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全人發展取向之輔導與諮商專業人力培育之模式探討分項計畫三:生涯觀架構在生涯輔導與教學上的運用(五)整體計畫中文摘要為了整合生涯觀之研究、教學、進修、服務等功能,本分項計劃含括兩門生涯課程、兩個子研究、一個諮詢中心與一個生涯網站。第一年旨在編製生涯資訊並初步架設網站;第二三年將繼續充實生涯資料庫,並進行課程測試、完成網站架設;第四年則進行輔導諮商工作人員的進修訓練與諮詢服務。學系研究以大學學系探索量表所發展的 18 個學群作為分類架構,分三年依次針對各學群中較具普遍性或代表性的學類,蒐集既有書面資料與訪談資料,彙整成故事敘說形式的生涯資訊。第一年已完成 20 個學類。第二年除了增改修補原學類之
2、外,另外新增了 20 個學類。在網站部分,結合生涯與網際網路兩方面專家共同規劃、測試與修正生涯網站生涯觀觀測站與交流站 。第一年已完成預定的網站功能,並進行初步網站評鑑 ,使用者意見顯示該網站內容豐富但操作不便,第二年進行網站中使用者移動路徑後,使用者反應良好。在課程部分,第一二年已完成課程設計與施行,也進行初步課程評鑑 。學生對生涯輔導和生涯發展兩門課的自陳滿意度均不錯,但研究者認為尚有改進空間,將於第三年將尋求突破。諮詢中心之進修訓練與諮詢服務 ,則將依原計劃於第四年進行。2(六)整體計畫英文摘要To integrate the functions of research, teachin
3、g, training, and service based on career-view, this project includes two career classes, two substudies, one consulting center, and one website. It will take four years. The first year focuses on: (1) developing narrative career information, and (2) establishing a website system. In the second and t
4、he third years, the focuses will be: (1) to enrich the career information system, and (3) to evaluate users reactions to the website and students reactions to the classes. The forth year will be designed to provide training and consulting services to career counselors.As to the “major” study, those
5、typical major categories in the 18 major clusters will be examined during the first three years. Both written and interview data will be used to form a narrative description. As a result of the first year, 20 major categories have been done ; more have been added in the second year.The website, care
6、er-view, has be established by experts in both career and internet. The evaluation study reveals rich content and easy operation.The courses have been designed, executed, and evaluated. The “career service” and the “career planning” has been rated positive by students but not so positive by research
7、ers. More efforts will be needed to improved both courses.As planned, the training and consulting service of the consulting center will not take place until the forth year.3(七)年度計畫執行成果中文摘要本研究的主要貢獻在於將衍自常民研究的生涯觀架構注入獨尊理性的傳統生涯學術領域中,並藉由網際網路結合生涯觀之研究、教學、進修、服務等功能,使之相輔相成。第二年之執行成果有三:其一,產出故事敘說形式的生涯資訊。今年度透過學系研究
8、完成的資料包括:社會與心理學群的 10 個、工程學群的8 個、財經學群的 3 個,共計 21 個學類;半完成資料包括:社會與心理學群的 5 個、工程學群的 7 個、財經學群的 7 個,共計 19 個學類(見 http:/incareer.ncue.edu.tw/read_study_subject.php) ,由修習生涯發展學生完成的包括 9 個學系資料(見 http:/incareer.ncue.edu.tw/read_study_subject.php) ,以及 14 個職業資料(見 http:/incareer.ncue.edu.tw/read_career.php) 。其二,修改生涯網
9、站生涯觀觀測站與交流站 (見 http:/incareer.ncue.edu.tw/) 。目前網站內容包括:專題討論定期推出人生願景、生存策略等生涯議題;生涯情事鼓勵生涯故事、科系資料、職業資料等之張貼與討論;資訊交流彙整文章、書籍、課程、網站等資訊。各單元均同時具有研究與教學上的功能(見 http:/incareer.ncue.edu.tw/plan1_2_website.doc) 。有鑑於第一年 評鑑顯示,使用者認為該網站內容豐富但操作不便,第二年重新修改使用者在網站內的移動路徑,以獲得使用者的正向回饋。其三,繼續修改兩門生涯課程:提供給輔導與諮商領域大學部低年級的體驗性課程生涯發展與規劃
