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精选(黄冈中学2013)【必修一】.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241608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精选(黄冈中学2013)【必修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精选(黄冈中学2013)【必修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精选(黄冈中学2013)【必修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精选(黄冈中学2013)【必修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精选(黄冈中学2013)【必修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北省黄冈中学 2012 年秋季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 1-35 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 1 分,共 35 分。 ) 1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郡县制 B宗法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2汉武帝时期,汉武帝采取谋士建议“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3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

2、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扩大民主基础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防止农民起义4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5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6元朝时期,管理偏远民族地区的部门是A宣慰司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7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从中国古代

3、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8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促使古希腊民主政治出现的因素不包括A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B发达的海外贸易和商业C城邦制度的形成 D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9公元前 399 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人中随机选出 501 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应是A全体雅典人民 B雅典贵族 C来自波斯的雅典商人 D雅典成年男性公民10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

4、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在他统治时期A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B雅典民主政治确立C雅典民主政治初步发展 D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11古代雅典的民众法庭在一次审判中,一名女犯因漂亮而被法官赦免,这说明了雅典民主A依法治国 B轮番而治 C三权分立 D主观随意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A人民主权 B分权制衡 C轮番而治 D直接民主13右图生动地再现了公元前 5 世纪中期罗马人争相观看和议论某部法律 公布时的情景,该法律应属于习惯法 成文法 公民法 万民 法A B C D14 十二铜表法制定的主要目的是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人民权益C完善罗马法律体系 D为了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5、15 “法律条文没有做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16下面漫画体现了罗马法的哪一原则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法律至上 C维护私有财产 D不告不理原则17恩格斯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 ”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论断的是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C罗马法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 D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18有史学家

6、认为:如果把这一事件看作是一次制度变迁,即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那就可以看出,制度变迁不一定要用革命的手段,非革命的手段一样可行。 “这一事件”是A十月革命 B “光荣革命” C工业革命 D二月革命19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 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由此可见,女王在英国A.无所事事 B.“统而不治” C.掌控议会 D.领导内阁202008 年金融风暴横扫全球,英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救市法案,如果这些法案在下院不能通过,当时的布朗首相可以要求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 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 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呈请女王做

7、出最终裁决 A B C D211841 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 ”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内阁内部意见必须保持完全一致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2219 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趋势的是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C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 D法德两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23费城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

8、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 ”这表明他主张A维护邦联制 B加强中央权力 C巩固联邦制 D保障各州的权利 24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 。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联邦制有利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25右图中有两个建筑物内的机构,其主要职能同属于A.国防 B.行政 C.司法 D.立法 26根据美国宪法规定,美国行政部、院、署、局等机关首长,

9、以及其他数百名联邦政府高级官员的产生方式是A人民选举产生 B总统任命产生C国会选举产生 D各州候选人竞选产生271789 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2013 年奥巴马当选为美国第五十七届总统,他们共同依据的法律文献是A.人权宣言 B.王位继承法 C.权利法案 D.1787 年宪法28右图漫画“驴象之争”是美国政治生态的生动写照,它直接反映了 美国的A联邦制 B总统制 C共和制 D两党制2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经过七十多年长期艰难的斗争,最终确立的政体形式是A君主制 B君主立宪制 C联邦制 D共和制3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

10、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 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C平民可直选法国总统 D有利于确立和巩固共和制31近代欧洲某国宪法规定: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会议和帝国会议;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这表明该国是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32下列关于德意志第二帝国宰相的职权,表述正确的是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对皇帝负责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33在西方代议制中,突出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法律文件是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 1787 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

11、国宪法34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1787 年美国宪法 B1789 年人权宣言C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35.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特点不包括A议会立法 B分权制衡 C直接民主 D政党政治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 分) 材料一 材料二(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的什么政治制度?其中六部隶属于哪个部门?(4 分)(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政体?(3 分)(3)材料一、二反映的两种政体有什么本质区别?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 分)皇帝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联邦政府国会 总统 联邦法院最高法院内阁 其他机构参议院 众议院湖

