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南省琼山侨中 2018届高三历史学科第三次月考(2017-11)试题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第1至 20小题,每题 1.5分;第 21至 30题,每题 2分。共 50分)1.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 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 。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A. 分封制全面崩溃 B. 宗法制荡然无存C. 郡县制初现雏形 D. 实行郡国并行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史料的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叙述, “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可知县已经产生,但是还
2、没有到秦朝全面实行。A 项错在“全面崩溃” ;B 项错在“荡然无存” ;D 项是汉初制度。因此本题选择 C选项。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2. 对下列有关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魏晋的选官制度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B. 魏晋的选官制度造成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C. 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上升与科举制有关D. 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大小与封建统治基础无关【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曹魏、西晋、东晋,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年下降,故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士族地主垄断政权、不利于庶族地主(寒门子弟)的局面,故 A、B 两项认识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隋、唐、北
3、宋,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年上升,这是实施科举制的结果,C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科举制的实行,使寒门子弟入仕的比例扩大,扩大了统治基础,缓解了社会矛盾,同时提高了官吏素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 项说法错误,与题意相符,所以应选 D。点睛:表格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表格的时间范围(如本题朝代的变化)和数据变化(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情况)规律,提取有效信息为:曹魏、西晋、东晋时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年下降;隋、唐、北宋,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年上升。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即可知道正确答案。3. 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 “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
4、治国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 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 )A. 王位世袭制度 B. 中央集权制度 C. 选官制度 D. 监察制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政体指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有谁来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中国古代自秦以后实行的君主专制政体,表现为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因此 B项正确。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确立与演进中央集权的加强4. 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其目的在于( )A. 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B. 禁止分
5、封异姓王侯C. 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 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这说的是两层意思:一是限定只有刘姓(当然主要指刘邦的后代)才能当诸侯王,二是没有刘姓皇帝的批准,非刘姓的人没有大功是不能被封侯的。很显然刘邦此举之目的在于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所以选 A。B 与材料中所强调的“有功异姓也能封侯”相悖,C 与 D不是其主要目的。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加强对地方管理5. 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 “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 。这一制度最有可能是( )A. 分封制 B. 中外朝制 C. 三省六
6、部制 D. 内阁制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皇权下的民主”体现的是专制下的民主色彩, “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体现的是这一制度有分权思想,进而可联系到唐三省六部制,所以 C正确;B、D 两项旨在加强皇帝集权。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6. 在雅典法律演进进程中有如下记录:公元前 621年雅典的德拉古法典出现了抽签选举等相关条款;梭伦将改革条文刻在 16块白色旋转的木板上,公布于市场;“陶片放逐法”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防止僭主政治的复辟。对上述雅典法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雅典成文法诞生于公元前
7、6世纪 B. 以法律形式体现民主精神与原则C. 梭伦借鉴十二铜表法的立法经验 D. 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中的“抽签选举等相关条款” “改革条文” “防止僭主政治的复辟”等信息,结合教材所学,可知这些条款都是为了保护民主制度的,故本题选 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雅典法律7. 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该规定反映了( )A. 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来 B. 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 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D. 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
8、限制来源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法律内容相当广泛,条文比较明晰。分析本题材料,“即使卖方已将出卖物交付给买方,在价款付清之前,他仍保留该物品的所有权” 。这一规定反映了法律对私有财产进行严格的保护。A、C、D 三项说法与材料无直接的联系。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8.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 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A. 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B. 扩大议会的权力C. 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D. 扩大国王的行政权【答案】A【解析】试
