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研究.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253537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试对以上个学派进行客观评价一、政治算术学派政治算术学派 17 世纪中叶产生于英国,创始人:威廉.配第(16231687)。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即“用数字、重量、尺度来表达自己想说的问题”。在他的著作中,阐述了典型调查、分组、平均数的分析方法,为后人研究统计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马克思对威廉配第评价很高,称威廉配第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二、国势学派 国势学派也称记述学派,17 世纪产生于德国,创始人:康令(1601-1681)。统计学这个名称就是这个学派起的,这个学派把统计理解为国家重要事

2、实的记述。如,人口、领土、政治结构、继承制度、议会、勋位、军队、财政、经济、宗教、地理、风俗、货币、科学艺术等等。(一)国势学派统计学的特点: 三、数理统计学派 数理统计学派产生于 19 世纪中叶,创始人是比利时的生物学家、数学家和统计学家阿道夫凯特勒(17961874) 。他是比利时国家统计工作的领导人,是国际统计学术会议的倡导人和组织者。他在统计理论方面最大的贡献,是将概率论引入统计学。四、社会统计学派社会统计学派19世纪后期产生于德国,创始人:德国的经济学家兼统计学家克尼斯(18211897)。社会统计学派在一定意义上,是政治算术学派的继续。这个学派一形成就分为两个支派:实质性社会科学派

3、和社会科学方法派。 实质性社会科学派,在19世纪后期与20世纪前对各国有较大影响。 社会科学方法派,为一般科学方法论或通用方法论开辟了道路。20世纪40年代以后,其中一部分统计学家转向数理统计学派。五、社会经济统计学派社会经济统计学派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在前苏联兴起,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前苏联占统治地位的统计学派。它受德国社会统计学派的影响,是在反对数学形式主义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斯特鲁米林、沙文斯基、廖佐夫等。统计学的性质:一门实质性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这个学派的学术观点,对我国解放后的社会经济统计学有很大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

4、展,数理统计已成为通用于各种现象的方法论科学;社会统计学派和社会经济统计学派的多数人也认为:社会经济统计学是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和数量规律,提供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方法论科学。2. 为什么在西方统计理论传入以前,中国没形成一门统计科学派无论在封建社会的早期、中期乃至进入l7世纪以后, 在西方统计理论传入以前, 并无独立的统计学著作和统计学专家, 无非是在思想家、政治家、历史学家等的有关论述中才涉及到一些统计思想,或者在研究经济、社会问题时才应用到一些统计方法或有关数量及其变化的一些概念。在西方统计理论传入以前,中国从未把统计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就一门学科的有关问题, 进行过系统论述。使统计学形

5、成了多门类, 多层次的学科。而中国的统计思想,在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论方面,专门论述较少,只是提出了一些概念,而重在利用统计资料对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有关统计的问题,一般是在论述其他问题时才附带提出来的。对统计问题本身,并无引起争论。这一历史传统,对当前的统计工作也有影响在西方统计理论传入以前,中国的统计思想是从属于学术流派,人口观点,政治见解、军事理论、史学意见等提出来的,或是在分析经济,社会问题时表达出来的有关统计或数量及其变化的一些概念,而不是就统计问题的专门立论。3.中国统计思想与欧美统计学说的比较,他们的发生与发展有何明显差别?以中国统计思想与欧美统计学说比较, 它们的发生与发

6、展是有明显差别的;欧美统计学说产生较晚,大概从16世纪中叶才开始萌芽。而中国的统计思想,早在3000多年前周易即已提出近乎近现代统计概念的思想。这是因为中国历史悠久,相对于欧洲来说,经济比较发达,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前期, 中期,统计工作就比较出色,与统计实践密切相关的统计思想也就有所发展。但统计思想(学说)史的出现欧美则早于中国。欧洲封建社会崩溃,资本主义开始原始积累的时期,统计工作日益发展,统计学说也蓬勃兴起。各国对统计研究的方式和内容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统计学派。18世纪初,欧美就出现了统计学说史的萌芽。19世纪2o年代,出版了研究统计学说史的专著, 或在统计学著作中,增列了叙述统计学说

7、史的章节。统计学说史成为统计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中国的统计思想,始终未能形成系统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论, 一直没有专门研究中国统计思想史的著作。近十多年来, 在统计通史的专著以及刊物发表的文章中, 才对中国统计思想开始有所研究。欧美统计学说, 自1 7世纪中叶以后,无论是古典统计学, 近代统计学和现代统计学的各个学派, 都有它们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这些著作, 对统计学的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有关内容,都有所论及。它们是把统计作为-门独立的学科,专门进行研究的。而中国, 无论在封建社会的早期、中期乃至进入l7世纪以后, 在西方统计理论传入以前, 并无独立的统计学著作和统计学专家, 无非是

