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质量通病防治指南.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228023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通病防治指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质量通病防治指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质量通病防治指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质量通病防治指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质量通病防治指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质量通病防治指南一、路基工程1.1 填方路堤施工后沉降迅速或不均匀沉陷1.1.1 形成原因:1)粉喷桩、挤密碎石桩、塑料排水板打入深度、间距达不到设计要求。2)粉喷桩复搅深度达不到要求或喷粉量未达到设计要求。3)挤密碎石桩未进行反插。4)预压或超载预压沉降未稳定,即卸载。5)软基处理质量未达设计要求。6) 桩未打穿软弱层。1.1.2 防治措施:1)粉喷桩、挤密碎石桩、塑料排水板打入深度、间距应达到设计要求。2)粉喷桩应整桩复搅,喷粉量应达到设计要求。3)挤密碎石桩应进行反插。4)应进行连续的沉降观测,待沉降稳定后方可卸载。5)在现场进行试桩,按试桩结果调整设计桩长。(提醒:北一路项目施工时注意

2、)1.2 路基出现纵向裂缝和错台1.2.1 形成原因:1)清表不到位,路基底存在软弱层。2)沟塘清淤不彻底,清淤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3)路基压实度不均匀。1.2.1 防治措施:21)认真清表及时发现路基基底暗沟、暗塘。2)沟、塘淤泥应清理干净,并采用水稳定性好的材料严格分层回填,并达到设计要求压实度。必要时可采用掺一定剂量的水泥(或石灰)进行基底处理。3)提高路基压实度。(提示:西一路、南五路等项目施工时注意)1.3 路基出现滑裂面1.3.1 形成原因:1)基底存在软土且软土厚度不均匀。2)淤泥清除换填不彻底。3)填土速率过快。4)新旧路基纵向接茬处的连接面碾压不够。1.3.2 防治措施:

3、1)软土处理要到位,淤泥彻底清除。2)彻底处理好水沟、水塘地段的基底。3)对含水量较大的土进行掺灰处理,实施水平填筑,每层填土严格控制平整度、压实度。4)提高新旧路基纵向接茬处的连接面碾压遍数和压实标准。(提示:西一路、南五路等项目施工时注意)1.4 路基碾压出现“弹簧”1.4.1 形成原因:1)碾压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较多。2)高塑性粘性土“砂化 ”未达到应有的效果。3)翻晒、拌和不均匀。4)碾压层下存在软弱层。1.4.2 防治措施:31)低塑性高含水量的土应翻晒到规定含水量方可碾压。2)高塑性高含水量粘性土,进行掺灰并存放一段时间,使其充分“砂化”。3)对产生“弹簧” 的部位翻挖 掺

4、灰后重新碾 压。1.5 路基压实度不够1.5.1 形成原因:1)碾压遍数不够。2)压路机质量偏小。3)松铺厚度过大。4)碾压不均匀,局部漏压。5)含水量偏离最佳含水量超过规定值。1.5.2 防治措施:1)确保压路机的质量及碾压遍数符合规定。2)采用激振力 200KN 以上的振动压路机配合三 轮压路机碾压保证碾压均匀。3)压路机应进退有序,前后碾压应有重叠,边部应增加碾压遍数。4)路基土应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1.6 压实层表面松散1.6.1 形成原因:1)填土路段偏长,拌和、粉碎、压实机具不足。2)粉碎、拌和后未及时碾压表层失水过多。3)压实层土的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过多。1.6.2 防治措

5、施;1)确保压实层土的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差2%内。42)适当洒水后重新进行拌和碾压。1.7 路基表面网状裂缝1.7.1 形成原因:1)土的塑性指数偏高或为膨胀土。2)碾压时含水量偏大,且成型后未能及时覆土。3)压实后养护不到位,表面失水过多。1.7.2 防治措施:1)采用合格的填料,或采取掺石灰、水泥改善措施处理。2)选用塑性指数符合规范要求的土填筑路基,控制填土接近最佳含水量时碾压。3)加强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过分损失。4)合理安排施工组织,各道工序衔接紧凑。1.8 路基表面起皮1.8.1 形成原因:1)压实层土的含水量不均匀且失水过多。2)为调整高程而贴补薄层。3)碾压机具不足,碾压不及时。

