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07 年宁波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教学大纲学科大类教育平台 4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Programming in Advanced Languages 4高等数学 D1 Advanced Mathematics(D1) .4高等数学 D2 Advanced Mathematics(D2) .4线性代数 D Linear Algebra (D)4概率统计 D Probability Statistics .4无机及分析化学 A Inorganic & Analytical Chemistry A 4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A Inorganic &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
2、eriment A .4有机化学 A Organic Chemistry A 4有机化学实验 A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A).4大学物理 D1 College Physics.4大学物理实验 D1 Experiment of College Physics.4海洋生物工程类学科导论 Snbject Introduction to Marine biota Engineering4专业教育平台 4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课程教学大纲 5生物化学实验 Biochemistry Experiment 实验教学大纲 5动物学 Zoology 课程教学大
3、纲 5水生生物学 Hydrobiology 课程教学大纲 .5水产动物疾病学 Aquatic Animal Disease 课程教学大纲 .5基础生物学实验 Experiment of Basic Biology 实验教学大纲 .7组织胚胎学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课程教学大纲 .9组织胚胎学实验 Test of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实验教学大纲 .11生物统计学 Biostatistics 实验教学大纲 .12遗传与育种学 Genetic and Breeding Science 课程教学大纲 .12遗传与育种实验 Experimen
4、t of Genetic and Breeding Science 实验教学大纲 .14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 课程教学大纲 15微生物学实验 Biochemistry Experiment 实验教学大纲 15水化学 Aquatic Chemisty 课程教学大纲 .15水化学实验 Aquatic ChemistyExperiment 实验教学大纲 15普通生态学 Ecology 课程教学大纲 .16动物生理学 Animal Physiology 课程教学大纲 .17水产动物生理病理学实验 Experiment of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 of Aqua
5、tic Animals 实验教学大纲 .17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 课程教学大纲 .19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 Experiment of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 实验教学大纲 .22仪器分析 Instrumental Analysis 课程教学大纲 .23鱼类学 Ichthyography 课程教学大纲 23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Scientific Thesis Writing and Documentation Retrieval 23专业英语 Specialized English.23水产增养殖模块 24水产动物增养殖学 Scien
6、ce of Aquatic Animal Culture and Propagation 实验教学大纲242综合生产实习(一) Compositive Production Exercitation .25综合生产实习(二)Compositive Production Exercitation 实习教学大纲 .25毕业实习 Graduation Practice.27毕业论文 Graduation Thesis .27试验设计 Experimental design 课程教学大纲 .27海藻与海藻栽培学 Algae and Algae Cultivate 27水产经济动植物学实验 Experi
7、ment of Zoology and Botany of Aquatic Economy Lives27饵料生物培养 Feed Critter Cultivate 课程教学大纲 .27水产动物营养学 Aquatic Animal Nutriology 课程教学大纲 .29营养与饵料生物培养实验 Experiment of Nutriology and Feed Critter Cultivate 实验教学大纲 31名特水产养殖技术 Technology of Rare and Particular Aquatic Product Culture 课程教学大纲 34海洋学 Oceanograp
8、hy 课程教学大纲 35贝类学 Malacology 课程教学大纲 35甲壳动物学 Biology of Shellfish 课程教学大纲 .35观赏鱼类 Ornamental Fish 课程教学大纲 .35污染生态学 Pollution ecology 课程教学大纲 .36水污染生物检测与治理 Detection and Remediation of Polluted Hydrobiology 课程教学大纲 36环境与病害模块 37综合生产实习(一)Compositive Production Exercitation实习教学大纲 37环境微生物学 Environmental Microbi