9、题分析:“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 ,这句话可以看出国王不可能随心所欲,有利于防止国王独断专行,所以选 A。题干没有涉及议会的权力,排除 B,题干的主旨是限制王权而非扩大王权,排除 CD。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代议制。9. 在托克维尔看来,英国的地方自治传统是在英国特有的一种长期宗教纷争中形成的。他这样指出:英裔美国人不得不把自己置于法律的保护之下在移民初期,自由制度的茁壮萌芽,即地方自治,已经深深扎根于英国人的习惯之中。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英国民主思想来自宗教改革 B. 地方自治是英国政体重要特点C. 美国民主思想深受英国影
10、响 D. 美国政体学习借鉴了英国政体【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英裔美国人不得不把自己置于法律的保护” 、 “在移民初期,自由制度的茁壮萌芽,即地方自治,已经深深扎根于英国人的习惯之中”等信息可知,美国人的民主意识来源于英国的传统,反映了美国民主思想深受英国影响,C 项正确。英国的地方自治传统是在宗教斗争中形成的,而不是来自宗教改革,排除 A。材料没有涉及地方自治是英国政体重要特点,而是强调美国民主思想深受英国影响,排除 B。材料强调美国民主思想深受英国影响,而不是美国政体学习借鉴了英国政体,排除 D。10. 美国 1787年宪法起草人之一麦迪逊认为:“如果多数人由一种共同的利益联合起来,少数
11、人的权利就没有保障我们所要探究的重大题目是,维护公益和私人权利免受这种党争的侵害,同时保持民众政府的精神和形式。 ”这说明 1787年宪法的根本目的在于( )A. 维护政局的稳定 B. 保证富人的统治C. 实现真正的民主 D. 体现权力的制衡【答案】B11. 关于德意志帝国的成立,著名的美籍奥地利国民经济学家熊彼得认为,帝国成立本身意味着德国经济从某种桎梏中的“继续解放”和投资风险中政治因素的“继续变小” ,从而促使德国企业主的投资热情和较前更大的努力生产。与材料观点不符的是( )A. 是德国工业革命的政治保障 B. 推动德国工业革命快速发展C.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 减少了投资的政治风险
1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德意志帝国的成立问题。材料强调的是德意志帝国成立的积极意义而非消极意义,而 A项是积极意义,选项 A不符合题意,排除;B 项是积极意义,选项 B不符合题意,排除;D 项也是积极意义,选项 D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C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属于德意志帝国成立的消极意义,选 C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C。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的成立12. 梯也尔在 1871年 8月就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之后,与君主派及共和派辩论时说:“共和制存在着,它是国家的合法政体。要求别的东西,将引起一场新的革命,并且是最可怕的革命。
13、”其中“最可怕的革命”指的是( )A. 各种政治派别间激烈的斗争 B. 农民阶级的暴动与起义C. 无产阶级建立新政权的斗争 D. 封建顽固势力的复辟【答案】C【解析】梯也尔在巴黎公社革命之后就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故“最可怕的革命”只能是类似巴黎公社革命性质的无产阶级建立新政权的斗争。13. 某年,清政府户部奏议说:“就中国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然而和议既成,赔款已定,无论如何窘急,必须竭力支持。 ”同时, “很多人目睹了清政府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 ”据此,与奏议中“和议” “赔款”相关的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
14、侵华战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材料内容“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 、 “ 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可知这次战争的赔款是中国的财力所无法承受的,导致的结果是对满清政府失望转而革命,由此判断可知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了辛丑条约 ,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14. 上海法租界史中记载:“是年(1865 年)上海租界人口从 18631864年的 33万剧减至 137 000余人,实际数字可能更低。整个住宅区都变得空荡荡了;隔一个晚上,地皮就不值钱了;从 1864年到 1865年,房租降低了 50%。
15、”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是( )A. 洋务运动的兴起 B.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C.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 、 “求富”运动,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A。19 世纪 60年代初,太平军进攻上海,引起上海许多市民的恐慌,纷纷躲到租界内“避难” (寻求外国的庇护) ,造成租界人口迅速增加和房租的上涨,到了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上海社会秩序恢复了“稳定” ,原来在租界“避难”的人纷纷离开,因此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 B 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16、于甲午战争后,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 C。普法战争 1871年结束,也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D。15. 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学科A. 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B. 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C. 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D.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中国近代化的准确理解。中国近代化就要实现独立与富强,首要的任务就是进行反封建反侵略。解答本题就要注意国民革命运动在反封建中的影响。在反封建反侵略斗争中,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君主专制;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的是北洋军阀的统治,反映了斗争对象的不同。真正的民主共
17、和国在近代一直没有建立,A 错误;B、C 是国民革命运动的参与范围与形式,不是影响。16. 1920年 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 ”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 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 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C. 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D. 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根据题干的时间信息“1920 年”可知“俄国式的革命”指俄国十月革命,由题干中的“诸路
