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状渐变题文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1、了解形状渐变动画的概念与适用条件;2、了解动作渐变动画和形状渐变动画的不同点;3、学会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简单几何图形渐变动画的制作,掌握形状渐变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2、通过两种渐变动画不同点的比较,能够选择和运用适当的动画制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会形状渐变动画的整个制作过程,激发学生对动画制作的求知欲;通过探究任务,让学生形成积极探究的态度。教学重点1 、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2、动作渐变动画和形状渐变动画的不同点。教学难点1 、形状渐变动画的适用条件;3、动作渐变动画和形状
2、渐变动画的区别。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播放动欣赏 flash 动画。 2、我们所看到的渐变和上节课学习到的渐变是一样的么? 3、指导“对学”讨论交流,分析动画中的几个渐变。 1. 学生欣赏动画作品。思考“渐变”形成过程 2. “对学”讨论交流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思考动画是如何做出来的? 教学过程在很多电影的特技里,经常看到这样形状的变形:一只小鸟变成一只蝴蝶,一条鱼变成一个乌龟等等,具体这个“变”是怎样做出来的呢? 1、 “群学”:如何实现“形状渐变”? 2、指导小组讨论 3、出示学习任务一:制作”圆”变“正方形”渐变动画 1、小组讨论,归纳渐变要点:渐变动画只需要制作起始关键
3、帧和结束关键帧,创建补间中间部分由 flash 自动完成。 2、组内展示准备“任务一” 3、优秀小组代表演示。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理解渐变动画制作的原理和制作方法。为下一环节做准备 .教学过程 1、形状渐变动画的原理:某一个关键帧中的图形形状逐步过渡到另外一个关键帧中的图形形状。 2、演示动画 “太阳” (圆)变 “日” (汉字) 3、帮助学生分析各帧内容,加深理解。 观看动画、组内交流动作渐变与形状渐变的异同进一步明确原理 明确动作渐变动画和形状渐变动画的不同 教学过程 任务二:创建图形与文字的形状渐变动画任务三:制作文字渐变动画“滴”变“翠” 。指导学生自学、实践教师演示指导学生上机
4、自学探究:制作文字渐变动画共 10 步骤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文字渐变的实际动画制作 明确文字渐变动画的制作过程 2.教学过程 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制作并分享给大家 优秀小组学生展示作品其他学生欣赏、评价 展示作品 任务四“蜂”变“莲” 、 “舞”变“香” 。看谁做的又快又好又有新意展示优秀作品教师小结 完成 “蜂”变“莲” 、 “舞”变“香” 。 欣赏优秀作品点评 交流、协作分层教学 3.教学过程 分享与交流:优秀小组作品的创作思路和过程简介。 介绍作品,评价、鉴赏他人创作的作品。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作品创作观。 归纳总结 归纳: 思考与总结动作渐变动画制作要点:(1)
5、在场景的起始和终止关键帧;(2)设置形状补间动画。 再次加深学生对动作渐变动画原理的理解。明确渐变动画和形状渐变动画的区别。 Eexcel 生成图表教案一、教学内容设计背景与教学对象分析利用 Excel 的创建图表功能来快速地绘制出各种类型图表,帮助学生分析处理数据,做出合理的决策。这样把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其它学科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信息技术,同时也使信息技术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 结合教学统计图的知识,能学会利用 Excel 创建图表的方法;能掌握各种图表类型的特点。2、技能目标: 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6、解决数学知识;能选用合理的图表类型分析数据,做出合理决策。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用于创新的精神。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图标类型2、创建图表的源数据的选择四、教学策略以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为本,贯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教学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发挥教师的引导、辅导、组织参与、评价等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解决数学知识。整个教学可按照以下模式进行: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实践反馈教师评价分析学生巩固、提高练习。五、教学媒体教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的配合使用学生:计算机的配合使用六、教学课时
7、数1 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引入在数学统计的初步认识一章中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根据统计的数据表,画出合适的统计图,来直观形象地反映数据,帮助我们分析数据,做出合理的决策,但是画统计图比较繁琐,Excel 可以快速地帮我们创建图表,不信吗?那我们来试一试吧。分析 引发学生好奇心、探究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揭示本课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示范引导学习利用“我的成绩表”创建图表,分析自己各科的学习状况。1、图表向导 4 步骤:思考两个问题为什么要用折线图?如何选择不连续的数据区域?2、利用图表分析数据3、使用批注:插入批注分析 教师用多媒体控制平台同步演示学生直观学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
8、用,对新知识进行辅导、学生在听讲过程中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实践操作做准备。(三)学生实践操作利用“家庭财政收支表”中的数据,以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直观地分析每个月的收支情况,并对收支情况做出你的判断(加批注) 。分析 学生围绕学习目标任务,利用已学数学知识和信息技术手段,自主实践操作,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并在练习过程中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师评价分析 请一名同学展示实践过程,教师及时点评强调重点、难点。1、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图表类型2、源数据的确定(连续或不连续的数据)3、图表的动态性分析 学生现场演示,并进行点评,让全体学生共同提高(五)巩固、提高练习看学习网站中的习题库。学生分组,每组各做一题,同组同学(前后左右相邻的)可以讨论,第 4 题为一个组的选做题,这道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度图、分析图、得出结论。分析 分层次练习设计。巩固练习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提高练习锻炼学生发散思维(六)展示成果分析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验成功的喜悦。(七)总结1、各图表的作用2、知识是融会贯通的分析 让学生懂得知识是融会贯通的,只是如何加以利用及发掘它的价值。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