6、1.8.2 防治措施:1)确保压实层土的含水量均匀且与最佳含水量差在2%内。2)合理安排施工组织,各道工序衔接紧凑,配备足够合适的机具保证翻晒均匀、碾压及时。1.9 路基灰土灰剂量不均1.9.1 形成原因:1)路基土的“砂化” 不充分。2)路基掺灰采用路拌法时铺灰厚度不均匀。53)拌和不均匀。1.9.2 防治措施:1)液限较大粘性土应在土场掺灰使其充分“砂化” 。2)路基掺灰采用路拌法时按配合比计算铺灰厚度划格均匀铺灰,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以上各项通病提示各单位:路基施工时注意)二、路面基层2.1 二灰土(碎石)抗压强度不合格2.1.1 形成原因:1)石灰剂量不足,石灰等级较低,粘土粉碎

7、不够,拌和不均匀。2)碎石级配不合格。3)二灰土(碎石)抗压试件制备不标准,密度偏小。4)试件养护温度湿度不符合要求,养护期间失水过多。2.1.2 防治措施:1)实际石灰剂量应比设计剂量高出 0.5 个百分点。2)采用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较高的石灰,并充分消解。3)土块粉碎至规定尺寸,拌和应均匀。4)采用几种粒级的碎石掺配,使碎石级配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5)二灰土(碎石)试件高度误差应在0.2mm 范围内,密度符合要求。试件应用塑料薄膜裹覆养生,养生温度湿度应在规定范围内。2.2 二灰土底基层表面起皮2.2.1 形成原因:61)二灰土含水量过大或过小。2)二灰土表层失水过多,未及时碾压。3)

8、未按先轻后重的原则碾压。4)二灰土拌和不均匀。5)有薄层贴补现象。2.2.2 防治措施:1)二灰土的含水量宜大于最佳含水量 1%开始碾压,并及时压实。2)及时清除粘附在压路机轮上的二灰土,并清除路面以外。3)应按先轻后重的碾压程序逐步压实。4)对表面起皮层应清除路面以外,标高用上基层补足,也可及时刨松厚度不小于 10cm 打碎洒水拌匀后再压实。5)严格按放样高程施工,不得采用贴补薄层的方法补足高程。2.3 二灰土(碎石)表面松散2.3.1 形成原因:1)二灰土(碎石)表层含水量较低,不能压实。2)二灰土(碎石)表层冻坏松散。3)冬季覆盖土内水分下渗,使底基层表面吸水而涨松。4)灰剂量不足或石灰

9、失效。2.3.2 防治措施:1)高温干燥气候,碾压过程应适当洒水。2)做好二灰土(碎石)过冬的防冻措施,采用含水量较小,透水性小的土作为覆盖层,且碾压密实。3)严格控制石灰剂量,不得使用不合格的石灰或降低标准使用。2.4 二灰土表面开裂2.4.1 形成原因:71)碾压含水量过大。2)土质塑性指数过高。3)地基沉降尚未稳定,地基沉降不均匀。2.4.2 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碾压含水量。宜大于最佳含水量 1%开始碾压,并及时压实。2)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土或铺筑二灰土底基层,采取二次掺灰的办法降低土的塑性指数3)地基沉降率连续两个月不大于 5mm/月时再施工二灰土底基层。4)裂缝处应加铺土工格栅或土

10、工织物后再施工基层。2.5 二灰石灰碎石压实度不符合要求2.5.1 形成原因:1)含水量不符合规定。2)压路机质量较小,碾压遍数不够,局部漏压。3)二灰碎石拌和不均匀,局部粉煤灰偏多,骨料偏少。4)靠近中央分隔带处加宽不够。2.5.2 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二灰碎石混合料拌和过程中含水量,使碾压前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2%。2)采用激振力 200KN 以上的振动压路机碾 压,按试铺路段的碾压遍数直到压实度符合规定为止。3)拌和站严格控制二灰碎石拌和均匀性,摊铺现场有专人对骨料集中或离析处进行处理。4)中央分隔带处应增加碾压遍数或超宽碾压。2.6 二灰碎石基层摊铺离析82.6.1 形成原

