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220221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海口市第一中学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 11月份月考历史科考试卷(A 卷)第 I卷选择题1. 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写道:战国初期,粮食产量每亩只有一石半左右(合今 10517 石) ,而西汉时,据农学家氾胜之讲,在某些地方“中田亩十三石(合今376 石) ,薄田亩十石(合今 289 石) ”。这说明A. 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B. 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C. 国家重农政策效果显著D. 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显现【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西汉的粮食亩产产量和战国初期有了显著的增长,这和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的发展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精耕细作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提高耕作

2、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材料中战国初期到西汉时期粮食亩产量的大幅提高,正说明精耕细作的发展。故选项 B正确。选项 A,铁犁牛耕得到推广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时间不符。选项 C,重农抑商政策的效果和亩产无关。选项 D,小农生产主要指男耕女织,虽然有利于提高生产的积极性,但和粮食亩产关系不明显。2. 先秦时官营手工业作坊产品上都刻有工种及制作工匠的名字,以此来记录产品的生产情况。但考古资料显示,河北武安县发掘的 10座战国晚期窑址中,出土了许多单独刻有生产者姓名印记的陶器、陶片。这说明A. 官营手工业注重保证质量B. 国家规范了民营手工生产C. “工商食官”制度己被打破D. 工商业经营范围得到扩大

3、【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私营手工业的出现,而不是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故 A项错误;材料中无法得出这是国家规范的结果,故 B项错误;材料中“战国晚期” “单独刻有生产者姓名印记” ,表明这些陶器、陶片属于个人独立生产,说明具有独立经营性的小手工业者在当时出现,从而说明“工商食官”制度已经被打破,故 C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工商业种类的多少,因而无法说明经营范围的扩大,故 D项错误。点睛:重视材料中有效信息的提升和汇总,对材料中反复出现的信息要重视。材料是虽然但是结构,强调的是但是的内容。3. 学者丛日云在从多种维度来考察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之后,将其概括为“一”与“多” 。并认为古代

4、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面对有悖于“一”的秩序,就会激发出改造与整合它使之归于“一”的冲动。古代中国有悖于“一”这个秩序的制度是A. 郡县制B. 郡国并行制C. 三省六部制D. 内阁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抓住材料“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来分析,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郡县制是地方服从中央,符合材料,故 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不符合材料,故 B项错误,符合题意;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故 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 D

5、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4. 据长编载:“上(宋太祖)欲为赵普置副而难其名称,召翰林学士承旨陶谷问曰:下丞相一等者何官?对曰:唐有参知政务,参知政事。 乙丑,以枢密直学士等为参知政事。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 ”据此可知北宋初期A. 君主专制受到威胁B. 参知政事职能不变C. 参知政事大权在握D. 宰相权力依然较大【答案】D5. 明朝在出现内阁辅臣的时候,也就出现了票拟权:内阁辅臣在奏章上根据自己的意见用黑笔写上批示,然后经过皇帝首肯之后,才由皇帝用朱笔批上去,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于是,由此出现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这样A. 国家大

6、事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B. 内阁辅臣拥有对国是的部分决策权C. 宫中太监和内阁辅臣形成制约关系D. 大大增强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是,由此出现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宦官专政提供了可能性,故本题答案选 D项;ABC 不符合题意。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内阁6. 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

7、济。 ”该材料意在反映明清时期A. 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B.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C. 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D. 封建伦理道德得到强化【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7. 尽管理学从北宋中叶便登上了思想舞台,但对政界的影响并不大,可以说有宋一代,理学一直受到朝廷的压抑。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在于A. 理学不为封建统治服务B. 理学提倡格正君心C. 统治者深受佛道的影响D. 理学并未形成系统【答案】B【解析】 “有宋一代,理学一直受到朝廷的压抑” ,理学提倡格正君心,对君主权力形成一定的制约,故受到朝廷的压抑,故 B项正确;选项 A,理学是统治思想,故为封建统治服务;理学受到佛道的影