8、在思想家、政治家、历史学家等的有关论述中才涉及到一些统计思想,或者在研究经济、社会问题时才应用到一些统计方法或有关数量及其变化的一些概念。在西方统计理论传入以前,中国从未把统计学作为-门独立的学科,就一门学科的有关问题, 进行过系统论述。欧美统计学说, 重在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论的探讨,一开始就存在意见分歧,建立了不同的统计学派。在学派与学派之间和学派内部,有争论、有斗争,在斗争中逐步发展,终于使统计学形成了多门类, 多层次的学科。而中国的统计思想,在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论方面,专门论述较少,只是提出了一些概念,而重在利用统计资料对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4、中国统计思想在封建社会后期滞后的原

9、因一、传统的经济思想对中国统计思想的影响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中占据首位。农业是“国之命脉”,与此相对应的是传统的“强本抑末”的经济思想。手工业和商业一直受到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压制二、中国传统科技对中国统计的影响在中国封建社会有过两次科技发展的高涨时期,一是汉朝,二是唐宋时期,对前者是司马迁首创统计表理论;后者有郑樵的图谱思想 ,类似统计年鉴的唐代共和国元计录,和宋代计录,秦九韶的用正负开方数来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累计法) ,张敦实和刘贡的标志着上计制改革的思想,都有所创新,而到了明清两代随着中国科技的衰落,中国统计也就停滞下来三、科举制

10、度对中国统计思想的影响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奠定于唐朝。诚然,开始科举制度对于人才的选拔是起过积极的作用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唐到宋,考试的科目里有明算科(数学) ,我们知道,数学是一切学科之基础,它对于科学的研究、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四、历代政府对统计的轻视对中国统计思想的影响中国统计,历来是为国家的财政、税收服务的,统计法规附属于刑法的条文,统计机构从属于政府机构的各个具体的部门之中。以明朝为例,以六部兼管全国的统计工作;户部兼管人口、财政统计;礼部兼管祭祀 ,科举等五、中国统计思想自身的原因除了上面的各种原因之外,还有中国统计自身方面的因素,中国统计思想诞生之初就是存在于各家的哲学、政治

11、、军事、人口等观点之中,作为各个观点的附属之物。统计思想一开始就没有作为的系统的观点提出,“先天不足”:在其后的发展中,虽然统计法规、统计工作、统计分析、统计组织有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统计思想基本未摆脱春秋战国时期的范围,“后发无力”。各家观点散乱,研究者相互独立,例如,从周易提出分组法的和平均数的思想,经过两千年的变化,两者都有一些发展,如分组法中秦代提出的分组法和宋代创始了次数分布表,平均数中明卢向升组平均数和总平均数结合起来但很少从理论加以阐述,不可不归于研究者相互独立,没有能引起学者的注意。直到西方统计学传入中国后,统计学才有一些起色。5.为什么研究中国统计史?中国统计思想特点(1)中国

12、古代统计思想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虽然并不起色,但仍占有一定的地位,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的一枝一叶。其中不少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 闪耀着灿烂光芒。中国古代和用统计资料进行的经济,社会分析,是世界上最出色的。这些统计思想,基本上是在闭关锁国的条件下产生的。世界统计学家提出类似的思想,至少要滞后披百年。探索中国统计思想的起源和它的发展过程,可以了解中国统计的光辉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更深刻地认识当前认识未来,从而更加自觉地做好当前的统计工作。研究中国古代统计思想史,可以了解统计思想同统计实践的关系, 了船中国古代统计想同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人口思想、军事思想,经济思想等的关系J了解统计思想同利用统计资科

13、进行经济,社会分析的关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当前统计思想的全局,为实现统计的现代化而奋斗。当然,研究中国统计思想史的主要目的,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计学提供借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计学是指导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计工作的。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计工作,也有研究中国统计思想史的必要。(2)从上面的叙述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统计思想的发生与发展,似具有以下特点t第一,中国古代统计思想的从属性。在西方统计理论传入以前,中国的统计思想是从属于学术流派,人口观点,政治见解、军事理论、史学意见等提出来的,或是在分析经济,社会问题时表达出来的有关统计或数量及其变化的一些概念,而不是就统计问

