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广州市第一中学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题(文科)命题:张庆文 审题:张永新 2012 年 10 月本试卷共 6 页,满分为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选项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上以上要求作答
2、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共 45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合题意的。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读黄河流域图回答 1-2 题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2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人凿山腰住,车马从头过” ,
3、右图是我国某地居住景观的示意图。判断下列 3-4 题。3形成这一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A风俗习惯 B地表形态C土壤性质 D地质构造 4有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最须克服的环境问题是A土壤盐碱化 B洪水泛滥C地层下陷 D水土流失住家耕 地2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以下是我国北疆地区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图中前3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读图回答5题。5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 A.蓝波段(第 1 波段) B.绿波段(第 2 波段)C.红波段(第 3 波段) D.近红外波段(第 4 波段)
4、6我国某个地理野外考察队相隔约一个小时看到 GPS 接收机分别显示如右图界面。据此判断该考察队 A向东南方向行进 B行进的相对高度达到 1 000 米 C看到的树种多属于常绿硬叶树 D19:07:58 时所到地已是黑夜7Google 公司发布推出了一款卫星影像地图服务产品Google Earth。通过互联网搜索指定的数据库,地球上的每个人都能清楚地找到自己家的房顶,同时精确地显示鼠标指针处所代表地点的地理坐标。下列对 Google Earth 软件的理解,正确是 应用的核心技术是 GIS 技术 真正实现了数字地球Google Earth 数据库中的数据主要来源于 RS、GIS 方便人们分析区域
5、的空间信息A. B. C. D.8下列四图,是同学们为家乡所作的自然、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分析图,在手中没有普通地图的情况下,其中只适宜用 GIS 数据库软件制作的是右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以下题。 9图中反映出A.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C.在植被覆盖度为 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3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 10-11 题:10 “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6、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11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回答 12-14 题:12热带雨林形成以高大密集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的原因是A. 群落生产力不高 B. 生态系统稳定C. 全年高温多雨,生长不间断 D. 生物残体很快遭到分解13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光合作用强烈 生物循环旺盛 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A、 B、 C、
7、 D、14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雨林观光 生态旅游 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A、 B、 C、 D、城市森林是指生长在城市地域范围内,对所在环境有明显改善作用的林地及相关植被,以林木为主体,是各种类型的森林、栽培作物和其中的动物、微生物以及气候与土壤等自然因素的总称。据此做 15-17 题 15城市森林具有巨大的经济生产功能,其中最主要的经济功能是A提供直接有形的林产品 B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 C防风固沙 D为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提供康乐游憩的环境和场所16.为迎接 2010 年的“绿色亚运” ,广州绿化委员会确定了多种树木为绿化的“主力军” ,这
8、些造林树木中,可能性最小的是A.针叶树 B常绿硬叶树 C灌木 D常绿阔叶树17日本的森林资源极其丰富,但日本每年却要大量进口木材,特别是一次性筷子几乎全靠进口。日本大量进口木材和一次性筷子是因为 A日本的木材质量太差 B一次性筷子的生产是劳动密集型工业,日本不生产C为了大力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 D国内的木材不能满足需求右图为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 年)确定的 13 个核电厂厂址。据图回答 18 题。18.规划(20052020 年)确定的 13 个核电厂厂址主要分布在图示地区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A.科技发达,利于核电站建设运行B.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C.核能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
9、强D.海运便利,便于原料输入19中国在“十一五”规划及同步编制的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了“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战略。目前中国的能源结构仍以煤为基础,主要是因为A矿物能源中,中国的煤炭资源尤为丰富B煤炭作为能源开发利用比石油更方便C煤炭的热值比石油高4D燃煤不会污染大气环境内蒙古自治区依托丰富多样的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回答 20-21 题:20下图是 “煤变油”工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内蒙古自治区实施该工程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资源消耗量大21. 内蒙古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过程中,以下做法不可取的是A开发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
10、源 B发挥土地优势,提高种植业比重C引进技术建设优质乳品加工基地 D发展草原特色和少数民族风情旅游业下图为我国某引水工程示意图。据此回答2224题。22以本地区优势资源跨区域调配为重要内容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是A西气东输工程 B西电东送工程C水土保持工程 D南水北调工程23A地地表土层为陆相沉积物,其历史成因中的外力作用形式与该物质输送方向分别A风力作用、向东南方向输送B流水作用、向西南方向输送C冰川作用、向低纬地区输送D海浪作用、向沿海地区输送24关于本图中的引水工程生态影响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线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施工产生大量弃渣易造成新的水土流失B无助于解决受水城市地面沉降和地裂缝问题C
11、进一步加剧沿线地区的荒漠化程度D完全解决了受水城市严重缺水问题粉 煤 整 流 设 备 加 水 ( 1吨 煤加 2.5吨 水 ) 加 催 化 剂 加 氢 浆 态 床反 应 器 分 离 分 馏 汽 油 柴 油 CO2 甲 烷 重 整 石 脑 油 异 构 化 脱蜡 排放 煤 变 油 工 艺 流 程 5读下图,回答2526题。25图示河流建有众多的大坝,用于发电。但乙图大坝的发电使用年限大大低于设计年限,其原因主要是A工程质量低 B设计不准确C人为破坏重 D泥沙淤积重26目前,甲图河流不仅不再建大坝,而且开始拆除某些水坝。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A已找到了比水电更好的能源 B水电运营成本不断增加C水
12、坝防洪功能丧失 D恢复原始生态环境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 27-28 题。27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A.甲和丙 B乙和丁C.甲和丁 D乙和丙28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29. 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主要是因为A修大坝,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 B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 C大规模的水电开发,促进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D农业的现代化产生了大量
13、农村剩余劳动力30. 河流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6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 B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C河谷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第二部分 读图综合题(共 55 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 (注意:必须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才有效)共 55 分31读下面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区各工业部门的投资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每空 1 分,共 15 分)(1)该地区的主导工业是 工业。(2)该地区能源输出的主要方式是 和 ,主要原因是 (2 分) 。(3)根据本区资源特点,除煤炭、电力工业外,还可优先重点发展的工业是 和 ,主要原因是 (2 分) 。(4)
14、从本区能源构成特点来看,对大气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 。(5)该地区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选择)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湿地破坏 D土壤盐渍化(6)产生该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人为原因主要是 。32.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3 分) 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迭 3000 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材料二: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
15、河流的主要特征。 (4 分) (2) 日本河流航运价值 ,原因是 ;而水能资源 。 (3 分)(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2 分)(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据图解释其原因。 (2 分)(5)除了材料二中列举的工作外,根据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你认为日本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还可能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2 分)日 本 海太平洋719、根据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24 分)材料一: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 1 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 a 示
16、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 b 表示 1464 年1913 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材料二:下图(图 c)是我国干旱灾害分布图:(1)据图 a,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_盆地和_盆地。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_ _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_高原和_ _平原。 (5分)(2)据图 c,我国干旱频次30 的地区从南至北依次为 流域、 平原和 平原;从干旱季节分布看,春旱常出现在 平原,主要原因是 ;伏旱常出现在 平原,主要原因是 。 (10 分)(3)据图 c,我国干旱频次30 的三个地区又是我国洪水灾害多发地区,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2 分)(4)据图 c,我国干旱频次30 的地区中,沙尘暴多发地区是 ,预防措施是 。 (3 分)(5)根据图 a、c,从气候类型看,我国强沙尘暴多发区为 气候, 从温度带来看,我国干旱出现频次大于 20 的地区集中于 、 和 。 (4 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