8、响,和受到统治者压抑无直接关系;理学是儒学的系统化、哲学化,故 D错。点睛:对和课本内容关系不大或者观点相左的纯材料式选择题题,要敢于思考和分析,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合理的推导。8.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就雅典的民主政治如是说“政治家所治理的人是自由人” ,他们所执掌的权威为“平等的自由人之间所付托的权威。 ”由此可以看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是A. 雅典社会是人人平等的社会B. 雅典公民享有人民主权C. 雅典是一个高度自治轮番而治的国家D. 雅典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国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自由人”所指的是雅典公民,即拥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成年男性公民,

9、A 项可排除。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依据题意可排除 C,D 项表述在题干中未涉及,可排除。故选 B,雅典公民群体享有政治权利,体现了人民主权的特点。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9. 苏联史学家科瓦略夫指出,希腊人是伟大的理论家,崇高的思想方式创造者。罗马和希腊人不同,他们是生活的伟大建设者。他们建成了在民族国家之前的切形式中最完善的强大的国家,他们创造了法律,用来表现发达的国家生活,同时又把它当作国家生活的工具。材料反映出A. 罗马人具有务实的精神B. 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C. 希腊人偏重于民主政治D. 希腊民主政治弊端较多【答案】A【解析】

10、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材料“他们是生活的伟大建设者,用来表现发达的国家生活,把它当作国家生活的工具”体现了对现实生活的重视,说明具有务实精神,故A项错误;材料未反映出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故 B项错误;C、D 两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特点【名师点睛】对罗马法的整体和构成部分的认识:(1)罗马法是一系列法律的总称,而不是某一部法律的名称。(2)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3)万民法与公民法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10. 早期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意大利

11、,而且主要在文学艺术领域内展开,更多的是对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这一时期重视“古典文化传统”的主要原因是A. 市民阶层比较保守B. 传统文艺内容丰富C. 封建教会势力强大D. 古典文化保存完整【答案】C【解析】领导文艺复兴的是新兴资产阶级,本身并不保守,排除 A;文艺复兴是借复兴古典文化而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并非因为传统文艺内容丰富或保存完整,排除 BD;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而教会实力强大,所以新兴阶级借助复兴古典文化而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故选 C。11. 康德认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

12、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 。这说明启蒙的真谛在于A. 思想自由B. 人身自由C. 推翻专制D. 主权在民【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 “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等信息可知,康德认为武力无法实现思想上由专制转向自由,启蒙运动只是在思想上转变人们的观念,所强调的是思想上的自由,A 正确;人身自由、推翻专制与主权在民都与材料不符,排除 BCD。12. 西班牙萨拉曼卡学派提出了“价格革命”一说,认为发生于西班牙的物价飞速上涨是由于美洲金银大量进口所致。后来的绝大多数人接受了这个观点。而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货币数量方程

13、式,即“PT=MV” (P、T、M、V 分别代表价格、交易量、货币、流通速度) ,认为在均衡条件下价格水平是货币供给量的函数。费雪的观点A. 从根本上否定了“价格革命”B. 从理论上充实了价格革命”C. 认为“价格革命”并没有发生D. 认为“价格革命”由贸易决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西班牙萨拉曼卜学派提出了“价格革命”一说,认为发生于西班牙的物价飞速上涨是由于美洲金银大最进口所致;而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货币数量方程式,认为在均衡条件下价格水平是货币供给量的函数,可以看出后者把前者的观点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故本题答案选 B项;A项

14、错误在“否定” ;C 不符合题意;D 项本身说法错误。考点: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价格革命13. “英国棉制品在英国本土直接与印度棉制品进行了竞争,完全击败了其印度对手。英国人还把其产品输出到地中海。1820 年到 1860年间,英国棉纺织品在世界其余地区的销售量持续上升。其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 1760年的 200万磅,剧增到 1850年的不下 366 亿磅!”材料中英国棉制品数量急剧增长主要得益于A. 棉纺织领域机器发明的使用B. 英国已取得了世界殖民霸权C. 交通运输革新拓宽产品销路D. 英国纺织工厂工人数量增加【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

