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衡水金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调研卷)试题(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218556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金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调研卷)试题(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衡水金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调研卷)试题(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衡水金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调研卷)试题(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衡水金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调研卷)试题(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衡水金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调研卷)试题(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学者李零在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现点A. 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 意在说明分封制促成中华民族形成C. 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一统因素D. 没有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答案】C【解析】“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体现出分封制的影响,作为大一统的主要因素,C 正确;西周时期没有实现中央集权,A 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分封制对于民族关系影响,B 错误;D 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2.据表可以得出文献 西汉商业史记货殖列传汉兴,

2、海内为一,开关梁,驰山择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汉书食货志(下) 商贾及其子孙不得为官史;商贾不得衣丝、乘车、骑马、携带武器;商贾不得名田;加倍征收商贾的算赋。A. 史书可作为探究西汉商业政策的依据B. 史记对西汉商业的描述有失偏颇C. 汉书对西汉商业的描述最接近事实D. 史书记述的矛盾性削弱了其可信度【答案】A【解析】表格“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商贾不得衣丝、乘车、骑马、携带武器 ”说明史书可作为探究西汉商业政策的依据,A 正确;B 偏颇不符合材料主旨; C 中最为接近事实错误;D 中可信度值得商榷。3.3.据南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 年)

3、登科录所载本年登科进士六百零一名中,平民出身四百十七人,占百分之六十九点三八。这说明A. 科举制在南宋发展至黄金时期B. 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C. 南宋皇帝开始总揽取士的大权D. 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答案】D【解析】“本年登科进士六百零一名中,平民出身四百十七人,占百分之六十九点三八”说明平民占有科举制一定比例,说明科举制度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D 正确;科举制在唐朝时鼎盛时期,A 错误;B 和 C 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4.4.清朝康熙帝积极尊尧舜之道,行孔孟圣学,黄宗羲没有“戎狄豺狼”的种族对立观念,而是认识到“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 。这反映出A. 黄宗羲

4、对清初君主的统治表示了认可B. 清初的思想界出现了一些民主的气氛C. 清初统治者注重先秦儒家思想的传承D. 黄宗羲要求限制君权的思想得以实践【答案】A【解析】“清朝康熙帝积极尊尧舜之道,行孔孟圣学”说明黄宗羲对清初君主的统治表示了认可,A正确;民主气氛不符合材料主旨,A 错误;继承不符合材料主旨,B 错误;D 中实践说法错误。5.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意识到, “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求,必先练兵;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这主要表明清延中部分官员A. 已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B. 强调学习西学应循序渐进C. 反对清廷固守传统的做法D. 对西方的认识仍较为肤浅【答案】D【解析】

5、“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求,必先练兵;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说明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器物,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习西方制度重要性,D 正确;A 不符合洋务运动特点;B 和 C 显然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6.6.孙中山曾说:“我们一定要在非满族的中国人中间发扬民族主义精神,这是毕生的职责。”据此可知,孙中山对“民族主义”的解读A. 具有一定的狹隘色彩 B. 体现了民权主义思想C. 是为完成反帝的任务 D. 借鉴了欧美民族学说【答案】A【解析】“我们一定要在非满族的中国人中间发扬民族主义精神,这是毕生的职责。 ”说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要是反满,带有一定的局限性,A 正确;材料论述的民族主义,B 错误

6、;此时并没有完成反帝任务,C 错误;D 不符合材料主旨。7.7.中国代表团最终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这一大声说“不”的举动在近代中国外交史上十分罕见,它摆脱了以往中国外交始争终让的规律。中国政府没有签字的主要原因是A. 政府实力强大,坚持反帝立场B. 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C. 国内人民反帝斗争的强大浪潮D. 国际社会的同情支持【答案】C【解析】巴黎和会失败促使国内兴起五四运动,中国政府没有签字的主要原因国内人民反帝斗争的强大浪潮促使,C 正确;A、B 和 D 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8.8.下图是 19521965 年中国国民产总值指数图(1952 年=100):摘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统计