9、ology 课程教学大纲 .37环境毒理学 Enviromental Toxicology 课程教学大纲 37环境微生物与环境毒理实验 Experiment of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and Toxicology .37综合生产实习(二)Compositive Production Exercitation 实习教学大纲 .37毕业实习 Graduation Practice 实习教学大纲 37毕业论文 Graduation Thesis 实习教学大纲 37病毒学 Virus37环境质量评价与规划 Assessment & Programming of Env
10、ironment 37水产动物增养殖学 Science of Aquatic Animal Culture and Propagation 课程教学大纲37水产病理药理学 Aquatic Pathology and Aquatic Pharmacology 37海洋学 Oceanography 课程教学大纲 38水污染控制与处理技术 Control & Remediation of Water Pollution 38鱼类免疫学 Fish Immunology.38贝类学 Malacology 课程教学大纲 38海洋药物 Marine material medica 38试验设计 Experi
11、mental design 课程教学大纲 .38污染生态学 Pollution ecology 课程教学大纲 .38营养与饲料模块 38综合生产实习(一)Compositive Production Exercitation实习教学大纲 383饵料生物培养 Feed Critter Cultivate 课程教学大纲 .38水产动物营养学 Aquatic Animal Nutriology 课程教学大纲 .38综合生产实习(二)Compositive Production Exercitation 实习教学大纲 .38毕业实习 Graduation Practice 实习教学大纲 39毕业论文
12、Graduation Thesis 实习教学大纲 39名特水产养殖技术 Technology of Rare and Particular Aquatic Product Culture 课程教学大纲 39营养与饵料生物培养实验 Experiment of Nutriology and Feed Critter Cultivate 实验教学大纲 39水产动物增养殖学 Science of Aquatic Animal Culture and Propagation 课程教学大纲39饲料加工工艺学 Feed Process Technics 39甲壳动物学 Biology of crustace
13、a 课程教学大纲 39贝类学 Malacology 课程教学大纲 39设施渔业工程 Facilities Fishery Engineering 课程教学大纲 39设施渔业设计与实验 Design and Experiment of Fishery Establishment 实验教学大纲 41试验设计 Experimental design 课程教学大纲 .43海洋药物 Marine material medica 课程教学大纲 .43生物信息学 Bioinformatics.43水污染生物检测与治理 Detection and Remediation of Polluted Hydrobi
14、ology 课程教学大纲 434学科大类教育平台本学科大类必修课程(见各开课学院大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Programming in Advanced Languages高等数学 D1 Advanced Mathematics(D1)高等数学 D2 Advanced Mathematics(D2)线性代数 D Linear Algebra (D)概率统计 D Probability Statistics无机及分析化学 A Inorganic & Analytical Chemistry A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A Inorganic &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
15、iment A有机化学 A Organic Chemistry A有机化学实验 A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A)大学物理 D1 College Physics大学物理实验 D1 Experiment of College Physics海洋生物工程类学科导论 Snbject Introduction to Marine biota Engineering专业教育平台5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课程教学大纲见资源环境专业专业教育平台生物化学实验 Biochemistry Experiment 实验教学大纲见资源环境专业专业教育平台动物学 Zoolog
16、y 课程教学大纲见资源环境专业专业教育平台水生生物学 Hydrobiology 课程教学大纲见资源环境专业专业教育平台水产动物疾病学 Aquatic Animal Disease 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132D04B 学分:2 周 学 时: 2 总学时:34 学时分配:(讲课 34)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 先修课程:动物学、鱼类学、组织学、动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水生生物学、有机化学等。二、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水产动物疾病学是四年制高校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有关水产动物疾病学的系统知识,了解水产动物疾病发
