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首都体育学院 2003-2004 学年度第二学期体育教育系篮球主修课程理论考试试卷(A)(请将题号与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系别 年级 班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最早的篮球规则是由篮球运动的创始人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于 1892年制定了( )比赛规则。A、15 条; B、14 条; C、13 条; D、16 条。2、男子篮球于( )奥运会上将男子篮球列入正式比赛项目。A、1948 年第十四届; B、1952 年第十五届;C、1936 年第十一届; D、1940 年第
2、十二届。3、在篮球技术教学中,应该依据技术动作形成的一般规律,在组织教学上,教材教法和运动负荷安排上,都要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 ) 。A、直观性原则; B、从实际出发原则;C、循渐进原则; D、巩固提高性原则。4、篮球教学中成绩考核的目的在于( )学生掌握篮球理论、技术与技能的实际水平,促进学生勤学苦练,全面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任务内容和要求。A、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 B、合理地准确地评价;C、提高教学质量; D、加强课堂控制。5、单手或双手反弹传球的击地点应在距离( )的地方。A、接球人三分之一; B、接球人一米左右;C、接球人四分之三; D、接球人三分之二。6、防守无球队员的选位一般
3、应站在( )位置上。A、 站在对手与球篮之间的有利; B、站在对手与球篮之间;C、站在对手与篮之间远离球的一侧; D、站在对手与篮之间偏向有球一侧。7、当进攻队员掩护时,防守掩护的队员及时提醒同伴并主动后撤一步,让同伴及时从自己和掩护队员之间过去,以便继续防住各自的对手,此配合是( ) 。A、挤过配合; B、绕过配合; C、穿过配合; D、交换防守配合。8、制止快攻发动的关健是( ) 。A、积极拼抢前场篮板球; B、防守快下队员;C、堵截快攻第一传和接应; D、控制对方的推进和少防多。9、战术基础配合是( )有目的、有组织、协调行动的方法。A、两人之间; B、四人之间; C、四五人之间; D、
4、两三人之间。10、快攻战术的三攻二配合中,防守队员平行站位时进攻应用( ) 。A、从两边线快速运球切入上篮; B、遇到防守时快速跳起远投。C、快速传递超越防守到篮下攻击;D、从两个防守中间的中路运球突破,然后根据防守的堵位情况分球攻击。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共 30 空,每空 1 分,共 30 分) 。11、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于( )年成立,成员国从最初的( )个国家发展到现在的( )多个国家。212、现代篮球运动仍然是向( ) 、 ( ) 、 ( ) 、 ( )相结合的方向发展。13、1954 年至 1955年,我国篮球界展开了有关篮球战术问题的讨论,确认了( )和( )是贯
5、彻( 、 、 )的指导思想和提高我国篮运动水平的有效途径。14、篮球技术教学步骤是( ) ;( ) ;( )提高技术的运用能力。15、在篮球战术教学中,示范、讲解局部战术配合的方法和用途时,应包括( ) 、( ) 、 ( )和运用时机等。16、从一个传球过程来分析,是由( ) 、 ( )和( )三者所组成的。17、投篮的用力是以准备姿势开始,用下肢( ) ,腰腹用力( ) ,手臂( )伸直,手腕前屈或翻转,手指拨球全身( )用力将球投出。18、篮球战术分为( )与( )和( )三大部分。19、篮球进攻战术是指在篮球竞赛中,进攻队员( )和全体队员( )的组织形式与方法。20、篮球运动竞赛工作主
6、要内容包括( ) 、 ( ) 、编排方法和名次的评定方法。三、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21、篮球教学:22、篮球组合技术:23、篮球比赛中的攻守转换:24、策应配合:25、合法的防守位置: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 3 个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同 30 分)26、简述在篮球教学中如何贯彻循序渐进和适量性原则。27、简述中学篮球训练中应注意那些问题。28、简述编制篮球教学进度有那些基本要求。五、 论述题(本大题共 1 题,共 20 分)29、详述篮球战术的教学方法。3首都体育学院 20032004 学年度第二学期体育教育系篮球主修课程理论考试试卷答案(
7、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 C; 2、C ; 3、C ; 4、B ; 5、D; 6、D ; 7、C; 8、C; 9、D;10、D二、 填空题:(共 10 题,30 个空,每空 1 分,共 30 分) 。11、1932, 8, 19012、高超技巧,高速度,高空优势,激烈对抗13、快攻战术,紧逼盯人,积极主动快速14、掌握技术动作,掌握技术动作组合,在攻守对抗条件下15、配合的位置,移动路线,配合时间16、传球动作方法,球的飞行路线,球传到的位置17、蹬地发力,向上伸展,向前上方,综合协调18、进攻,防守,攻守转换19、个人技术的
8、合理运用,相互间协调配合20、竞赛的组织工作,竞赛制度的确定三、 名词解释:(共 5 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21、篮球教学是在明确教育目的的情况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知识、运动技术和技能,增强体质、培养品德、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22、篮球组合技术是指两个以上单个技术动作有机衔接、巧妙结合所形成的各种特殊的技术群的总称。23、攻守转换是竞赛中双方对控制球权得与失的瞬息变化。失去球的队会奋力想尽办法夺回控球权,它是篮球竞赛争夺的焦点。24、策应配合是指处在内线的队员背对或侧对球篮接球后,以他为枢纽,通过多种传球方式与其他队员