15、问题的能力。材料中“1820 年到1860年间,英国棉纺织品在世界其余地区的销售量持续上升。其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1760年的 200万磅,剧增到 1850年的不下 366 亿磅”的信息可以推断是工业革命使用机器生产的结果,故 A项正确。B 是 18世纪中期;C 不是主要因素;D 是从属于 A项考点:资本主义世界诶市场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名师点睛】在高考复习中,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要突出“市场”概念,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线索,串起整个专题的内容,明确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而掌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的过程。

16、二要注意总结规律,如工业革命的原因可从资本、劳动力、市场等角度分析,通过知识迁移了解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条件。14. 亚当斯密在 1776年撰写了国富论 )一书,他将社会发展演进描述为从封建主义走向一个需要有新制度的社会阶段,这种新制度是由市场确定的而不是由同业公会确定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亚当斯密的思想观念A. 催生了凯恩斯主义B. 体现了人民主权思想C. 与当时的启蒙思想相呼应D. 是工业革命充分发展的产物【答案】C【解析】凯恩斯主义出现于 20世纪 30年代,强调政府应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与材料中的自由主义思想相反,A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人民主

17、权问题,故 B项错误;从材料“他将社会发展演进描述为从封建主义走向一个需要有新制度的社会阶段, ”“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可以联系所学启蒙运动,而且启蒙运动的时间是 17、18 世纪,与材料中的时间 1776年相符合,亚当斯密的思想与当时的启蒙思想相呼应,故 C项正确;工业革命 1765年才刚刚开始, “工业革命充分发展的产物”的说法错误,D 项不符合题意。15. 进入近代,人类第一次用自己的智慧释放出一种自然界隐藏的力,它不是人们熟知了几千年的生物力,而是人自己创造的力,被誉为“被释放的普罗米修斯” 。这种“力”是指A. 蒸汽B. 电力C. 太阳能D. 核能【答案】A【解析】材料说明是

18、摆脱自然的力,第一次自己创造的力应该是蒸汽动力,故 A正确;B 和D均不是第一次;C 不是自己创造的力。16. 1839年 5月,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年 20岁)接见俄国沙皇的长子亚历山大二世,并迅速相爱,但引起了议会的不满,要求女王立刻划清与亚历山大二世的界线这场爱情最终以失败告终。议会成功干预国王的婚恋生活,最合理的解释是A. 十九世纪议会内阁的专横B. 议会的权威高于国王权威C. 国王作为国家象征而存在D. 需要确保王室血统的纯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干可知由于议会的反对,女王不能和相爱的压力山大二世在一起,结合所学英国国王只是国

19、家的象征,统而不治,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故本题答案选 C项;ABD 不符合题意。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国的代议制特点17. 美国国会于 1791年又通过了宪法的十条修正案。包括:信仰、出版、集会、示威的自由;携带武器的自由;军队不得进入民房;免于不合理搜查与扣押;正当审判程序、一罪不再理、无罪推定、征用私产需赔偿;禁止过度严厉的刑罚和罚款;宪法未赋予政府的权利都属于各州和人民;等等。1791 年宪法修正案的突出特点是A. 厘清了联邦政府与各州的权利关系B. 美国宪法的民主共和性质得以加强C. 以明确的条文对公共权力进行限制D. 保障了基本权利和免于恐惧的自由【答案】D【解析】试

20、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信仰、出版、集会、示威的自由;携带武器的自由;军队不得进人民房;免于不合理搜查与扣押;正当审判程序、一罪不再理、无罪推定、征用私产需赔偿;禁止过度严厉的刑罚和罚款;宪法未赋予政府的权利都属于各州和人民”可以看出突出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故本题答案选 D项;A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B 项与材料无关;C 项不符合题意。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民主政治的确立宪法18. 1873年夏天,俾斯麦曾告诉威廉皇帝,他的政策是坚决排除在欧洲以外去谋求领土,1884年,俾斯麦改变了初衷,他甚至曾在私下里说“殖民事务都是骗局,但我们需要它帮