18、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可知中国革命必须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故 C项正确;从时间信息上看,A、B 项与题干的历史阶段特征不符;D 项与题干观点(主张暴力革命)相悖。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的主张17. 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邮票,名称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 35周年纪念” 。全套 4枚。其中第一枚图案为毛泽东访苏期间和斯大林在一起;第二枚图案为列宁在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讲话。此套邮票成为我国第一套错体票,其错误在于( ) 。A. 邮票的名称 B. 周年纪念的时间C. 第一枚的图案 D. 第二枚的图案【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
19、要考查学生对俄国十月革命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可知 A可选。十月革命发生时的俄国可称之为苏俄,但不能称之为苏联,苏联出现于 1922年,因此 A符合题意。十月革命发生于 1917年,B 正确,可排除。C,D 都正确,可排除。综上,本题选 A.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概况18. 下图是民国元年九月的一幅政治漫画,对其中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 “政府”是指南京临时政府B. “革命有功者”是指袁世凯C. 讽刺革命党对袁世凯的妥协D. 褒扬了袁世凯为革命所作的贡献【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的时间
20、“民国元年九月”可知,描写的是 1912年中华民国的政局状况。袁世凯篡夺了革命的果实,这幅漫画对其讽刺。所以 D说法有误,答案选 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袁世凯19.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 “人民是统治者” “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 。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依法治国的方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体现人民当家作主。故答案为 C
21、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是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但不符合“最能反映”的要求,排除 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也能体现民主,但同样不符合“最能反映”的要求,排除 B项;D 项属于法律制度建设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名师点睛】最佳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特点是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
22、最主要” 、 “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对于此类试题的解答,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20. 恩格斯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想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两人已经深入到运动中去。 ”对这段话正确的理解是( )A. 又想创立科学理论 B. 只想创立科学理论C. 用科学理论去武装无产阶级 D. 创立科学理论,赢得学术专利【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反映了
23、恩格斯要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也就是用科学理论去武装无产阶级,而不是仅仅研究理论,C 项正确。AB 项说法错误,且与材料强调用科学理论去武装无产阶级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赢得学术专利,而是强调用科学理论去武装无产阶级,排除 D。21.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其含义是( )A. 巴黎公社起义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B.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实际是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C. 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 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革命的发生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仍处
24、在上升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力还尚未充分发挥出来,这时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尚不具备,但由于普法战争中法国的失败以及第三共和国的叛变行为和对国内群众的压制,引发了巴黎公社革命,因此其发生具有偶然性和自发性,故 D正确。A项说法错误,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仍处在上升时期,生产关系没有阻碍生产力发展,排除。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条件尚未成熟,故“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的说法错误,排除 B。C 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信息不符,排除 C。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本题的题眼是“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根据对题眼的了解,运用所学知识从巴黎公社爆发的
25、原因、影响等方面思考,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2. 在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采取的革命措施中,最能反映当时俄国人民迫切愿望的是( )A. 由工人对生产和分配进行监督B. 将大企业收归国有C. 没收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D. 颁布和平法令 ,退出世界大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四个答案都是俄国人民的迫切愿望,但从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状况分析,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所以退出一战是当时人民最迫切的愿望。23.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最主要的客观条件是( )A.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B. 俄国无产阶级组织性、战斗性强C. 有成熟的布尔什维克政党的领导D. 俄国通过改
26、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封建残余势力强大【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各种矛盾特别突出,这是十月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A 项正确。BCD 三项都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但不是最主要条件,排除。24. 以下关于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二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十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专制统治,故错误,正确;十月革命是一次社会主义性质
