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2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1定远三中 高一化学组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晒盐”原理的是( )A.蒸馏 B.蒸发 C.过滤 D.搅拌2.煤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直接燃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最近,某企业利用“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新技术”,让煤变成合成气(一氧化碳及氢气总含量90%),把煤“吃干榨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但没有物理变化该技术实现了煤的清洁利用该技术实现了煤的高效利用A. B. C. D.3.
2、下列有关聚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烯是通过加成反应生成的B.聚乙烯具有固定的元素组成,因而具有固定的熔、沸点C.聚乙烯塑料袋因为无毒,可以制食品包装袋D.聚乙烯因性质稳定,故不易造成污染4.工业上合成氨的原料之一为氢气,其来源之一是利用石油气的有关成分如丙烷(C3H8)制取。以下途径,假设反应都能进行,从经济效益考虑最合理的反应是( )A.C3H83C+4H2 B.C3H8C3H6+H2C.C3H8+6H2O3CO2+10H2 D.2H2O2H2+O25.工业上制取硫酸铜不是直接用浓硫酸与铜反应,而是将铜丝浸入稀硫酸中并不断地从容器下部吹入细小的空气泡,这样做的优点是( )节省能源 不
3、产生污染大气的SO2 提高了H2SO4的利用率 提高了Cu的利用率A. B. C. D.全部6.(双选)下列有关污染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雨主要是空气中的NO,经氧化与水反应生成HNO3所形成B.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氟氯烃等物质C.温室效应主要是因空气中CO浓度增高造成的D.发电厂排放大量的废液入河、海中,会使流经的水域溶氧量减少7.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C.减少扔弃垃圾 D.阻止传染疾病8.(2011长春高一检测)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应用于金属的冶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冶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空气
4、、石灰石等,其中石灰石的作用是除去铁矿石中的脉石(二氧化硅)B.湿法炼铜与火法炼铜的反应中,铜元素都发生还原反应C.Mg可由电解熔融的MgO制取,Na也可由电解熔融的NaCl制取D.铝热法还原铁的反应中,放出的热量能使铁熔化9.在实验室进行物质制备,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A.B.C. D. 10.(双选)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成熟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关于海水制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在蒸发皿中灼烧干海带,并且用玻璃棒搅拌B.含I-的滤液中加入稀硫酸和双氧水后,碘元素发生还原反应C.在碘水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
5、蓝色D.碘水加入CCl4得到I2的CCl4溶液,该操作为“萃取”11.将甲、乙两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已知甲、乙的某些性质如下:则应采取的分离方法是( )A.蒸馏 B.干馏 C.分液 D.过滤12.(2011无锡高一检测)欲测定烟雾中的SO2含量,可做下列实验:取100 L该空气(标准状况),通过盛放100 mL过氧化氢(H2O2)水溶液的吸收瓶,使它们充分反应,生成硫酸。在吸收后的水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经测定其质量为11.65 g,则该空气中SO2的体积分数是( )A.1.12% B.2.24% C.3.36% D.无法计算 二、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
6、分)13.(6分)我国南海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带,能源总量估计相当于中国石油总量的一半;而我国东海“可燃冰”的蕴藏量也很可观,“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晶体(CH4H2O)。请结合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_。A.CH4H2O晶体中水是溶剂 B.CH4H2O的组成元素有3种C.CH4H2O中CH4和H2O的质量比为11 D.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2)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在新世纪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你认为能开发利用的新能源还有(填写两种)_,_。14.(8分)“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
7、。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_(填字母)。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c.采用节能技术 d.利用太阳能、风能(2)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a.6CO2+6H2O C6H12O6+6O2b.CO2+3H2 CH3OH+H2Oc.CO2+CH4CH3COOHd.2CO2+6H2CH2=CH2+4H2O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_,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_。(3)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各国科学家提出了不少设想。有人根据液态CO2密度大于海水密度的事实,设想将CO2液化后,送
