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2009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单元测试第 二十一单元古今中外兵制与战争专题(60 分钟完卷,总分 100 分)一选择题(每个 3 分,共 20 小题 60 分)中国古代史发生了许多不同性质、不同目的的战争;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兵制也作了很多调整。据此回答 18 题:1 尚书牧誓记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王曰今商王纣,惟妇言是用,暴虐于百姓 ”。材料中所反映的战争性质是 A诸侯兼并战争 B诸侯争霸战争 C反抗暴政的战争 D地方叛乱战争2下图是秦阳陵虎符,一般铜筑,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 ),左在阳陵。 ” A皇帝 B太尉 C丞相 D御史大夫
2、3秦汉对匈奴的战争是正义的和进步的,主要原因是 A先进对落后的战争 B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反对掠夺的战争 C单纯防御性战争 D反对外族侵略的战争4唐朝募兵制的特点是 A定期更换防地,将领不随军调动 B士兵成为国家职业军人C “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D征战时兵士从各地临时出发5 宋史中记载“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此材料反映出的主要信息是 A少数民族政权威胁北宋的统治 B北宋中期形成“积贫”局面C北宋政治腐败 D北宋中期形成“积弱”局面6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是指 A匈奴统治者 B契丹统治者 C党项统治者 D女真统
3、治者71683 年的中秋佳节,清朝京城一派节日繁华景象。康熙得知爱将率军攻取台湾,欣然赋诗表彰道:“岛屿全军入,沧溟一战收。降帆来蜃市,露布彻龙楼。上将能宣力,奇功本伐谋” 诗中的“上将”指的是A郑成功 B吴三桂 C施琅 D卫温8下列哪一事件的性质与其它事件根本不同?A郾城大捷 B土木堡之变 C台州大捷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中国近代史上,国内革命战争和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交织。据此回答 914 题:9 “争天下,打天下,穷爷们儿天不怕来地不怕,杀到天津卫,朝廷快让位;杀到杨柳青,皇帝吓得发了蒙。 ”这一歌谣,是太平天国哪一军事行动中出现的 A顺江东下,进军南京 B北伐C东征,破江北大营 D西征10
4、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 ”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11右图是三元里人民在牛栏岗英勇抗击英军场面 ,以下四个评价中正确的是A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地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B近代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开始的标志C近代中国第一次反侵略反封建的高潮D暴露农民阶级阶级局限性最典型的一个事例12右图是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照片 ,以下对这张照片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这张照片拍摄于 1899 年 参与抢劫的国家有英、俄、日、法、德、美、西、奥它使中国文化遭受严重损失 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
5、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A B C D13右图是发生在 20 世纪 20 年代某次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人群像,他们从左起分别是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刘伯承。这座群像最有利于纪念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会师C南昌起义 D湘赣边秋收起义14 “在国际法西斯侵略行动猖獗到顶峰时刻这一年 9 月 母亲生下孩子 7 天后,便忍痛将她的第一个孩子寄放在老百姓家中马上随部队转移” (引自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 )其时,日寇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最为残酷的 A “治安肃正”运动 B “清乡”运动C “治安强化”运动 D “三光”政策世界近现代史,局部战争与世界大战的爆发,往往是国家利益冲突的体现。据此回答 1
6、520 题:15恩格斯评价:“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此评价着重于A论证拿破仑占领德国的正义性 B肯定拿破仑对德战争客观上的进步性 C纠正德国人对拿破仑的错误指责 D否定拿破仑对德战争的掠夺性16美国南北战争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 A党派利益问题 B黑人奴隶制存废问题C国家统一问题 D美国领土的扩张问题17民国 5 年 2 月新青年发表文章说:“击死奥大利(奥匈帝国)之男女两青年耳,竟演成一折天拄绝地维空前之大决斗。始则奥塞二国之眦睚,於是俄人与焉,德人与焉,法人、英人与焉。如土耳其之弱
7、、如意大利之中立,皆袂投入战争,惟恐或后。 ”这说明 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意大利在战争前保持中立土耳其追随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作战 一战参战国之多、范围之广A B C D18 全球通史记述意大利准备侵略埃塞俄比亚时写道:“墨索里尼在拿定主意后决定立即行动,因为他认为当时外交形势对他很有利。 ”这种外交形势是指 A英法纵容了 1935 年希特勒对凡尔赛和约的破坏B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转移了国际视线 C德军开进莱茵区得到英法默认 D意大利加入了反共产国际协定19图 8 是美国的一幅宣传画,图中炮筒上分别绘有英、美、中、苏等国的国旗。通过这幅宣传画,我们可以感知到 A协约国力图瓜分世界和
8、称霸,是导致世界大战的原因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C强大的军事实力,是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保障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已成为时代趋势201979 年苏联出兵对阿富汗实行军事占领,1999 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持续 78 天的轰炸。其实质是A高唱“人权高于主权”论 B实行“人道主义”干涉C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D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二非选择题(第 21 题 16 分,第 22 题 12 分,第 23 题 12 分,共 3 小题 40 分)21 (16 分)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天下生人,本无番汉之别,然地远荒漠,必以射猎为生,故尝习战斗,若我恩信
9、抚之,衣食周之,则皆汉人矣。 唐初名将李靖“徙于兖豫之间,乖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请准汉建武故事,直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捍)蔽,策之善者也。 ”唐初大臣温彦博“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藩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及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 新唐书地理志材料三 元昊称帝后,宋夏战争不断。夏军虽胜,得利不多,宋又实行经济封锁,人民“饮无茶,衣帛贵” ,弄得夏国民怨沸腾元昊不得已,乃利用宋廷急于求和的心理,通过辽国,压宋议和。经过讨价还价,元昊取消帝号,宋册封为夏国主,每
