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汽 车 概 论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2目 录第一章:汽车的发展史 第二章:汽车的分类 第三章:汽车的基本构造 第四章:汽油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第五章:汽油机的点火系统第六章:柴油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第七章:电喷发动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第八章:汽车底盘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第九章:汽车的电器系统 第十章:汽车的驾驶与操作 第十一章:交通法规与安全行驶 第十二章:汽车的能源与未来 3第一章:汽车的发展史第一节:世界汽车的发展史1885 年德国人卡尔本次发明汽车,从而结束了马车时代。20 世纪初,美国人福特创办福特汽车公司,创造了流水作业,福特汽车占世界第一,风行 20 余年。1927 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2、超过福特为世界首位,福特居第二,直至1979 年。1980 年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超过福特跃居世界第二。1981 年日本日产汽车公司超过福特跃居世界第三。至此美国通用、福特和日本丰田、日产成为世界四大汽车公司。第二节:中国汽车的发展史 1950 年前,中国的汽车是战争后各国丢下杂牌车,称“万国车” 。1956 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从 6070 年代建成 北京汽车制造厂;上海汽车制造厂;天津汽车制造厂;南京汽车制造厂;济南汽车制造厂;四川大足汽车制造厂等。1980 年建成了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自此,形成了我国的汽车工业。 第三节:目前我国机动车工业的概况一、机动车工业的现状截止 2003
3、 年全国汽车行业共有企业 2391 家,其中整车企业 118 家,改装车企业 546 家,摩托车企业 136 家,发动机企业 51 家,零部件企业 1540 家;汽车行业拥有职工 180 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 17 万人;轿车市场供需矛盾得到了缓解,载货汽车品种和产量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摩托车生产大国,形成了几家初具国际竞争规模的摩托车生产企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汽车产品系列和生产布局,国内生产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超过 95%。二、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状况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5070 年代的建立发展时期,满足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第二个阶段是 8090
4、年代,改型换代与国际接轨时期,满足国内轿车的需求,提高质量,增加国际竞争力;第三个时期,0006 年,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时期。07 年我国的汽车产量预计达到 900 万辆,具世界第三位。从 07 年春季的北京汽车展和上海汽车展可见,以奇瑞为龙头的国产汽车品牌汽车大量涌现,我国汽车发展已进入第四个时期,国产汽车品牌的创立和发展时期。第二章:汽车的分类(1)第一节:汽车的分类:一、 按交通工具的技术特征分: 1 .机动车:汽车、摩托车、电车、拖拉机、农用车、专用车。42. 非机动车:自行车、三轮车、手推车、马车等。二、按车辆的所有权归属分:1. 国有车辆:国家机关、国营单位的车辆。2. 集体车辆:
5、集体、股份 企业等共有的车辆。3. 私有车辆:公民个人拥有的车辆。三、按使用性质分:1. 军用车辆:军用车和武警车辆。2. 民用车辆:国家、具体、个人。四、按用途分:1. 营运车辆。 2. 非营运车辆。3.专用车:扫地车、起重车。4.特种车:救 护车、消防车、警车、工程抢险车等。五、按照车体结构:1、客车:小客乘客 58 人;中客:19 人以下;大客:20 人以上。2、轿车:微型轿车 V1L;普通轿车 1 1 稀混合气; 15,稀混合气; RF 球,推力盘、拉板、拉杆右移供油增加,转速回升,当 F 弹F 球时转速稳定,供油不变。负荷减小时转速升高,钢球离心力增加,F 弹F 球,推力盘、拉板、拉