7、资料汇编对上图解读正确的是A. 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B. “大跃进”运动使经济发展持续负增长C. “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 “三大改造”推动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答案】A【解析】中国国民产总值指数图显示 1960 年中国经济开始上升,说明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A 正确;B 是 1958 年; C 和 D 明显不符合材料主旨。9.9.古罗马帝国屋大维统治时,开始授予某些法学家以解答祛律之特权,也即他们的解答由于特许而具有特殊权威,成为罗马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此推理A. 罗马法的发展具有一定专制特点B. 罗马帝国皇帝享有法律的解释权C. 法学家对万民法的研究较为深

8、入D. 对法学解读助推了罗马法的发展【答案】D【解析】“某些法学家以解答祛律之特权,也即他们的解答由于特许而具有特殊权威”说明罗马法学家解读有助于罗马法的发展,D 正确;专制特点不符合罗马法特点,A 错误;B 和 C 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0.10.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一些持批判态度的人认为启蒙运动必须为道德危机、精神空虚、生存压力,甚至环境恶化等这些削减人类幸福感的现代性整体危机负责。这一批判的主要依据是A. 启蒙运动促使社会发生转型B. 启蒙运动存在一些激进观点C. 法国启蒙运动发展最为迅速D. 理性主义思潮引发精神危机【答案】D【解析】“一些持批判态度的人认为启蒙运动必须为道德危机、精神

9、空虚、生存压力,甚至环境恶化等这些削减人类幸福感的现代性整体危机负责”说明大革命后理性主义思想引发精神危机,D 正确;社会转型不符合材料主旨,A 错误;B 中激进不符合大革命特点。C 中最为迅速不符合事实。11.11.1929 年后,世界出现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 年 6 月,66 个国家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以失败告终,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这说明A.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无法调节B. 自由放任仍是当时世界的主流C.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缺乏协调机制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效不大【答案】A【解析】“66 个国家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

10、休战,结果以失败告终,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说明经济危机引起贸易壁垒,体现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无法调节,A 正确;B、C 和 D 说法错误。12.12.下图为英国“脱欧”漫画:摘编自中国交通新闻网 (2016 年 7 月 5 日)据上图,作者意在强调A. 英国“脱欧”会冲击欧洲政治格局B. 英国“脱欧”致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受挫C.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主要阻力是英国D. 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动是同一过程【答案】B【解析】英国“脱欧”说明欧盟内部存在一定问题,体现出英国“脱欧”致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受挫,B 正确;A 中冲击错误;C 中阻力并不是英国;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动是同一过程显然不符合

11、材料主旨,D 错误。13.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伴随着中西交通的逐渐开通与发展和双方之间经济交流的扩大,中国对西方的了解也日益加深。这种了解,一直远及极西之地的罗马帝国。从地理意义上来说,当时中国所了解的“大秦”即罗马帝国,恐怕主要还限于它的东部边区,特别是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人就知道了“黎轩” 。此后我国的史籍中,更有“犛(li)靳”“犁靬” “犁靬” “犁鞬”等记载。这个令中国人的兴趣经久不衰的绝远固度,就是亚历山大城。摘编自任继愈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材料二 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践行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

12、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逐步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 “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也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带。 “一带一路”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覆盖约 44 亿人口,经济总量约21 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 63%和 29%。 摘编白王建国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下的“一带一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中国对西方的了解状况及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带一路”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异同,并说明二者的影响。【答案】 (1)状况:史书对西方部分国家

13、有了初步记述;了解最远的国家是古罗马帝国;当时中国对西方的认识较为肤浅。成因: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日渐扩大;受丝绸之路范围的局限。(2)相同:均有海陆两条路;以经济交流为主;中国均秉承友好交流原则;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升;均发端于中国。不同:从交流领域来看,古代丝绸之路主要是经济、文化领域, “一带一路”涉及领域更为广泛;从交流形式来看,古代丝绸之路主要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互通有无, “一带一路”除有商品交流之外,更有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深层次的往来。影响:古代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欧洲和非洲的经济文化往来,有利于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一带-路”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不仅

