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三节 电解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2、初步掌握一般电解反应产物的判断方法3、会写两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重、难点: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学法指导:在回忆有关电解质及其电离的基础上,理解电解质导电的前提是电离,电解质导电的过程是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即电解) 。在分析电解反应产物时,一般先看电解池的阳极(与电源正极连接)材料,若为惰性电极(Pt 或 C)则非金属阴离子在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解池的阴极(与电源负极连接)则为阳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然后把两极的反应相加即为总反应(但 H+和 OH-若是水提供的应写 H2
2、O,注意还要写反应条件“电解”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思考回忆1、电解质是指在_能够导电的化合物。2、电离是指电解质在_或_状态下离解成 _的过程。3、原电池是_的装置 。4、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 (二)观察与思考1、把 C 换成 Cu 能否使铜离子变成 Cu?2、把 C 换成 Zn 呢?23、若把两极都换成 C 能否使铜离子变成 Cu?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观察实验:电解饱和氯化铜溶液,回答相关问题(一)实验现象:(二)总结归纳:电解池:1、定义:把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2、电解:使电流通过 而在阴、阳两极引起 反应的过程 3、构成条件: (三)交流与讨论:1、使用的电极材料是
3、活性的还是惰性的?2、通电前氯化铜溶液中存在哪些阴阳离子?3、接通电后阴、阳离子如何定向移动?4、当离子到达电极表面后,发生的什么类型的反应? 5、电解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是否都有变化?(四)观看电解氯化铜溶液微观模拟,总结归纳:电解池4、电解原理:3(五)交流与讨论:在溶液中存在 Cu2+ 、Cl -、H +、OH -四种离子,为何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Cu2+ 、Cl - ?说明两极的离子放电的顺序受什么所影响?(六)总结归纳:电解池:5、离子放电顺序(氧化还原能力强弱):阴极阳离子的得电子顺序: 巧记:与金属活泼性反向关系阳极阴离子的失电子顺序: 三、小结:分析电解反应的一般思路四、练习:
4、1、分析下图,哪个是原电池,哪个是电解池。42下列说法或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把铜片插入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C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度加快D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3用石墨作电极,电解 1mol/L 下列物质的溶液,溶液的 PH 值保持不变的( )AHCl BNaOH CNa 2SO4 DNaCl 4下列关于电解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阳离子在电解池的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在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C.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极,经过阴、阳离子定向运动
5、形成内电路,再从电解池的阳极出来流回电源的正极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5 (2017 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全国卷 3,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 a 常用掺有石墨烯的 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S8=8Li2Sx(2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 0.02 mol 电子,负极材 料减重 0.14 g5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 a 的导电性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 Li2S2的量越多五、动手提高: 1、写出用碳棒作电极电解 NaCl 溶液的电极反应式和电解的化学方程式。2、写出用碳棒作电极电解 CuSO4溶液的电极反应式和电解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用碳棒作电极电解 Na2SO4溶液的电极反应式和电解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