10、 ;以及給輔導與諮商領域碩士班的專業知能訓練課程生涯輔導與諮商研究 (http:/incareer.ncue.edu.tw/read_course.php)。第二年評鑑顯示,對生涯輔導 ,學生和研究者的評價均很高,每位學生均統整出具有獨特風格的個人生涯觀,並據以形成個人的生涯輔導理論;至於生涯發展 ,學生自陳的滿意度不錯,但研究者的評價依然不理想,明年將針對網路互動及生活實驗兩個部分繼續尋求突破。4(八)年度計畫執行成果英文摘要The most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of this project is to infuse laypersons career-vie
11、w framework into the rationality-orientated career literature. It also develops a website to combine research, teaching, training, and service.The accomplishment in the first year is three-fold. Firstly, narrative career information about 20 major categories has been produced by the “major” study (s
12、ee http:/incareer.ncue.edu.tw/read_study_subject.php), and 9 majors (see http:/incareer.ncue.edu.tw/read_study_subject.php) and 14 occupations (see http:/incareer.ncue.edu.tw/read_career.php) have been written by the “planning” students.Secondly, the website, career-view, has been improved. The Disc
13、ussion Sections of the website explore career-vision, life-strategy, and other career issues. The Life Sections include life stories, major descriptions, and occupation descriptions. The Share Sections introduce good papers, books, classes, and websites. Each section has a role in career-view resear
14、ch as well as in teaching. The evaluation study in the first year reveals rich content and poor operation. In the second year, the routes for users have been changed, and users respond positively.Thirdly, two career courses have been improved (see http:/incareer.ncue.edu.tw/read_course.php). The “ca
15、reer planning” is an experiential courses for the juniors, and the “career service” a professional training course for master students. The “career service” has been rated positive both by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Each student has developed his/her own career-view and correspondent personal career
16、theory. However, the “career planning” has been rated positive by students but not so positive by researchers. More efforts will be dedicated to improved website interactions and life tryout.5(九)年度計畫執行內容及成果說明 一 、 計 畫 (總 計 畫 、 分 項 計 畫 )目 標本分項計畫擬將劉淑慧針對常民進行系列研究(劉淑慧,民 85;劉淑慧,民 88a,民 88b;劉淑慧、朱曉瑜,民 87;劉淑慧
17、、朱曉瑜,民 88;劉淑慧、邱美華、胡嘉琪、吳思佳、張歆祐,未出版)所建立之生涯觀架構應用到生涯輔導與教學上。在生涯輔導方面,將採用生涯觀的兩個向度為主軸建立生涯資料庫,該資料庫將具備以下特色:(1)在呈現形式上,將簡約、量化而抽象的生涯資訊轉化為貼近常民的故事性敘說;(2)在內容範疇上,則不僅談及工作領域,也含括家庭、休閒等多元化的生活角色,並且深入整理縱貫一生的生涯發展型態,以及個人在此過程中所醞釀發展出的生涯觀;同時,(3)進一步結合網際網路的功能,以突破單向的、靜態的資訊傳遞方式,讓敘說者與眾多讀者針對敘說文本進行互動,以提高生涯資訊的個人性、互動性與涉入程度。在生涯教學方面,除了訓練