14、惠及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一直远及极西之地的罗马帝国。从地理意义上来说,当时中国所了解的“大秦”即罗马帝国,恐怕主要还限于它的东部边区”的信息从史书记载以及当时中国对西方的认识较为肤浅回答;第二小问从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以及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日渐扩大角度思考回答。(2)第一小问属于比较不同点和相同点,相同点依据材料二从交流路径、交流主体以及对于中国影响回答,不同点从交流领域和交流形式回答;第二小问影响从促进了中国与欧洲和非洲的经济文化往来,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以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角度思考回答。14.14.阅读材料,完成

15、下列要求。材料时间 广告发展概况20 世纪初上海闵泰广告社为英美烟草公司制作五彩石印招贴,此时的广告以极简单的文字广告较多。1930年前后上海法兴、交通等广告公司把制造路牌广告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联合广告公司与荣昌祥广告社联合投资并组建荣昌祥广告股份有限公司。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路牌广告最多。广告内容包括老刀牌香烟、消治龙药膏、双钱牌胶鞋、艾罗补脑汁、电影广告等。1955年上海市广告商业同业公会在中苏友好大厦承接了苏联展览会、捷克斯洛伐克展览会等会场布置及绘画任务。“文革”期间广告路牌全部变成政治标语牌和毛主席语录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上海路牌广告恢复和发展起来。1989 年,上海主要公交线路车站有

16、站牌广告 400 多块。至 1995 年,市区内约有大小广告路牌近 5000 块。据户迪、贺然中国近代路牌广告的历史整理上表为近现代中国某些时期上海路牌广告发展概况简表。从表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论题:上海路牌广告的设置折射出特定的时代特征。阐述:20 世纪初,服务于欧美国家的上海广告日渐增多,体现了列强对华侵略的加剧和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抗日战争胜利后,反映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路牌广告较多,体现抗战胜利后广告服务于市民生活的时代特征;1955 年,上海广告商承接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展览会,体现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立场;

17、“文革”时期的广告牌带有“左”倾错误指导下的浓厚政治色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告牌种类增多,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和人民生活的丰富多彩,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日渐缓和。【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依据材料中信息从“上海路牌广告的设置折射出特定的时代特征”等提取观点。第二问论证结合近现代中国历史从“20 世纪初,服务于欧美国家的上海广告日渐增多、抗日战争胜利后,反映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路牌广告较多、 1955 年,上海广告商承接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展览会,体现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立场、 “文革”时期的广告牌带有“左”倾错误指导下的浓厚政治色彩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告牌种类增多”等角度

18、归纳论证,并说明结论即可。【方法技巧】开放试题答题方法: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史实的基础上再对材料中相关系信息进行高度概括,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具体解题方法如下;1. 变化、趋势类:答题要求一般遵循“从到”格式答题。这类题在高考试题中是常考题型,值得关注。2. 特点、特征类:这类的题目一般要求“从具体到一 般” , “从现象到本质” 。这类题难度较大,需要对材料进行高度的提炼和概括。 3. 归纳要点类:这类题目主要要求点要全,面要广,注意问题的角度和层次。15.1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当时,全国学制的完全统一虽然还有一些困难,但是确定原有的和新创的各类学校的适当

19、地位,改革各种不合理的年限与制度,并使不同程度的学校互相衔接。以利于广大劳动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工农干部的深造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和可能的。为此,1951 年 10 月 1 日,政务院命令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这一决定完全适合于当时的情况和需要,它根据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政策,吸取了我国人民教育(主要是革命老根据地的教育)的经验,改革了旧中国所遗留下来的旧学制,制定了为新中国建设事业所必需的新学制。新学制完全革除旧学制的弊端,其改革的重点是工农干部教育、技术教育和小学教育。新学制明确作出关于工农速成教育和各级各类业余教育的规定,这两种教育不是占次要的地位,而是与其

20、他各种教育占同样重要的地位摘编自李建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51 年新中国学制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951 年新中国学制改革的影响。【答案】 (1)借鉴老根据地教育经验与革除旧学制相结合;注重教育的相互衔接;平等地对待各级各类教育;拓宽教育的渠道。(2)有利于发展人民教育事业;提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迎合了新中国“一五计划”建设的需要。【解析】(1)依据材料中“根据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政策,吸取了我国人民教育(主要是革命老根据地的教育)的经验”“新学制完全革除旧学制的弊端,其改革的重点是工

