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9 页标题:项链教学设计单位:增城中学姓名:赵敏学科:高一语文日期:2008 年 6 月第 2 页 共 9 页项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广州增城中学 赵敏教学目标:1、熟悉小说的情节。2、领会本文精妙的构思和布局。教学重点:体会本文结局“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含义,重点探讨本文结局的“空白艺术”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 空白” ,并在写作中尝试这种技法。教学模式:教读课六步法:“ 导入 -读书- 质疑-讨论-矫正-小结”。做法是:教 师引导,激发兴趣;认真读书,做好准备;定好方向,提出问题;讨论 交流,解决问题;反馈矫正,适当点拨;归纳小结,巩固提高。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介绍
2、莫泊桑:莫泊桑:(1850-1893)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世界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一生 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和近三百五十多篇中短篇小说。代表作羊脂球、 我的叔叔于勒等, 长篇小说俊友、 一生等。 他与契诃夫、欧亨利合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项链是他的代表作,是一篇构思精巧,题旨鲜明的精品。小说原题为首饰 ,译成中文时改为项链 ,你觉得这两个题目那一个好?为什么?第 3 页 共 9 页明确:项链好,因为它是整篇作品的线索。并且首饰的概念包括的范围太大,所指不明。好,我们知道,不管小说有多长,短也好,长也好,都要有一定的线索做情节的连接,那么,本篇课文围绕项
3、链都写了那些情节呢?、 整体感知,请大家复述故事。这篇故事情节怎样?故事精彩吗?精彩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明确:情节曲折最擅长的就是把人物复杂的生活经历浓缩到短小的篇幅中,用巧妙的情节表现出来。莫泊桑的项链就具有着这样一种曲线美。、 情节借助道具,巧设情节情节的发展与项链分不开,也与玛蒂尔德的命运紧密相关。 请 柬 舞 会 ( 戴 ) 偿 清真相大白 ( 谈 )( 谈谈 )借借借 赔赔赔丢丢丢 小说的情节曲线小小说说的的情情节节曲曲线线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提问:你最欣赏哪个情节?引出重点情节讲解 丢项链命运的最高点和转折点识项链再次收到命运的捉弄1、丢失项链这件事是偶然的,出人意料,却又合情合理,但
4、有没有必然性?提示:结合文中作者感叹(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也可以成全你!)要点:孤立地看“ 失项链”是一件偶然的事,但联系全文(尤其是前文),可第 4 页 共 9 页以看出其中的必然性,一方面,是由其性格决定的,如果她不去借,那么也就不会丢,但她的性格促使她要去借;另一方面,在晚会上的“ 狂热”“ 兴奋”“沉迷”“陶醉”及后来的 “赶快逃走”,在 这种慌乱陶醉中丢失东 西也是很合乎情理的。2、其实,这篇小说中只有“失项链”这一个“偶然”吗?小说的结尾作者才说出这挂项链是假的,这个结尾“有些也出人意料” ,它合理吗?前面作者有没有暗示?要点:序幕玛蒂尔徳的梦想才有后闻为参加舞会赶制新衣和借
5、项链借项链时女友的慷慨,丢项链后珠宝店老板的回答,还项链时女友的随意等使得“ 识项链” 中得知 项链是假的合情合理好处:这样描写更能增加情节的波澜,引人入胜,耐人 寻味、深思,从而使文章高潮迭起,动人心魄。3、结局即是高潮,又是结局,.从文章的内容看,玛蒂尔德为之付出十年艰辛的项链竟然是假的,最后,上天似乎给玛蒂尔德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我们不难理解结局的“意料之外” ,可我们还说它是“情理之中”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在文中有哪些根据?请同学们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借项链时,女友表现得相当大方。还项链时,女友竟未打开盒子看。珠宝店老板说他只卖出那个盒子。小说的艺术魅力铺垫伏笔小知识积累:铺垫伏笔法是