21、助选举” 。1884 年到 1885年,他通过一系列活动把殖民大旗插到了非洲、南太平洋。材料表明俾斯麦A. 对外政策摇摆不定B. 其宰相官职不再由皇帝任命C. 霸权思想日渐膨胀D. 调整殖民政策以顺应时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征。材料反映了 1873年德国宰相俾斯麦告诉德皇威廉,其对外政策是不在欧洲外谋求领土的“欧洲政策” ,到 1884年他改变了初衷并在之后将殖民活动扩展到非洲、南太平洋地区。由俾斯麦所说的“殖民事务都是骗局,但我们需要它帮助选举”可见,俾斯麦调整殖民政策是顺应时政的需要,故选 D。由上述活动及言论可见俾斯麦并未放弃其固守的“欧洲政策” ,反映

22、其对外政策并非动摇不定和霸权思想的膨胀,故 A、C 错误;B 所述不符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故排除。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调整殖民政策以顺应时政19. 1847年,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中等阶级(小工业家、小商人、学者、医生)的运动,而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的运动” ,虽然马克恩、恩格斯把他们的理论称为共产主义,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的名称。这反映出马克思和恩格斯A. 调整了工人阶级的革命对象B. 认为“社会主义”目标也是共产主义C. 有联合中等阶级革命的要求D. 还未区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答案】C【解析】材料“社会主义是中等阶级(小工业家、

23、小商人、学者、医生)的运动,而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的运动 ”可知其有联合中等阶级的意愿,故 C项正确;材料并没体现出对工人阶级革命对象的调整,故 A项错误;材料虽然涉及到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但是并未涉及到他们之间的关系,故 B项错误;同样根据材料可知区分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故 D项错误。 20. 列宁发表的四月提纲一开始遭到了布尔什维克党内人士的普遍反对党的领导人李可夫、布哈林、加米涅夫等人也纷纷表示不同意列宁的主张。在是否执行提纲的讨论过程中,有许多人离开布尔什维克党而转向孟什维克。 (经过列宁的反复做工作)在表决有关这一问题时,118 票中有 71票赞成。可见, 四月提纲A. 直接指导了俄

24、国十月革命B. 导致党内出现重大分歧C. 检验了革命队伍的纯洁性D. 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进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列宁发表的四月提纲一开始遭到了布尔什维克党内人士的普遍反对在是否执行提纲的讨论过程中,有许多人离开布尔什维克党而转向孟什维克。 (经过列宁的反复做工作)在表决有关这一问题时,118 票中有 71票赞成”可以看出布尔什维克内部出现了分歧,故本题答案选 B项;ACD材料中没有体现。考点: 解放人 类的阳光大道俄国的十月革命四月提纲21. 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

25、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 ”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A.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B. 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C. 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D. 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的“领事裁判权”反映了中国传统司法制度与近代西方的司法制度有着很大的差异,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司法制度的改革,已向国际司法制度接轨,故 A项符合题意。B 项说法错误,适应列强侵略需要不能说是时代需要;C 项“由人治走向法治”夸大了这一规定的作用;D 项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所以答案选 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

26、840 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领事裁判权22. 恩格斯在论及某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 ”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A.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C. 迫使先进中国人进行制度变革的思考D. 极大削弱了清政府统治的合法性【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就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 A项错误。洋务运动已经开启了近代化,故 B项错误;由材料的核心信息是“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

27、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 ,可知这次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人民开始思考政治制度的变革,故 C项正确;D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点睛:对于引用的语言类的材料,要尽可能地找到材料和教材的结合点,比如本题中的关键词“工厂” 。23. 国民大革命时期,苏联给中共发出指示:“现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在人民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时,中国无产阶级只能指望自己目前常常是奴隶般的地位有一定的改善”苏联对中共的这一指示A. 提出了中国革命的战略策略B. 影响到中共对革命领导权的放弃C. 揭示了农民革命的重要意义D. 维护了国共两党

