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对外贸易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目前,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商品结构中占第一位的是 ( )A.纺织制品 B.化妆品 C.机电、音像制品 D.塑料制品2、进口商品税和出口商品税又称 ( )A.国内贸易税 B.关税 C.营业税 D.国内商品税3、现行规定,我国货物或技术外贸经营权的获得采取的制度是 ( )A.备案登记制 B.许可制 C.实质检查制 D.以上都不正确4、中国自俄罗斯进口的产品主要为 ( )A.资源类产品 B.劳动密集型
2、产品 C.技术密集型产品 D.资本密集型产品5、从贸易方式看,目前中俄贸易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 )A.易货贸易 B.旅游贸易 C.现汇贸易 D.民间空中商贸走廊6、对外国服务者在中国境内设立增值电信企业的地域限制期限是 ( )A.2 年 B.3 年 C.4 年 D.5 年7、我国累计技术引进最多的贸易伙伴国是 ( )A.欧盟 B.美国 C.日本 D.韩国8、项目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 ( ) A.15 年 B.10 年 C.5 年 D.3 年9、出口许可证的签发实行的原则是 ( )A.统一管理 B.分级管理 C.特殊管理 D.计划管理10、可转让许可合同也称 ( )A.分许可合同 B.交叉许可合同
3、 C.独占许可合同 D.普通许可合同11、2004 年中国的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分别是 ( )A.日本和俄罗斯 B.欧盟和美国 C.美国和日本 D.美国和韩国12、技术贸易中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交易方式是 ( )A.技术咨询 B.技术服务 C.许可证贸易 D.直接投资13、1995 年我国最大的出口商品类别是 ( 2)A.纺织产品 B.农副产品 C.矿产品 D.机电产品14、我国进口许可证的归口管理部门是 ( )A.外交部 B.财政部 C.商务部 D.财经委员会15、对我国实施反倾销措施最早,也是对我国实施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是 ( )A.美国 B.欧盟 C.日本 D.东盟16、 ISO14
4、000 环境管理标准系列在国际贸易中称为 ( )A.白色通行证 B.绿色通行证 C.红色通行证 D.黄色通行证17、被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国际贸易规则视为透明度最高的对外贸易调节工具的是 ( )A.增值税手段 B.消费税手段 C.营业税手段 D.关税手段18、原产于与中国签订有特殊优惠关税协定的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货物适用 ( )A.特惠税率 B.最惠国税率 C.协定税率 D.普通税率19、实质性改革的基本标准是 ( )A.税则归类改变 B.从价百分比 C.制造程序 D.加工工序20、中美贸易中,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方式主要是 ( )A.商品贸易 B.补偿贸易 C.加工贸易 D.技术贸易二、多
5、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中俄贸易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 )A.两国企业间的直接贸易 B.转口贸易 C.过境贸易 D.地方贸易 E.出口贸易22、2004 年我国贸易逆差主要来源地为 ( )A.台湾地区 B.香港地区 C.韩国 D.日本 E.澳门地区23、一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 ( )A.国内人口老龄化程度 B.国内经济发展水平 C.国际经济环境D.国内产业结构 E.国内发展政策24、 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规定,国家为促进对外贸
6、易发展,可采取 ( )A.出口信用保险措施 B.出口信贷措施 C.出口退税措施 D.出口补贴措施E.出口免税措施25、许可证贸易合同可以分为 ( )A.独占许可合同 B.排他许可合同 C.普通许可合同 D.分许可合同 3E.限制许可合同26、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背景是 ( )A.国际高技术产品贸易呈加速发展趋势 B.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C.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向我国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D.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已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E.我国已经实现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27、对外贸易体制包括 等在内的对外贸易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方式及其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关
7、系。 ( )A.对外贸易组织形式 B.机构设置 C.管理权限 D.经营分工 E.利益分配28、出口退税的产品需满足的三个条件是 ( )A.必须是已征税产品 B.必须是国内富余产品 C.必须是报关离境的出口产品D.必须是财务上作出口销售的产品 E.必须是国内短缺产品29、出口许可证管理一般实行 ( )A.“一证一关”制 B.“多证一关”制 C.“一批一证”制 D.“一证多关”制E.“多批一证”制30、目前,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竞争的主要两类方式是 ( )A.跨境交付 B.过境消费 C.商业存在 D.自然人移动 E. 境外投资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3
8、1、技术进出口32、进出口信贷33、进出口许可证管理34、专利权35、国际贸易惯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28 分)36、简述技术引进的作用。37、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核心内容是什么?38、简述我国技术引进的基本原则。39、简述服务贸易壁垒与商品贸易壁垒相比的特点。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1 分,共 22 分)40、试述对外贸易行政管理的必要性。41、试述 1994 年后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内容和进一步改革的方向。4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