10、年以“岁赐”的名义,给夏银帛茶二十五万五千。请回答:(1)材料一图一中的标号所指区域中的民族各是今天哪一少数民族的祖先(2 分)? 图二中西夏的建立者为哪一少数民族(1 分)?三主要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如何(1 分)?(2)联系材料二、三概括唐宋两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特点有何差异(4 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何在(2 分)?(3)归纳两时期民族关系的共同点(2 分)及其历史影响(2 分) ,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2 分) 。22 (12 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是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挽救了红军,他力主放弃会合二、六军团的企图,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争取主动,打几个胜
11、仗,使得部队得以稍事休整。他的主张得到大部分同志的赞同。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1)材料一中“危急关头”指什么?(2 分)(2)材料一中,毛泽东的主张得到赞同后,红军打了哪几个胜仗?(2 分)(3)材料二中“三军”指的是哪三军?(3 分)(4)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 分)(5)从长征的历史中,你受到了哪些革命传统教育?(2 分)23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战前)温斯顿丘吉尔针对日益临近的世界大战说:“我们不可能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
12、着法国被德国吃掉。如果英法联合一致行动,仍然无法抗击德国,那就需要另找一个伙伴一一俄国。为了挽救英格兰,我们不惜同魔王打交道。 ”一一摘自圣彼得堡来客材料二 (一战后初期)丘吉尔同他的同谋者认为:“要使前俄罗斯帝国臣服,不仅是军事上远征问题,而且是世界政治问题我们只有依靠德国的帮助才能制止俄国。 ”一一摘自丘吉尔的一生材料三 1941 年 6 月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丘吉尔将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他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要在下院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 ” 一一摘自(丘吉尔的一生)请同答:(1)在材料一、二中,丘吉尔均称俄国为“魔王” ,为什么?(4 分)(2)结合材料二及相关史实
13、概括说明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是怎样“制止俄国”的。 (2 分)(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是怎样同“魔王”打交道的?二战结束后丘吉尔的态度又发生怎样的变化?(4 分)(4)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丘古尔的外交准则是什么?(2 分)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C 明确牧野之战(或武王伐纣战争)的性质。2A 要明确秦朝兵权最终控制在皇帝手中,太尉分管军权也是在皇帝的掌控之下。3B 明确秦汉对匈奴的战争性质及作用。4B A、C 项属于府兵制,D 项表述错误。5B 从岁币负担和军费开支巨大这方面得出“积贫”的结论。6D 明确岳飞抗金是针对女真族。7C 从 1683 年, “康熙得知爱将率军攻取台湾”等关
14、键字句作出判断。8C 台州大捷是针对倭寇的反侵略战争。9B 从“杀到天津卫,朝廷快让位;杀到杨柳青,皇帝吓得发了蒙”的含义思考。10C 从洋务运动的破产标志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思考。11A 仅有 A 项准确表述“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性质。12B 错在时间,项错在“西班牙” ,项错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13C 从时间范围及起义领导人进行判断。14D “在国际法西斯侵略行动猖獗到顶峰时刻”是指 1941 年,当时日寇正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 。15B 恩格斯的评价说明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进步性。16C 思考南北战争最终要完成的主要目标。17C C 项土耳其是参与了三同同盟。18A 找出 193
15、5 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亚同年对意大利有利的国际形势。19B 从“团结、强大” 、 “团结、获胜”等英语句子进行判断。20D 思考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和多极化趋势下局部战争爆发时苏联、美国相同的对外政策。二非选择题21答案要点及解析:(1) (识记唐朝时民族概况和北宋时期民族关系)民族祖先:满族;裕固族和维吾尔族;藏族;白族、彝族。建立者:党项族。建立顺序:辽宋夏。(2) (对比唐宋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及结果,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方面找原因)唐积极主动,制约着民族关系的走向;战争胜利,开明政策,臣服众多少数民族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北宋处于被动劣势,受少数族政权制约;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战争失败
16、,岁币换和平;后为少数民族政权所灭。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力量对比变化(唐政治清明,国力强,统治者开明政策,少数民族弱;宋集权导致积贫积弱,政治腐败,少数民族崛起) 。(3) (归纳民族关系主流,从局部到整体看待影响,从民族友好团结出发待民族政策)共同点:有战有和,和平、交往是主流。影响:贸易,杂居,促进边地开发和少数族封建化;有利唐宋经济文化繁荣多样;推动民族融合,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奠基。认识:民族和平友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符合各族人民的基本利益,应以民族友好团结为出发点处理民族关系。22答案要点及解析:(1) (从长征初期经历思考“危急关头” )危急关头是指红军冲破四道封锁线后,损失惨重
17、。蒋介石又在红军去往湘西的路上布置重兵,红军处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危急关头。(2) (任答四点给 2 分)强渡乌江,解放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甘宁革命根据地。(3) (准确指出 1936 年三大主力会师会宁时的三大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4) (从革命力量的保存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角度思考)长征的胜利,使革命转危为安,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5) (要言之有理有据)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23答案要点及解析:(1) (从一战前的英俄关系及十月革命后英俄的制度区别看问题)材料一中称沙俄为“魔王” ,是由于沙俄侵略抄张,在争夺亚洲等地区是英国的重要竞争对手;材料之中称苏联为“魔王”是由于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英国的社会制度存在本质区别。 (4 分)(2) (结合十月革命后西方对苏俄政策思考)英法美国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支持苏俄国内地主和资产阶级叛乱;扶植德国对抗苏俄。 (2 分)(3) (从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角度回答)援助苏联并与苏联合作结成同盟,共同反法西斯。二战结束后,丘吉尔在美国发表反苏反共演说,主张遏制苏联。 (4 分)(4) (从世界各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依据思考)外交政策的调整始终以英国的国家利益为转移。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