28、的团结合作【答案】B【解析】苏联的上述指示反映了忽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重要作用,不符合中国国情,不是中国革命的正确的战略和策略,故 A错误;B 项,材料中可以看出,苏联给中共的指示忽略了工农阶级革命力量的强大,认为大革命胜利后中共的地位只能有所改善,但还是很低,不能进行统治。这影响了中共对形势的判断,最终放弃了在革命中争取领导权,故B项正确;C 项,材料中没有提到农民革命的问题,故 C项错误;D 项,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共同讨伐军阀,后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故 D项错误。24. 1931年 11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反对地主、资产阶级的民主,主张工人、农民的

29、民主,打破地主、资产阶级经济的和政治的权力,以除去反动社会束缚劳动者和农民自由的一切障碍。据此可知,这些规定A. 是对中共“一大”纲领的修正B. 巩固了社会主义革命斗争成果C.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革命热情D. 成为中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答案】C【解析】材料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规定以推翻地主和资产阶级的统治为目标,同时主张使工人、农民获得民主权利,追求无产阶级劳动者的自由和民主,顺应了当时广大劳动者希望摆脱地主和资产阶级压迫、建立劳动者自己的政权的要求,有利于调动农民的革命热情,使更广泛的农民投身到革命斗争中,故答案为 C。中共“一大”纲领即要求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材料

30、并未体现对“一大”纲领进行修正,故 A项错误;土地革命的性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而非社会主义革命,故 B项不符合史实;D 项与材料无关。25. 陈独秀认为,以往的历次革命都是“单独政治革命” ,均未触及“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艺诸端” ,对中国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 ,必须来一次打倒偶像、破除迷信的思想革命,才能真正巩固共和新制度。材料反映陈独秀A. 彻底否定辛亥革命的作用B. 号召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C. 割裂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关系D. 主张思想启蒙与政治革命相结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来一次打倒偶像、破除迷信的思想革命,

31、才能真正巩固共和新制度”中可以看出,陈独秀认为只有打破封建思想,使思想启蒙与政治革命相结合, “才能真正巩固共和新制度” ,故 D项正确,C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彻底否定辛亥革命的作用,而是认为以往革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A 项错误;B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 D。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名师点睛】陈独秀早年留学日本,1904 年创办安徽俗话报 ,致力于唤醒民众。曾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中,陈独秀被捕入狱,险些遇难。他认为,以往的历次运动,都是自上而下的政治革命,而中国要成为真正的现代强国,需要

32、一场自下而上的普遍的国民思想革命。第卷非选择题26.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材料一在立法方面,早在西周,周公就提出了明德慎罚等主张,经过两汉儒家对于刑德的论证,至唐代, 唐律疏议开篇即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明太祖在大明律中更是宣告“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 。值得指出的是,隋唐将“不孝”列为十恶重罪之一,此项规定一直延续至晚清。同时历代对于鳏寡孤独、废疾犯法当刑者,法律都制定了“减刑” “宽宥”以恤刑的规定,清朝还实行存留养亲制度。在司法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法为治具”思想,后来成为了历代传统。晋刘颂提出“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若无正文,依附名例断之。 ”唐律疏议

33、宋刑统 、大明律 、 大清律例都沿用了这一司法思想,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罪刑法定” ,显示了中华法制文明的灿烂。唐太宗多次强调“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 ,进而要求“人有所犯,一断于法” ;主持变法的王安石盛赞商鞅以诚信执法,取得成功。在古代长期的司法实践中,既援法,又考量理与情的影响,形成了“执法” 、 “准理” 、 “原情”司法程式,提高了法律的权威和影响力。张晋藩中华民族的法律传统与史鉴价值材料二罗马共和国时期刑法的罪名,多有处死“以祭谷神、奉献于神”的规定。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 ,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

34、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进入帝国时期,出现了大量包括宗教犯罪在内的新罪名。执法官根据社会地位确定刑罚的差别,同一种犯罪一般有两种刑罚,一种针对体面者,一种针对下层百姓。罗马私法发达、公法相对滞后的状况深刻影响了罗马刑法发展进程,罗马刑法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在整个古代罗马法制史中,犯罪与刑罚始终散见于大量的单行法律之中,且二者之间对应的随意性相当大。郭静罗马刑法的发展进程及其影响(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2)据材料二指出古代罗马刑法体现的法制理念与中国古代法制理念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不同的原因。【答案】 (1)特点:立法方面:援