9、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目前,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商品结构中占第一位的是 (C)A.纺织制品 B.化妆品 C.机电、音像制品 D.塑料制品2、进口商品税和出口商品税又称 (D)A.国内贸易税 B.关税 C.营业税 D.国内商品税3、现行规定,我国货物或技术外贸经营权的获得采取的制度是 (A)A.备案登记制 B.许可制 C.实质检查制 D.以上都不正确4、中国自俄罗斯进口的产品主要为 (A)A.资源类产品 B.劳动密集型产品 C.技术密集型产品 D.资本密集型产品5、从贸易方式看,目前中俄贸易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C)A.易货贸易 B.旅游贸易 C.现汇贸易 D.民间空中商贸走
10、廊6、对外国服务者在中国境内设立增值电信企业的地域限制期限是 (A)A.2 年 B.3 年 C.4 年 D.5 年7、我国累计技术引进最多的贸易伙伴国是 (A)A.欧盟 B.美国 C.日本 D.韩国8、项目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 (A) A.15 年 B.10 年 C.5 年 D.3 年9、出口许可证的签发实行的原则是 (B)A.统一管理 B.分级管理 C.特殊管理 D.计划管理10、可转让许可合同也称 (A)A.分许可合同 B.交叉许可合同 C.独占许可合同 D.普通许可合同11、2004 年中国的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分别是 (B)A.日本和俄罗斯 B.欧盟和美国 C.美国和日本 D.美国和韩
11、国12、技术贸易中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交易方式是 (C)A.技术咨询 B.技术服务 C.许可证贸易 D.直接投资13、1995 年我国最大的出口商品类别是 (D)5A.纺织产品 B.农副产品 C.矿产品 D.机电产品14、我国进口许可证的归口管理部门是 (C)A.外交部 B.财政部 C.商务部 D.财经委员会15、对我国实施反倾销措施最早,也是对我国实施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是 (B)A.美国 B.欧盟 C.日本 D.东盟16、 ISO14000 环境管理标准系列在国际贸易中称为 (B)A.白色通行证 B.绿色通行证 C.红色通行证 D.黄色通行证17、被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国际贸易规则视为透明
12、度最高的对外贸易调节工具的是 (D)A.增值税手段 B.消费税手段 C.营业税手段 D.关税手段18、原产于与中国签订有特殊优惠关税协定的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货物适用 (A)A.特惠税率 B.最惠国税率 C.协定税率 D.普通税率19、实质性改革的基本标准是 (A)A.税则归类改变 B.从价百分比 C.制造程序 D.加工工序20、中美贸易中,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方式主要是 (C)A.商品贸易 B.补偿贸易 C.加工贸易 D.技术贸易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
13、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中俄贸易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ACD)A.两国企业间的直接贸易 B.转口贸易 C.过境贸易 D.地方贸易 E.出口贸易22、2004 年我国贸易逆差主要来源地为 (ACD)A.台湾地区 B.香港地区 C.韩国 D.日本 E.澳门地区23、一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 (BCDE)A.国内人口老龄化程度 B.国内经济发展水平 C.国际经济环境D.国内产业结构 E.国内发展政策24、 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规定,国家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可采取 (ABC)A.出口信用保险措施 B.出口信贷措施 C.出口退税措施 D.出口补贴措施E.出口免税措施25、许可证贸易合同可以分为
14、 (ABCD)A.独占许可合同 B.排他许可合同 C.普通许可合同 D.分许可合同 E.限制许可合同626、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背景是 (ABCDE)A.国际高技术产品贸易呈加速发展趋势 B.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C.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向我国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D.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已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E.我国已经实现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27、对外贸易体制包括 等在内的对外贸易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方式及其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关系。 (ABCDE)A.对外贸易组织形式 B.机构设置 C.管理权限 D.经营分工 E.利益分配28、出口退税的产品需满足的三
15、个条件是 (ACD)A.必须是已征税产品 B.必须是国内富余产品 C.必须是报关离境的出口产品D.必须是财务上作出口销售的产品 E.必须是国内短缺产品29、出口许可证管理一般实行 (AC)A.“一证一关”制 B.“多证一关”制 C.“一批一证”制 D.“一证多关”制E.“多批一证”制30、目前,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竞争的主要两类方式是 (BD)A.跨境交付 B.过境消费 C.商业存在 D.自然人移动 E. 境外投资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31、技术进出口答:技术进出口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或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中华人民共和国
16、外,通过贸易、投资或者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转移技术的行为。32、进出口信贷答:进出口信贷是指一国政府通过银行向进出口商提供贷款,以鼓励出口、确保进口的重要措施。33、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答:进出口许可证管理是指国家限制进出口目录项下的商品进出口,必须从国家指定的机关领取进出口许可证,没有许可证一律不准进口或出口。34、专利权答:专利权是指经国家专利主管部门授权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在专利法规定的地域范围内和期限内所享有的独立制造、使用和销售的权利。35、国际贸易惯例答:国际贸易惯例是国家之间相互贸易交往中,当事人经常引用、用以确定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规则。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7