17、生的原因、条件、症状、病理变化、流行病学、寄生虫学、免疫学及药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水产动物病害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初步诊断水产动物的主要疾病,并能应用于养殖生产中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四、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课程课堂教学内容 学 时 教学方式 要求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水产动物疾病学定义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节 水产动物疾病学的任务第三节 水产动物疾病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 我国水产动物疾病学的发展简史、现状及今后对策第二章 疾病的发生和防控 第一节 疾病的发生第二节 病原生物第三节 疾病的传播和感染类型18授课授课掌握了解掌握掌握了解掌握掌握6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和结局第五节 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控第六节
18、水产动物病原的检测技术第三章 病理学基础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第二节 适应与修复第三节 循环障碍第四节 炎症第四章 药物学基础 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类型第二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第三节 渔药概论第四节 常用渔药第五章 水产动物的免疫学基础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鱼类免疫机理第三节 甲壳类免疫机理第四节 贝类免疫机理第五节 生物制品第六章 由原虫引起的疾病第一节 鞭毛虫病第二节 肉足虫病第三节 孢子虫病第四节 纤毛虫病第七章 由蠕虫引起的疾病第一节 单殖吸虫病第二节 复殖吸虫病第三节 绦虫病第四节 线虫病第五节 棘头虫病第六节 鱼蛭病第八章 由甲壳动物引起的疾病第一节 桡足类引起的疾病第二节 鳃尾类
19、引起的疾病第三节 等足类引起的疾病第九章 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的研究方法第二节 常见病毒性疾病第十章 由细菌引起的疾病第一节 细菌性鱼病第二节 细菌性虾病第三节 其它特种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第十一章 由真菌和藻类引起的疾病第一节 真菌性、藻类鱼病445231221授课及课堂讨论授课授课授课授课授课授课授课及课堂讨论授课及课堂讨论授课掌握掌握了解理解了解了解了解了解了解掌握掌握了解了解了解掌握掌握掌握了解了解掌握掌握了解掌握掌握掌握了解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了解掌握7第二节 真菌性、藻类虾病第三节 其它特种水产动物真菌性疾病第十二章 非寄生性疾病 第一节 由水质不良引起的疾病
20、第二节 食物缺乏引起的疾病第三节 藻类中毒第四节 感冒与冻伤第五节 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1 授课掌握了解掌握掌握掌握掌握掌握五、相关教学环节安排六、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期末考试 + 平时成绩(20%)七、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水产动物病害学 , 战文斌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主要参考书:(1) 鱼类寄生虫学 , 潘炯华等,科学出版社,1990。(2) 鱼类寄生虫与寄生虫病 ,张剑英等科学出版社,1999。(3) 病理学 ,徐英含等,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 鱼药手册 ,杨坚等,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 鱼虾类疾病诊断与防治 ,华鼎可等,农业
21、出版社,1991。(6) 鱼虾蟹疾病诊断与防治 ,孟庆显等,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7) 海水鱼虾疾病防治彩色图说 ,俞开康等,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8) 水产动物疾病学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 夏春,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9),Ronald,J.Roberts, Bailliere Tindall.London(10),Wolf.Ken,Cornell Vniversity.Press,1988.(11)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出版。(12 鱼病调查手册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出版。(13)病原生物学 ,周正任等,科学出
22、版社出版,2001。(14)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学 , 孟庆显,高等教育出版社(15)水产动物疾病学 , 黄琪琰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3。撰写人: 金 珊 审核人:基础生物学实验 Experiment of Basic Biology 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132D13A 学 分:1 周学时:3-4 总学时:34 学时分配:(实验34)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平台必修适用专业:水产养殖专业 先修课程:无二、教学方法8讲授、多媒体辅助、课堂讨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实际操作,完成大纲规定的实验内容。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动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生物科学的一个基础学科,主要研究
