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探究“三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274288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三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探究“三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探究“三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探究“三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探究“三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探究“三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港口中学 李丽瑰 教学背景:应试教育让许多语文课变得枯燥无味,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失去美的追求,失去健康的情感。在他们心中没有争鸣的百鸟,没有斗艳的鲜花,没有潺潺流动的小溪,没有清澈碧透的清泉甚至没有一丝绿色,是一片寸草难生的荒漠。要改变这种现状,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本人结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文言文三峡 ,设计了这次“探究三峡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目的让学生不再局限于文字去想像三峡的美,而是漫游到网络,旅游到三峡,借助图片,甚至是眼前的真实奇观,去感受、领略三峡的雄奇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培养学生发现

2、美、欣赏美的情趣和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分小组探究学习,借助图片,深入了解课文大意,感受三峡山水的雄奇美。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培养审美情趣。3课文学习和综合性学习活动结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制作出演示文稿和网页等展示学习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1、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2、课文学习和综合性学习活动结合,学生合作探究,搜集有关三峡的图片、视频文件、文字说明等资料,建构起对三峡景观特点的形象化认识,形成学习成果(如演示文稿和网页等)。课前准备(2 周)1、

3、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大组,十二个小组,每个大组包含 3个小组。每个大组明确自己的探究学习任务,并把任务落实到小组。2、通过校讯通平台,把学习计划和学生任务告知家长,请家长支持和指导学生上网收集资料,制作学习成果。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到三峡旅游观光。3、确定成果展示课时间,并发邀请函,邀请家长参加公开课。成果展示课过程(2 课时连堂)(一) 、导入新课: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2北宜昌之间。这里景色雄奇险拔,清幽秀丽,郦道元是怎样去表现三峡的景物特点呢?我们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学习,今天,我们将通过成果展示的方式,一起来品读郦道元的三峡 。(二

4、) 、学习目标:(展示教师 PPT)(三) 、简介作家:学生操作电脑,展示对作家作品的探究成果。(展示学生 PPT)1、展示探究目标 探 究 作 者 和 水 经 注 目 标1、 了 解 作 者2、 了 解 水 经 注 2、利用电子教室广播探究内容作 者 简 介作 者 简 介 郦 道 元 从 少 年 时 代 起 就 有 志 于 地 理 学 的研 究 。 他 充 分 利 用 在 各 地 做 官 的 机 会 进行 实 地 考 察 , 每 到 一 个 地 方 , 他 都 要 游览 名 胜 古 迹 、 山 川 河 流 , 悉 心 勘 察 水 流地 势 , 并 访 问 当 地 长 者 , 了 解 古 今

5、水 道的 变 迁 情 况 及 河 流 的 渊 源 所 在 、 流 经 地区 等 。 同 时 , 他 还 利 用 业 余 时 间 阅 读 了大 量 古 代 地 理 学 著 作 , 如 山 海 经 、 禹 贡 、 禹 本 纪 、 周 礼 职 方 、 汉 书 地 理 志 、 水 经 等 , 积 累 了丰 富 的 地 理 学 知 识 , 为 他 的 地 理 学 研 究和 著 述 打 下 了 基 础 。3 水 经 是 三 国 时 代 桑 钦 所 著 的 一 部 地 理 学 著 作 ,此 书 简 要 记 述 了 137条 全 国 主 要 河 流 的 水 道 情 况 。 原 文仅 1万 多 字 , 记 载

6、相 当 简 略 , 缺 乏 系 统 性 , 对 水 道 的 来龙 去 脉 及 流 经 地 区 的 地 理 情 况 记 载 不 够 详 细 、 具 体 。 水 经 注 共 四 十 卷 ( 原 书 宋 朝 已 佚 五 卷 , 今 本 仍作 四 十 卷 , 是 经 后 人 改 编 而 成 的 ) , 三 十 多 万 字 , 是当 时 一 部 空 前 的 地 理 学 巨 著 。 它 名 义 上 是 注 释 水经 , 实 际 上 是 在 水 经 基 础 上 的 再 创 作 。 全 书 记述 了 一 千 二 百 五 十 二 条 河 流 , 比 原 著 增 加 了 近 千 条 ,文 字 增 加 了 二 十