18、學生建立與使用前述生涯資料庫,亦將採用前述生涯觀架構,訓練學生從常民的思考脈絡來解讀生涯領域的理論,並建立以檢視與建立個人生涯觀為核心的實務工作取向。實驗課程將包括大學部低年級的體驗性課程生涯發展與規劃以及碩士班的專業知能訓練課程生涯輔導與諮商研究 ,其預期特色包括:(1)充分應用本分項計畫所建立的生涯資料庫;(2)重視個人經驗之檢視,要求學生檢視各項生涯理論或輔導諮商策略在自己身上的適用性;(3)強調多元性,幫助學生瞭解形形色色的常民生涯觀,並尊重個別性,鼓勵發展具有個人特色的生涯觀與生涯輔導理論。此外,為使前述成果發揮更大效益,本分項計畫進一步將前述研究與教學推廣到實務界。一方面訓練生涯實
19、務工作者,包括舉辦工作坊以及透過諮詢中心(見總計畫)與虛擬網站(見分項計畫五)提供諮詢服務;另一方面則建立生涯網站,以供社會大眾使用生涯資料庫,並提供修課學生瞭解常民觀點及練習諮詢服務的機會。綜而言之,本分項計畫將依據劉淑慧所發展的生涯觀架構,建構生涯資料庫、設計延續性生涯課程、規劃短期密集性進修活動,並將透過諮詢中心與虛擬網站,將研究與教學成果應用到實務工作上,藉使研究、教學、進修、服務等相輔相成(見 http:/incareer.ncue.edu.tw/plan1_2_framework.doc 之研究架構) 。二 、 計 畫 實 施 方 式 或 教 學 方 法本研究將整合兩門生涯課程(生
20、涯發展與規劃 、 生涯輔導與諮商研究 ) 、兩個子研究(各學系的學習經驗與生涯發展 、 課程與網站評鑑 )以及一個諮詢中心與一個生涯網站。第一年目標在於編製生涯資訊及初步架設網站;第二三年將繼續充實生涯資料庫,且進行課程測試、完成網站架設,並評鑑課程與網站之適切性與功效;第四年則進行輔導諮商工作人員的進修訓練與諮詢服務(見 http:/incareer.ncue.edu.tw/plan1_2_flow1.doc 之研究流程) 。61 研究1-1學系研究:各學系的學習經驗與生涯發展1-1-1 資料來源1-1-1-1 學群與學類之選取以大考中心大學學系探索量表所發展出的十八個學群作為分類架構。第二
21、年所選學群與其選擇理由:(1)承繼第一年未完成之社會與心理學群:使各學類資料更為豐富完整;(2)繼續補強工程學群、財經學群:此二學群乃一般綜合大學常開設的系所,具有普遍性。第一年已完成 20 個學類。第二年除了增改修補原學類之外,另外新增了 20 個學類。學類選取之原則:(1)社會與心理學群:暫時刪除與教育學群重疊之輔導學類(此為研究主持人任教科系,資料取得最容易,故放在第三年進行) ,其他學類合計 14 個(包括與其他學群重疊者) ,其中,5 個暫未取得受訪者,僅針對書面資料做分析整理,其他 10 學類則統合分析書面與訪談資料;(2)工程學群:挑選一般大學之普遍科系共 15 個學類,其中,8
22、 個彙整書面與訪談資料,其他 7 個則僅分析書面資料;(3)財經學群:挑選一般大學之普遍科系共 10 個學類,其中,3 個彙整書面與訪談資料,其他 7 個則僅分析書面資料。詳細學類資料來源參見 http:/incareer.ncue.edu.tw/plan1_2_flow2.doc。1-1-1-2 書面資料之蒐集針對所選學類,廣泛蒐集相關既有書面資料,包括傳統印刷資料,以及電腦化資訊,並加以彙整分析。傳統印刷資料主要來自:(1)各校學系辦公室所提供的書面資料;(2)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發行之大學指引學系篇。電腦化資訊主要來自各校系之網頁。經過彙整分析,發現這些資料內容大都集中在:(1)訓練範疇與特
23、色,含目前訓練重點與特色、課程結構、學習環境與資源(軟硬體設備、社區資源或建教合作資源、人際環境等等) 、未來發展方向,(2)生涯發展歷程,涉及畢業後的升學就業狀況。1-1-1-3 訪談之聯絡與進行透過各學系辦公室及網站公佈欄徵求受訪者(徵募資料見 http:/incareer.ncue.edu.tw/plan1_2_invitation1.doc、http:/incareer.ncue.edu.tw/plan1_2_invitation2.doc) ,待願意考慮受訪者回復後,以電子郵件方式提供訪談邀請函(見 http:/incareer.ncue.edu.tw/plan1_2_invitat
24、ion3.doc)以及訪談程序與相關事項說明 (見 http:/incareer.ncue.edu.tw/plan1_2_invitation4.doc) ,經同意後,依受訪者狀況以一對二或一對一的方式進行訪談,每場約 2 至 2.5 小時。之後,再根據初步資料分析結果,進行後續面對面或電話訪談,以進一步蒐集待補充或釐清之資料。進行第一次訪談前會先取得受訪者之訪談同意書(見 http:/incareer.ncue.edu.tw/plan1_2_invitation5.doc) ,所有訪談結束後則致贈感謝函(見 http:/incareer.ncue.edu.tw/plan1_2_invitat
25、ion6.doc) 。訪談資料主要在補充說明訓練範疇與特色、畢業後的升學就業狀況,並針7對在學生活經驗(生活型態、常見困擾與因應方法) 、生涯發展歷程(入系動機、在學期間的變化、畢業後的發展、目前生活型態、整體特色) 、人生願景提供豐富的資料。1-1-2 資料之蒐集與分析方法基本資料分析步驟如下:(1)蒐集書面資料彙整書面資料(描述文一) ,以作為後續訪談資料蒐集方向之參考;(2)發布徵訪公告聯繫協調受訪者進行訪談分析整理訪談資料 彙整書面資料與訪談資料(描述文二) ;(3)將描述文二郵寄給受訪者和相關學系辦公室,以蒐集補充或修正資料整理受訪者及學系辦公室之回覆資料,據以修正完成正式描述文(以
26、故事性敘說形式呈現,以學類為單位撰寫,內容結構見http:/incareer.ncue.edu.tw/plan1_2_3.doc) ;(4)將正式描述文上傳網站,以供使用者閱覽並提供回饋、補充或修正。1-1-2-1 書面資料之分析歷程先將書面資料逐段剪貼到相關主題之下,再閱覽同一主題之下各校系的資料,整理出共同點與相異點,之後視情況採用列表比較或段落描述的方式呈現,形成描述文一 。1-1-2-2 訪談資料之分析歷程依受訪對象的身份,使用不同的訪談大綱(見 http:/incareer.ncue.edu.tw/plan1_2_inverview1.doc、http:/incareer.ncue.