23、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及生理活动的规律。其目的是阐明动物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利于利用有益动物,控制和消灭有害动物,使它更好地为生产实践,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通过实验操作教学环节,使学生实验着重形态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训练和识别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及其主要代表种类,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掌握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了解实验的各种方法和新的手段,并系统介绍实验材料的采集,培养,麻醉,固定和保存方法,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从技能和技巧上培养学生学习动物学的兴趣和独立工作,独立思考的能力。四、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总学时: 34)见第八部分五、相关教学环节安排与实验教学相关的教学环节有理论课 43 学时,野外实习
24、1.5 周。六、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1.实验考核以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各单项所占分数比例为:实验态度 10%左右、实验理论占 15%左右;操作技能占 50%左右;实验报告占 25%左右。2. 成绩考核一般采用百分制。百分制与五级记分制的换算比例为:优秀(90-100) 、良好(80-89) 、中等(70-79) 、及格(60-69) 、不及格(60 分以下) 。七、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姜乃澄等, 动物学实验指导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年参考书目:刘凌云、郑光美主编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黄诗笺主编动物生物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
25、001年八、实验(实验或实训或上机)项目的设置与要求本实验设置 10 个实验,分成验证和综合两大部分。有的实验需用 3 小时,有的实验需要 4 小时,每 1-4 人一组。每次实验要求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或能力 标准 实验类别 实验类型 实验要求实验学时数1 动物细胞、组织 动物的细胞结构和四大组织观察了解细胞结构和四大组织特点专业基础验证 必修 32 草履虫(原生动物)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草履虫等活体、整体装片的观察了解草履虫的结构及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专业基础综合 必修 33 水螅、涡虫的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水螅、涡虫等活体、整体装片的观察了解水螅、涡
26、虫等的形态结构及门的主要特征专业基础综合 必修 34 蛔虫和蚯蚓的比较 蛔虫、蚯蚓横切片的观察 了解蛔虫、蚯蚓的体壁结构及主要差异专业基础验证 必修 35 蚯蚓的解剖 蚯蚓的外形及内部结构观察了解蚯蚓的形态结构及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专业基础验证 必修 36 软体动物 河蚌的解剖 了解河蚌等的形态结构及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专业基础验证 必修 397 蝗虫 (或虾) 蝗虫(虾)的形态观察;蝗虫(或虾)的解剖了解蝗虫(虾)的形态结构及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专业基础验证 必修 48 蛙的系统实验 青蛙的形态观察;青蛙的解剖了解青蛙的形态结构及两栖纲的主要特征专业基础验证 必修 49 家鸡(兔)外形和内部
27、解剖家鸡(兔)的形态观察;家鸽(鸡)的解剖了解鸟类(哺乳类)的形态结构及鸟纲(哺乳纲)的主要特征专业基础验证 必修 410 常见动物种类认识 标本的观察、鉴定 认识常见的动物种类 专业基础综合 必修 4主要仪器设备:显微镜、解剖器撰 写 人 : 王丹丽 审 核 人 : (系主任或主管院领导):组织胚胎学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132D11D 学分数:2 周 学 时:2 总学时:34 学时分配:(讲课 34)课程类别:必修 适用专业:水产先修课程:动物学,鱼类学二、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主要通过重点讲授的方式进行。并与组织胚胎学实验
28、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掌握有关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又有较深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三、课程教学的目的与基本要求组织胚胎学是海洋与水产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细胞、基本组织、器官组织的基本知识经及普通胚胎学和主要水产经济动物发生的过程、规律及发育的机制。四、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组织学 绪论(1 学时) (了解)第一章 基本组织第一节 上皮组织1、被覆上皮:特征、类型、结构(1 学时) (掌握) 2、腺上皮:分类、结构、分泌方式(1 学时) (掌握) 第二节 结缔组织1、疏松结缔组织(1 学时) (掌握) 2、致密结缔组织(1 学时) (掌握) 网状组织、脂肪组织 3、血液
29、:血浆、血细胞(1 学时) (掌握) 4、支持组织:软骨、骨(1 学时) (掌握) 10第三节 肌肉组织1、肌肉组织的一般特性(1 学时) (了解) 2、肌肉组织的种类和结构(1 学时) (掌握) 第四节 神经组织1、神经元:分类、结构(4 学时) (掌握) 2、神经胶质细胞(1 学时) (理解) 第二章 器官组织1、循环器官:血液循环器官、淋巴循环器官(1 学时) (掌握)2、消化器官:消化管、消化腺(2 学时) (掌握) 3、排泄器官:肾脏(1 学时) (掌握) 4、生殖器官:精巢、卵巢(2 学时) (掌握) 5、内分泌器官:脑垂体、甲状腺(1 学时) (掌握) 胚胎学绪论(1 学时) (