21、农干部教育、技术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信息归纳回答。(2)依据材料措施和所学从有利于发展人民教育事业;提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迎合了新中国“一五计划”建设的需要角度思考回答。16.1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在印巴分治过程中,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克什米尔住于印巴之间,面积 21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 500 万,其中近 80%为穆斯林,20%为印度教徒。1947年 10 月,印度利用信奉印度教的王公控制克什米尔议会,宣布克什米尔加入印度,此举引起当地穆斯林和巴基斯坦的强烈反对,在印度军队进入克什米尔后,巴基斯坦也出兵克什米尔,由此爆发第

22、一次印巴战争。经联合国调解,双方于 1949 年 1 月停火,7 月划定军事分界线,印度占有克什米尔的 3/5 地区和 400 万人口,巴基斯坦占有 2/5 地区和 100 万人口,然而,这一协议并没有解决双方的争端,而是为以后的冲突埋下了种子。1965 年 8 月,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再次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双方军队先后越过军事分界线,展开激战。战争持续到 9 月下旬,但任何一方都未取得明显胜利。9 月 23 日,双方宣布停火。次年 1 月,在苏联的斡旋下,印度和巴基斯坦签署塔什干宣言 ,同意将各自军队撤回战前阵地,并重申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第三编)(1)根据材料并结合

23、所学知识,指出印巴冲突产生与暂时无力解决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巴冲突的主要影响及启示。【答案】 (1)克什米尔主权归属产生争议;宗教信仰上存在的矛盾;印巴军事对峙势均力敌,只能达成暂时的和平。(2)影响:造成克什米尔地区局势紧张,威胁地区和平;为某些大国插手地区争端创造可乘之机,促使冷战升级。启示:印巴冲突是英国殖民主义的产物,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应由有关各方通过对话协商探讨解决;印巴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大国在南亚的角逐,应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抵制各种霸权主义因素。【解析】(1)依据材料“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此举引起当地穆斯林和巴基斯坦的强烈反对”“印巴两

24、国在克什米尔再次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 ”的信息归纳回答。(2)第一小问影响依据材料“在苏联的斡旋下,印度和巴基斯坦签署塔什干宣言 ,同意将各自军队撤回战前阵地,并重申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战争影响以及大国插手角度回答。第二小问启示结合所学从印巴冲突是英国殖民主义的产物,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应由有关各方通过对话协商探讨解决;印巴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大国在南亚的角逐,应发挥联合国的作用角度思考回答。17.1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颜氏家训全书总共八卷二十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中华“家训之祖” 。颜之推生逢乱离之世,目睹许多大家族宦海沉浮。他结

25、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以长辈身份,将自己的见闻及对人生的体悟,写成颜氏家训一书告诫子孙。其中夹叙夹议,与晚辈娓娓道来,读来倍觉亲切。颜氏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阐述立身治家的方法,其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强调教育体系应以儒学为核心,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在儒学、文学、佛学、历史、文字、民俗、社会、伦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文章内容切实,语言流畅,内容质朴明快,说理深刻,有“篇篇药石,字字龟鉴”之誉。是我国古代伦理学、教育学的名著,书中所论述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一一摘编自颜之推与( 文摘报2015 年 8 月 22 日 08 版)(1)根据材料并结合

26、所学知识,概括颜之推撰写颜氏家训的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颜氏家训的主要价值。【答案】(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伦理道德观遭破坏;颜之推目睹了众多大家族的兴衰;个人对人生、家庭的感悟。(2)利于重塑儒家的伦理观;是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蓝本;为研究古代家训史提供了重要史料。【解析】(1)依据材料颜氏家训时间和所学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伦理道德观遭破坏以及个人对于人生看法回答。(2)依据材料“是我国古代伦理学、教育学的名著,书中所论述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重塑偶家的伦理观、古代家庭教育以及古代家训史提供了重要史料等角度思考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