27、edu.tw/plan1_2_inverview2.doc、http:/incareer.ncue.edu.tw/plan1_2_inverview3.doc) ,並針對描述文一之中資料不清或矛盾之處,發展出訪談問題,補充到各學類通用的制式化訪談大綱中,形成該次訪談專用的訪談大綱。訪談過程全程錄音,之後根據訪談脈絡,逐段摘錄訪談重點,再剪貼到描述文一之相關主題下。分別針對各個主題,彙整書面與訪談資料,必要時,保留訪談敘述之片段,以便讀者直接感受受訪者之個人敘說,形成描述文二 。1-1-2-3 彙整資料之確認歷程將受訪者及學系辦公室之補充或修正資料逐段剪貼到描述文二之相關主題下,再分別針對各個主
28、題進行彙整,形成正式描述文 。2 課程與教材教法及其評鑑前兩年設計並修改了生涯發展與規劃 、 生涯輔導與諮商研究兩門課。第二年參考第一年之教學經驗,修正課程大綱(見 http:/incareer.ncue.edu.tw/read_course.php)。並於學期末以開放性問題調查學生對該課程之意見,作為初步課程評鑑 。3 推廣訓練與進修活動依原定計劃將於第四年進行,今年度尚無具體進展。4 專業服務及其評鑑前二年已完成網站架設並開放給修課學生,擬於第四年提供諮詢服務。今8年度提前進行網站架設,結合生涯與網際網路兩方面專家共同規劃、測試與修正生涯網站生涯觀觀測站與交流站 。為測試該網站之研究與教學
29、功能(見 http:/incareer.ncue.edu.tw/plan1_2_website.doc) ,已將網站開放給修課學生試用兩年,要求學生從事相關作業並上網張貼,也鼓勵學生進行線上互動。並分別於學期末以開放性問題調查學生對該網站之意見,作為初步網站評鑑。三 、 人 力 運 用 情 形 說 明研究者在學系研究中負責整體規劃,並形成訪談大綱與描述文架構、督導與輔助資料分析;此外並負責規劃網站結構、設計與執行生涯課程。研究助理之任務包括:承擔學系研究之執行工作,包括受訪人員的聯繫與安排,書面資料的蒐集、審查與分析,訪談資料的蒐集、分析與彙整;支援網路之架設與網頁之設計與管理,以及評鑑研究之
30、資料蒐集與處理工作;並協助各項行政庶務與文書處理工作;臨時工讀生負責整理研究助理交付的部分學類資料。四 、 年 度 計 畫 執 行 成 效 ( 請 盡 量 具 體 、 量 化 )本研究的主要貢獻在於將衍自常民研究的生涯觀架構注入獨尊理性的傳統生涯學術領域中,藉以豐富生涯理論的視野、建立多元化的生涯輔導諮商策略,從而協助當事人提升在現實生活中的實踐生涯之動力。第二項貢獻是藉由網際網路結合生涯觀之研究、教學、進修、服務等功能,使之相輔相成。據此,本分項研究之預期具體成果包括:建立生涯網站、產出故事敘說形式的生涯資訊、規劃延續性生涯課程與短期密集性訓練模式、建立並評估生涯諮詢模式。第二年之執行成果有
31、三。其一,產出故事敘說形式的生涯資訊,其內容範疇包括:各學類之訓練範疇與特色(目前訓練重點與特色、課程結構、學習環境與資源、未來發展方向) 、在學生活經驗(生活型態、常見困擾與因應方法)、生涯發展歷程(入系動機、在學期間的變化、畢業後的發展、目前生活型態、整體特色) 、人生願景(個人特質、所追求的生命意義與生活型態、生涯滿意度及其原因) 。第二年度透過學系研究完成的資料包括:(一)增補第一年挑選科系的資料,科系包括:社會與心理學群的人類發展、心理復健、民族、生死、人類、心理學類、社會心理、社會工作、社會、社會福利、生活應用科學、勞工關係、犯罪防治、醫學社會、宗教;工程學群的化學工程、電機工程、