35、礼入法,德主刑辅;将人伦纲常内容法律化;刑罚内容彰显人道主义关怀。司法方面:将法律作为治国安邦工具;援法断罪、罪刑法定;公正执法、诚信之法,维护法律权威;将“法” “理” “情”结合,扩大法律的社会影响。(2)不同:法制理念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重私法轻公法。原因:政治上,中国长期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帝国,法律为专制统治服务;古罗马较长时期处于共和国阶段,平民力量强大。经济上,中国以农业为立国之本,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古罗马商品经济繁荣、对外贸易活跃。思想文化上,中国儒家思想为正统,具有人本主义传统;古代罗马宗教思想影响政治生活。【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36、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主要从立法方面和司法方面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在立法方面主要突出礼和德的引入法律、伦理纲常也引进了法律以及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在司法方面主要突出把法律作为治国的工具即“法为治具”思想、 “罪刑法定” 、“既援法,又考量理与情的影响”即“法” “理” “情”结合等。(2)从材料二的具体内容来看古代罗马刑法体现的法制理念与中国古代法制理念的不同之处主要突出古代罗马刑法具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罗马私法发达、公法相对滞后以及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等即可。形成这些不同的原因主要从两个国家不同的政治体制以及两个国

37、家不同的经济类型进行相应的分析。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等;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古代罗马刑法体现的法制理念与中国古代法制理念的不同之处及原因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二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

38、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 (2)法制化, (3)工业化, (4)均富化。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材料一中“界碑” 、 “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四个方面的表现。【答案】 (

39、1) “界碑”的含义: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胜利”的含义: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或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 。(2)表现:在民主化方面: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等;在法制化方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在工业化方面:颁布了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在均富化方面:提出平均地权等。【解析】 (1)由材料一可知,这场战争的时间是 1840年,故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由材料“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可知“界碑”是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先进的西方是工业文明、资本主义,古老的东

40、方是农业文明、封建主义。(2)辛亥革命在近代化方面,表现为经济、政治和社会的近代化,经济的近代化是工业化,政治的现代化是民主化和法制化,社会生活方面是文明化。在史实方面,分别对应民主政体、宪法、发展资本主义和鼓励发展实业、平均地权等方面。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法国在大革命以前就开始了工业化的准备。然而,旧制度下的法国社会结构上下两头发达,中产阶级弱小,容易激发矛盾引发革命。大革命开始以后,大多数沿海港口城市开始衰落,从国际性城市降格为地区性城市,出现“非工业化”和“农业化”现象。大革命导致土地所有权碎化,革命后百年间农村土地所有者数量增加了 1倍,而法国总人口增长不到 50%,

41、年均增长率只有 05%,农村人口几乎长期不变。这种人口格局,和正在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形成鲜明的反差。直到 19世纪 70年代,法国工业革命才基本完成。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19581970年,法国的工业生产平均每年递增 59%,仅低于日本而高于西欧和美国。法国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发展更快,如航空、宇航、核电和军事工业仅次于美苏而居世界第三位。二战以前,传统中产阶级是法国人数最多的社会集团,如今这些传统中产阶级的人数锐减,而由科技人员、高中级管理人员、公务员、教师和其他职员组成的新中产阶级开始激增,在数量和在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已超过了其他阶级,成为法国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力量,成为法国左右翼

42、政党努力争取的社会力量。据吕一民法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制约法国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8世纪末至 20世纪中期法国中产阶级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并分析其给法国带来的影响。【答案】 (1)因素:(政治环境)大革命反复曲折,战争与革命不断,礼会长期动荡;(海外贸易发展水平)海外贸易萎缩,海外市场受到限制;(农村和农业状况)土地所有权碎化,小农经济盛行;(人口状况)农村人口长期不变,自由劳动力相对较少。(2)变化:中产阶级的类型、构成、数量、社会影响力发生了变化。影响:(政治和社会影响)减缓了礼会的两极分化,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了民主政

