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周血中红细胞的检验,一. 红细胞的生成 二. 红细胞的代谢及功能 三. 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四. 红细胞形态学改变,一 红细胞的生成,造血干细胞 红系祖细胞 (BFU-E和CFU-E) 原红细胞 早幼红细胞 中幼红细胞 晚幼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此外红细胞生成直接或间接受睾丸激素及其它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1.促进祖红细胞增殖分化成原红细胞2.启动红细胞内Hb和血型抗原合成 原红细胞 新生网织红细胞从骨髓逸出至外周血约5天,一个原红细胞最终可生成8-16个RBC,二 红细胞的代谢及功能,红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呼吸载体从肺部携带氧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并将组织中
2、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而呼出体外。这一切功能主要通过其内所含Hb来完成的。,红细胞生理功能,作为呼吸载体Hb+O2,CO2+ Hb,组织,肺,体外,RBC,RBC,CO2,O2,三 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红细胞数 血红蛋白 成年男性(4.05.5)1012/L 120 160g/L 成年女性(3.55.0)1012/L 110 150g/L 新生儿 (6.07.0)1012/L 170 200g/L,新生儿:红细胞明显增高、两周后下降,6-7岁最低 男性:25岁-35岁达高峰 女性:13岁-15岁达 高值,21岁-35 岁低水平,以后渐渐增高,3、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男性 Hb120g/L 女
3、性 Hb110g/L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90g/L 90-60g/L 60-30g/L 30g/L生理性减少 病理性减少(贫血),4、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男性 RBC6.01012/L Hb170g/L 女性 RBC5.51012/L Hb160g/L相对增多(脱水血液浓缩)绝对增多 继发性(血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多)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 新生儿 高原居民 病理性:严重慢性心、肺疾患 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 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或减少: 某些肿瘤或肾脏疾患,生理性:,(二)红细胞比容测定,定义: 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 Hct):抗凝全血
4、 中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值。参考值:男性 42%49% 女性 37%48%,(三)红细胞平均值参数,1.平均红细胞容积 (mean corpuscular volume, MCV) 定义:平均每个红细胞的体积,以飞升(fl)为 单位。HctMCV =RBC 参考值:80-100fl,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 定义:平均每个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量,以皮克(pg)为单位。 Hb MCV = RBC 参考值:26-32pg,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hemoglobin concentrat
5、ion,MCHC) 定义:单位容积红细胞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以g/L为单位。HbMCHC =HCT 参考值:310-350g/L,4. 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定义: 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RBC Distribution Width, RDW): 由血液分析仪测量获得的反映周围血红 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 参考值:14.9%,临床意义:,临床意义:,红细胞沉降率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定义:是指离体抗凝血静置后,红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沉降的速度。 参考值: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临床意义: 增快: 生理性:常见于妇女经期、妊娠
6、3个月以上、老年人等。病理性:各种炎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高球蛋白血症、贫血、高胆固醇血症。 减慢:意义不大。,四 红细胞形态检查,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血涂片中见到圆形,大小较一致,直经6-9um,平均7.5um,边缘部厚度约2um,中央约为1um,染色后四周呈浅桔红色,中央呈淡染区(又称中央苍白区)约占RBC直径的1/3-2/5。,小红细胞以淋巴作比较,1、红细胞大小异常,小红细胞: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病 大红细胞: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巨红细胞:巨幼细胞性贫血 大小不均:巨幼细胞性贫血时最明显,2、红细胞形态改变,球形红细胞:遗传性球细胞增多症 椭圆形红细胞:遗传性椭圆形细胞
7、增多症 靶形红细胞:地中海贫血 镰形红细胞:HbS 口形红细胞: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DIC、酒精中毒 泪滴形红细胞:骨髓纤维化 棘形红细胞:棘形细胞增多症、脾切、尿毒症等,3、红细胞染色异常,高色素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低色素性: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嗜多色性:增生性贫血,特别是急性溶血性贫血,4、细胞中出现异常结构,点彩红细胞:未完全成熟红细胞,表示骨髓增生旺盛紊乱,可见于铅、汞等重金属中毒 染色质小体:紫红色,圆形,为核残余物,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 卡波氏环:紫红色细线环状结构,有时成8字,纺锤体残留物或脂蛋白变性所致,常与染色质小体同时存在,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有核红细胞:见于溶血、红白血病、髓外造血、骨髓转移癌、严重缺氧等。,网织红细胞 定义: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为外周血内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参考值:成人 0.51.5% 新生儿 26% 临床意义:增多: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 减少: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红系增生受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