32、電子工程、機械工程、工業工程、工業管理學、車輛工程;財經學群的會計、國際貿易、資訊管理,共計 20 個學類, (二)第二年新增的學類包括:工程學群的材料科學、土木、航空、建築、通信、造船、環境、科學技術教育;財經學群的財稅、保險、經濟、統計、財務金融、運輸管理、農業經濟共 15 學類(見 http:/incareer.ncue.edu.tw/read_study_subject.php) 。此外,修習生涯發展的學生也配合其作業而協助蒐集建立了特教系、9商業教育、心理類、地理系、美術學系、傳播類、化學類等 7 筆學系資料(見http:/incareer.ncue.edu.tw/read_stud
33、y_subject.php) ,殯葬業從業人員、小吃攤販老闆、音樂工作室老闆、社工、企業主管、網路購物網主、電腦週邊產品公司主管、大學教授、導遊、餐飲店老闆、挽臉師傅、冰品飲料店老闆等13 筆職業資料(見 http:/incareer.ncue.edu.tw/read_career.php) 。雖然學生所建立的資料品質有其限制,但仍有相當參考價值,尤其有助於鼓勵一般網站使用者上網張貼自己的資料。其二,修改生涯網站(見 http:/incareer.ncue.edu.tw/) 。網站內容包括:(1)專題討論 ,包括:A1 人生願景:人生所為何來我要什麼? 、A2 生存策略:人生如何圓滿我如何要與
34、放? 、 A3 暢談生涯:關於生涯種種 ,由管理者定期推出相關議題,供使用者公開交互討論,並定期歸納整理特定議題之相關論點,再以電子報方式發佈整理結果;(2)生涯情事部分,包括:B1 生命故事:生涯觀及其生涯發展型態 、 B2 各科各系:學習經驗與未來生涯發展 、 B3 各行各業:工作性質及其生活型態 ,由管理者整理訪談研究及課程作業要求所搜集到的資料,率先提供若干範例,再鼓勵網站使用者使用制式格式張貼相關資料;(3)資訊交流部分,包括:C1 好書推薦:分類推薦生涯書籍 、 C2 參考文章:分類推薦生涯文章 、 C3 相關課程:各類生涯課程之課程大綱 、 C4 相關網站:分類推薦生涯網站 ,亦
35、由管理者率先就其所搜集到的資料提供範例,再鼓勵網站使用者繼續張貼以豐富內涵。上述各單元在生涯研究與教學上的功能詳見 http:/incareer.ncue.edu.tw/plan1_2_website.doc。有鑑於第一年網站評鑑顯示,使用者認為該網站雖然內容豐富,但操作不便,不易發現所需資料之所在,因此嚴重影響使用意願,故於第二年進行網站使用者移動路徑之修改,以獲得使用者之正向回饋。其三,繼續修改兩門生涯課程:生涯發展與規劃 、 生涯輔導與諮商研究(詳見 http:/incareer.ncue.edu.tw/read_course.php)。 生涯發展是提供給輔導與諮商領域大學部低年級的體驗
36、性課程,其目的在:了解生涯發展的本質與百態、檢視與建立自己的生涯規劃理念與風格、經營自己的大學生涯,共有 16 週每週 3 小時之課程活動,分別針對生涯總論、個人、環境、人生願景、生存策略、生涯故事等領域,引導學生觀照自己、欣賞他人、創造自我,其課後作業包括:傳記觀賞、大學生活及工作生涯之訪談、理想生活之規劃與實驗、個人生涯觀之檢視、論壇交流等。 生涯輔導是提供給輔導與諮商領域碩士班的之專業知能訓練課程,其目的在:探討生涯態度與信念、探討生涯發展歷程與型態、瞭解主要的生涯理論及其在生涯輔導工作上的運用、瞭解生涯輔導工作的重要議題與工作方法,共有 16 週每週 2.5 小時之課程活動,先分別探討