7、多 倍 , 内 容 比 水 经 原 著 要 丰 富 得多 。 水 经 注 不 但 详 细 记 述 了 水 道 所 经 各 地 的 地 理 、古 迹 、 人 物 、 历 史 、 神 话 传 说 和 风 俗 习 惯 , 而 且 刻 画了 祖 国 的 山 水 景 物 。 文 字 生 动 简 练 , 描 绘 有 声 有 色 ,对 后 代 游 记 文 学 影 响 很 大 。由 于 水 经 注 在 中 国 科 学 文 化 发 展 史 上 的 巨 大价 值 , 历 代 许 多 学 者 专 门 对 它 进 行 研 究 , 形 成 一 门 “郦学 ”。(四) 、范读欣赏:配乐朗读(五) 、成果展示,互动学习。

8、1、第一组探究第一段(展示学生 PPT)(1)探究目标;探 究 学 习 第 一 段目 标 :1、 了 解 三 峡 山 的 特 点2、 作 者 如 何 表 现 山 的 特 点 。(2)借助图片,理解内容;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4(3)探究写法,品味妙处; 正 面 描 写 与 侧 面 描 写 结 合两 岸 连 山略 无 阙 处山高 “隐 天 蔽 日 ” 粗 笔 勾 勒 , 轮 廓 分 明 。重 岩 叠 嶂 正面描写自 非 亭 午 夜 分 不 见 曦 月 侧面烘托岭连峡窄(4)互动练习; 1、 本 段 表 现 山 的 特 点 。2、 本 段 采 用 了 什 么 手 法 表 现 山 的

9、特 点 。5(5)全班投票,评价成果(快答器投票)(6)师生点评。2、第二组探究第二段了解夏水的特点及领略山水雄奇美(展示演示文稿)(1)探究目标 探 究 学 习 第 二 段目 标 :1、 了 解 三 峡 夏 水 的特 点 ;2、 体 会 三 峡 山 水 的雄 奇 美 。(2)借助图片,理解内容。(3)插播动画,欣赏诗歌早发白帝城(4)互动学习1、 山 的 特 点 对 水 有 什 么 影 响 ?2、 为 什 么 先 写 夏 天 的 水 , 而 不按 四 季 的 顺 序 ?61、 山 的 特 点 对 水 有 什 么 影 响 ?山 高 , 则 水 的 落 差 大 , 自 然 水 流湍 急 。山 连

10、 , 则 水 不 得 他 泄 , 必 然 尽 在漕 中 。峡 窄 , 单 位 面 积 里 的 水 的 流 量 也就 大 。水 “涨 ”的 因 素 和 峡 的 特 点 及 条件 , 构 成 了 水 流 的 湍 急 。为 写 水 势 , 先 写 山 势 , 这 既 能 揭示 水 速 的 原 因 , 又 能 使 急 流 和 峻岭 相 互 映 衬 , 能 形 成 一 幅 险 峻 壮奇 的 图 画 。2、 为 什 么 先 写夏 天 的 水 ?作 者 是 为 江 水作 注 , 重 点 是写 水 , 而 水 以夏 季 为 盛 , 故先 写 “夏 水 ”。可 见 文 章 按 逻辑 顺 序 写 作 ,而 不 是

11、 时 间 顺序 。(5)全班投票,评价成果(快答器投票) ;(6)师生点评。3、第三组探究第三段了解春冬水的特点及领略作品的语言美(展示学生 PPT)(1)探究目标; 探 究 学 习 第 三 段目 标1、 了 解 三 峡 春 冬 季 节 景 物 特 点 。2、 揣 摩 语 言 , 品 味 作 品 独 特 的 语 言 魅 力 。(2)借助图片,理解内容春 冬 之 时春 冬 之 时 ,则 素 湍 绿 潭则 素 湍 绿 潭 ,回 清 倒 影回 清 倒 影 . 在 春 、 冬 的 季 节 ,雪 白 的 急 流 ,碧 绿 的 深 潭 ,回 旋 的 清 波 ,倒 映 着 各 种 景 物 的 影 子 。绝绝