43、治发展。(经济影响)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或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提高了国际竞争力。【解析】试题分析:(1)本小问主要因素,据材料一“旧制度下的法国社会结构上下两头发达,中产阶级弱小,容易激发矛盾引发革命”可知大革命反复曲折,战争与革命不断,礼会长期动荡,据材料一“大革命开始以后,大多数沿海港口城市开始衰落,从国际性城市降格为地区性城市,出现非工业化和农业化现象”可知海外贸易萎缩,海外市场受到限制,据材料一“大革命导致土地所有权碎化”可知土地所有权碎化,小农经济盛行,据材料一“革命后百年间农村土地所有者数量增加了 1倍,而法国总人口增长不到 50%,年均增长率只有 05%

44、,农村人口几乎长期不变”可知农村人口长期不变,自由劳动力相对较少。(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二战以前,传统中产阶级是法国人数最多的社会集团,如今这些传统中产阶级的人数锐减,而由科技人员、高中级管理人员、公务员、教师和其他职员组成的新中产阶级开始激增,在数量和在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已超过了其他阶级,成为法国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力量,成为法国左右翼政党努力争取的社会力量”可知中产阶级的类型、构成、数量、社会影响力发生了变化;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法国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发展更快,如航空、宇航、核电和军事工业仅次于美苏而居世界第三位”可知经济方面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或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

45、,提供了人才保障,提高了国际竞争力,据材料二“由科技人员、高中级管理人员、公务员、教师和其他职员组成的新中产阶级开始激增,在数量和在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已超过了其他阶级,成为法国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力量,成为法国左右翼政党努力争取的社会力量”可知政治方面减缓了礼会的两极分化,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了民主政治发展。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工业革命制约法国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和法国资产阶级的变化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彭德尔顿法确立了一套以功绩制为核心的文官选拔和奖惩机制,打破了政治机器垄断职位任命权的局面,从而重挫了分赃交易者的嚣张气焰。此后,为保证政府廉洁

46、、防止金钱对选举的渗透和腐蚀,国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比如禁止公司向联邦公职候选人捐款的法律(1907 年) 、竞选经费公开法(1910 年) 、联邦反腐败行为法(1925 年)和禁止联邦文官参与政党活动的哈奇法(1939 年)等。被称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在美国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摘自张宇燕、富景筠美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材料二社会的腐化程度与社会和经济迅速现代化有关,同时也是缺乏有效的政治制度化的一种表征。因此,经济现代化不应该成为贪腐的借口。相反,贪腐反倒应成为尽快实现政治制度现代化的鞭策。总体说来腐化是现代化的产物,特别是政治意识扩大和政治参与扩大的产物。刹住腐化

47、风需要对这种参与进行组织和协调。而政党便是现代政治中能履行这一职责的主要机构。政治组织发展了,就能减少腐化的机会。摘自【美】塞缪尔P亨延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2)据材料一回答,美国的反腐败有什么特点?(3)据材料二,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对反腐败的认识。【答案】 (1)特点:依靠法律反腐败;反腐败重视立法预防;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制度建设和法律建设并举。(2)认识:不能以腐败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抵制和拒绝反腐败;反腐败能促进经济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反腐败和预防腐败要取得明显效果,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政治制度的现代化。【解析】 (1) “彭德尔顿法 ”“国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相关法律

48、” ,说明依靠法律反腐败;“新闻媒体在美国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说明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保证政府廉洁、防止金钱对选举的渗透和腐蚀” ,反腐败重视立法预防;“以功绩制为核心的文官选拔和奖惩机制”和一系列法律体现了制度建设和法律建设并举。(2)从材料中“经济现代化不应该成为贪腐的借口。 ”可以得出不能以腐败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抵制和拒绝反腐败;从材料中“贪腐反倒应成为尽快实现政治制度现代化的鞭策。总体说来腐化是现代化的产物,特别是政治意识扩大和政治参与扩大的产物。 ”可以得出反腐败能促进经济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反腐败和预防腐败要取得明显效果,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政治制度的现代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