30、了解)第一章 普通胚胎学(4 学时)第一节 生殖细胞(掌握)1、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发生、构造 2、雌性生殖细胞卵子:发生、构造、种类 第二节 受精作用(掌握)1、概述 2、受精的方式 3、受精的一般过程及其形态上的变化 第三节 卵裂和囊胚(理解)1、卵裂、囊胚的定义及其意义 2、卵裂的类型 3、囊胚的类型 第四节 原肠作用(掌握)1、原肠作用的定义及其意义 2、胚层的形成与分化 第五节 发生的类型(了解)1、幼虫发生类型 2、非幼虫发生类型 第六节 胚胎发育的条件(了解)1、精、卵的成熟度 2、环境条件 第二章 刺参的发生(2 学时) (掌握)1、刺参的生殖 2、刺参的发育 第三章 鱼类的发生
31、(6 学时)1、生殖细胞:精子、卵(理解)2、受精:方式、过程(理解)3、早期胚胎发育:卵裂、囊胚、原肠作用(掌握)4、八大器官的发生与分化(掌握)5、鱼类个体发育的分期(了解)11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考核包括平时上课出勤率、听课态度(平时成绩) 、期终考试(或小论文)成绩。六、 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组织胚胎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撰写人:於宏 审核人:组织胚胎学实验 Test of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132D11C 总学分:1.5 周学时: 总学时:51 学时分配:(实验 51)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动物学,鱼类学开
32、设实验项目数: 7二、教学方法实验。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学习组织切片技术(石蜡切片技术),掌握动物制片的基本理论、知识。观察和了解四大基本组织的基本结构、特点,观察和了解器官组织的基本知识:八大器官的组成、结构和特点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成绩评定包括平时出勤率、实验态度、实验报告三部分。五、教材及参考书目组织学实验指导六、实验项目的设置与要求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应达到的基本要 求 实验类别实验类型实验要求实验学时数1 石蜡切片技术 鲫鱼组织切片 掌握切片技术 专业基础综合 必做302 上皮组织观察 观察各种上皮 掌握上皮结构 专业基础验证 必做33 结缔组织观察 观察血液等结缔组织
33、 掌握结缔组织结构专业基础验证 必做34 骨组织观察 软骨、骨切片观察 掌握骨组织结构 专业基础验证 必做35 肌肉组织观察 观察各种肌肉组织 了解 3 种肌肉组织专业基础验证 必做26 神经组织观察 观察神经组织结构 了解神经元等的 专业基 验证 必做 612结构 础7 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观察观察肠、肾等组织结构 了解肠、肾等组织结构专业基础验证 必做4主要仪器设备:切片机,显微镜撰写人:於宏 审核人:生物统计学 Biostatistics 实验教学大纲见生物科学专业专业教育平台遗传与育种 Genetic and Breeding Science 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
34、:132D09C 学分:2周 学 时:2 总学时:34 学时分配:(讲课 17+自主学习 17)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平台必修学位课程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先修课程:动物学、水生生物学二、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 、讨论法、自主学习法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遗传学是一门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的学科。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遗传育种学的基本原理;能够应用育种学的理论和方法,改良水产生物的遗传结构,培育优质品种。四、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篇 遗传学(26 学时。13 学时、讲授;13 学时、自主学习) 第一章 经典遗传学的诞生:2 学时、讲授;2 学时、自主学习了解遗传学发展史;掌握
35、孟德尔遗传定律;掌握摩尔根遗传连锁定律;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第二章 分子遗传学的兴起:1 学时、讲授;1 学时、自主学习掌握从 DNA 到蛋白质的信息传递过程;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第三章 基因的概念和结构:1 学时、讲授;1 学时、自主学习掌握基因的概念和结构;了解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理解母性影响和细胞质遗传。第四章 遗传物质基因和染色体:2 学时、讲授;2 学时、自主学习13掌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掌握核型分析方法;掌握染色体结构和数目改变的基本种类及遗传学效应;掌握基因突变的性质及检出方法,掌握突变和重组的分子基础;了解动态突变和表观遗传变异。第五章 基因组:2 学时、讲授;2
36、学时、自主学习掌握基因组的 DNA 序列组成;掌握作图和基因定位的方法;掌握基因组功能研究的方法;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及内容。第六章 基因与发育:1 学时、讲授;1 学时、自主学习理解个体发育过程中的遗传控制;理解性决定的机制。第七章 数量性状基因及其遗传:2 学时、讲授;2 学时、自主学习理解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关系;掌握遗传率和近交系数的计算方法;理解杂种优势的遗传学理论。第八章 群体的基因结构与进化:2 学时、讲授;2 学时、自主学习掌握 Hardy-Weinberg 定律;理解群体中的多态现象及其维持机制;了解进化学说和新种的产生过程。第二篇 育种学(8 学时。4 学时、讲授;4