37、既有生涯理論在人生願景 、 生存策略上的論述,從而引導學生發展出自己的生涯輔導理論架構,接著介紹相關生涯輔導與諮商策略與技巧,並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涯輔導理論架構加以理解、詮釋與創造,從而發展出與個人理論架構緊密契合的生涯實務工作方法,並據以發展出一個方案作為例子,其課後作業包括:理論省思、自我剖析、個人理論模式、實務省思、論壇議題10討論、生活實驗小組督導體。第二年課程評鑑發現,對生涯輔導 ,學生的滿意度頗高,研究者的評價也很高,每位學生均統整出具有獨特風格的個人生涯觀,並據以形成個人的生涯輔導理論,包含對生涯問題的剖析與相對應的介入處理策略,這些個人理論都具有在專業期刊發表的價值;至於生涯
38、發展 ,學生自陳的滿意度不錯,但研究者的評價依然理想,明年將繼續針對網路互動以及生活實驗兩個部分加以突破。五 、 參 考 文 獻限於篇幅,僅張貼在網站上(http:/incareer.ncue.edu.tw/plan1_2_reference.doc)。11(十 )經 費 運 用 情 形 一 覽 表本年度核定經費(單位:元) 實際執行數(單位:元)經常門 經常門 執行率()人事費 業務費其他(雜支) 人事費 業務費其他(雜支) 經常門 資本門 合計計畫序號及名稱資本門(軟硬體設施費)合計資本門(軟硬體設施費) 合計學校配合款 備 註分項計畫三 384,600 39,000 5,000 140
39、428,740 384,600 38953 5000 140 428693 99.88 100 99.99註:1.本表所填各項數據應於經費收支報告表一致。 2.經常門執行率未達 80以上或資本門執行率未達 90以上,應於備註說明具體理由,並附相關證明文件,否則將依規定刪 減 、 停 撥 下 一 年 度 之 經 費 補 助 或 終 止 補 助 。12(十一)年度計畫查核點執行情形執行進度計畫序號及名稱 年度查核點 超前 符合 落後 落後原因說明學系研究:補充普遍性學系資料 課程:設計生涯觀之教材與教法 網站:開放給修課學生 評鑑研究:歷程性網站評鑑 進修訓練:無 分項計畫三諮詢服務:無 註:年度
40、查核點之填寫應與核定後之詳細計畫申請書所列內容一致。13(十二)所面臨問題與因應措施本研究原計劃廣泛蒐集各類書面資料,有鑒於第一年所感受到此法不但窒礙難行,所蒐集到的資料又可能過於龐雜甚或分歧,不具使用價值。因此,今年改以網路資料為主,若網路資料不足或過時時,方進一步蒐集其他書面資料作為輔助。即使僅以網路資料為主,每一學類的書面資料數量依然相當龐大,尤其有些學類所包含的學校科系眾多,甚至可高達四十餘個,光是匯集各校系的網路資料就有近千頁之多。更有甚者,各校系書面資料的陳述架構與遣詞用字不同,同樣的專業名詞在不同校系之意義可能不盡相同,各校系所使用的不同名詞卻又不見得具有明顯差異,再加上研究者與
41、研究助理的專業背景均侷限在社會與心理,對於其他專業領域了解極為有限(例如工程與財經學群) ,在整理書面資料時遭遇相當大的困難(訪談時可邀請受訪者以一般人可以了解的方式做說明,因此較無困難) 。因此,本研究第二年改以零工方式邀請其他科系學生協助進行初步的書面資料彙整,之後再由研究助理加以修改,整個資料處理流程之順暢性大增,第三年擬繼續使用此模式。在訪談部分,儘管第一年就已經發現最大的挑戰在於找尋能夠且願意提供豐富有效訊息的受訪者。然而,第一年所選取的學類多屬社會與心理學群,一方面本來就是研究者與研究助理較有人脈的領域,另一方面這些領域的師生本來就比較了解且容易參與訪談研究;至於其他被挑選出的工程