6、杆右移供油增加,发动机功率和转速升高,钢球离心力增加,当 F 弹F 球时转速稳定,供油不变。手柄前移弹簧弹力减小, F 弹F 球,推力盘、拉板、拉杆左移供油减少,发动机功率和转速下降,当 F 弹F 球时转速稳定,供油不变。四、喷油器作用:将高压燃油以雾状喷入燃烧室。组成:针阀、推杆、调压弹簧、壳体等组成。工作:来自喷油泵的高压油进入针阀前部的高压油室,对针阀的锥面产生压力,其轴向推力大于弹簧力时,针阀抬起,高压油喷入燃烧室。调整调节螺母,可改变弹簧的压力,调节喷油压力。第六章:汽油机的点火系作用:安装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定时向各缸供高 压电,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类型:蓄电池点火系和电子点火系
7、两种。第一节:蓄电池点火系:组成:蓄电池、点火开关、高压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等组成。一、蓄电池作用:储存电能。组成:极板、电解液、隔板、外壳等组成。极板:由 Pb 板和 PbO2 板组成。Pb 板为负极,PbO2 板为正极。多片极板组合在一起为极板组。正负极板隔片相装。隔板:用来将正负极板隔开,防治正负极板相撞自行放电。隔板用微孔橡胶、微孔塑料或玻璃纤维制成,安装于正负极板之间,带槽的一面朝向正极板。电解液:用蒸馏水和浓硫酸按一定比例配制成,是电能和化学能相互转换的介质。外壳:是硬橡胶或特种塑料制成,由 3 或 6 个单格, 耐腐蚀,较脆。蓄电池的型号:符 号表示,起动类型,G- 高起动率
8、电池,D低温起动电池。数字表示,指额定容量。符号表示,极板类型,无符号为普通型,A干式, B薄型,H湿式,W 免维护,M 密闭式。17符号表示,用途代号,Q起动型电池。串连单格数,数字表示,33 个单格,66 个单格。如:3Q90:3 个单格,电压 6 伏,额定容量 90A.h 的起动用电池。6QA100G:63 个单格,电压 12 伏,额定容量 100A.h,干式高起动率电池。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放电PbO2 + Pb + 2H2SO4 2PbSO4 + 2H2O充电 蓄电池的存电量:用电解液比重表示:一般 1.251.30,低于 1.2 时应充电。用电压表示:单格电压 22.4 伏,低于
9、 1.5 伏时应充电。 蓄电池的充电:初充电:第一阶段,按额定容量的 1/15 电流充电至电解液放气泡,单 格电压2.4 伏,第二阶段,将充电电流减半充电至电解液放气泡,全部充电时间为 6070 小时。补充充电:第一阶段,按额定容量的 1/10 电流充电至电解液放气泡,单格电压 2.4 伏;第二阶段,将充电电流减半充电至电解液放气泡,全部充电时间为 1316小时。充电时,电池盖应打开,在充电和平常使用过程中,电解液面应搞出极板1015 毫米,不足时应加蒸馏水。 二、高压点火线圈作用:提高点火电压,产生足够的点火能量。组成:初级和次级线圈,铁芯、接线柱,附加电阻, 外壳等组成。次级线径0.06.
10、1mm,1100023000 匝,绕在内部。初级线径 0.51mm,240370 匝,绕在外部。三接线柱式为:“” , “点火开关 ”, “电源开 关”二接线柱式为: “”, “”接线柱,无附加电阻,用白色电阻线代替,电阻 1.251.4欧姆。工作:当初级线圈通过电流时产生初级磁场,当初级电流切断时,初级磁场消失,在次级线圈中感应高压电动势。三、分电器:作用:切断初级电流,按工作顺序将高压电分配给各缸。组成:断点器、配电器、电容器、点火提前调节装置、辛烷值校正器等组成。断点器:用来切断或接通初级电流。由凸轮、触点、弹簧、调节板等组成。当凸轮顶起触点时,触点打开,初级电路被切断,当凸轮转过,触点
11、在弹簧作用下闭合,初级电路接通。触点打开时,两触点之间的间隙叫触点间隙。配电器:按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向各缸配点。由分火头、旁电极、碳棒、高压线、分电器壳等组成。18工作中,凸轮轴带动分火头转动,依次与旁电极接触, 将高压电依次分配给旁电极,并经分缸高压线去各缸火花塞。点火提前调节装置:根据发动机的转速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由离心块、拨板、凸轮轴、拉簧等组成。当转速升高时,离心块拨动拨板并带动凸轮转动一角度,点火提前。反之则点火推迟。点火提前角:从火花塞点火时活塞所在的位置到活塞到达上至点时的曲轴转角。辛烷值校正器:根据汽油的辛烷值,人工调节点火提前角。向“”方向转动壳体,点火提前;向“” 方向转动
12、壳体,点火推迟。四、火花塞:作用: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组成:由中心电极、侧电极、绝缘体组成。火花塞间隙:中心电极与侧电极之间的间隙,叫火花塞间隙。为 0.71.2mm 。工作:由配电器来的高压电,由中心电极击穿火花塞间隙跳火到侧电极,点燃混合气。类型:由冷型、热型、中型。 裙部长,吸热量大,温度高,为热型;裙部短,吸热量少,温度低,为冷型;裙部长度在两者之间为中型。当裙部温度低于 550时,火花塞电极发黑为火花塞过冷;当裙部温度高于 850时,火花塞电极发暗红色为火花塞过热;当火花塞裙部温度 550850之间时,火花塞电极为灰白色,表面干净无积炭称为火花塞的自净温度。五、蓄电池点火系的工作
