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新品德人的心理素质会在人的一生中起重要作用,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孩子的成材和日后的事业成功都是不可缺少的。目前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智力的开发都十分重视,却忽视了孩子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那么,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呢?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设置困境,给孩子提供挫折体验的机会。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日学生的夏令营较量,中国的孩子败给了日本的孩子,原因不是中国的孩子不聪明,而是由于生活太优越,父母呵护有余,孩子没有得到吃苦锻炼的机会,对生活的适应能力自然就差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动手,亲自参加实践,吃点苦,受点累,不但可以探究知识
2、奥秘,培养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形成。 ”父母要想方设法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这样对孩子有好处。如可以让孩子节假日到农村去亲自体验一下农村的生活,烧火煮饭、拾柴挑水、喂鸡喂猪等,让孩子真真切切地体验到生活的艰辛。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为了帮助孩子理解,父母可以从饮食开始。平时有意在食物中加入酸甜苦辣,做些不合孩子口味的食物,如果孩子因挑食不吃,不妨让他饿一餐,等他饿了自己来找吃,从而帮助孩子改掉挑食的毛病,更好的去适应生活。同时让孩子明白生活中不光有喜欢的甜,还有酸辛苦辣。只有人去适应生活,而没有生活来适应人,否则就会被生活所淘汰,这与不合口味不吃会被饿死是一样的道理。 二
3、、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特征,让孩子能够笑对生活。 具有良好性格特征的人更能适应社会生活,独立自信、活泼开朗的人会笑对挫折,会想方设法战胜挫折。而孤僻、独立自信差的人往往会选择逃避或顺从。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虽然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则是在后天,特别是童年时期形成的。所以,家长要从小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特征,让孩子具备更好的抗挫折能力,从而笑对生活。 1给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增强孩子的独立性。 我国的父母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呵护过多,禁区也多,致使孩子形成依赖性大,独立性差,稍遇一点挫折就束手无策。在教育中,父母要克服传统的教育模式,解放孩子的手、口、眼、耳,变“封闭式”为“ 开放式” ,变“顺从型
4、”为“ 开拓型” ,放手让孩子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锻炼独立性。刚开始,孩子凡事都想“自己来” ,但往往 “心有余而力不足”,每件事都常常做不好,如地越扫越脏,拿碗会摔破等,但父母要有耐心,让孩子有锻炼的机会,不能以提高效率和节省时间而“ 一手包办” ,应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让 “我自己来”成为孩子的座右铭,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还能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意志力。信任孩子,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指人相信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一个自信的人往往具有乐观开朗、坦荡豁达的品质,敢于创新,自强进取,勇敢的面对未来。自信心的培养,要从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开始。孩子年龄小,刚开始做事
5、往往不如意,有时简直是添乱,越做越忙,父母切不可嘲讽孩子, “去去去,一边去。 ”“做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 ”父母这种不信任的态度,会使孩子认为自己很无能,以后就没有自信,遇事就束手束脚。所以,平时父母要常对孩子说“你真行” , “了不起” 。在生活、娱乐过程中,孩子往往有属于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见解,与成人不同,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能粗暴地按自己的意愿,指责孩子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不好,否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浇灭孩子的自信心。孩子毕竟年龄小,能力有限,当他们遇到困难或失败,感到沮丧时,父母要积极、热情地去扶一把,与孩子一道解决问题,并告诉孩子“失败乃成功之母” ,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是经过无数
6、次的失败才发明成功的,给孩子鼓足勇气,让孩子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勇敢地面对失败,分析失败的原因,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勇敢的向成功迈步。 相信孩子,让孩子坚信自己“我会” , “我行” 。因为孩子就是这样,你越相信他,他的积极性就越高,自信心就越强,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事物,勇敢地面对挑战。注重心理沟通,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活泼开朗的性格,行为上总是给人以爽快的感觉。他们一遇到问题,就会自己想出种种办法来试试,即使失败也不沮丧,又会立刻思索,寻求别的方法。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但作父母的,即使再累再忙,每天也要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交流一下,进行心理沟通,消除代沟,成为孩子的朋友。这样孩
7、子有什么事会向父母倾诉,从而消除压抑,保持心情愉快。 “快乐的母亲,养育出快乐的孩子。 “所以,作母亲的从怀孕开始就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特别是哺乳期母亲最累最苦,切忌愁眉苦脸,而是始终以笑脸与孩子相迎,让孩子在笑声中成长,这样孩子才能笑口常开,活泼开朗。 家庭要保持和睦的气氛,每个人说话应和颜悦色,对孩子要和蔼可亲,让孩子感到父母可亲可敬,心情舒畅。从小不要当孩子的面,拿他与别人比较, “比矮了一点” , “比说话慢”等等,会让孩子觉得“我不如人” ,易患上神经质,凡事战战兢兢。平时父母与孩子进行竞赛游戏,总喜欢让孩子赢,这样不好,应让孩子明白“山外有山” , “胜败乃兵家常事” ,尽了力, “
8、贵在参与” 等道理。教育孩子凡事要尽心尽力,但要乐观地看待结果。 “笑对人生” , “天塌下来当被盖” ,这种良好的个性,是我们努力培养的方向。 三、奖惩结合,培养孩子奖不骄,惩不馁。 家长喜欢自己的孩子可能胜于世界上任何的人,父母有个自然的愿望就是使孩子高兴,使孩子幸福。但在鲜花铺路、赞美声中长大的孩子稍遇不顺,就会承受不了,有时还会出现过急行为。所以,作父母的不能溺爱孩子,对孩子要奖惩分明,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要做到该管则管,不要姑息迁就,手软护短。人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对和错的时候,父母要弄清事实,有奖有罚,做到公平合理。奖励要有明确的条件,不能随成人的情绪,而且奖励要让孩子经过努力
9、能够达到。如果条件太高,孩子做不到,失去争取的信心,奖励也就没有意义了。如果父母的奖励太随意,会使孩子得不到正确的自我评价,相反认为奖励是应该的,不奖励就什么也不肯干,甚至会发生为了奖励而养成作假或讨好的行为。对孩子的奖励不要太贵重,可以是玩具、书籍、生活用品,特别是给孩子一次他盼望已久的机会,也可让孩子提出奖励的愿望,合理的就答应,答应了就要做到。 惩罚是一种比较严厉的手段,要慎用。对年幼孩子的惩罚手段以取消权力为好,一般不使用打骂,因为父母在打骂孩子时情绪比较偏激,不容易做到公正和掌握分寸,而且容易损伤孩子的肌肤,伤害他的自尊心。另外,孩子都有羞耻心,惩罚不要当别人的面进行,以维护他的自尊心,这样有利于孩子改正缺点。奖惩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白自己行为的对与错,保留优点,克服缺点。如果光奖不罚,孩子会有恃无恐;光惩不奖,孩子会丧失信心,破罐破摔。奖惩结合,使孩子做到“奖不骄,惩不馁” ,明白事理,朝正面的方向发展。即使遇到挫折也不气馁,而是想方设法战胜它,成为生活的强者。孩子年幼无知,自我保护能力差,需要父母的精心呵护,但同时也要注意进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以便增强孩子的生活适应能力。但孩子毕竟年龄尚小,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有限,父母要把握挫折的尺度,循序渐进,根据孩子成长的身心特点及规律,启发诱导,言传身教,促使孩子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