42、學群、財經學群之學類,則是在廣泛張貼召募受訪廣告之後順利徵得受訪人選的少數學類。綜此,第一年的訪談雖不容易,但都還能夠維持一定程度的進展。第二年所選取的學類多為第一年未蒐集或未蒐集完整的社會與心理、工程、財經三個學群之學類,這些學類有不少在第一年即已張貼過召募受訪廣告,只是當時並未獲得相關學校科系任何師生回應,因此並未被列入第一年的資料彙整範圍,第二年再度張貼召募受訪廣告時,有些學類依然未能獲得任何師生回應。再者,進一步比較有直接或間接相識關係以及訪談前完全陌生的受訪者所提供之資料(包括由研究助理或修課學生擔任訪員之訪談) ,更發現陌生受訪者的資料多偏表面且模糊。可預期地,未來若要繼續蒐集研究
43、者與研究助理缺乏人脈的領域,就必須花費更長的訪談時間來做暖身與關係建立,才可能蒐集到較為豐厚的資料。再觀察大一修課學生所蒐集到的學系資料,儘管學生僅針對一個學系(而非學類)進行,在書面資料所偏重的:訓練範疇與特色、畢業後生涯發展歷程這兩部分,學生依然不容易做出深入了解之後的精要彙整,但在訪談資料所偏重的在學生活經驗、在學生涯發展歷程,則每每有生動描述。顯示未來的資料彙整方法可修改為二:一是由未受過太多專業訓練的修課學生或網站使用者彙整張貼特定學系乃至校系的訪談資料,二是由工讀生張貼學類的書面彙整資料,當然,兩者資料均需由研究助理加以過濾、修改,以維持14網站上的資料品質。截至第二年為止,已經完
44、成訪談與書面資料彙整者共有 3 學群 21 學類,僅完成書面資料彙整者共有 3 學群 19 學類,尚有 197 學類未進行任何資料彙整,其中較為普遍的學類(至少包含 5 個校系)也高達 63 個,而且這些科系很可能都是研究者與研究助理不熟悉的專業背景,在書面與訪談資料的蒐集與彙整上可能都會比前兩年所進行的學類更具挑戰性,需要投入更多時間精力,更有甚者,花費心力所蒐集到的訪談資料還可能因為受訪者因素而失之淺薄。有鑒於此,本研究將第三年的目標修正為:繼續彙整剩下的 63 個普遍學類,但僅處理書面資料,暫不由研究助理或工讀生蒐集訪談資料,僅由修課學生提供若干學系訪談資料。針對新修正的資料蒐集目標與方
45、法,第三年研究將不再聘用專任研究助理,改聘兼任研究助理,並大幅提升資料處理費和零工費。此外,為配合上述改變,網站功能勢必加以調整,因此將加編零工費用以因應程式設計、網頁編輯等網站架設維護需求。15經常門經費變更說明需求經費(仟元)學年 項 目 原申請 擬修改 使用或更改說明人事研究助理 34*10*1=340 8*12*1=965*10*4=20096200= 296原申請聘用碩士級專任研究助理一名,但為配合資料蒐集方法之改變,擬改聘碩士級兼任助理一名、學士級兼任助理四名。詳細原由見年度計劃執行報告中所 面 臨問 題 與 因 應 措 施 之 說 明 。臨時工讀生 0 .09*350=31.5.
46、125*100=12.531.5 12.5=441.聘請不同專業領域知在學生或畢業生,進行初步書面資料分析,並撰寫整理稿。2.聘請網際網路技術人員負責網站之修改與維修,以及相關使用問題之排除。詳細原由見年度計劃執行報告中所 面 臨問 題 與 因 應 措 施 之 說 明 。授課老師 0 0 授課老師由研究者本人擔任,其鐘點費由學校支出。業務費資料處理費 20 24 針對不同學類需求,聘請不同專業領域人士,協助研究助理進行書面資料解讀,以及初步整理稿之修正。聘請網際網路技術人員負責網站之修改與維修,以及相關使用問題之排除。詳細原由見年度計劃執行報告中所 面 臨問 題 與 因 應 措 施 之 說 明 。教材編撰費 4 0 因經費不足,此項工作改由研究助理擔任,原經費挪作資料處理費。雜支 4 4.047 電腦耗材、印刷或影印費、錄音帶(以便轉錄謄稿) 、紙張、文具、郵資、電話費。92小計 368 368.047 所增加的.047 乃由第一年差旅費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