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纤维表面改性的影响要素.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233989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纤维表面改性的影响要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纤维表面改性的影响要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复合材料制备将质量分数为 10%的 KF 与 90%的 PA6 均匀混合后,用单螺杆挤出机挤出;将挤出料切成适当的尺寸,加入到 SZ-550NB 型塑料注射成型机的料筒中,在料筒温度为 170,注射压力为45MPa,模具温度为 60的条件下注射成型出试条,用于力学性能测试。文中的试样编号:PA6 为纯 PA6,PA6/KF0 为 PA6/未接枝改性KF 复合材料,PA6/KF1 为经酰氯化、己内酰胺封端稳定化及阴离子接枝尼龙 6 的 KF 制得的 PA6/KF 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测试:按 GB/T1043-93 进行,试样尺寸为120mm15mm4mm.复合材料破坏形态分析将复合材料断口在真

2、空下镀膜,然后在荷兰 XL30ESEM 扫描电镜上观察断口形态,并照相。加速电压为 25kV.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对纤维处理前后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由 Tab.1 可知,改性处理后 PA6/KF1 的拉伸强度、断裂负荷、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均比未改性处理的 PA6/KF0 明显提高,这是由于纤维表面经酰氯化表面处理后活性提高,与树脂基体浸润性有所改善,提高了界面强度,因此纤维在受到弯曲作用力时能有效地承受载荷,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负荷、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改性处理后的冲击强度与未改性相比反而有所降低,这主要是因为纤维表面经过改性后与基体具有较强的界面,界面粘结强度太大容易造成纤维不易拔出,且应力难以传递,故使冲击强度下降。复合材料破坏形态从电镜照片可看出,处理前后的复合材料断口差别明显。由 Fig.1Fig.3(放大倍数为1000 的复合材料断口破坏形态)可以看出,处理后纤维劈裂,且从基体中拔出的纤维表面有块状树脂粘接,且相当牢固,而未处理纤维无粘接现象。这表明处理后纤维表面活性增强,与树脂结合良好,提高了界面强度,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但界面强度过高意味着纤维拔出困难,复合材料受到冲击时能量不易扩散,其冲击强度反而下降。从电镜照片中还可以看出,复合材料拉伸和冲击断口具有两种明显不同的形貌。从 Fi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