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源染色体溯“源”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是指分别来自父母双方,大小、形态结构基本相同,代谢和遗传功能相似,来源一般都相同的,在减数分裂中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如图 1 中 A 和 B 是一对同源染色体;C 与 D 是一对同源染色体;而 A 与 C,A 与D,B 与 C,B 与 D 是非同源染色体。可能有学生要问: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又怎么叫来源相同呢?我们所说的同源是从系统发育来讲的。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每个种又是由无数的个体组成。每个个体都有发生、生长、发育、以至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便称为个体发育(outogenesis) 。所谓系统发育(phy
2、logeny)是与个体发育相对而言的。它是指某一个类群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大类群有大类群的发展史,小类群有小类群的发展史,本文所说的是种的系统发育。下面就以小麦为例,探究一下它的系统发育:图 1现在的普通小麦体内有 6 组共 42 条染色体,即 2n6x42(x 为染色体组基数,在普通小麦体内 x7) 。我们把它表示为 AABBDD6 组,其中每组有 7 条染色体。最初的小麦,我们通常称之为一粒小麦 AA(2n14)在合适的自然状态下与鹅冠草BB(2 n14)发生了杂交,生成的杂交后代为 AB(2n 14) 。AB 是不育的,但在自然条件下,偶然的机会发生了自然加倍,形成了 AAB(2n 4x
3、28) ,这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二粒小麦。二粒小麦 AABB 把(2n4x28)又在合适的自然条件下与山羊草DD(2 n14)发生了杂交,产生了不育的杂交后代 ABD,又是在偶然的机会下发生了自然加倍,就产生了 AABBDD(2n6x42) ,这也就是现在的小麦。上述过程用图解表示如下:图 2故两个 A 组的 7 对染色体是复制出来的,是同一来源的,是同源染色体;同理,两个B 组、两个 C 组各有 7 对染色体,均属同源染色体。但是 A 组与 B 组的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因为 A 组染色体来自它们的祖先 一粒小麦,而 B 组染色体来自它们的祖先鹅冠草,它们的大小、结构、功能、来源是不同的。同理 B 组与 D 组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困为它们分别来自鹅冠草和山羊草。A 组的 7 条染色体也不是同源染色体,因为它们的大小、结构、功能以及进一步追溯到底的染色体来源也是不同的,它们的来源不同,就需要探究一粒小麦中 7 条染色体的来源。同理,B 组内的不同号染色体之间,C 组内的不同号染色体之间都不是同源染色体,这需要探究鹅冠草和山羊草的发育。资源来源于中学生物教学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