12、 多 生 怪 柏多 生 怪 柏 ,悬 泉 瀑 布悬 泉 瀑 布 ,飞 漱 其 间 。飞 漱 其 间 。在 极 高 的 山 峰 上 , 长 着 许 多 奇 形 怪 状 的 柏 树 ,在 山 峰 之 间 , 常 有 悬 泉 和 瀑 布 飞 流 冲 荡 。水 清 、 树 荣 、 山 高 、 草 盛 ,实 在 是 趣 味 无 穷 。(3)探究语言特色(4)互动练习7体 会 本 段 语 言 精 练 的 特点 和 多 角 度 写 景 的 方 法 。选 择 一 句 你 喜 欢 的 景 物描 写 的 句 子 , 谈 谈 你 喜欢 的 理 由 。(5)小组配乐朗读(5) ,全班投票,评价成果(快答器投票)(6)

13、师生点评。4、第四组探究第四段了解秋水的特点及本段写猿声的作用(展示学生 PPT)(1)展示探究目标探 究 学 习 第 四 段目 标1、 了 解 三 峡 秋 天 的景 物 特 点 ;2、 了 解 作 品 中 描 写猿 声 的 作 用 。(2)借助图片,理解内容(3)探究品味8品 味 段 中 对 猿 声 的 描 写猿 声 一 是 直 接 叙 述一 是 引 渔 歌 为 证 正 面侧 面 高 长空 谷 传 响久 绝峡 长泪 沾 裳 山高水长 岭连峡窄渲 染 了 秋 天 的 萧 瑟 凄 凉 气 氛 。(4)互动学习 考 考 你1、 三 峡 的 秋 天 有 什 么 特 点 ?2、 文 章 结 尾 引 用

14、 渔 歌 的 作 用 是 什 么 ?3、 引 用 的 歌 谣 与 李 白 早 发 白 帝 城 中 “两 岸 猿声 啼 不 住 , 轻 舟 已 过 万 重 山 ”所 表 现 的 感 情 有 什 么不 同 ?4、 以 声 音 侧 面 烘 托 所 写 的景 物 , 在 以 前 学 过 的 作 品中 , 也 不 少 见 , 请 你 举 出 一例 。答案展示: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引 用 渔 歌 进 一 步突 出 三 峡 山 高水 长 的 景 物 特点 , 同 时 渲 染出 三 峡 秋 天 萧瑟 凄 凉 的 气 氛 。李 白 早 发 白 帝城 中

15、的 猿 声体 现 作 者 李 白流 放 途 中 被 赦免 罪 责 的 喜 悦心 情 。(5)全班投票,评价成果(快答器投票)(6)师生点评。(六) 、课堂小结(展示教师 PPT)9山水 ( 连 绵 高 峻 )夏 ( 江 水 盛 大 水 流 湍 急 )春 冬 ( 秀 丽 奇 绝 )秋 ( 萧 瑟 凄 凉 ) 抒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正 面 描 写侧 面 描 写相 结 合俯 仰 生 姿动 静 相 衬色 彩 各 异形 神 俱 备视 听 结 合小 结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七) 、邀请家长发言(谈谈观摩感受,以及学生带任务在家探究学习的表现)(八)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完成)展示三峡学习网站,鼓励家长指导学

16、生继续探讨三峡的现状。教学反思:1、谈收获:本课能体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特点。学生制作的演示文稿图文并茂,能反映对三峡内容的探究成果,通过分组演示,学生能把握三峡的课文内容,了解三峡山水的特点,以及各段的表现手法,学有成效。结合图片的探究学习,成果展示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怀,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2、谈不足:学生的图片都来自互联网,如果能有学生亲身游历的照片,那么更能切合老师的期望。探究学习要注重逐层深入,注意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成果演示不能只成为少数学生表扬的舞台,要充分利用互动练习,调动整体学生参与学习。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评价的能力,和网页制作的能力。附:资料引用:101、 中学语文网 原文地址: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