14、题的专门立论。第二,中国古代统计思想与调查研究思想和会计思想的不可分割性。中国古代统计与调查研究不可分割,按照现代意义的理解,统计属于调查研究的一种,它的认识客体是客观事物总体现象数量方面的理论和方法论。但是中国古代的统计是同调查研究密切结合的。它不但研究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也研究客观事物的质量方面。因为调查研究的内容,不能止于一般情况的文字叙述,而不涉及到数字资料,只是数字资料有时不需要表达,有时没有表达出来而已。第三, 中国古代统计思想,不少是同经济社会问题的阐述、分析结合一起,在进行数量关系的解释或利用统计资料进行说理时表达出来的,而不是就统计问题而论统计问题。第四,中国古代统计思想发展

15、缓慢,少有突破性的进展。6.新中国社会经济统计思想的发展阶段(一)19491965年,初期发展阶段1. 统计思想的发展。在这一阶段中,社会经济统计思想的发展具有明确的方向和线索,即在批判西方欧美数理统计理论的同时,全盘引进东方前苏联的社会经济统计理论。认为: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数理统计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它不是统计学。统计学被理解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它在质和量的密切联系中研究大量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研究社会发展规律在具体时间、地点下的数量表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1)在学科体系上,受德国社会统计学派的影响,继承前苏联的社会经济统计理论,具有适应社会主义制度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16、体制的重要特征; (2)在学科内容上,主要以物质产品计划平衡为中心的经济指标体系,以全面统计报表为主的调查方法体系,着重运用一般数学方法的统计分析体系。 (3)在学术观点上,批判欧美统计理论,摒弃数理统计,从政治上把数理统计送上了审判台。2.统计机构的发展。(1)国家统计局的成立。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于中央财经计划局内设立统计处(简称中财委统计处),后改为统计总处,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狄超白同志任处长。1951年7月,中财委统计总处召开了全国财经统计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性的统计会议,以后被称为第一届全国统计工作会议。1952年8月,国家统计局成立,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薛

17、暮桥同志任第一任局长。(2)“四四决定” 。1962年2月,国家统计局向中央写了关于改进统计管理体制,健全统计机构的请示报告,1962年3月,刘少奇同志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对统计工作作了四点指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草案),于1962年4月4日由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发。这就是新中国统计史上著名的“四四决定”。这一时期,各级统计部门和业务部门都抓紧了组织建设。许多地区、部门的统计机构和统计力量得到很大的充实和加强,统计干部队伍基本稳定。(二)19661977年,停滞发展阶段1966年5月,我国进入了“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并一直持续了十年之久,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路线影

18、响下,统计科学研究基本停止,统计学者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岗位,闭关自守,与国外的学术交流中断,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处于停滞状态。1967年,国家统计局被撤销,在国家计委下设一个统计组。(三)1978年至今,迅速发展阶段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 集团,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统计科学研究重新被提上议事日程。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也促进了统计理论的研究,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指导下,我国统计学术思想空前活跃,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探讨了许多新问题,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导下,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进入了相互争鸣、相互融和、并驾齐驱、蓬勃发展的新时期。7.

19、为什么峨眉会议的召开,是我国统计学界进入新阶段峨嵋会议的召开。1978年12月,国家统计局在四川省峨嵋县召开了统计教学、科研规划座谈会,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代表们解放思想,打破禁区,就统计学基本理论的一些重要问题,如统计学是一门?还是两门?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是否可以并存?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是什么?社会经济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同质量相联系)?还是既研究数量,又研究质量?调查研究和社会经济统计的关系是什么?在统计工作方法中,全面统计与典型调查和其他方法的关系是什么?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经济统计工作中的矛盾?怎样发挥统计方法在处理这些矛盾中的作用

20、?怎样正确对待外国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怎样改进统计指标体系?怎样反映经济效果?怎样搞好综合平衡?用什么指标来反映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对总产值、净产值、最终产品产值、生产指数等应当如何看待和运用?怎样辨证地看待统计服务与监督的关系?在建设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统计的服务与监督作用?怎样更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国以来我们有哪些正面经验和反面教训等问题,进行了自由的学术讨论。并提议成立中国统计学会,以促进统计学术交流。峨嵋会议期间虽然有种种不同意见,但大多数学者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即社会经济统计学、数理统计学、自然科学领域的统计学应当共存,各学科、各学派应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相互交流、共同繁荣。峨嵋会议的召开,使我国统计学界开始真正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阶段,为我国统计科学研究的欣欣向荣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