27、的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故错误,正确;综上所述,错误,排除 ABC,正确,所以选 D。点睛:本题为知识型选择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教材中“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等相关基础知识,考虑其性质和意义即可知道答案。25. 建国初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说:“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 ”那么,新中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A. 政治协商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多党合作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
28、知,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都是基本政治制度,而非根本制度;故排除 ABC,所以选 D。26. 在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最主要在于A. 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B. 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C. 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人错误发动,被反革命分子利用的一场错误的运动。要想避免再次出现这种现象,首先要避免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但是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要加强法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因此本题选择 D选项。A 选项不
29、是最主要;C 选项与此无关。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文化大革命教训27.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造成诗人离愁别绪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A. 一国两制制度的实行 B. 台独势力C. 国共两党内战遗留问题 D. “冷战”格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实质在问台湾问题产生的主要历史原因。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国民党集团的部分军政人员退据台湾,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所以答案选 C。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
30、理论与实践海峡两岸的关系28. 为了制定 1954年宪法,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参加讨论的有 1.5亿人,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 138万条,为宪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这说明 1954年宪法( )A. 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B.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C.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D. 落实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 1954年宪法。由材料信息“当时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参加讨论的有 1亿 5千多万人”可知,1954 年宪法是经过人民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制定的,这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故 C项正确;社会主义原则指的是坚持社会主义
31、道路,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1956 年三大改造的胜利结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故 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 D项错误。29. “在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中国在选择政党制度时必然要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应运而生。 ”这旨在说明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 )A. 符合传统文化内涵B. 是民主革命实践的产物C. 是生产关系变革的需要D. 是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要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材料”中国在选择政党制度时必然要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
32、“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中国文化传统,符合国情的,故 A项正确;BCD 项材料未体现,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 A。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0. 1953年,一位美国记者记述:在(中国)东北的工业区,少数民族的人民在各种工业部门里工作,他们担任着经理、管理员以及技术人员或者一般的职务。在大规模的训练班里,少数民族工人被培养成熟练的技工,劳动模范之中有许多人是来自少数民族。这表明( )A. 民族平等政策得到较好贯彻B.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取得成效C. 东北老工业基地得到复兴D. 少数民族地区向工业化迈进【答
33、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解答能力。材料反映少数民族成员可以在各种工业部门里工作,可以担任不同职务,还可以成为劳模,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平等,故 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 (31 题 22分,32 题 12分,33 题 16分,共 50分。 )31. 政治文明在中国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高原适于畜牧,行族长政治,不能形成巩固的国家,无文明可言;平原土地丰饶,始有农业,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注:非洲为高原之地,亚洲为高原、平原
34、交错之地,欧洲为高原、平原、海滨三者调和适均之地。)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1902 年)材料二: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梁启超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古希腊民主政治及古代中国专制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评析这一观点。(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认” ,并分析其积极影响。【答案】(1)观点一:地理环境决定文明程度和文明类型。评析:这
35、一观点是错误的。文明程度和文明类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理环境不起决定作用。地理环境对政治文明有一定的影响,希腊是海洋国家,海滨交通便利,工商业经济繁荣,向往自由的思想有助于民主政治的产生;而中国是大陆国家,幅员辽阔,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客观上要求专制集权制度与之相适应。(6 分,学生从东西方各自的政治环境、经济基础、思想文化等方面回答也可酌情给分)观点二: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程度和文明类型。评析: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结合古希腊、古代中国地理环境对各自政治文明影响作答。(任答其中一种观点,言之有理即可)(2)制度:议会制度(代议制)、内阁制度、政党制度等。影响:保证了英国社会长期稳定;有利于英