37、学时、自主学习)第一章 常规育种:2 学时、讲授;2 学时、自主学习理解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提纯和复壮、引种和训化等的意义、原理和应用。第二章 细胞工程育种:1 学时、讲授;1 学时、自主学习理解细胞培养、核移植、多倍体诱导、雌核发育和雄核发育等在育种中的应用。第三章 基因工程育种:1 学时、讲授;1 学时、自主学习理解转基因动物的产生过程及应用。五、相关教学环节安排本课程教学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学习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采用讨论法进行六、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期末考试成绩占 80%平时成绩占 20%七、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1) 现代遗传学 ,赵寿元、乔守怡,2001,高
38、等教育出版社。(2) 鱼类育种学 ,楼允东编著,1999,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遗传学 (第二版) ,刘祖洞著,1991,高等教育出版社。撰写人:朱冬发 审核人:14遗传与育种实验 Experiment of Genetic and Breeding Science 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132D17A 学分:0.5周 学 时:1 总学时:17 学时分配:(实验 17)课程类别: 专业教育平台必修学位课程适用专业: 水产养殖先修课程: 遗传与育种学二、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遗传与育种学实验教学和学生实验操作,使学生既能巩固所学的遗传与育种学知识,
39、又能掌握和遗传与育种学有关的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业人才。四、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1、减数分裂观察,3 学时2、核型分析,4 学时3、同工酶技术,7 学时4、遗传平衡定律,3 学时五、相关教学环节安排本课程教学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完成实验任务六、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根据学生实验课的态度、实验操作熟练程度和实验结果、实验报告以及学生对实验理论的掌握程度等进行成绩评定;并按以下标准执行:实验态度 10%、实验理论占 10%、操作技能占 30%、实验报告占 50%。七、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遗
40、传学实验 ,刘祖洞等编,2001,高教出版社。参考书目:普通遗传学实验指导 ,张贵友等编,2003,清华大学出版社。 八、实验(实验或实训或上机)项目的设置与要求八、实验项目的设置与要求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主要内容 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或能力标准实验类别实验类型实验要求实验学时数15减数分裂观察1.实验材料(蝗虫精巢)的采集与固定;2. 蝗虫精巢压片;3.观察 蝗虫精巢减数分裂各期的特点。1.了解动物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2.掌握制片方法。专业基础验证性必修 3核型分析 1.脊椎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制片;2.显微摄影;3.核型分析。1.掌握脊椎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制片方法;2.掌握核型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专
41、业基础综合性必修 4同工酶技术1.聚丙烯酰氨凝胶的配制;2.同工酶的提取;3.电泳;4.酶带分析。1.掌握同工酶技术;2.了解同工酶技术在遗传学研究中的意义。专业基础综合性必修 7遗传平衡定律1. 周围人群 ABO 血型的调查、统计;2.估算基因频率;3.检验此群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1.理解 Hardy - Weinberg 定律的原理;2.调查周围人群中 ABO 血型系统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情况。专业基础综合性必修 3主要仪器设备:显微镜;恒温箱;冰箱;电泳仪;电泳槽;紫外检测仪;微量移液器等撰写人:朱冬发 审核人: 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 课程教学大纲见生物科学专业专业教育
42、平台微生物学实验 Biochemistry Experiment 实验教学大纲见生物科学专业专业教育平台水化学 Aquatic Chemisty 课程教学大纲见资源环境专业专业教育平台水化学实验 Aquatic ChemistyExperiment 实验教学大纲见资源环境专业专业教育平台16普通生态学 Ecology 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132D12Y 学分数:3 周学时: 总学时:51 学时 学时分配:(讲课 34+自主学习 17)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先修课程:植物学 动物学 植物生理学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其中 17 学时为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程
