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政治全程解决方案考研政治复习全程总时间大约需要 200-300 小时。 政治复习不需要太早启动,6 月开始即可,政治复习的时间主要分布在暑期和考前两个月。 政治的学习 30%靠内力,70%靠外力。因为政治的考察范围较广,考生自己复习很难把握重点,由此会把时间浪费在许多根本不可能出考题的知识点上,万学辅导名师每年会根据最新政治考研大纲和历年考试命题规律,从 1300 多个政治知识点中总结出考研最可能出题的 500 个知识点,这 500 个知识点最少可以覆盖当年考试 98%以上的考点,大大提升了考生学习的效率。学习任务及时间规划 学习资料 阶段划分第一阶段: 基础准备阶段(5 月-6 月,根据
2、个人时间随机抽取 20-30 小时)1、通读马哲和政经 2 遍;(15-25 小时)2、万学导学班课程。(6 小时) 1、08 年政治理论大纲解析或 08 年政治理论精品教程2、政治理论思维导图3、导学班内部讲义 第二阶段: 理论强化阶段(7 月 1 日-8月 31 日,平均每天 1.5-2 小时,共计 90-110 小时) 1、通读大纲;(5 小时)2、精读考纲要求学习的内容;(30-40 小时)3、万学强化班课程培训。(50小时) 1、2009 考研政治理论考试大纲2、2009 考研政治理论大纲解析或2009 考研政治理论精品教程3、2009 政治理论知识导读手册4、强化班内部讲义第三阶段
3、: 基础训练阶段(9 月 1 日-10 月 31 日,平均每天 0.5-1 小时,共计35-50 小时) 1、进行知识点基础训练;(25-35 小时)2、梳理知识框架及个人重难点标注记忆;(5-10 小时)3、2-3 套真题研究。(5-10 小时) 1、政治理论大纲解析或2009 考研政治理论精品教程2、2009 考研政治理论考试分析3、2009 考研政治理论基础过关 1200 题4、2009 考研政治理论历年真题评析第四阶段: 时政特训阶段 (10 月底-11 月初,突击完成,用时 10-15 小时) 时政记忆及训练(10-15 小时) 2009 考研政治理论形势与政策 10 分必备第五阶段
4、: 综合提升阶段(11 月 1 日-12 月 20 日,平均每天 1.5-2 小时,共计 60-80 小时) 1、重要知识点记忆及基础训练题错题复习;(20-30 小时)2、真题及冲刺训练;(30-50 小时)3、万学冲刺班课程。(15 小时) 1、前面各阶段所有资料汇总 2、2009 考研政治理论历年真题评析 3、2009考研政治理论核心冲刺 500 题4、2009 考研政治真题题型命题原理及答题技巧5、冲刺班内部讲义第六阶段: 冲刺备考阶段(12 月 1 日-1 月 8 日,平均每天 1.5-2 小时,共计30-40 小时) 1、要点强化记忆;(15-25 小时)2、考前模拟训练;(10-
5、12小时)3、万学点题班课程。(6 小时) 1、前面各阶段所有资料汇总 2、2009 考研政治理论最后成功 3 套卷及 18 金鉴3、点题班内部讲义三 英语全程解决方案 考研英语复习全程总时间大约需要 500-700 小时。 在前期复习阶段每天至少保证学习英语 2.5-3 小时,中后期根据各科的总体规划,英语学习时间有所下降,为 1.5-2 小时,给政治和专业课让路。 考研英语最核心的复习工作其实就集中在两件事,背单词、做阅读,单词记忆和阅读训练最少要占用每个考生 80%的复习时间。关于作文考生只要熟练掌握一些高品质的模版再加以适当训练,即可取得较好的成绩,无需占用太多的时间。 由于很多在校学
6、生英语一直都没有完全放下,功底较为扎实,所以许多考生没有把考研英语的复习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而事实上全国每年英语是淘汰考生最多的一门学科,每年全国过 60分的比率只略多于 10%。因此希望各位考生对考研英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我们的建议,合理规划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阶段划分 学习任务及时间规划 学习资料第一阶段: 夯实基础阶段(3 月 1 日-5 月 31 日,平均每天 2 小时,共计 160-180 小时) 1、将大纲要求的 5500words、常见超纲词、短语和固定搭配背 7-10遍;(120-140 小时) 2、将考研基本语法融会贯通、理解记忆 3 遍;
7、(20-30小时)3、研究传统阅读理解(阅读 Part A)解题技巧并进行基本训练;(20-30 小时)4、万学导学课程(10 小时) 1、2009 考研英语考研词汇分级速成手册2、考研英语语法特训手册3、2009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技巧标准全书4、考研词汇自定义手册5、导学班内部讲义 第二阶段: 强化提高阶段 1(6 月 1 日-8 月 31 日,平均每天 2.5-3 小时,共计 180-240 小时) 1、传统阅读理解(阅读 Part A)的解题技巧复习和强化训练;(80-100 小时) 2、新题型(阅读 Part B)的解题技巧研究和强化训练;(30 小时) 3、万学强化班课程;(50-6