13、原理工作中,凸轮旋转使触点不断开闭。当触点闭合时,低压电路接通,初级电路为:蓄电池点火开关初级线圈断点器搭铁蓄电池。当触点打开时,低压电路被切断,初级电流消失,初级磁场消失,使次级线圈中产生 2 万伏的高压电动势,击穿火花塞间隙跳火,次级电路为:次级高压线分火头旁电极分缸高压线火花塞搭铁蓄电池点火开关初级次级。初级线圈产生的 300400 伏的自感电动势向电容器充电,避免初级电势企图击穿触点间隙跳火形成回路,保护触点。点火系的高压电路有:高压点火线圈次级、中央高压线、配电器、分缸高压线、火花塞组成。点火系的低压电路有:蓄电池、点火开关、附加电阻、高压点火线圈初级、断电器组成。第二节:电子点火系
14、:组成:蓄电池、点火开关、三极管、断点器、高压点火线圈、火花塞工作:触点闭合时,在 R2、 R3 分压下基极电位高于集电极电位,产生基 极电流。19蓄电池搭铁触点R3be R1点火开关蓄电池。三极管导通,接通初级电路。蓄电池搭铁W1三极管R1 点火开关蓄电池。触点打开时,基极电流消失,三极管截止,初级电路切断,电流消失。在次级线圈中产生高压电动势,击穿火花塞跳火。W2火花塞搭铁W2。初级电动势由电容吸收。第七章:电控喷射发动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简称 EFI 或 EGI 系统,它以 ECU 为中心,利用安装在发动机各部位的传感器测得运转参数,由 ECU 数据处理后精确控制喷油量,以获得最佳经济
15、性和最低排放污染。第一节:电喷发动机的组成与分类: 电控燃油单点喷射系统一、分类:按喷油器数多少分:单点喷射系统:用一只喷油器在进气管中央喷油,称 SPI 系统。多点喷射系统:每个气缸进气门前安装一只喷油器,称 MPI 系统。按进气量检测方法分:压力型(D 型):测量进气管压力和转速来检测进气量。流量型(L 型):用空气流量计测进气量。二、组成: 燃油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电控燃油多点喷射系统第二节:电喷发动机的构造与工作:一、燃油供给系统 组成:由汽油箱、电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输油管、回油管、分配油管、油压调节器、喷油器等组成。作用:提供汽油喷射所需的压力燃油。电动汽油
16、泵:用以将汽油压送到喷油器。由直流小型电动机与汽油泵组成,装在油箱内。汽油虑清器:用以过滤汽油中的杂质,防止堵塞喷油器。纸质虑芯,15000km 更换一次虑芯。分配油管: 用以将燃油均匀、等压地输送给各缸喷油器。直径大容量多,起储油蓄压,稳定压力波动的作用。喷油器: 用以喷射燃油,ECU 利用电脉冲的宽度控制每次喷油器打开喷油时间的长短,喷油时间越长喷油量越大,一般为 210ms 。油压调节器:用以根据进气管的真空度变化来调节进入喷油器的燃油压力,使油压与进气管压差保持不变,保持喷油压力在不同节气门开度下不变。当分配油管的压力升高或进气管压力降低时,膜片上移,打开单向阀,燃油经回油管流回,保持
17、分配油管压力稳定。二、空气供给系统组成:由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节气门、附加空气阀、 怠速控制阀、谐振腔、动力腔、进气支管等组成。作用:按照发动机不同工况对空气量的要求,供给一定数量的清洁空气。20附加空气阀 工作:空气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节气门进气支管气缸空气流量计:用来计量进入气缸空气量的传感器。正热敏电阻系数,为 0.07mm 铂丝。三、控制系统:作用:检测和控制各个运转工况参数,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状态。组成:各种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水温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爆震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氧传感器等)和 ECU 等组成。水温传感器: 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ECU 的功能:1、决定喷油时刻:根据曲轴位置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信号控制喷油时刻。2、决定喷油持续时间:根据进气流量传感器、转速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水温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氧传感器的信号决定喷油量,保持1。3、燃油切断控制:急减速或超速时停止喷油。根据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转速传感器(2200r/min)、水温传感器信号控制喷油。4、反馈控制:根据氧传感器信号,控制修正喷油量。5、自我诊断:工作中,自诊系统不断检测传感器信号和执行器信号,发现故障发出报警信号,并以代码的形式储存。6、失效保护:当传感器信号超过某值时认为失效,并以固定值修正喷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