8、入深海海底,以减少大气中的CO2。为使CO2液化,可采取的措施_。a.减压、升温 b.增压、降温 c.减压、降温 d.增压、升温15.(20分)(2011西安高一检测)将所列仪器组装为一套实验室蒸馏石油的装置,并进行蒸馏,可以得到汽油和煤油。(1)A、B、C三种仪器的名称分别是_。(2)将以下仪器按(一)(六)顺序,用字母a,b,c,表示连接顺序:e接_;_接_;_接_;_接_。(3)A仪器中c口用于_,d口用于_。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在_位置。(4)在B中注入原油后,加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_,给B加热,收集到沸点为60150 间的馏分是_,收集到150300 间的馏分是_。定远三中高一化学期
9、末复习试卷答案必修2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11.【解析】选B。海水晒盐是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海水蒸发,从而使海水中的NaCl结晶析出,因此化学实验中的蒸发操作类似“海水晒盐”原理。2.【解析】选C。煤的气化涉及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该技术是将煤转化为清洁能源,并提高利用率的一种有效方法。3.【解析】选C。聚乙烯是由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聚乙烯分子由于n不同,因此聚乙烯为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聚乙烯性质稳定,不易降解,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制品易造成“白色污染”,聚乙烯由于无毒可制作食品包装袋。4.【解析】选C。从经济效益考虑,最合理的应该是:反应条件比较低,采用的温度较低,消耗的能量低
10、,消耗等量的反应物,反应后的生成物较多。从以上分析看,C项中反应条件比较低,且消耗1 mol丙烷生成的氢气最多,为10 mol。5.【解析】选C。生成等量的硫酸铜,直接用浓硫酸与铜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消耗的硫酸多,同时产生污染大气的SO2,铜丝浸入稀硫酸中并不断地从容器下部吹入细小的空气泡,2Cu+2H2SO4+O2=2CuSO4+2H2O,消耗硫酸的量减少,且不产生污染性气体二氧化硫。6.【解析】选B、D。酸雨除了NO经氧化与水反应生成的HNO3外,还有SO2 经氧化生成的H2SO4,A项错误;温室效应主要是因空气中CO2浓度增高造成的,C项错误。7.【解析
11、】选B。贺卡的原料和一次性木筷的原料相同,都是来源于木材,贺卡和一次性木筷用的越多,消耗的木材越多,从保护森林的角度出发应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8.【解析】选C。SiO2+CaCO3CO2+CaSiO3,A正确;工业上金属Mg、Na都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的,C错误。9.【解析】选D。A项和B项中使用NaOH、AgNO3,造价高,不经济;C项中制备纯O2的操作过于复杂,不可取;D项原理正确,所用化学试剂较经济,且操作简单,符合设计要求。独具【方法技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科学性和可行性是设计实验方案的两条重要原则。评价时,从以下4个方面分析: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
12、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合理;实验步骤是否简单、方便;实验效果是否明显等。(2)“绿色化学”要求设计更安全的、对环境友好的合成线路,降低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评价时应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反应速率是否较快;原料利用率以及合成物质的产率是否较高;合成过程是否造成环境污染。10.【解析】选C、D。A项,实验灼烧干海带应在坩埚中进行;B项,I-I2发生氧化反应;C项,淀粉遇I2变蓝色;D项,CCl4能萃取碘水中的I2。11.【解析】选A。甲和乙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干馏是隔绝空气加强热发生化学变化,B项错误;分液是指
13、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甲与乙互溶,C项错误;过滤是固体与液体分离,D项错误。12.【解析】选A。含有SO2的烟雾通过H2O2水溶液,SO2被氧化成H2SO4,再加入BaCl2溶液,生成BaSO4沉淀,根据硫元素守恒可得关系式,设烟雾中含SO2体积为xSO2 H2SO4 BaSO422.4 L 1 mol 233 gX 11.65 gx= =1.12 L故SO2的体积分数为100%=1.12%13.【解析】(1)溶剂是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溶剂与溶质间没有固定的组成,而CH4H2O的组成固定,故A不正确。CH4中含C、H元素,H2O中含H、O元素,故CH4H2O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正确。
14、CH4H2O分子中CH4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而其相对分子质量不等,则C不正确。CH4H2O可燃是由于分解产生CH4的原因,故D不正确。(2)新能源是指以新技术为基础,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能、风能、地热能、氢能源等。答案:(1)B(2)太阳能 生物能 风能 地热能 氢能源(任写两种)14.【解析】(1)只要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采用节能技术,有利于降低含碳能源的消耗,a、c、d的措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而b可以大量消耗二氧化碳。(2)节能中的“能”指人类提供能量。利用太阳能是最节能措施之一,而光合作用就是充分利用太阳能;原子利用率最高的化学反应
15、应是产物只有一种的化合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等。a不需要外加能源,节能;c无副产物,原子利用率最高。(3)加压、降温有利于CO2的液化。答案:(1)a、b、c、d (2)a c (3)b15.【解析】石油的蒸馏装置应为:其中仪器A为冷凝管,B为蒸馏烧瓶,C为锥形瓶;冷凝管中进出水方向为下口进,上口出;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测得的是蒸气的温度;加热时为防暴沸,蒸馏烧瓶中应加入碎瓷片;最后,收集到沸点在60150 之间的馏分为汽油,在150300 之间的馏分为煤油。答案:(1)冷凝管、蒸馏烧瓶、锥形瓶(2)i h a b f g w(3)进水 出水 蒸馏烧瓶支管口(4)防止液体暴沸 汽油 煤油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