11、因:1)二灰碎石运到摊铺现场已经离析。2)二灰碎石骨料含量偏高,超过 85%,骨料最大粒径超过设计要求。3)摊铺机工作状态不佳。2.6.2 防治措施:1)按设计配合比拌制二灰碎石混合料,集料级配应在设计级配范围以内。2)成品料堆应经常铲平,避免形成锥体粗料流向堆底。3)摊铺机应调整到最佳状态,螺旋布料器中混合料面应与路面平行的平面,并将布料器掩盖。2.7 二灰碎石基层开裂2.7.1 形成原因:1)二灰碎石混合料中二灰比例偏大;集料级配中细料偏多。2)二灰碎石碾压时含水量偏大。3)成型温度较高,强度形成较快。4)碎石中含泥量较高。5)路基沉降尚未稳定或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6)养护不及时。2.7.

12、2 防治措施:1)优化二灰碎石配合比设计,严格按施工配合比拌制混合料,选择合格的集料。2)控制碾压时含水量不超出允许范围(最佳含水量2 范围)。3)待路基沉降稳定后再铺筑基层。4)对已开裂的基层应加铺土工格栅加固,防止裂缝对沥青面层反射影响。(以上通病提示各单位:二灰土、二灰碎石施工时注意)92.8 水泥稳定碎石(砾石)基层开裂2.8.1 形成原因1)水泥剂量偏大。2)基层碾压时混合料含水量偏大。3)养护不及时。4)养护结束后未及时铺筑封层。2.8.2 防治措施:1)及时调整拌和站水泥剂量的稳定性。2)碎石级配应接近要求级配范围中值。3)加水应严格控制。4)养生结束后应及时铺筑下封层5)宜在春

13、末和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施工的最低气温应在 5 度以上,并在第一次冰冻到来之前半个月完成;基层表面在冬季上冻前应做好覆盖层(下封层或摊铺下面层或覆盖粉砂土)2.9 水泥稳定碎石(砾石)抗压强度不合格2.9.1 形成原因:1)水泥剂量不足。2)碎石(砾石)级配不合格。3)抗压试件制备不标准,密度偏小。4)试件养护温度湿度不符合要求,养护期间失水过多。2.1.2 防治措施:1)实际水泥剂量应比设计剂量高出 0.5 个百分点。2)采用几种粒级的碎石掺配,使碎石级配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3)试件高度误差应在0.2mm 范围内,密度符合要求。试件应用10塑料薄膜裹覆养生,养生温度湿度应在规定范围内。

14、4)加强搅拌设备的计量检测,保证计量精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加强碎石(砾石)、砂(石屑)的材料检验,当原材料料源改变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试验。2.10 水泥稳定碎石(砾石)摊铺时粗细分离2.10.1 形成原因:1)水泥稳定碎石(砾石)运到摊铺现场已经离析。2)水泥稳定碎石(砾石)骨料含量偏高,超过 85%,骨料最大粒径超过设计要求。3)摊铺机工作状态不佳。2.10.2 防治措施:1)按设计配合比拌制混合料,集料级配应在设计级配范围以内;定期对搅拌机的计量装置进行检定,确保其计量精度。2)成品料堆应经常铲平,避免形成锥体粗料流向堆底。3)摊铺机应调整到最佳状态,螺旋布料器中混合料面应与路面平行的平面,并将布料器掩盖。4)摊铺前对已离析的混合料人工重新搅拌;如果在碾压过程发现粗细集料集中现象,将其挖除,分别掺入粗、细料搅拌均匀,再摊铺碾压。2.11 水泥稳定碎石(砾石)压实度不符合要求2.11.1 形成原因:1)含水量不符合规定。2)压路机质量较小,碾压遍数不够,局部漏压。3)水泥稳定碎石(砾石)拌和不均匀,骨料偏少。4)靠近中央分隔带处加宽不够。2.11.2 防治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