9、的空切、绕切相结合,借以摆脱防守,创造各种进攻机会的一种配合方法。25、合法的防守位置是防守队员面对对手,双脚以正常的跨立姿势着地即是采取了合法的防守位置。两脚间的距离一般与身高成比例,不得采取不正常的跨立姿势。四、 简答题:(共 3 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26、篮球教学中贯彻循序渐进和适量性原则应为:(1) 安排教学内容要有系统性。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的体系进行教学,安排好教学进度和课时计划。要注意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小到大,从无对抗到有对抗,循序渐进。(2) 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安排教学,注意动作技能形成的生理、心理机制。从认知定向阶段、巩固提高阶段到熟练程度阶段,都要
10、按照技能形成的阶段性特点及其规律来组织教学 。因此,要注意教学的环节和层次,注意学生的认知特点,并通过示范、讲解和练习。体会和掌握动作要领,形成4正确的动作技能。(3) 要根据教学任务、学生特点、教材性质及其相关因素,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使运动负荷的安排既有宏观控制的有序性,又有个别调整的针对性;既符合学生的个体特点,也符合全体学生的特点。27、中学篮球训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中学篮球训练要注意教学与训练相结合。这是中学基础训练的特点决定的。要避免“少年训练成人化”的不科学的作法;要强调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方法,循序渐进,学练结合,打好基础,着重质量,逐步提高。(2) 要注意训练的
11、手段和方法多样化。要根据训练任务,有选择地灵活地运用运动训练的各种方法,提高训练的艺术性,使训练效果显著,学生想练、要练、争着练。(3) 要注意身体、技术、战术训练与思想教育、作风和意识培养紧密结合,不要“单打一” 。每个时期、每个阶段、每次课要有侧重点,但要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避免训练的盲目性。28、编制篮球教学进度的基本要求有如下三条:(1) 教学进度的编制要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它与完成大纲任务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教师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体现。教学进度不是教材的内容简单分配,应力求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2) 教师应认真研究和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正确处理攻与守的矛盾。在
12、制定教学进度时,既要考虑攻守技术与战术本身纵向的系统性,又要考虑它们之间的横向联系。因此,对内容的安排,既要主次分明,又要把新授内容和复习内容结合起来,把技术与战术结合起来,把攻与守和培养教学能力结合起来。(3) 篮球基本理论知识、基本 技术与战术和基本技能是篮球教学的重点内容,在编制教学进度时应把它们放在突出的位置上,给予足够的时数,反复出现,确保重点内容的掌握和提高。五、 论述题:(1 题,共 20 分)29、为完成篮球战术的教学任务,篮球战术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 建立战术概念,掌握战术方法。 a、 建立完整的战术概念,要了解战术体系、基本特点、战术运用目的以及攻守战术之间的矛盾关系
13、。教师首先要对全队进攻或防守战术的落位队形、移动的基本路线、主要配合方法、顺序、时间、队员的职责和同伴的协同行动以及变化规律进行讲解和演示,使学生对所学战术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建立完整的战术概念。在讲解和演示时,可配5合使用小黑板、图示、沙盘、录像等进行直观教学,然后再进行试做练习。试做时,可让学生在假设攻守的情况下,实际体会战术阵形、位置分工、移动路线和配合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注意培养战术意识。b、 掌握局部战术配合方法,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讲解分析,重点练习战术中的主要配合,并注意配合之间的衔接和变化。练习时,可在假设攻守的条件下,掌握基础配合方法,使用立柱或
14、其他标志物,假设对手的位置,按配合方法有序地进行练习。然后,可在消极攻守的条件下,学会掌握配合时机,同伴的协调活动变化。采用二攻二守,三攻三守的半场或小半场、左右侧或内外线的练习方法,掌握局部的配合方法,进而在积极攻守对抗的条件下进练习,提高运用配合的能力。c、 掌握全队战术方法,全队战术方法的练习是在掌握局部战术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可按照全队战术的队形布阵,以局部战术配合为基础,从消极对抗到积极对抗进行练习,熟悉全队战术的配合方法,明确局部与整体关系,逐步提高全队配合的质量。(2) 提高攻守转换和战术综合运用的能力。篮球战术的教学中,在掌握两个或两个以上全队攻守战术方法的基础上,应结合攻守转
15、换进行各种战术组合练习,掌握攻守节奏,提高攻守转换和战术综合运用能力。在练习中,当进攻结束时,无论对方抢到篮板球或掷界外球,应立即封堵与退守,落位后调整防守阵式,迅速转入全场与半场防守;当防守结束时,获球后应立即反击,首先组织快攻,如快攻受阻,即落位组织阵地进攻,进行选位攻击。组织这些练习时,可以先从二攻二守,三攻三守,四攻四守等战术组合练习开始,再进行全队攻防转换的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可按照竞赛规则或采取某种信号刺激,培养学生攻守转换的意识和提高攻守转换的速度。(3) 提高战术运用和应变能力。篮球战术教学中,应课内外结合,通过教学竞赛或课外篮球竞赛,让学生在竞赛实践中进一步掌握战术方法,根据竞赛对象情况,选择和运用战术方法。教师应进行具体指导,提出要求,并布置作业,让学生拟订战术方案,并注意赛后的总结,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在拟订方案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培养战术意识,提高战术的综合运用和应变能力。6