6、指作者在作品的前面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事件或人物的变化预先作了某种暗示,然后在后面的行文时加以呼应、加深和说明。 这样,文章有“伏”有“应”,既前后照应, 结构缜密,又伏 应 相连,情节曲折有致。小说情节非常曲折,但小说仅有曲折是不够的,或者说仅有出人意料是不够的。一篇优秀小说的情节除了让人觉得“意料之外” ,更要能够让人觉得在“情理之中” 。项链可能是假的的第 5 页 共 9 页巧设悬念,结局空白本文结局除了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特点外,还有一个特点:空白。文章的结局是“实在”的,但同时又是“空白”的, “实在”是说指明了项链是假的;“空白”则指我们不知道玛蒂尔德到底想什么。1、玛蒂尔德听到佛莱
7、思节夫人的惊叹后,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故事将会怎样发展?请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好吗?(学生自由交流,然后发表看法。 )举例:结局之一:玛蒂尔德听到佛来思节夫人说这挂项链是假的,惊讶万分,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但随即就平静下来,擦干泪,平静地对她以前的朋友说:“假的就假的吧,其实,经历 了十年的艰辛与磨 难,我倒也 觉得,真正的生活不在于享受与 挥霍,而在于创造。 ”摸了摸佛来思节夫人本想还给她的那挂 项链,依然递给她的朋友,笑得很灿烂。佛来思节夫人突然 觉得她的朋友此时比原来更耐看。结局之二:玛蒂尔德从佛来思节夫人手中接过她梦想了整整十年的钻石项链,欣喜若狂地亲吻着朋友的脸颊, “真项链,真好!哈哈,
8、我又可以去参加舞会了,我早就知道那个部长喜欢我的,我上次就看出来了。 ”告别佛来思节夫人,玛蒂尔德跳上一辆马车(十年了从未坐过马车)直奔家中,翻出十年前的那件晚礼服,当晚就赶上了教育部的舞会,玛蒂尔德 兴奋地坐的舞池边,等待原来的部长或另外的绅士向她伸出款款之手。但是,玛蒂尔德失望了,舞会就要结束,然而她一支舞都没有跳。玛蒂 尔德失落地走出教育部,不知不 觉来到江边 ,她取下那挂失而复得的 项链,回忆 着舞会上的得而复失,抬手, 轻轻地让项链 滑落水中,如同泰坦尼克中的“海洋之心 ”结局之三:得知项链是真的,玛蒂尔德如同做梦。梦醒之后, 玛 蒂尔德凭着十年精打细第 6 页 共 9 页算造就的敏
9、感,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应该向佛来思节夫人索回那挂项链。 “夫人,假的没什么,就只当你为我义务保管了十年呢, 请问:我该付你多少保管费呢?” 佛来思节夫人一怔,满腹遗憾地说:“真抱歉,五年前我们破产了,现在我与你毫无两样。瞧,我这挂项链也是假的。等我有了足 够的钱 再给你买一挂好吗?要不把这挂给你?” 佛来思节夫人正准 备解开项链搭勾的时候, 玛蒂尔德制止了她。一对朋友在依依不舍中分手了。看着玛蒂尔德消失在视线中,佛来思节夫人抚摸着胸前的项链自言自语:“ 想拿回去?哼,没门!”2、使用空白艺术有什么好处呢?请同学们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明确:可以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意蕴深厚,余味悠长等。3、你能
10、从你所接触过的文章,音乐或绘画等作品中再举一例吗?提示:中国山水画往往留有大片的空白,但我们不会认为这样不好,相反透过空白, 还可以领悟到其中深 远的意境,那是一个比画面宏大万千倍的意境。不仅大而且因人而异,虽虚而 实, 虽少而多。 这就是空白 艺术的魅力。小说的艺术魅力空白小知识积累:空白,如同数学上的“零”的意义和作用不可忽视一样,它也可以参与艺术美的创造,并有着独特的作用。因而各种艺术都十分注意妙用空白,如音 乐中的“歇拍”、绘 画中的“空笔”、 书法中的“飞白”、戏剧中的 “静场”、电影中的“空镜头”都是。文学作品的创作更是强调 “无言恰是尽言”的“空白” 艺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早就
11、注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三、小结文章贵曲忌直,波澜起伏的情节肯定比平铺直叙更能吸引人。但情节的设置也应合乎事理,不能脱离实际,这样才是真正的好作品,不然生编硬造,出人意料却不合乎情理,就成了荒唐,不会有什么审美价值。文学作品无论长短都须遵循四个字:合情合理。四、作业请大家将自己的看法形成 300500 的文字。第 7 页 共 9 页五、教学反思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项链第一课时之教学反思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也是莫泊桑这位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代表作。作品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本质。构思布局 别具匠心,细节和心理描写惟妙惟肖,