36、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政治文明建设影响深远。【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梁启超的观点可直接概括观点为“即地理环境决定文明程度和文明类型或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程度和文明类型” 然后结合史实从政治环境、经济基础、思想文化等方面回答,结合东西方古代地理环境对各自政治文明影响加以评析。(2)第一小问政治制度,根据材料“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议会制度、内阁制度、政党制度等方面思考作答。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自身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影响人类进程加以归纳即可。32. 看图
37、回答问题: 图 1 新和谐公社蓝图 图 2 共产党宣言 图 3 巴黎公社成立图 4 攻打冬宫 图 5 井冈山会师请回答:(1)根据 5幅图所反映的内容,指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总体发展趋势。(2)根据图 4、5,指出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差异,并谈谈你的认识(3)根据以上 5幅图以及所学知识,你可以总结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哪些经验教训。【答案】 (1)趋势: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际,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趋势。(2)差异:城市中心论,农村包围城市;认识(从原因和启示两方面谈):国情差异,敌我力量对比,依靠主力;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3)掌握武装,坚持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必须建立马克
38、思主义政党,才能保证革命的彻底胜利;必须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2)第一小问差异,根据图 4“攻打冬宫”可知俄国的革命道路是走城市中心论;图 5“井冈山会师”可知中国的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第二小问认识,根据第一小问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原因(国情差异、敌我力量对比、主力军)和启示两方面思考作答。(3)关于总结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教训,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可从革命领导权、武装领导权、同盟军等方面思考作答,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点睛:解决本题主要是理解图片和文明说明,该题图片直接显示的信息,只需抓住其文字、图案内容即可。解答是即先根据图片信息:“新和谐公社蓝图” “共产党宣言 ”“井冈山会师”等信息,再
39、结合设问“发展趋势” “差异和认识” “经验教训”和所学知识知识逐一回答问题即可。33. 阅读下列材料:民主进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2010 年 2月 27日,温家宝总理与网友交流时说:“我们确实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心里装着整个国家和世界,最重要的是民主,只有民主才不会出现人亡政息。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材料二:2010 年 3月 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
40、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让民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他还表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材料三:美国前总统布什曾说过:“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也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我现在就站在笼子里与你们说话!”所谓将统治者关进笼子,当然包括民众有权对官员进行大胆的质疑与强有力的监督。请回答:(1)完成“独立”任务后,新中国制定了那些新型的政治制度来保障人们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的? (2)温总理的报告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哪些特征?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
41、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是怎样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的?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综上分析中美两国政治发展的共同趋向是什么?【答案】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特征: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健全基层民主。目的:维护人民的利益。(3)实现:通过 1787年宪法,实现三权分立,总统只握有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作用:使美国在政治上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发展,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4)政治民主化;民主制度不断完善;民主主体范围不断扩大。【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42、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1)在完成“独立”任务后,新中国制定了三个很大的政治制度来保障人们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分别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2) 我国民主政治的特征应该包括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健全基层民主,特别是健全基层民主。而我国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肯定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从而最终达到维护人民的利益的根本目的。此题的
43、考查不太像历史学科的考查,所以请同学们在做此题时一定要多参考一下政治学科的内容。(3) 美国是通过 1787年宪法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的,因为 1787年宪法,实现三权分立,总统只掌握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所以,美国是通过 1787年宪法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的。既然能把统治者都能驯服,那它的作用肯定是巨大的,作用应该包括政治方面的作用和经济方面两个方面的作用。其中“使美国在政治上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发展,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是政治方面的作用。(4) 中美两国政治发展的共同趋向当然是都越来越民主,政治民主化的方向不会再改变,民主制度只能不断的完善;民主主体范围只能不断的不断扩大。尽管中国民主政治和美国的民主政治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是作为两种不同的政治文明在共同趋向的问题上却有着高度的一致,这也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那就是都越来越民主,政治民主化的方向不会再改变,民主制度只能不断的完善;民主主体范围只能不断的不断扩大。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保障人们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对统治者的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