43、采用双语(英语和中文)教学。力求在内容上能反映当今世界生态学的最新进展,注意用最新科研成果及实例丰富课堂内容。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普通生态学的教学,使生物系本科学生系统地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国内外生态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要求学生了解生态学在环境质量评价过程中的一般知识以及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利用的基本原则,认识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在自然界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同时本课程要求采用双语教学,使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有所提高。四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的教学基本内容如下。第一章 绪论 2 学时 (了解)生态学的定义、在生物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生态学的分科、发展
44、史、生态学的基本任务、研究生态学的意义等。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8 学时环境概念及类型,生态因子及类型,限制因子定律,耐受性定律,主要生态因子(光、温、水、土壤等)作用规律。 (掌握)较全面讲解生态因子的作用类型及作用规律,几种主要生态因子变化规律及生态作用,生物对这些生态因子的适应规律,上述规律在生产、科研及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所起的指导作用。 (理解)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12 学时较系统讲解种群的特征(分布格局、数量、年龄结构、性比、生命表、存活曲线等) (掌握) ,介绍一般的研究方法,较系统的讲解种群增长规律,基本增长模型、种群动态及种群调节(理解) 。适当介绍种群适应、种间关系和种群进化,
45、初步分析种群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了解) 。种群概念和基本特征,种群增长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类型(掌握) ,数量统计的基本方法,建立种群与环境之间动态关系的概念(理解) 。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 10 学时群落的概念和特征(组成、优势度、种间协调、多样性) (掌握) ,群落的结构(生活型、垂直结构、水平结构、边缘效应等) ,群落演替(概念、过程、类型、理论) (理解) ,群落的主要类型(了解) 。通过较详细讲解群落的特征和结构及群落的演替,建立群落既相对稳定又不断变化,既适应环境又不断改造环境的辨证观。初步掌握几种多样性指数在研究结构和环境评价中的应用。17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16 学时生态系统的概念
46、、组成、结构、类型和功能(掌握) 。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能流(初级生产、次级生产) 、一些常见的生态群系(理解)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了解) 。在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的基础上较详细讲解生态系统中的能流、物流、营养级及生态平衡的概念。树立统一的、整体的生态观。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考核: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成绩平定方式:总评成绩=80%期未成绩+20%平时成绩;期未为闭卷理论考试,平时成绩包括:期中考试,平时作业、提问。六 教材、主要参考书目教材:Ecology ,主编:A. Mackenzie A.S.Ball & S.R.Virdee 科学出版社。2002。参考书目:(1
47、) 养殖水域生态学 ,何志辉主篇,大连出版社(2) 生态学基础 ,1971,孙儒泳等译,E.P.odum 著(美):人民教育出版社(3) 生态学2000,李博主篇;高等教育出版社撰写人:郑忠明 审核人:动物生理学 Animal Physiology 课程教学大纲见资源环境专业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模块水产动物生理病理学实验 Experiment of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 of Aquatic Animals 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 :132D14A 学分 :1.0周 学 时 : 2 总学时: 34 学时分配:(实验 34 ) 课程类别 : 选修课适用专业
48、 : 水产专业先修课程 : 动物学、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水产动物疾病学二、教学方法 实验操作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动物生理学基本实验方法,了解水产动物疾18病病样的采集、病原的分离和回归感染试验、病原的形态特征和构造的观察及鉴定、病理组织的取样等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四、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34 学时,共 6 个实验,其中验证性实验 3 个,14 学时;综合性实验 2 个,6 学时;研究性实验 1 个,14 学时。五、相关教学环节安排根据相关理论课进度及实验材料实际情况安排实验时间。六、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根据学校及学院相关规定评定平时成绩即总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