重大利用价值
11、.几种具有开发价值的山茶科木本油料资源分布及产地等简述如下:美丽红山茶(C.delicata),狭叶瘤果茶 (C.neriifotia),冬青叶山茶(C.ilicifolia), 小黄花茶 (Camellialuteoflora)等分布于赤水海拔 5001300m 的山坡林中,美丽红山茶,冬青叶山茶为常绿阔叶小乔木,狭叶瘤果茶,小黄花茶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皱叶瘤果茶(C.rhythopaytta)分布于开阳海拔 900ll00m 的山坡林中,为常绿阔叶灌木.红花瘤果茶(C.rubitubercu)分布于晴隆海拔 10O0m 的山坡林中,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寡瓣红山茶(C.paucipetala)
12、分布于盘县海拔 1800m 的山坡林中,常绿阔叶小乔木.长柱红山茶(C.1ongistyta)分布于赤水,雷山海拔 9001300m的山坡林中,常绿阔叶小乔木.荔波瘤果茶(C.ru?244?bimuricata)分布于荔波海拔 7o0800m 喀斯特山地林中,常绿阔叶小乔木.尖齿离蕊茶(C.acutiserrata)分布于册亨海拔 600-800m 的山坡林中,常绿阔叶小乔木.红药红山茶(C.ruboanthera)分布于晴隆海拔 1800m 的山坡疏林中,常绿阔叶小乔木.贵州石笔木(Tutcheriakzoeicis)分布于赤水海拔 10001300m 的山坡林中,常绿阔叶高大乔木,园林,油
13、料,用材林植物.斑枝石笔木(T.macu/atoc/ada) 分布于三都海拔 900m 的阴坡林中,常绿阔叶高大乔木,园林,油料,用材林植物.贵州折柄茶(Hartiaguizhouensis)分布于榕江海拔 1460m 的阴坡林中,常绿阔叶高大乔木,园林,油料,用材林植物.4 现状及存在问题油茶,核桃历来为贵州传统的主要经济林林种,有一定的资源,生产,管理基础.2001 年贵州省的油茶(下转第 247 页)瓷源开发与市场 ResourceI)evetMarket200319(4?资源开发?素稳定性的研究水平尚不高,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已刻不容缓.3.3 生物技术在天然食用色素生产中的作用天然色素的
14、原料供应易受季节,气候等影响,而用生物技术生产天然色素则克服了这一缺点.现在许多用传统溶剂萃取法生产的天然色素都改用生物技术生产,如辣椒红,胡萝卜素等,将来生物技术必定在天然食用色素的生产中占据主要地位,发挥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1林森.等.精细化工生产配方与应用手册M.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1999,1113.2马自,等.天然食用色素化学及生产工艺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12.3丁学杰.精细化工新品种与合成技术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3.90-91.4刘德峥.精细化工生产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7.5潘长华.实用小化工生产大全(第二卷)M.
15、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401.6凌关庭.天然食品添加剂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012o2.7黎或.南方荚莲红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2.(5):20 21.E8黎或.多功能食用色素苦瓜子衣色素的研究A. 广东工业大学硬士学位论文.1996.1-7.9迪莉拜尔?苏里坦.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1.(10):5961.10王威,等.天然紫草素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2,(6):56-58.11蒲含村.等 .洋葱表皮色素提取及性质研究J.食品科学,2002.(5):43-45.12丁利君,等 .木棉花色素的提取及性质
16、研究J,食品科学,1999.(8):31-33.13崔凌飞,等 .玉米皮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2,(5):66-70.14彭新芳,等 .树脂法提取玫瑰李红色素的工艺研究J.食品科学,2002,(1):75 77.15龚盛昭.食用色素 乌饭树果红色素的研究A.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5.4.16吴雪辉.板栗壳天然棕色素的提取及性能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2,(3):24-26.17李维莉,等 .树脂法分离富集虎杖黄色素J.食品科学.2002,(3):8o82.18肖亚中,等 .栀子蓝色素生产工艺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7):37 41.19HIIAN
17、Xiso-feng,LIYu,LIZhong-lln.StudiesthePolyftmc.tiOI3alEdiblePigmentoftheSeedPeelOfM(1ldicaCharantlaLM.Guangzhou:BookofAbstractsforEurasiaConferenceoilChemi?calScience,ZhongshanUniversityPress,1996,313.20马庆一,等 .天然色素作为防腐剂的筛选及应用研究(二)J.食品科学,2002,(6):78 8o.21王大全,.精细化工辞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64o644.22黎或.苦瓜子衣色素
18、抗氧化性的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2.(10):22-23.(上接第 244 页)籽,核桃产量分别为 9956t 和 7010t,在全国处于中上等水平,但存在种性杂乱,良种化程度低,管理粗放,产量低,经济效益欠佳等问题,特别是省内木本油料野生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落后于省外.4 开发利用首先是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和高新技术建立高产优质,可持续发展的木本油料示范区,为贵州提供木本油料林产业化发展模式和技术储备.其次是筛选野生木本油植物的种质资源,并进行驯化栽培等试验,向科研和生产的广度进军.第三是建立一批油茶,核桃生产和深加工基地,保证量大质优的木本油原料的持续利用.选择油茶主产区的黔东南,
19、铜仁,黔西南和核桃主产区的毕节,六盘水作为木本油料林建设基地.第四以市场为导向,组织有关专家和单位,企业进行高级食用油的研制与加工.以企业为主体,加工多品种的营养型调和油,尤其是老年人,儿童专用油,以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需要,并利用国内外,省内外营销网络拓宽销售渠道,提高经济效益.第五是加强对特有和稀有资源的保护,驯化,繁殖,实现资源的持续和最佳利用.对于生境分布狭窄的贵州特有和稀有种要加大保护力度,通过引种驯化,快繁,定向培育等措施,从中筛选出 23 种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佳,适应性广的油用山茶属树种进行开发利用.参考文献:1李永康.贵州树木手册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2贵州植物志编辑委员会.贵州植物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3邹天才.贵州特有及稀有种子植物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o1.4李健,朱跃军 ,路光.华北地区的木本油料植物J.中国林副特产,2001,(1):56-58.5杨志玲.几种野生木本油料及其经济价值的研究J.经济林研究,2001,(4):36-37.6隋明梅.一座绿色核能库J.湖北林业科技,1998,(1):47-4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