17、 分,共 28 分)36、简述技术引进的作用。答:技术引进的作用:(1)快速提高技术水平。(2)节约技术开发经费。(3)加速产业结构调整。(4)扩大出口,提升出口商品结构。7(5)加速人力资源积累。37、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答: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国家鼓励各类有条件的国内企业,积极地以不同形式“走出去” ,开展战略资源开发和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开拓市场,扩大工程承包和劳务合同,带动产品、设备和技术出口,弥补国内资源不足,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同时发展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38、简述我国技术引进的基本原则。答:我国技术引进的基本
18、原则:(1)扩大技术引进,充分利用技术外溢。(2)扩大引进软件技术。(3)引进适用技术。(4)避免大规模重复引进。(5)加强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推广和创新。39、简述服务贸易壁垒与商品贸易壁垒相比的特点。答:服务贸易壁垒与商品贸易壁垒相比,有以下特点:(1) 是以国内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主而不是以关税为主。(2) 是以对人(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经济组织)的资格与活动的限制为主而不是以商品的数量、质量等为主。(3) 不仅以商业利益为目标,还以国家安全、政治稳定为目标。(4) 灵活隐蔽、选择性强,而不是固定公开、统一透明。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1 分,共 22 分)40、试述
19、对外贸易行政管理的必要性。答:对外贸易行政管理的必要性: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但市场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运用行政管理手段,实施国家对市场活动的宏观指导和调控,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使市场规则和秩序得以贯彻。保证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和市场运行的有序性。对外贸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贸易体制也处在转轨的过渡时期。所以我国在完善外贸宏观调控体系的过程中,根据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规范的要求,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来控制和调节对外贸易。(1) 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必要手段之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
20、经济体制已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由于我国市场发育程度低,市场机制不健全,价格、汇率、税率、利率等经济手段的作用力度与成熟市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政府的行政直接控制必不可少。(2) 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是实施经济手段的保障。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过程实际是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协调运用过程。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充分的结合和密切协作,既可有效地保证国家对外贸经济的统一领导,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又能保证微观个体的自主权,在经济杠杆的作用下,实现利益最大化。(3) 对外贸易行政管理可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发展。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在外贸运行失衡时,采用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往往比其他
21、方法具有更为直接的效力,能迅速克服失调,恢复正常贸易秩序,提高国家经济效益,保证对外经济8贸易的稳定持续发展。(4) 规范化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是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内在要求。我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有必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规范我国的对外贸易行政管理,使之遵守世贸组织规则,与国际接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和进行必要的国家宏观管理,都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成分,两者是相互结合、相辅相成,是缺一不可的。41、试述 1994 年后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内容和进一步改革的方向。答:1993 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
22、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以兑换货币” 。这为外汇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明确了方向。(1)1994 年起,围绕外汇体制改革的目标,主要进行了以下改革:进行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建立统一的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2)进一步改革的方向:经过 1994 年以来的汇率制度改革,中国已基本形成了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惯例的汇率制度。在这一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不仅有利地促进外贸增长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保证了国家外汇储备的积累,而且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维护了国内经济和金融稳定。但现行汇率制度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不断加以改革与完善。实行真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逐步实行意愿结汇制。培育健全的外汇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