8、0 小时,7 月或 8 月)4、复习单词、语法和强化重难点词汇。(30-50 小时,以单词为主) 1、两本词汇手册 2、2009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技巧标准全书3、2009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高分强化训练 120 篇4、2009 考研英语易混超难词汇特训手册5、强化班内部讲义6、自行增加其他阅读理解训练资料(针对基础较好者)第三阶段: 强化提高阶段 2(9 月 1 日-9 月 30 日,平均每天 2 小时,共计 50-60 小时) 1、完形填空强化训练;(20-25 小时) 2、翻译的强化训练;(20-25 小时) 3、复习单词和语法。(10 小时,以单词为主) 1、三本词汇手册 2、2009 考
9、研英语完形填空特训手册3、2009 考研英语翻译特训手册第四阶段: 真题研究阶段 (10 月 1 日-10 月 31 日,平均每天 2 小时,共计50-60 小时) 1、对近十年真题以做套题的方式全真模拟一遍并认真分析;(40-50 小时)2、复习单词和语法。(10 小时,以单词为主) 1、三本词汇手册 2、2009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技巧标准全书3、2009 考研英语历年真题全新解读第五阶段: 模拟训练阶段(11 月 1 日-11 月 30 日,平均每天 2 小时,共计50-60 小时) 1、做十套模拟题;(40-50 小时)2、万学真题精讲课程;(6小时,11 月下旬)3、复习单词和语法;(
10、10 小时,以单词为主) 1、三本词汇手册 2、2009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技巧标准全书3、2009 考研英语 10 套全真模拟题4、2009 考研英语历年真题全新解读第六阶段: 冲刺备考阶段(12 月 1 日-1 月 8 日,平均每天 2 小时,共计 70-80 小时) 1、将十年真题再做一遍;(20-30 小时)2、万学作文模版班及作文训练;(作文模版班 8 小时,12 月,训练 10-20 小时)3、万学冲刺课程(12小时,12 月);4、复习单词和语法。(10-20 小时) 1、三本词汇手册 2、2009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技巧标准全书3、2009 考研英语历年真题全新解读4、2009 考
11、研英语作文 21 天高分突破5、冲刺班内部讲义四、数学全程解决方案考研数学复习全程总时间大约需要 700-1000 小时。 在前期复习阶段每天至少保证学习数学 2.5-3 小时;中后期略有下降,但平均每天也要保持在 2 小时左右。 数学复习的原理,只须根据考纲的要求将要考查的每个知识点都练习到足够强度的题目,即可取得很好的成绩,关键就是到底做多少题目才算合理,如何找到这些合理的题目。以数学一为例,2008 年大纲规定共有 308 个知识点,平均一个知识点有 2.5 个题型,那么 300 个知识点对应约 750 个题型,掌握每个题型平均要做 4-5 个题目,750 个题型对应 3000-3500
12、 个题目,将 3000-3500个覆盖所有大纲知识点并且是最高质量的题目练习到位,数学分数就不会低于120 分。 下表是以数学一的要求为基础研发的全程复习规划,由于数学一、二、三、四的考点要求各不相同(数学一 308 个,数学二 162 个,数学三 240 个,数学四 195 个),但总体来说数学二、三、四的考试范围都不超出数学一的范围,只是在其范围内的节选,所以数学二、三、四的考生可以在此方案基础上根据相关考纲要求再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进行方案调整,使其更加适合本人的复习状况。阶段划分 学习任务及时间规划 学习资料第一阶段: 基础准备阶段(3 月 1 日-4 月 30 日,平均每天 2-3 小时
13、,共计120-150 小时) 1、学习考纲要求的基本知识点;(50-60 小时)2、进行基本习题的对应性训练;(70-80 小时)3、万学导学班课程。(10 小时) 1、高等数学(同济版)2、线性代数(清华版)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版)4、基础过关 660 题5、导学班内部讲义第二阶段: 强化提高阶段(5 月 1 日-9 月 30 日,平均每天 2.5-3 小时,共计380-450 小时) 1、复习基础知识点;(10-20 小时)2、按知识点所对应的题型进行强化训练;(250-320)2、万学强化班课程。(100-110 小时) 1、2009 考研数学标准全书2、强化班内部讲义第三阶段:
14、模拟训练阶段(10 月 1 日-11 月 30 日,平均每天 2-2.5 小时,共计 120-160 小时) 1、根据知识点单元结构将上一阶段所做习题进行循环练习,尤其注意老师指出的重难点;(30-50 小时)2、每 3-5 进行一次套题训练;(通常隔三天为宜,10 套真题,8-10 套模拟题,80-90 小时)3、万学真题精讲和冲刺班课程(20 小时) 1、王式安2009 考研数学标准全书2、强化班内部讲义3、王式安2009 考研数学历年真题解析;4、王式安2009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 8 套模拟试卷5、冲刺班内部讲义第四阶段: 冲刺备考阶段(12 月 1 日-1 月 8 日,平均每天
15、2 小时,共计 70-80 小时) 1、对前面所有阶段的重难点题、个人做错的题进行归纳总结性复习;(40-50 小时)2、每 3-5 天进行一次套题训练。(5-10 套题,根据个人复习基础定,30-40 小时) 1、前面各阶段的全部资料;2、万学内部精选模拟题 五、专业课全程解决方案略1.考研初试备战分为几个阶段?答:大体可以分为六个阶段,预备阶段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强化阶段冲刺阶段临考阶段。第一、考研各阶段复习计划2.考研预备阶段所需工作:答:一般而言,预备阶段从年前一直延续到年后 3 月份。主要准备工作如下:搜集考研资料,确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势讲座。选择专业,权衡所报专业信息,评估自己实力。
16、这个阶段一定要搜集和整理有关考研的方方面面信息,包括常识类、政策类、专业院校类等等。常识类信息可以通过登录新东方在线考研知识堂(http:/)查看并免费提问。政策类信息可通过报考学校的研究生网站或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获取。专业院校类信息获取可通过学校考研 bbs 论坛。另外关于复习规划和学习方法的信息建议参加新东方的导学课程,在这里可以进行全方位了解。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本身基础不好或跨校跨专业报考或欲争取高分等,那就需要把基础阶段提前到预备阶段,也就是说早听课、早看书、早准备。时间虽决定不了结果,但对结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3.考研基础阶段所需工作:答:36 月,这整整四个月都属于考研的
17、基础阶段。可以说基础阶段跨度最长,也至关重要,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阶段的工作简而言之就是“全面多角度打牢根基” 。英语:该阶段的关键是单词。每个考生手里应该都必备一本词汇红宝书,有条件的学生一定要听听刘一男老师的词根、词源课程。刘老师作为词汇第一人将系统地教会你如何背诵和记忆单词。语法,虽然考研不具体考语法题,但是每一部分题目都需要语法知识,所以高中语法没学好,或者忘得差不多的学员一定要趁这机会把语法补回来。另外这一阶段要注意精读文章。准备考研阅读,需把 70%的精力用在精读上。12 这个阶段的精读练习不要求数量,也不要求速度,目的是看懂文章。整理里面的生词、固定搭配和比较好的句子。另外
18、学会翻译,特别是对于里面的长难句。精读的同时,注意背诵经典文章和段落。数学:这一阶段重点是两本书:数学课本和陈文灯复习指南 。基本上看一章课本后,做课后题和陈文灯复习指南的对应章节(平均四天一章) 。注意:你也可以选择李永乐复习全书 。很难说哪一本教材比较好,根据自己的感觉和喜好吧。这一遍要非常仔细,耗时会很多,看完之后做到基本掌握各种题型的解法和考研大纲的要求。这一轮完成后基本上对数学考高分就有了信心,而很多人连复习指南的书还没看过呢。专业课:如果你已定好专业,并且需要跨专业考研,那这时候就该开始专业课复习了。特别是对于不考数学的同学而言,专业课占据至少半壁江山,甚至有人笑言“得专业课者得天
19、下” 。该阶段专业课复习要点:把指定书目大概通读一遍,熟悉其体系框架和主要内容。在通览参考书的同时可以扩展一下知识面,这对于加深理解和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十分有帮助。这一轮复习基本上可以不用涉及政治。4提高阶段复习要点:答:78 月属于提高阶段。这个阶段放暑假,考生有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由于具备了基础阶段的积累,学生对问题、知识点的认知已有一定的基础,这两个月的复习争取会有一个小小幅度提高。千万要把握这两个月,这两个月功夫一旦下足,将会在强化阶段的实战做题产生质的突破。英语:精读没做完的话就接着做,做完的话换一本继续。继续背单词,不求快,背就行。语法没搞懂的部分, (长难句、强调句)要继钻研。另