12、人物语言精彩生动,故事结尾耐人寻味。正如鲁迅所说:“无论从形式、结构,以及表现手法来看,都达到了短篇小说的要求具备的高度。” 作为高中生接触到的第一篇外国小说教材,可以从多角度去挖掘文本的意义,对学生提高鉴赏小说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同 时也可以初步了解中外文学、世界文学的迥异和异彩纷呈的特点。 一、 选好角度,打开小说艺术之门。 项链这篇小说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解读、鉴赏,但由于教学课时和学生对知识的容纳吸收都是有限度的,所以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和范围内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学 习和掌握的, 为此,我在设计的时候,偏重于设计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重点讲述文本的精巧的构思布局和“ 空白”
13、艺术,第二课时,重点分析人物形象,以及细腻 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所以,在 这种设计思路的指导下,我讲第一 课时, 让学生整体把握 课文的情节,精心 设题,巧用曲线,深入体会。如先让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情 节简略复述一下,理清 线索,再品味“ 欧 亨利” 的笔法和空白艺术的奥妙。进而理解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关系,那么对小说的主题进 行探讨和理解就会顺利成章了。 二、解 读文本,沐浴文化阳光。 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 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多媒体以其强大的优势改变了第 8 页 共 9 页传统的“粉笔 ”“黑板”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激 发的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课堂结果,提高教学效率,逐渐成
14、为现代教学的一种趋势。我充分利用多媒体 这一有利资源,精心制作了项链第一课时的课件,运用曲线图,尽 显文章情节之波澜变化,结局之空白奥妙,以此来调动学生多种感知器官参与学习,手、 脑、眼、耳并用,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进入文学的殿堂。 2让学生的身心沉入到作品中,随之 动,随之思考,随之感悟,其中关 键的一个环节是设计问题导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 发创造能力。比如在讲述完人物命运曲线图后,直接问学生:“你最欣赏哪个情节?”以此,引出重点情节讲解,为后来讲述情节上的艺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张本。三、大胆猜想结局,引出文化思考。 新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评价明确指出,语文评价“ 不仅是为
15、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 ,而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重“知识与能力” ,同 时也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语文教学应该是也定将成为充满人文情怀和终极关怀的教育!基于这样的教学思想的指导,我在两个班上布置了一份相同的作业,即:要求大家大胆地猜想,主人公马蒂尔德在得知项链的真相后会怎么样?在今天讲述公开课的这个班上,要求他们下去续写,而在另外一个班上,要求他 们在预习时,就要把续写的结局交上来,从课堂上学生接受和学习的效果来看,在课堂上直接进行结局的猜想,似乎更能让学生直接、及时地感知文本结局空白艺术的魅力, 这是我先前没有想到的,同时,在课堂上直接猜想主人公的命运究竟如何发展,并形成了文字,这样,更能引起深层次的文化思考,有的同学甚至在猜想的 结局中再次第 9 页 共 9 页巧设情节、留有空白,这些都让我感叹不已,也倍感欣慰!是的,课堂应该让思维飞扬, 张开想象的翅膀, 诱发 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可以结合所学的知识以及自己的人生阅历和价值判断对文章进行大胆的猜想和续写,不失为提高学生习作和思维的一条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