12、北省黄冈中学 2012 年秋季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参考答案1B 古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它保证贵族的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 “国” “家”结合起来,强化王权。2C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迁移与材料解读能力。根据题干提供材料可以看出地方诸侯不得参与政事,这实际上削夺政治权力,进而加强中央集权,故选 C 项。3B 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结合题干可知唐高宗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分割了相权,从而达到了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故选 B 项。4C 宋朝时设置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其长官为宰相。为制约宰相,又分别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掌行

13、政、军政和财政,以分割宰相的权力,其目的是要削弱相权,加强皇权。5C 世袭制是的标准是血缘关系,排除 A 项;BD 项是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科举制是用考试来选拨人才的一种制度,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促进了社会公平,C 项正确。6A 课本知识再认再现。7C 本题考查历史线索、规律的总结及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材料信息“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说明专制权力的不断加强,C 项正确;A 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 项错误于“产生的前提” ;D 项“专制制度的基础”说法错误。8D 本题考查课本知识的再认再现。古希腊属于海洋文明。9D 本题考查课本知识的再认再现。雅典

14、的民主实质上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10D 本题考查课本知识的再认再现。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 。 11D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12B 分权制衡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古希腊是直接民主。13B 从时间上可以判断该法律是十二铜表法 ,从形式上看属于成文法,从适用对象看属于公民法。14D 课本知识再认再现。15A 解题的关键是第一句信息 “法律条文没有做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 , 表明罗马法很重视法律程序,法律至上,后面举得例子是对此中心句的具体说明。C 项明显错误。法律中规定奴隶主拥有奴隶,带有明显的的等级制,不可能人人平等,故 D 项不对。B 项在材

15、料中根本没有体现。16C 本题考查学生对图文材料的理解能力。17D 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影响。四个选项都是罗马法的影响,但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语“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 。18B 注意材料中的“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和“非革命手段” 。19B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中君主虚君, “统而不治” 。20D 在近代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两大惯例:当议会通过对首相的不信任案时,首相可以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或者是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由新议会决定首相的去留。21C 题干中“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 、 “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说明责任制内阁制度中

16、的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首相与内阁成员共进退。因此,C 项正确;A 项“完全一致”说法错误;B 项“享有平等权力”说法错误;D 项“政党之间的斗争”说法错误。22B 本题考查课本知识的再认再现。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是在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权利的背景下发生的。23B 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分析和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可知独立之初的美国是 13 个州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这种邦联体制虽然有利于保障人们的自由权力,但是由于地方权力很大,也给美国的发展带来众多问题,诸如各州之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等,邦联体制加剧美国动荡,因此要加强中央的权力。24D 本

17、题考查学生课本知识的运用,同时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语“全面” 。C 项与史实不相符,A、B 两项不符合题干的要求。25D 本题考查课本知识的再认再现。26B 根据所学知识,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联邦政府官员由总统任命。27D A 项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B、C 两项是英国的。28D 美国是典型的两党制国家。29D 法国以一票共和最终通过 1875 年宪法,确立共和制。30D 本题考查课本知识的运用,A、B、C 三项与史实不相符合。31A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材料中的国家是德意志第二帝国。B、C、D 三项与史实不相符合。32B 宪法赋予皇帝国家最高权力、帝国首相对皇帝负责、内阁大臣由皇帝任命,说明

18、A、C、D 不正确。33B 美国 1787 年宪法中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分权与制衡的原则。34C 紧扣题干关键词“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 ,1787 年美国宪法中政府与国会互相制衡;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内阁对议会负责;故排除 A、D 三项。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故选 C 项。35C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是间接民主。36 (1)三省六部制,尚书省。(4 分)(2)美国民主共和政体。(3 分)(3)材料一封建君主专制,材料二为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三省六部使相权分散,从而加强了皇权。美国民主共和则有力的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防止了专制独裁出现。(8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