20、外这阶段需要加入一个新内容研究历年真题。重点是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部分。注意,所谓研究是要求同学们能认真做题、做后认真分析题,把常考点、难点总结整理。不用担心时间耗费太长。数学:对数学课本和复习全书进行第二轮复习。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会计算给定函数表达式的极限,掌握一阶导数考试大纲规定的七种应用(每年必考) ,会计算常见函数的积分,掌握积分的三种类型(即定积分、变限积分、广义积分) 、常见低阶行列式的值的求解方法,熟练掌握矩阵的乘法法则;理解向量的相关性及线性表示,会找出给定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掌握方程组的解的结构及其理解基础解系的概念,会判断基础解系,会用方程组来解决向量组的相关性问题、事
21、件的关系及其运算,概率的运算公式,理解乘法公式和条件概率,理解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尤其要理解贝努利概型。随机变量部分考试涉及的概念较少,主要掌握分布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尤其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掌握考纲规定的常见六个随机变量的分布。通过听课、看书和做题三个环节来掌握这些重要的知识点。政治:那些不把政治当回事的同学注意了,政治的第一轮了解放在暑假。政治虽说是这科目里相对简单的一门,但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每年考研政治平均分只有 55 左右,理科生尤其需要提前准备。任汝芬老师的序列全套书是很不错的参考资料,这个阶段可以看序列一和大纲解析。另外建议同学们去上个辅导班,把辅导班的讲义进行吸收。听课、看书
22、时尤其要注意马哲和政经部分。专业课:第二轮复习。把书本上的东西转化成笔记,按照书本上的结构体系总结知识点。在总结笔记时可以同时做两件事,一是在笔记中标明往年的考题,二是把扩展阅读中获得的相关知识也补充到对应章节中,这样总结出来的笔记不仅是书本内容的精华版,还是试题库和知识的延伸版,这个阶段的工作做扎实了,对以后的复习会非常有利。整理、做笔记工作至关重要,需要同学们亲自完成,只有自己做出来的东西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复习习惯。而且做笔记的过程也是已有知识的扩充和升华。5强化阶段复习要点:答:910 月是我们所说的强化阶段。该阶段在整个考研过程是一个知识、技能提高和深化的阶段,也是最直接为冲刺服务的阶段
23、。英语:继续背单词,每天都要利用零散时间去“看看”单词,就像朋友见面一样;进行第二轮英语真题的研究,注意是“研究” ;每天安排 3 篇左右阅读训练;加入一个新项目作文。在学习范文的基础上,13 保证每周至少进行一次练笔。数学:再做一遍复习全书 ,主要目的是在很短时间内,完全建立数学框架体系,达到融会贯通。反复看,反复做题。通过做题,慢慢的熟悉知识点,加深概念定理的理解。同样的题目,可以有不同的解法,不要只拘泥于一种解法,每看一遍都要琢磨新的解法,拓宽自己的思路。这一阶段,要有意识的熟记各个知识点,对于特别生疏的概念可以通过做题来加深理解。政治:这个时候大纲肯定出来了,对于政治的复习一定要“以纲
24、为本” 。大纲解析被喻为“红宝书” ,一定要仔细研读。这一阶段建议看书和做题相结合。看大纲解析 、 序列一 ,然后再做1600 题和序列二里面的题目。分章节看书、分章节做题。在做题时一旦碰到不会的或做错的,一定要回到书中寻找答案,争取把问题在这一阶段消化,千万不要留到冲刺。专业课:把笔记概括成纲目,即每章用一个简明的网络描绘出来。这其实是整理笔记框架的过程,框架整理出来后,我们会对整体知识有个宏观把握,每看到一个标题就会立刻联想出一串内容。这轮花费的时间不多,但仍然要用心,要自己动手动脑,不能简单地把书目照搬。6冲刺阶段复习要点:答:冲刺阶段是对应试能力的全面考察,必须高效、高质进行复习。英语
25、:第三轮真题研究;保证定期练笔写作;加入新项目做模拟题,冲刺阶段需要做一些模拟套题,并且要放在下午时候做,严格按照考研时间限制完成,临考前始终保持考试做题状态数学:模拟题、真题(留一套)至少各做一遍。有时间把课本再扫一遍;看自己总结出来的错题、经典题集。目的:查漏补缺,保持良好状态,迎接考试。政治:书、讲义和习题再过一遍。可以将每一章知识结构用大括号形式写出来,并在上面加主要内容。目的:建立框架体系,掌握各知识点;做一遍精装真题;l2 月中下旬用几天时间看看时政。临考前十天,对照考研班给出的重点,把“红宝书”再看一遍;买份今年的模拟题(推荐任汝芬序列四)做一遍;看时政和其他以前做过、总结过的东西。目的:查漏补缺;选择题、大题迅速提高分数;保持良好状态,迎接考试。专业课:照整理出来的框架回归笔记。采用看着章节的目录背框架,把框架背过之后按照框架背笔记,要仔细回忆笔记中的每一个细节,最佳的效果是在脑海里有笔记每一页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